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会工作放异彩

工会工作放异彩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会作为紧密联系一线工人的职工群众组织,担负着引导、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服务改革发展建设的重要使命。在实施“工匠工程”过程中,柳州市总工会同时拟推出创建“工匠工作室”,以此拓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范畴。2016年,根据“工匠工程”实施方案,市总工会开始着手实施发现、选树和表彰“柳州工匠”。
工会工作放异彩_柳州市总工会工作三年巡礼_工运事业改革创新与民生工会建设

广西柳州市总工会

从嘘寒问暖的“雪中送炭”和培优拔尖的“锦上添花”式的服务两端,到成果共享、普惠普及式的服务全体会员;从组织活动、维权帮困,到团结职工、服务建设……柳州市总工会在这一转身过程中,一次次创造自己的业绩,印证自己的作为,展示自己的风采。

一、传承工匠精神,传递工业力量,全面实施“工匠工程”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企业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柳州是广西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着80多万产业工人,有着悠久的工匠历史。工业城市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不断地传承创新。工会作为紧密联系一线工人的职工群众组织,担负着引导、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服务改革发展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关口前移,引导工匠精神

2014年1月3日,柳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发展战略。市总工会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发展战略,认真分析市场环境和柳州实际,提出工会要服务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大局,必须团结和引导职工走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市总工会提出:在奋力开创柳州新常态下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改进职工技能培养、素质提升的传统做法,将培训、培养关口前移:一是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托,与企业、培训学校合作,面向全市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晋升助推行动,由市总工会组织,企业报名推荐有技能晋升需求的一线职工,到具有技能培训资质的职业院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2014、2015年,市总工会共组织77家企业948名一线职工开展技能晋升培训,经过培训和考核,144名职工由初级工晋升中级工,198名中级工晋升高级工,248名高级工晋升为技师,164名技师晋升为高级技师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市总工会班子成员组成调研组,分赴各企业进行研究,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种的不同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改变传统大而全,实际结果不适合企业需要的培训计划。三是牵线企业和职业院校,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直接联系,互通有无,一方面使企业职工能重回职业院校“回炉深造”,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职业院校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训,增强实操水平,同时在实操过程中汲取老员工的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人阶级优秀品格,以此重拾工匠心,重塑匠人魂,重整实业旗。

(二)竞赛助推,培育工匠精神

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是柳州市工会组织长期以来服务大局的主要抓手,是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长年累积了厚实基础,不断引导职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当主力军,唱响劳动美。在“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战略号角下,市总工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围绕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升级、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等,广泛深入地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主战场”“工人先锋号”“安康杯”主题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项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助推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立足岗位,开展各项改革改造、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活动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每年,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和70%以上的小型企业,近30多万职工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活动;每年,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0万条以上,得到采纳6万条以上;开展小改小革10000次以上,为企业节能降耗、创造效益上亿元。

(三)评选工匠,弘扬工匠精神

在配合市委、市政府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中,市总工会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服务实业柳州。

一是制订出台了《柳州市总工会 “工匠工程”实施方案》。由柳州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二轻联社等单位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匠子了得”“一匠成名”“百业点匠”“众匠成城”等系列活动,并通过活动的开展,归纳总结“工匠”评选的行业标准,建立“工匠”行业评价体系,建立“柳州工匠”评选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起 “柳州工匠库”,推进技能助推活动,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成立“工匠工作室”。长期以来,柳州市工会坚持以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榜样,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导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活动。把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劳动技能竞赛、企业科技创新、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紧密结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有效发挥先模技术带头人的“明星”效应和工作室的“聚贤”功能,引导广大职工走创新创造之路。在实施“工匠工程”过程中,柳州市总工会同时拟推出创建“工匠工作室”,以此拓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范畴。截止2016年6月,柳州建立35个先模创新工作室,培训技工5000人次,有效发挥了先模技术带头人的“明星”效应和工作室的“聚贤”功能。涌现出了青年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列在首位的广西汽车集团郑志明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有75对师徒签订师徒关系协议的五菱柳机劳模工作室;柳工集团开展以高技能人才和一线工人劳模为技术创新带头人的班组持续改善活动,为公司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等等。

三是发现、选树、表彰“柳州工匠”。2016年,根据“工匠工程”实施方案,市总工会开始着手实施发现、选树和表彰“柳州工匠”。首先是6月上旬,联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及各高职院校,组织职业院校中技术能力突出的学生开展物流、计算机网络、汽车检测、电子元配件焊接、机器人控制等项目(工种)技能展示比赛:“匠子了得——职校学生技能展示赛”,各工种前10名由大赛组委会授予“匠子了得”荣誉称号。市总工会联系牵线柳州知名企业、非公企业观摩比赛,并促企业与职业院校达成(签订)培养合作协议。接着将联合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中开展“一匠成名——在职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车工、铣工、钳工、网络设备调试员、网页设计制作员(网站设计)、化学分析工、化工总控工、食品检验工、茶艺师等10个工种技能比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比赛。就在7月22日,柳州市总工会从前期发现、选树的工匠中,推选了5名优秀工匠参加“广西工匠”的评选。最后,通过各种渠道的培养和选树,建立起“工匠库”:收录历年全市职业院校学生和在职职工在市级技能比赛前5名、自治区级技能比赛前10名、全国技能比赛前30名的优秀选手;对“工匠库”里的柳州市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留在柳州工作的,市总工会承担其参加提升技能等级相关培训费用。

二、职工共享红利,创新服务模式,全面实施“红利工程”

在抓“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的城市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柳州便是这样的城市。如何服务好这五大任务的落实,又能使全体职工群众共享到改革红利成果?这是摆在全市工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柳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主动求变,改进传统“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服务模式,延续和拓展“工会会员贴心服务工程”,实施“工会会员红利工程”。

(一)线上家政送培创——享红利

以“精准帮扶”为主线,以基层单位为依托,市总工会引进了一家集团连锁式的专业培训机构——广西康之桥护理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包括学员的建档、职业培训、职业鉴定、颁发证书、就业推荐等一站式服务的“送培创工程”。借助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为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为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而离开原来工作岗位的职工转岗再培训、离岗就业再培训、离岗创业培训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目前,市总工会已经与广西康之桥护理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并已稳步开展前期工作。除此之外,近年来柳州市总工会坚持开展“春风行动”“牵手农民工”“温馨家政服务”“民营企业招聘周”“阳光就业行动”等,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到企业、工地对职工、农民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开办各种类型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如蝎子养殖、奇石鉴赏、月嫂及其他数十种内容的培训班。三年来,共举办培训班450多期7万人次,其中帮助2万人次实现了就业。

(二)关爱农民工——送红利

市总工会联合基层单位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地、物流园区、街道、社区工会以及农民工集中的行业或区域建设工会工作站,派驻专人开展服务工作。三年来共建成服务农民工工会工作站35家,每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暖流行动”及对节日坚守工作岗位一线职工(农民工)进行走访慰问的“四项帮扶行动”;市总工会还会同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集中专项检查,为12959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6946.893万元。2016年,柳州市总工会投入34.5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家“工会爱心驿站”,供户外劳动者休息使用,让户外劳动者有遮风避雨、歇脚如厕、饮水热饭之所;其中9家“工会爱心驿站”内设有“工会爱心妈咪小屋”,对经期、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给予呵护关爱,为有需要的女职工提供一个私密、干净、舒适、安全的休息场所。

(三)互联网+工会服务——抢红利

“工会会员红利工程”是柳州市总工会实施“互联网+工会服务”、整合工会内部工作资源、牵引带动各类社会资源、配合做好供给侧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柳州市实体经济发展所作的创新尝试。多年以来,工会在开展“工会会员贴心服务工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和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广大工会会员的认可。2015年3月,柳州市总工会与市工信委、市民卡运营服务公司及柳州银行联合推出“龙城工会·柳州市民卡”,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发行超过80万张。市总工会顺势启动“工会会员红利工程”,借助“龙城工会·柳州市民卡”这一现代媒介,打造网上网下、线上和线下、常态普惠和红利日特惠相结合的柳州工会新品牌。一是市总工会组织出面,与商场、影院等商家洽谈,让商家拿出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优惠红利;二是会员职工凭“龙城工会·柳州市民卡”在“工会会员红利工程”特约服务单位刷卡消费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折扣;三是将每月15日定为“工会会员红利日”“红利日”当天,特约服务单位推出部分特惠商超低价让利于工会会员,同时实现优惠天天有、特惠月月新、日日享红利、月月有惊喜;四是在市总工会网站、公众微信平台开设“龙工惠”网页,并在“红利普惠发布区”“红利1元抢购区”和“红利特惠发布区”推送各类普惠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2016年4月份,柳州市总工会“工会会员红利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已有52家特约服务单位成功签约为广大工会会员提供服务;目前“龙工惠”网页每周均有特惠活动供会员互动参与:周一、周二每天前100名扫码转发点赞有礼;周三、周四每天补助300元幸运大转盘或砸金蛋,抢红包流量;周五100名1元抢螺蛳粉,双休日每天100张的1元抢电影票等活动。

三、源头积极参与,工会依法维权,全面实施“帮扶工程”

劳动就业权是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权益。近年来,柳州市总工会致力于源头参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最基本的就业权和发展权。

(一)维权维稳——显作为

柳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并努力帮助职工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化解社会管理矛盾和劳动关系冲突。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服务体系,完善职工法律援助制度,构建以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职工律师团为骨干力量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每年开展“工会法律服务、阳光与你同行”志愿者活动,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在广西率先实现所有工作日均有律师值班制度。市总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仅2015年接待来访及电话咨询业务1437件次;受理职工法律援助申请260人次,指派16名律师免费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代理仲裁和诉讼案件162件。一是打造 “一小时”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圈,在抓好市、县级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和律师站建设的同时,将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向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和一线职工延伸,以市总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为核心,使任何职工有法律维权需求时,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会法律援助服务都能在1个小时内,赶到职工身边,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法律维权服务。二是构建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平台,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市总工会是柳州市目前为止唯一参与领导大接访的群团组织);搭建社会化职工法律服务平台,借助社会资源为工会维权事业服务;构建工会新媒体平台,开展网上维权,拓宽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新渠道,开展思想关怀、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的“三个平台、三位一体”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新模式。三是落实“三个到位”,完善工会法律援助相关制度、绩效考核机制、部门协作维权联动机制等,先后出台《柳州市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多个制度措施。柳州工会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形成了有过硬的硬件设施、有精湛法律专业素质的骨干队伍、有较高服务质量和成效显著的工作品牌,柳州市总职工维权服务中心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首批“全国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市总人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区人民优秀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成为全区工会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的工作亮点;2016年5月5日,在自治区司法厅官网公示,柳州市总工会被推荐参评司法部《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二)打造品牌——出成效

服务平台一体化。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协助党和政府解决职工生产生活问题,实现送温暖工程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平台。柳州市总工会将困难帮扶中心升级改造为职工帮扶中心,投入400多万元,打造为职工、会员提供“一站式”和“直面式”服务的窗口和平台,建立帮扶中心服务大厅,设有职业介绍、困难帮扶、助学帮扶、小额贷款、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医疗互助、心理咨询等窗口,成为广西工会帮扶基地的一面旗帜。柳州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先后多次荣获“促进再就业工作示范点”“全国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工会职业介绍示范点”“全国工会帮扶中心先进集体”“全国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全国工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截止目前,柳州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已录入困难职工家庭9124户,涉及困难职工23525人。

日常救助长效化。制订《柳州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细则》,协助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对生活难以继续、意外灾害、身患重病或子女上学致困的家庭,开展一年期的每户每月300元的特困职工日常生活救助行动。2013-2016年期间,柳州工会共为2322个困难家庭提供生活救助,救助金额734.55万元;为46名困难职工提供一次性救助,救助金额26.52万元,其中一次性医疗救助42人,救助金额25.32万元;一次性生活救助4人,救助金额1.2万元。

助学帮扶制度化。2007年,工会开展多年的“金秋助学”活动纳入市委、政府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提出“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了学”。2011年增加了考前慰问,形成了考前、考后的一条龙帮扶助学将活动。2015年大幅提高助学标准:高中段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大学阶段由1000元提高到2000元,高中升大学当年由2500元提高到3000元。2013-2015年,柳州市共计资助6201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资金约567.55万元,其中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2520人,大专以上3681人。

医疗救助互助化。2013-2015年,全市共有1570个单位,每年有21.6万人次在各级工会的组织下参加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参保份数总计331025份。在加大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的同时,为在职困难职工发放《医疗优待证》,争取到市人民医院的支持,每年资助100万元,为持证职工到医院就医减免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费用等多项费用。至今已给126家企业的860名在职困难职工发放了《医疗优待证》。为599个基层单位为符合条件的118677位农民工兄弟赠送意外伤害保障卡,对已出险的24名农民工兄弟办理了100元至8000元不等的意外伤害互助保障金共25920元。免费给部分困难职工、困难企业工会主席等赠送医疗互助保障3000份。

三年一转身,只是传承创新的开始。这一转身是否华丽,全由广大职工会员评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