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支多方推动的聚合力量

一支多方推动的聚合力量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十二届全运会,中国志愿者以亲历者的角色参与了中国的很多大事件。导致志愿者组织身上存在“草根”特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部全国性的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法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国的志愿活动目前主要还是由行政力量推动,志愿者组织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自主空间不足。
一支多方推动的聚合力量_志愿者的力量

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十二届全运会,中国志愿者以亲历者的角色参与了中国的很多大事件。正如这些“大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一样,它们也在促使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生转折与蜕变。

如何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志愿服务制度,是我们今后面临的重要考验之一。这个制度必须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效益、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又必须符合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要求;既使其在一定轨道上运行,又要高度尊重志愿者的个体意愿。政府、社会、志愿者自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值得各界思考。

法治:为“草根”立法是大势所趋

在国内的一次志愿活动中,近百名志愿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是提供志愿服务的,不是来当临时工的,超强度、重体力活不应该让我们干!”时下,一些单位和组织把志愿者当作免费劳动力,这一现象折射出志愿活动发展过程中的尴尬和困惑。

从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公众参与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据全国政协调查,目前我国各类志愿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这与发达国家的40%—60%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黑龙江省的一项调查,63%的人不太了解志愿服务,68%的人不知道如何参加志愿服务。一些人对志愿服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甚至表现出种种缺乏平等的态度。

阻碍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壮大,导致志愿者组织身上存在“草根”特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少一部保障志愿者权益的全国性法规。

志愿者得不到尊重,其合法权益易受侵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同时,也缺乏对志愿活动的 鼓励及对参与者认可的政策或制度,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壮大。导致志愿者组织身上存在“草根”特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部全国性的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法规。

解决志愿活动的自主性和行政化之间的冲突,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是政府面对的主要问题。

总政歌舞团歌唱家谭晶多年来参与并持续关注志愿活动。她认为,志愿活动中存在的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志愿者没有足够的人身意外和医疗保障,在志愿者组织的规范、管理、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上存在一些混乱的现象,以及志愿者组织活动经费不足、岗前的专业培训不成体系等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以法律手段加以引导和完善。

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这种现象令人欣慰但也有隐忧。地方性志愿服务立法不断地颁布和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志愿服务立法体系的形成,但是地方立法一般都是因地制宜,是根据当地志愿服务的侧重点和文化环境特色进行立法保护的,难免具有局限性。

志愿精神伟大,志愿精神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常年坚持志愿服务的个人和群体。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考虑能为志愿者做些什么,如何扶持、帮助志愿者组织。在这样一个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更加迫切地需要一部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

●政府:扶上马再送一程

志愿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锦上添花有余而雪中送炭不足。比如,哪个地方受了重灾,很多人抢着去做志愿服务;若同样受灾,但规模小一些,外界不关注,虽然也需救助,有的人就不爱去。一些轰轰烈烈、锦上添花的活动,因背离了志愿活动的宗旨而遭到批评。

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实际就涉及志愿活动的自主性和行政化之间的冲突。志愿者要想吸引外界关注,得到外界认可和扶植,就需要做“大事”。而志愿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志愿者组织其实应该去关注一些“小事”,做那些政府没有精力管、私人想管却没有能力管的事情,其主要特征就是平常、琐碎、长期、春风化雨。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国的志愿活动目前主要还是由行政力量推动,志愿者组织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自主空间不足。但实际上,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必须强调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和市场力量的参与,而独立性更是志愿者组织的基本特性之一。

志愿服务的推进与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如何在这样一个转型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是政府面对的主要问题。未来,如何构建政府与志愿者组织的关系,既加强党政机关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又提高对志愿者组织的包容性,鼓励志愿者组织自主发展、自我壮大,为社会提供更切实际、更多元的服务,还有待管理部门的继续努力。

●志愿者:需要俯下身子求发展

重阳节一到,志愿者纷纷上门为养老院的老人服务。2012年在合肥一家养老院,有老人一天之内被洗了7次脚。称这样的服务为形式主义,名副其实。

得不到尊重和扶植,有可能是来自外界的消极影响,而形式主义倾向,则更多源自内部的问题。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化、运动化,容易扼杀和贬低志愿服务的价值,伤害公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的愿望和热情,使志愿者在心理上对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和较低的评价,影响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

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必须强调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和市场力量的参与,而独立性更是志愿者组织的基本特性之一。

志愿者队伍难能可贵之处不在于做了多么惊天动 地的事,而在于做了多长时间,坚持发展到什么程度,积淀了多少志愿精神,汇聚了多大的能量。因此,当志愿者常态化地出现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志愿精神普遍化地体现在各个领域、各种群体时,那种平凡汇聚而成的磅礴力量就将坚不可摧、锐不可当。这样青年志愿者的群体才能逐渐壮大,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为志愿者群体增添新鲜血液。

为此,需要着力打造好志愿服务品牌。从长远讲,志愿服务活动要从热心利他扩大到品质责任。过去志愿服务多是从个人情感出发,表现为不定期的助人行为,强调爱心服务,并呈现出能做就应该获得肯定和支持的心态。现在的志愿服务则需要秉持“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的观念和态度。志愿服务的实践,也要强调可及性、可靠性、及时性、保证性等。志愿者组织需要事先规划更有效的服务方案,从中创造、挖掘与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只有在方案中准确评估志愿者岗位及其职责,才能妥善运用好志愿者资源。

志愿者队伍难能可贵之处不在于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做了多长时间,坚持发展到什么程度,积淀了多少志愿精神,汇聚了多大的能量。因此,当志愿者常态化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各种群体时,由平凡汇聚而成的磅礴力量就坚不可摧、锐不可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