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能源的短缺

全球能源的短缺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源是发展之源。化石能源的短缺已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一趋势是否会发生改变,变化速度有多快,是全球能源经济在未来需要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若维持当前的政策,到2035年时,煤炭消费会再增加65%,超越石油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燃料。美国为5.4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3%左右。其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迅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迄今为止,全球共发生了3次石油危机,时间分别为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全球能源的短缺_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

能源是发展之源。世界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得益于化石能源的应用。如果说水资源、土地资源通过人类的努力还可改变现状,恢复其原貌作为再生资源的话,那么,能源资源却是消耗一点就会少一点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化石能源的短缺已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煤炭资源的储量、开采与短缺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资源,也是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0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可供人类开采约200年;但是,煤炭也是世界上开采国家最多消耗量最大的化石能源,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进行了规模性开采,煤炭开采增长很快,现超过了石油和天然气。例如,2008年,哈萨克斯坦的煤炭开采量为1.049亿吨,较2007年增长了12%;2009年前10个月,俄罗斯煤炭开采量就达2.406亿吨;2010年越南国内煤炭的消费量将达4300万吨,比2009年净增550万吨;印尼2010年开采3400万吨煤炭,增长了17%;2011年乌克兰煤炭开采量达8180万吨,增加了660万吨,增长了8.8%……世界各国由于煤炭需求量不断增长,使煤炭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统计,1995年全球煤炭开采量只有33亿吨,2008年全球煤炭开采量就上升到67.7亿吨,增长了1倍多,而2010年达到75亿吨左右。

国际能源机构在2011年发表的《2011年世界能源展望》中称,在过去10年里,煤炭几乎满足了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一半。这一趋势是否会发生改变,变化速度有多快,是全球能源经济在未来需要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若维持当前的政策,到2035年时,煤炭消费会再增加65%,超越石油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燃料。[5]

(二)天然气资源开采量平缓,但形势也不容乐观

从2006年年底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来看,世界天然气为179.83万亿立方米,按目前全球开采的速度,世界天然气还可提供65.1年的开采。世界天然气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俄罗斯。中东现剩余储量为74.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40.1%。俄罗斯剩余储量为47.8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6.6%。中东地区以伊朗、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储量为主,其中,伊朗天然气储量为26.7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14.9%;卡塔尔为25.7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14.3%;沙特为6.90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3.8%;阿联酋为6.0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3.36%。美国为5.4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储量的3%左右。从天然气的开采来看,增长较为平稳。近10年来,开采增幅年均都在2.39%左右。2005年全球开采量为276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欧洲和北美地区开采量都在年均增幅以下,增幅最大的是非洲,同比增长13.3%,其次是亚太地区,同比增长8.4%,中南美洲同比增长4.8%,中东地区同比增长4.6%。

然而,随着各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天然气供给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例如,2010年,中东和北非地区就出现了天然气生产国天然气短缺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迅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海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左右,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天然气和电力的大量需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大型建设项目的陆续出台,中东和北非地区其他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三)石油资源供应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安全问题

世界石油资源一直是全球争夺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从石油资源的储量来看,到2003年年底,全球各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布为:中东地区探明储量995.8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57.4%;北美地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297.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7.2%;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134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7%。非洲地区为1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6%;前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6.11%,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5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5%。[6]虽然有关石油“探明储量”有许多争论,但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总是有限的,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在人类还未将地核的热能和太阳的热能广泛用于人类生存与生活之前,石油短缺的话题就一直存在。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20000亿桶,可供人类开采的时间也只有95年时间左右。更有悲观者认为,以2009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石油储量只能供人类开采45年左右。无论人们如何引经据典,争论到底也只能是说明石油开采所维持时间长短的问题,但石油一旦出现供给短缺,就会导致经济危机,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迄今为止,全球共发生了3次石油危机,时间分别为1973年、1979年和1990年。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产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3年,国际石油价格由每桶3美元涨至11美元,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减慢。1978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即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石油产量的剧减,使油价由1979年的每桶13美元上升到34美元,并且石油上涨的状态维持大半年,此次危机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上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就跌破了2%。[7]

有资料显示,1985—2004年的20年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2003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使需求量呈现加快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超过3%。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剧增,从而带动了整个亚太地区石油消费由1985年的5亿吨增至2002年的9.92亿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7%。2004年,十大石油消费国当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世界石油消费将以1.98%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达到51.83亿吨,比2000年增加13亿吨。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从现在的10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5亿吨左右,原油年产量将下降到3亿吨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2亿吨,亚太地区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8]

事实上,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化石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为了石油能源,萨达姆倒下了;为了石油能源,卡扎菲也倒下了;为了石油能源这种区域矛盾以及军事冲突,还将发生;为了石油资源,美国正发挥其巨大影响力,避免石油短缺引发的恐慌问题。石油安全使许多国家将其上升到战略安全的地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