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戒毒同伴小组活动

戒毒同伴小组活动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强总社通过项目建构了“同伴教育”的理念——“自助—互助—助社会”。项目组经过总结发现,同伴教育小组的开展过程,是个体意义重塑的过程,当个体的生命意义在互助和助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时候,持久有效的戒毒康复就成为可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同伴教育辅导服务的核心要素应包括:第一,以建构生命意义为同伴教育辅导服务的核心目标。
项目成效评估_禁毒社会工作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实践

1.目标实现程度

(1)项目高效完成了预计目标。

表9-3 项目终期完成目标与活动对照

(续表)

参加了同伴教育培训的同伴们认为,同伴教育小组为他们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参见表9-3):

第一,改变了自我认同,提升了自信,获得了价值感。

“参加小组前,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是迷茫和缺乏自信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但同伴教育小组让我看到了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优点。”(WJ组员)

“参加小组之前,总觉得自己有污点,一点自信心也没有,想到以前就抬不起头来,过一天是一天,对将来也是很不明朗。别人看不起我,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总觉得别人很好,自己很差。进入小组与同伴多次互动后,我在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闪光点,得到了小组组员的真诚关心。于是不断告诫自己,只要坚持操守,就一定也有闪光点。感觉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CH组员)

第二,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获得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参加了同伴小组活动后,更看清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人对事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增强了自我的社会责任,更想努力地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当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当发现自己也会帮助别人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经过社工的帮助,每个组员都具有了一种使命感,这是最大的收获。经过小组的同伴教育培训,更希望能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在社会上应该处在哪个层面,这样就会知道自己需要走哪一步。现在能看清楚在家里被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也被需要,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人。这个感觉对我非常重要。”(WJ组员)

第三,改善了戒毒动机,提升了生活意义。

“进入同伴小组前,只想做一个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平常人,但常常担心别人知道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进入同伴小组后,看到这么多同伴正努力坚持走上康复之路,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也更坚信毒能戒。自己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觉得过去的经历已经过去了,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朋友、用自己的热量温暖别人的心是非常有意义的。觉得严格要求自己只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同伴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为需要帮助的同伴出一份微薄之力。同伴小组帮助我学到很多本领,提高了自身素质。”(CM组员)

“自从参加同伴小组后,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很认同‘助人就是助己’的小组理念,自己也变得更成熟了。经过同伴小组这个平台,启发了我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可以向更多的人和地区推广我们的小组。”(ZW组员)

“在进入同伴小组之前,自己迷茫、怨恨,没有方向,对社会上的一些歧视性言论不能正视;也想帮助其他同伴,但不知从何下手。参加了同伴教育辅导小组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戒毒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从只追求恢复个人以往的辉煌,转变到只有帮助别人才是生活最有意义的内容。”(KK组员)

第四,体会到了小组的魅力,获得了榜样的力量和同伴间的支持,超越了个人利益,萌生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归属感。

“小组间的分享和讨论,让我感受到一种团队的精神、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这种精神和动力支撑着我们相互鼓励,一同坚持,共同进步。同伴(小组)的力量,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与支持,唤醒了我的良知,唤醒了我沉睡的灵魂,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心,学会了宽以待人。在我身后,有许多人在默默地支撑着我,给我支持、帮助、鼓励和关心,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同伴在觉醒之后会感悟到同伴的力量,从而摆脱毒瘾和忧愁,积极地重新面对人生。”(KK组员)

“这么多人如果都戒掉了,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所以,告诫自己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我会做得很好,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好。当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觉得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CH组员)

第五,增强了戒毒信心,提高了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

“进入小组之前,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戒毒,不知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进入小组后,我觉得自己更充实了,对家人和朋友更有责任感,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HI组员)

“同伴的相互支持,让自己觉得对同伴有了一种责任,如果复吸,就是对不起同伴。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对同伴的承诺和责任,使我对毒品的诱惑更有抵抗力了。在小组中学会了沟通和倾听的技巧,具备了改变别人的能力,对彻底康复更有信心了。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这群人一定会成为受欢迎的人。”(ZW组员)

从以上第一期同伴示范员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意义的建构是同伴教育小组带给他们的最大功效。当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重新定义,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赋予了新的意义时,他们内心激发出了戒毒康复的巨大动机。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担当的团体动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崇高责任和使命,使他们获得了保持操守、实现持久康复的巨大能量。

(2)建构了本土社区戒毒康复“同伴教育”的理念。

自强总社通过项目建构了“同伴教育”的理念——“自助—互助—助社会”。“自强”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注重培养同伴辅导员自我成长、保持操守的能力,实现“自助”;以榜样的力量帮助更多有相同经历的同伴戒毒康复,形成“互助”;给予他们多方的持续支持,让他们融入社会、回报社会的愿望成为可能,最终达成“助社会”的目标。

(3)厘清了同伴教育在本土社区戒毒康复群体中运作的核心要素。

项目组经过总结发现,同伴教育小组的开展过程,是个体意义重塑的过程,当个体的生命意义在互助和助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时候,持久有效的戒毒康复就成为可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同伴教育辅导服务的核心要素应包括:第一,以建构生命意义为同伴教育辅导服务的核心目标。第二,建构意义的三个途径为:①开展就业辅导服务和各类公益助人活动,体现个人的社会贡献,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②开展各类体验活动,感受真、善、美,感受爱,体验价值;③修正认知和态度,以实现最深和最高意义的态度价值。第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搭建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志愿者的互动交流平台,创建社会支持的环境资源。

(4)形成了特有的亚文化认同与主流文化引导相结合的小组干预模式。

同伴之间的影响是戒毒人员复吸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药物滥用群体亚文化的存在,成了社会工作者与戒毒人员之间的心理界限,导致部分戒毒人员拒绝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阻碍了许多戒毒人员的戒断康复。因此,通过小组动力及成功康复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以亚文化的认同与主流文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信心,协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形式及交友圈,可谓事半功倍。项目中,同伴教育小组活动在虹口、杨浦嘉定、宝山、长宁、徐汇、闸北等七个区分别开展,各区平均每月举办1次活动,全年6~8次。全市共有60名戒毒康复人员参与了同伴辅导小组活动。七个项目点根据所属区域服务对象的特点,分别开展了主题为“改变,从心开始”“向日葵”“与你同行”“携手共进,扬帆远航”“心岸驿站”“星星之火”“彩虹驿站”的小组活动,由社会工作者主带,小组成员共同策划建立小组规范,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形式,在同伴间形成良性互动。在保持操守的前提下,同伴分享、总结戒毒经验,识别高危情景,学习拒毒技巧以及同伴示范技巧,在温暖、和睦、轻松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5)建立了戒毒康复群体中的同伴辅导员晋升体系。

同伴教育项目建立了从同伴—同伴辅导员候选人—准同伴辅导员—同伴辅导员的晋升体系。同伴辅导员晋升体系肯定了同伴辅导员在戒毒康复帮教过程中的地位,给同伴们创造了正向发展的空间。

(6)提升了戒毒康复人员的整体康复水平。

全市七个区共有65名戒毒康复人员志愿加入同伴辅导队伍,其中60人积极参与了各区同伴辅导小组,小组活动参与率达80%,同时,作为同伴候选人,在各区多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半年后,经各区推荐并经过考评,18名准同伴辅导员参加了总社举办的同伴辅导员培训班,其中13人完成了8次课程培训,5人因工作忙、路程远、生病、行为偏差等原因,只参加了1次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出席率达72.2%。一年来,经过不定期的尿样检测,所有参加过活动的同伴中,操守率达93.3%,同伴辅导员操守率达94.4%;以同伴的力量,通过面谈、通信、热线、演讲等形式,共带动了387名药物滥用人员进行戒毒康复。

表9-4 同伴计划实施前后的测量值时比

同伴辅导教育计划提升了戒毒康复人员的整体康复水平,从自测量表的数据来看,如表94所示,有65.85%的同伴自我效能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了0.11;同时,有64.52%的同伴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总体平均值提升了1.42。参与项目后,戒毒康复同伴纷纷表示他们体会到了小组的魅力,获得了榜样的力量和同伴间的支持,超越了个人利益,萌生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归属感,同时,他们改变了自我认同,找回了自信,获得了价值感,增加了戒毒信心,提高了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提升了生活意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获得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2.满意度

(1)服务对象满意度。

项目加深了戒毒康复人群对同伴教育的认同及投入,服务对象普遍反映有较高的满意度。社会工作者对参加活动的同伴进行了570人次的满意度调查,针对满意度调查表中的4个问题一一进行了测评,结果如表95所示:

表9-5 同伴活动反馈意见表

表9-5清晰地显示,参加项目活动的同伴对于活动的认同程度极高,总体满意率达到93.68%。对于活动内容的满意率达到了94.63%,对于活动形式的满意率达到了91.42%,对于活动的整体感觉满意率达到了93.64%,对于工作人员的满意率达到了95.04%,体现了参与同伴教育活动的同伴对于项目的认同度及投入度都很高。

(2)项目购买方的回馈及社会认同。

鉴于该项目实施的高成效以及项目管理的优质质量,“‘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计划”在“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中获选为市优秀项目,并被推荐至上海市招投标平台。同年,上海市嘉定区在招投标平台承接延续开展了自强“‘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计划”。自此,同伴辅导员的公众形象正式树立,同伴辅导员在戒毒康复帮教过程中的地位被肯定,为进一步扩大同伴辅导员队伍,推广“滚雪球”的效应奠定了基础。

2011年,自强同伴教育辅导项目获第二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项目奖。

2012年4月,自强同伴教育项目荣获第二届上海慈善奖“优秀慈善项目”。

2012年,自强同伴教育项目获首届民政部社会工作项目一等奖。

2013年,自强同伴教育项目获第三届民政部社会工作案例一等奖。

(3)项目执行方的回馈。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自强社会工作者团队作为项目执行方,获得了较大的专业成长,对项目实施的专业效应有较高的积极评价。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系统联动支持体系,形成了多方合力(参见图9-5)。

图9-5 系统联动支持

“‘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计划”的实施只是一个触发点,同伴辅导员队伍的持续培养和逐渐扩大,除了项目管理团队本身外,更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对此,项目依托禁毒社会组织平台,通过一系列的规范运作,将项目管理团队、站务管理团队、专家督导、小组主带社会工作者、个案社会工作者、同伴辅导员等力量整合在了一起,形成系统联动,给予项目对象充分的支持。系统中,项目管理团队设置总社、区两级项目联系人,逐级负责项目运作实施、活动方案设计、质量监控等事宜;小组主带社会工作者负责小组活动设计、组员招募、过程带领等;个案社会工作者负责推荐戒毒康复人员参与项目,及时与小组主带社会工作者沟通并开展个案跟进等;“自强”总社之前培养的8名同伴辅导员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在各项活动中进行了示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专家督导每月组织项目工作人员进行项目汇报,并给予培训和指导;禁毒社会组织的站务管理团队负责将项目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如向各区领导的汇报以协助各区同伴辅导员获得认可;联系活动场地,充分调动全体禁毒社会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项目,联系和安排培养成功的同伴辅导员持续开展活动等;总社的管理团队还联系了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等部门,将优秀的同伴辅导员介绍至所内开展同伴示范,得到了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领导和干警的好评,为同伴教育辅导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整个系统通过每月一次的联席会议,规范的表单,如项目申请书、小组申请书、小组计划、评估表、项目进展汇报、经费使用流程等,项目管理团队现场督导每一次活动进行质量监控等形式,真正实现了多方合力对项目培养的戒毒康复同伴开展系统联动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社会效益

同伴教育服务项目的实施,扩大了禁毒社会工作的社区公信力,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导致戒毒康复人员群体成了非常特殊的群体,但管理好这一群体,又是社区民警的职责所在。社区居民对戒毒人员不信任,戒毒人员家属始终处在担心、怀疑、焦虑等矛盾情绪中,同时,这一群体对禁毒社会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不了解,导致民警质疑戒毒群体聚集的安全性、社区居民不愿意参与活动、家属不愿意让戒毒人员参加康复活动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成为戒毒康复的不利因素。项目实施者通过家访、理念介绍、邀请参与活动、报刊电视媒体宣传等方式,将社区民警、社区干部、服务对象家属等戒毒相关群体纳入工作范围,提高了社区对药物滥用人员及禁毒社会工作的关注度,倡导了“远离毒品,但不能远离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氛围,提升了禁毒社会工作的社区公信力。

在项目实施中的总结会、汇报会上,邀请了市、区级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参加,项目较强的成效及感染力,改变了原有固化的“戒毒难”“同伴交流会交叉感染”等成见,相关政府部门更多地感受到了项目给服务对象带来的改变,以及同伴辅导员作为戒毒康复重要组成力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各级政府对同伴教育的认同提高了,资源投入及支持力度也显著加大。

通过同伴辅导员举办的大量禁毒宣传及公益活动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药物滥用人员的污名化效应,同伴教育服务项目为进一步减低标签化效应、建立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支持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