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

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堵半是中华书”,对于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中华书局与他们的知识积累、学术成果与精神塑造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学界精英的支持,成就了中华书局的核心品牌和优势产品。除了以优良的图书为知识分子铺就读书学问、精神成长的道路外,中华书局还通过对作者人才的有意培养、奖掖及聚拢,而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学术引导与学术评价的作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说:中华书局的历史,也是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
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_2012 ~2013 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

凡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大概都曾受到过中华书局在学术上的厚惠。“环堵半是中华书”,对于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中华书局与他们的知识积累、学术成果与精神塑造是密不可分的。

中华书局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组建庞大的超一流的学人团队,这种顶尖人才扎堆的文化现象在近代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荦荦大者就有梁启超、于右任、范源廉、沈雁冰、马君武、李劼人、刘大杰、李达、张闻天、潘汉年、叶圣陶、朱自清、田汉、金兆梓、钱歌川、徐志摩、郁达夫、郭沫若、郑振铎、巴金、徐悲鸿、刘海粟、陈伯吹等。这些文化界“大腕”或受聘来局,或特约著述,把自己的学术成就与精神信仰融入出版物中。那些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都曾吮吸过中华书局的“乳汁”,中华书局是他们的文化“乳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华书局成为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出版的重镇,齐燕铭、吴晗、顾颉刚、陈寅恪、陈垣、唐长孺、王仲荦、白寿彝、启功、钱锺书、张岱年、王力、唐圭璋、季羡林、任继愈等著名学者,成为中华书局的重要作者和知心好友。可以说,学界精英的支持,成就了中华书局的核心品牌和优势产品。

“中华的书买多了,便会发现,无论我想做什么题目,手边都有论题所需要的以中华的书为骨干的一个基本书目。中华的书,以体贴人心的选题为我铺就了一条读书问学的路,作为‘实体’,它成为了我家的一部分,作为精神,它自然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著名学者扬之水说。

除了以优良的图书为知识分子铺就读书学问、精神成长的道路外,中华书局还通过对作者人才的有意培养、奖掖及聚拢,而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学术引导与学术评价的作用。从两个事例便可见一斑。

一是在中华书局早期,马君武在“二次革命”失败后被通缉,决定去德国攻读博士。由于他手头拮据,陆费逵就主动每月为马君武的译稿提供高额稿酬,承担了他的所有留学费用及其眷属在国内的生活开支。三年后,马君武译出卢梭《民约论》和达尔文《物种原始》,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先进的新式思想武器。

二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金灿然以过人的胆识提出“人弃我取,乘时进用”的用人方针,陆续调进了错划为“右派”的宋云彬、马非百、傅振伦、杨伯峻、李赓序、傅璇、沈玉成、褚斌杰等著名学者近20人。能够“网罗”这样顶尖的队伍,在当时确实是令人吃惊的。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说:中华书局的历史,也是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中华书局今天赢得的口碑和荣誉,雄辩地证明,就我们所从事的文化而言,分量比数量更可贵,产品比产业更重要,价值比产值更久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