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与慈善文化

文化与慈善文化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与慈善文化——与一位企业家朋友的交谈2013年暑假里的一天,相识20余年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约我聊天。长话短说,我要问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很多年前就知道,您长期从事传统文化和慈善文化研究,那么您认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我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30多年时间,我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始终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两头。
文化与慈善文化_与一位企业家朋友的交谈_善的人生

文化与慈善文化——与一位企业家朋友的交谈

2013年暑假里的一天,相识20余年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约我聊天。老朋友见面,自然无比亲切而且无话不谈。他问及我这几年都在忙些什么事情,怎么总是听不见我的声音。他非常慷慨地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一定要告诉他,因为钱对他来说不是问题。我说,我做的事情在你们看来都是“不打粮食的”,是那种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有所花费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很平稳,也很清贫。我们做这种工作的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心安理得。每天有吃有喝却不花天酒地,有衣穿有房住有公交车坐,工作虽然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却从中获得些许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后面没有追兵,前面没有悬崖;白天吃得下饭,晚上睡得着觉。他说,您还是那么爱开玩笑,几十年了,一直都是个乐天派。我说,不是玩笑,而是对真实生活的描述。我现在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慈善文化研究。这句话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并且说,有几个问题存在他的头脑里很久了,要跟我进行一番讨论。以下就是我们正式谈话的内容。

企业家朋友(以下简称朋):您说,您最近几年一直在做慈善文化研究工作,我很感兴趣。我想我们的谈话就首先从慈善文化研究说起。这是因为有几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久久不能释怀。即使在百度、搜狗上都没有搜出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希望能从跟您的交谈中受到启发。长话短说,我要问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很多年前就知道,您长期从事传统文化和慈善文化研究,那么您认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换个问法,您觉得当今社会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吗?

陈国庆(以下简称陈):您给我提了一个很大、很宏观的问题。其实,越是宏观的问题,越是容易回答,但是要回答得很好、令人很满意,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我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30多年时间,我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始终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两头。

一头是先秦时期,因为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创时期,或者叫作中国文化的原创期,那里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源头,那时候创立的学说在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有流传。比如,先秦诸子百家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有其自身流变的轨迹,都有它的信奉者和研究者。

另一头就是最近一百多年间,大约是晚清和民国以来的这段时间,不仅要传承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还要面对西方思想学说的东来,面对西方势力的强势入侵,更要关注如何实现古代文化的近代转型,如何对西学做出有创见性的回应,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搞清楚了传统文化的两头,其实就抓住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线索。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线索也搞不清楚的话,那很多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释。

朋: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而且获得了比较可观的发展与繁荣局面。比如,在清代乾嘉时期,就有汉学的复兴,许多学者开始自发地对几千年中国学术进行总结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个时期的学术形态被称为“乾嘉学术”,是以考据、辑佚、音韵、辨伪等方法为主,史称“朴学”。学者们皓首穷经,甘愿“坐冷板凳”,估计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了。很多书上都说这是清王朝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导致的读书人一门心思埋头在故纸堆里,他们就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了。不过,这样的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也使得学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这是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

陈:您讲得很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很多人不愿意再“坐冷板凳”了,我在学术界这么多年,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情况。与整个社会浮躁相关联的是,学术界的浮躁同样是令人吃惊的。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话题,可以暂且不论。即使我们讨论了社会的浮躁,我和您都无力加以解决。我先继续讨论我们的话题。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倾注了很多心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了一些古代经典著作,有些经典甚至可以背诵下来。基于这一点,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珍品,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都是封建主义糟粕。是不是封建主义糟粕,要先读了再说,如果读了以后仍然认为是封建主义糟粕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各自的观念加以评判。但是,在还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对于任何问题就武断地下个结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是根本不符合实际的。

朋:我同意您的观点,当我们对一件事情还没有基本了解的时候就随心所欲地下个结论,或者人云亦云,这是不可取的。这其实是一种不理性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理性主义思考,而不是想当然或者拍脑袋下论断。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止是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在许多社会问题上,也都是如此。

陈:的确如此。您能把事业做到这么大,就是由于您的思维方式是理性主义的,是辩证的。我表示佩服。言归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是市场经济,是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传统文化能不能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它在今天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这是您刚才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想先给您讲个故事。

我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为期六个月的访问学者,时间不算很短。期间我拜访过一位对世界文化问题有很深造诣的美国教授。从我们谈话开始,他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窃喜,觉得这位教授不愧是研究文化问题的,对中国文化能有如此深入的了解,的确是不容易的。但是他却说,我说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印度文化。我说,不是这样,中国文化也没有中断过。教授说,在你们近代史上发生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对文化典籍有很大的损伤,太平天国有一个机构就是专门烧毁图书典籍的。我说,太平天国偏安一隅,那种情况只是在江南的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发生的,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致命伤害。教授接着说,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要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许多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将“四书五经”束之高阁,这难道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损伤吗?我说,我并不否认新文化运动中出现过“全盘西化”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些过激的言行在那个时期已经得到纠正。陈独秀就发表了文章加以纠正和说明。教授说,那么你们中国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呢?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摧残是非常令人痛惜的,甚至几乎把传统文化给葬送掉。

朋:您拜访的这位教授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史还是很了解的。他所讲到的这几个重大事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损伤。这是历史的事实。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完全损失了,这个问题可以继续讨论,但是传统文化在近代受到的这几次巨大伤害则是确定无疑的。过去的人们很奇怪,总是拿文化说事,只要发动什么革命运动,文化总是首当其冲,先要把文化加以焚毁或扫除。

陈:是的,我一点也不否认这些历史的事实。但是,我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是想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我至今还不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到近现代社会就失传了。我们面对的问题很多,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根。我刚才讲了那样一个故事,就是想说明,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失传,也没有中断过。尽管有时候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危机。有人说,传统文化到今天究竟还能剩下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不同意这样的发问,人类文化有互相之间的交流与会通,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增加了不少西方文化的成分,就一定意味着传统文化消失了吗?

朋:我基本认同您的这个观点。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工作之余阅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籍。我觉得这些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认为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加以运用或者借鉴。比如,《论语》《庄子》《周易》和《吕氏春秋》,等等,真的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古人的智慧。我只是觉得很多人不读书,确实是个很可惜的事情,不读书就减少了智慧的来源。

陈:我有这样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保留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里,甚至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不是可以轻易失传的。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等等。但是,我的结论尽管如此,却并不能排除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忧。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时期创造的文化形态,那么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市场经济时代,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文化,这就是难以化解的矛盾。对此,我还有自己的认识,人类文化的形成自然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家、民族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对稳定的部分,这是人类的共性部分,无论社会怎么演变,这个部分的文化内容都不会变化,比如,仁爱之心,爱民族、爱同胞、爱生活,比如,恻隐之心,扶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等等,都是不可以变化的。还有另外一部分,将会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变化,比如,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比如《二十四孝图》那样的封建主义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里人人平等,那些维护等级制度的封建主义文化因素都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必须加以摒弃。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不论是在农业文明社会还是工业文明时期,这些东西都彰显着人类文明的光辉,而某些东西是可变的,如果不适应社会发展,就可能遭受淘汰之命运。

朋:这个观点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我倒觉得,究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的哪些是糟粕的,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分辨。比如,对老人要讲孝道,那么这个孝道是不是封建主义的,例如《二十四孝图》里说的什么郭巨埋儿、王祥卧冰之类,其实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孝道完全加以抛弃的话,我们的养老敬老就会出现问题。

陈:这就涉及对于传统文化要继承、改革和创新的问题。面对新的社会现实,我们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所谓与时俱进。我们不可能把传统留下来的文化全部背在自己的肩上,负重前行;也不可能完全丢弃传统文化,一无所有。实际上,我们需要的就是所谓的文化扬弃。留下精品,抛弃糟粕。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要知道自己祖先的文化,这是必需的。否则,怎么会有美国黑人的寻根问题呢?我觉得对于当代文化不存在重建的问题,或者说重建是基本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正视现存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仔细加以辨别,消除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因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才应该是最恰当的态度。

朋:我要跟您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说到,您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做慈善文化研究,这与传统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

陈:关于慈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我也有自己的认识。那就是,慈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的具体一点,慈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灵魂或者内核。在我的观念里,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就是“善”的理念,就是“善”的行为。或者这样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关于“善”的文化。比如,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家讲“慈爱”,道家讲“上善若水”,农家讲“普惠”,等等。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具备的,也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

朋:您一生都在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您现在从事慈善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得心应手的。我想知道您在慈善文化研究中有哪些心得体会呢?

陈:的确如此,我做慈善文化研究与我原来所学专业是基本一致的,虽不敢说是得心应手,却也还不算太过生疏。我从事慈善文化研究大约有两年的时间,还不能说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我在慈善文化学习和研究中还是有初步的感受。

首先,我以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善”的文化,这就给我们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很好的文化环境和心理基础,我们从事慈善事业有一个浓郁的氛围或者较高平台,我们提倡“人人皆可慈善”“让慈爱和友善成为大众文化”“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的核心理念。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们今天从事慈善文化研究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很好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样的研究才会有深厚的底蕴。

朋:您的这几个提法很好,我也很赞同。慈善是大众的事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应当也是慈善的理念之一。

陈:没错。慈善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民的事业。我的第二个体会是,慈善是一项高尚的事业,绝不是给某些人搞腐败提供的温床,也不是个别人沽名钓誉的场所。我们知道,现在的慈善事业遇到了很多现实的困境和问题,比如,某些慈善公益机构出现的腐败问题,给慈善事业带来负面效应。所以我的认识就是,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人一定要纯洁、要干干净净做慈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果羡慕别人挣了那么多的钱,自己心里就不平衡,这样的人其实不适合做慈善工作。虽然说,做慈善不可能没有运作成本,慈善人也是要吃饭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是等价交换原则在支配着社会生活,但是,要想从慈善事业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经济利益,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朋:现在的媒体很发达,关于慈善公益的是是非非遍布网络,我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一些情况,有些人做慈善公益事业出于爱心,他们舍弃了很多自己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包括功名利禄;但也有些人做慈善公益的动机似乎不是那么纯洁。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必多谈。人各有志,别人喜欢谋求更多金钱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

陈:我的第三点体会就是,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从某个角度说,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或者“减压阀”。改革开放这30几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之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矛盾似乎比过去更加尖锐、更加突出、更加严重。比如,在当代社会最为严重的矛盾一是官民矛盾,二是贫富矛盾。少数官员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以权谋私,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个别有钱人挥金如土,铺张奢侈,同样引起广大民众的反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呢?我觉得可以借用慈善的理念和慈善活动本身,让官员和有钱人也介入慈善事业中,切身感受一下社会的温暖,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实际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慈善还具有反腐倡廉、匡正社会风气、化解社会矛盾或隔阂、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

朋:您说的这个作用,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慈善是帮助、救助和扶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伟大而崇高的事业,至于它还具有您所说的这个作用,我感到很新鲜,也基本表示赞同。一个社会应当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无疑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工具,当然还有社会道德。那么慈善就应当属于社会道德范畴之内。如果我们的慈善事业发展很好,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向着文明与进步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怪现状,比如,一些摔倒了的老人没人敢出手相助,谁要是扶起摔倒的老人,就担心被对方讹诈,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没有了公正与安宁。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做慈善,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全社会如果形成了人人做慈善的氛围,那么刚才所说的这类社会问题也就相应得到了解决。

陈:是的。我从事慈善文化研究的第四个体会就是,在中国,我们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勤劳善良和遵纪守法的。这是我们在社会调查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的,也是我们的社会能够长期保持平稳的基本保障。老百姓虽然生活不是那么富裕,但是他们的幸福感很强,只要有吃有穿,就对政府感恩戴德。很多人都说,过去的生活多么艰难,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可是现在有吃有喝,生活很好很幸福,也有很多人生活虽然很困难,但是他们表示不向政府伸手,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政府脸上抹黑。其实我们慈善协会是社会组织或称之为民间机构,而不是政府也不代表政府。我想说的意思是,老百姓的善良,就是我们做慈善的最大动力。

朋: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的人,很多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所需的东西。但是我们同为人类,至少还保留着恻隐之心,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还是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度。政府在这个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或机构,同样需要做很多的事情。社会财富不是完全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全民的,每个富人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一点。

陈:我的第五个体会是,做慈善的人很快乐。人做善事,心情就会很愉快,这是人类心理动机与效果的高度协调与统一。我见到很多做慈善事业的离退休老同志,他们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好几岁。他们就跟我说,做慈善的人,心态很平和,内心很愉悦,人很精神,也显得年轻。我自己也有类似感觉,我和我的团队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很舒服,我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团结和睦、宽松和谐、互相支持的环境。我们做慈善文化研究,自己内心首先就要充满慈爱和友善,假如我们连同自己的合作伙伴都不能做到友好相待的话,遑论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做慈善呢?所以,通过做慈善,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想要获得的精神愉悦。

朋:人做善事内心安宁,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观念。还有为子孙后代积德行善,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理念。这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社会正义的体现。那些作恶之人、腐败之人都是要受到报应的。

陈:我们做慈善的人都是很善良的人。一个恶人不可能去做慈善,即使勉强去做了慈善,他也是很不情愿的,或是沽名钓誉,或是另有所图。我们也希望,恶人有改好的那一天,而不要一辈子作恶。那样的话,作为人的一生,就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当你有一天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一生,那就会感到非常后悔。当然,相对于恶人,社会上有更多的善良人,也有不善不恶的人。这是需要说明的。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也是这样,有好人就有坏人,也有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的人。但是,绝大部分人是又好又坏,就是在某些时候或某种情境下,表现其好的一面,另外有些时候或某个情境下,却表现出不好的一面,一般状态下就是不好不坏,尽职尽责而已。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或者健康的人。像过去年代文学作品里塑造的所谓“高大全”的人物,其实,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并不多见。

朋:我想跟您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慈善公益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我知道他们国家有很多的基金会,以及其他类型的非政府机构。在政府社会保障机制下,人们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切实的保障,这些基金会所做的工作就不仅仅是救济贫困和残疾,而是将许多资金投入社会建设。您觉得,这种慈善公益事业对我国当下的慈善公益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陈:这个问题很好,涉及我们今天如何认识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的关系问题。我有这样的认识,可能很不成熟。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的事实上主要是传统慈善。陕西省慈善协会成立18年来,主要从事的慈善活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陕西省慈善协会的工作重点概括起来就是:“南桥”“北水”“两扶”“三助”。“南桥”就是在雨多、山多、河多的陕南偏僻贫困山村,帮助修建便民桥;“北水”就是在干旱、少雨、缺水的陕北贫困农村,帮助修建储水窖;“两扶”,就是扶孤(孤老孤儿)、扶困(城乡困难户);“三助”,就是助学(资助贫困学生和修建希望小学)、助医(资助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购置设备和培训医务人员)、助残(培训残疾人学习一门技术)。这些雪中送炭的善事,受到困难群众的欢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

朋: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仍然是传统慈善的性质,与国外的所谓现代慈善还有很大的距离?

陈:当然,我们当代社会的慈善与旧时代的慈善已经有很大的区别。

区别之一,就是我们今天在做慈善活动时,当事的双方或者多方处于完全平等的状态,并不是一方施舍给另一方的关系,也就是捐资救助他人的慈善家,完全是自愿的,而他从自己所从事的慈善活动中除了获得快乐之外,一无所获,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以捐助为由,而给受助的一方附加任何条件,那么获得资助的一方应当感恩社会、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回报社会,但除此之外,他也不必承担任何物质的或精神的义务。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里的核心词“施舍”,在当代社会的慈善活动中已经不见了踪影。

区别之二,就是我们慈善事业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除了前面所说的陕西省慈善协会过去18年所做的那些慈善项目以外,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环境保护,大病救助,志愿者服务,以及慈善教育活动,等等,而这些在旧时代是根本没有的。还有很多区别点不一一提及。这表明当今的慈善事业与旧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我们过去所做的慈善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我对传统慈善表示敬意。因为做慈善的同志们高风亮节,勤俭朴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任何对他们的指责或不满,都是违背事实的和不道德的。传统慈善事业还在继续,因为我们的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他们还需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就是我们当今的慈善事业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如此,慈善就承担了更多、更重要的社会建设的职责。再过不到十年,我们国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即使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还需要慈善,因为我们将会面对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及那些相对贫困的人口。即使全社会都不存在贫困问题了,我们还需要做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朋:我很高兴跟您交谈了这么长时间。对于以前我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大体理出了头绪。我希望我也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为我们的同胞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谢谢您!

陈:我也是,跟您聊天感到很愉快、很轻松。其实,我们的理论研究本身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在对慈善文化的研究中见到有很多鲜活的事例,使我们很受教益,很感动。这一直激励着我们踏实下来认真实际地去做一些工作。我自己在学术生涯的后期,介入到慈善文化的研究中,我感到很幸运。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了全天下跟我一样的黎民百姓的福祉,也为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努力,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