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伴学习小组第一节

同伴学习小组第一节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作为一家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试图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与同伴教育相结合。禁毒社会工作者首先对药物滥用人员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使禁毒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同伴教育小组的必要性。在这样的同伴教育小组中,主要是同伴辅导技能培训活动。二是带有治疗性质的同伴教育小组。
同伴教育小组_禁毒社会工作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实践

2005年,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吸纳了具有戒毒康复经历的戒毒志愿者进入机构开展工作,在上海市禁毒办的指导下,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开始招募和物色合适的同伴教育者。当时,国内对这种做法的相关论述非常缺乏,即使是寻找同伴教育这个定义也具有很大的难度。同时,作为一家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试图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与同伴教育相结合。

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高校老师为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支持。如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在小组工作的理论知识方面给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工作提供了一些指导。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牵头下,更多的戒毒康复人员加入这项工作中来,一些同伴有意愿从事服务同伴的工作,并就什么是药物滥用人员的康复达成了共识。药物滥用人员不仅要实现不复吸,还需要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与社会发生良性互动。

禁毒社会工作者首先对药物滥用人员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药物滥用人员有以下需求:第一,实现价值的需求。一些经历了生理脱毒和心理康复的药物滥用人员,渴望重构生命意义、恢复社会功能、实现个体价值。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对一些已成功戒毒康复的药物滥用人员而言,与就业、福利等相比,他们更渴望寻找到重构生命意义的途径、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被社会接纳与认同的感受。希望能够在自我康复的同时,帮助更多同伴共同康复,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改变社会大众对药物滥用群体的看法。第二,建立健康交往圈的需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复吸人员中有98% 的人主要是受到毒友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在规避吸毒同伴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又能发挥同伴的正向作用是预防复吸的关键。由此可以探索从亚文化的认同向主流文化导入的新方法,培养一支由成功戒毒人员组成的同伴辅导员队伍,帮助其他同伴建立戒毒信心和健康交往圈。第三,再社会化的需求。在传统戒毒过程中,药物滥用人员与社会环境之间往往是封闭的、隔离的,这就导致药物滥用人员的再社会化不足,缺乏回归与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而这恰恰背离了戒毒康复追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同步恢复的价值理念。因此,促使药物滥用人员恢复社会功能,实现再社会化,同样不容忽视。第四,“榜样”示范的需求。“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的传统社会价值倾向,曾让许多吸毒成瘾人员看不到希望。这种绝望,既阻碍了他们戒毒康复,又进一步固化了其负面社会形象。因此,培养和宣传戒毒成功的正向典范,不断强化药物滥用人员的戒毒信心,进而影响他们行为的改变,也是这一群体的客观需求。第五,社会倡导的需求。个体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根据我们的调查,83% 的人表示不愿意接纳药物滥用人员。这表明,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总体接纳度和包容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将阻碍药物滥用人员顺利戒除毒瘾,以及寻求个体价值、建立健康交往圈、再社会化等一系列需求的实现。因而,社会工作者有必要思考: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知识、理念与方法,在帮助药物滥用人员改变自身行为、不断成长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社会观念,倡导包容性社会环境。

这一分析使禁毒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同伴教育小组的必要性。那么,药物滥用人员是否也有这样的动机呢?禁毒社会工作者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假如说我们可以成功地康复,坚持下去,我们也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因为你想,他们两个主动地来找到我,那其实当时他们已经不缺乏戒毒的动机或动力了,也可能有决心,觉得自己可以坚持下去。那来找我的话,可能是他们潜意识里就是想自己也来从事这样一些服务同伴的工作,那是一个开头。”禁毒社会工作者小叶这样说。

经历了一年时间的认真策划,2007年7月20日,第一期“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组成立了。“涅槃重生”意味着这是一群有过一定经历的人,而且他们要重新开始是非常艰难的;“同伴教育”表明这是一群有相同经历的、有相同的困惑或期待的人,利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改变;“小组”是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内涵。

从内容上看,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开展的同伴教育小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同伴辅导员培养小组。根据联合国对同伴教育的基本规定,同伴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同伴辅导员,也可以说是同伴示范员、同伴典范、同伴典型。也就是说,同伴教育首先需要有一批与同伴经验相似,并且具有较强示范与表达能力,能够与同伴分享相关经验的同伴辅导员。就药物滥用人员的情况看,他们大多学历层次较低,社会交往层次也较低,在沟通、表达、示范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因此,同伴教育小组一开始便首先选择了同伴辅导员培养这一类型。在这样的同伴教育小组中,主要是同伴辅导技能培训活动。辅导技能培训是贯穿整个小组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小组要达成的最终目标之一。小组共进行了七次同伴技能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组员的同伴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理念、方法及具体操作的指导与支持。

二是带有治疗性质的同伴教育小组。这样的小组又有两种小的类型:①专题活动。设置特色专题活动,是达成小组治疗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小组的一大特色。活动主题应组员的实际需求而设置,每次活动由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共同策划、筹备,自筹经费,邀请家属、社会工作者、老师等人员参加。小组生命过程穿插举办了“今天我一岁了”“相约新生路”等庆生类活动,“谢谢你的爱”“特殊的教师节”“康乃馨的芬芳——献给母亲的歌”等感恩类活动,“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用奉献诠释生命中的爱”等康复困境主题探讨。温馨精彩的专题活动把大家聚集在了一起,提升了小组的凝聚力,又促进了小组动力的形成。组员在“专题活动”中,通过真、善、美的情感体验,走向了建构意义的又一途径。②助人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为服务对象搭建了助人的平台,通过“同伴信箱”“星火计划”“同伴之音”“同伴之窗”“同伴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动,让组员将所学的辅导技能用于帮助其他的同伴,以实现组员个体的价值。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引发了组员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自我改变可行性的探索。至此,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踏上了建构意义的途径——通过助社会,实现价值。

同伴教育小组具有诸多层面的功能,在药物滥用人员的社会康复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第一,康复功能。同伴教育小组的成员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有着相似的需求;而小组这种面对面的互动群体,容易在组员之间形成充满信任、接纳和温暖的群体氛围,这有助于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戒毒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第二,支持功能。同伴教育小组所强调的价值理念决定了小组营造的是一种信任、互助的环境氛围,小组成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得到来自小组其他同伴的鼓励与建议,这在他们的社会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第三,学习功能。同伴教育小组通过集体经验和人际关系,为药物滥用人员学习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新经验与新技能,以及学会共同思考、共同计划提供了一种体验的平台,为他们成功适应社会环境、解决自身困境提供了预演。

第四,社会功能。同伴教育小组所营造的氛围充分认可了药物滥用人员的自尊,并在小组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和任务等形式协助组员逐渐明晰自身的角色和身份定位,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的能力。

同伴教育小组的优势有三点:相同经历促进同理,相互帮助提高赋权,自助小组降低成本。

①同伴教育小组中,同伴辅导员对问题有内在的理解,这有助于他们帮助别人。由于经历过相同问题的灾难和后果,因而他们对寻找与他们遭受同样痛苦的同伴的方法,有很高的动机和献身精神,也促使“同伴示范者”把自己的问题放进小组的视野中,通过比较来重新认识自己并发现自身的问题。

②在同伴教育小组中,当人们互相帮助时,他们感觉自己的授权增加了,因为他们能控制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方面。当帮助是来自外部(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时,会形成依赖的危险,而这是同授权背道而驰的。授权提高了他们的动机、能量、个人成长和助人能力,这已超过了“同伴示范者”帮助别人或接受帮助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

③自助小组一般能够用最少的预算加以运作,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成本低,效果更好。

同伴教育小组与同伴沙龙不同。一般而言,同伴沙龙的主题相对比较分散;同伴教育小组的主题则比较集中,特别是治疗性同伴教育小组活动的开展,大多是以药物滥用人员的某种需求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小组活动,达到治疗和巩固治疗、康复或巩固康复的目的。另一方面,同伴教育小组实质上是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在药物滥用人员治疗中或同伴示范员培养中的运用。我们都知道,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不仅是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操作化,而且有其严格的程序,同时,这一工作方法还有其严格的规范与守则;而沙龙则不同,它在理论、程序、规范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