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节传国西汉长城

第四节传国西汉长城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驿传称“站赤”,规模庞大,横跨欧亚大陆交通线上。《重修肃州新志》亦未载嘉峪关有驿站。只有光绪《肃州新志》记载嘉峪关驿较祥。当时肃州四驿六塘是:酒泉驿、临水驿、黄泥驿、嘉峪关驿、酒泉塘、马坊塘、临水塘、黄泥塘、丁家坝塘、嘉峪塘。嘉峪关驿和嘉峪塘的详情是:嘉峪关驿安设关内。
驿传通讯_嘉峪关志

第四节 驿传通讯

驿传是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投递而设置的机构。中国早在战国时已有邮驿。汉时在各地设有“传舍”、“驿站”和“驿亭”。唐代增设水驿。宋设邮铺,设铺卒传递文书。元代驿传称“站赤”,规模庞大,横跨欧亚大陆交通线上。明代在各地设有驿站,有水驿、马驿和递运所,又置“急递铺”递送公文。驿站备有人夫和交通工具,并提供食宿口粮,供传递文书人员和过境官员使用。清代乾隆年间,自平定准噶尔回部后,嘉峪关及其附近地区,分作“四驿六塘”:计有酒泉驿、临水驿、黄泥驿、嘉峪驿为“四驿”;酒泉塘、马坊塘、临水塘、黄泥塘、丁家坝塘、嘉峪塘为“六塘”。政令下行,职贡上达。使车络绎,驿骑驰奔。置邮传命,日不暇给。

嘉峪关地域从汉代起就有人居住,附近留有

汉代长城遗迹、烽燧,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亭,在安远沟——野麻湾——断山口——花海子这条“汉塞”烽火线上,至今仍残存着汉代烽燧的遗

址。其中疙瘩井、疙瘩井东、柴墩子、独尖墩等烽燧遗址,就是汉代酒泉郡通往西部都尉邮驿路线的邮亭遗址。明代于嘉峪山西麓建嘉峪关,弘治以来关楼、周围长城、烽燧相继建成,形成较完善的防御体系,但《肃镇华夷志·驿站》中对驿站设置记载简略,只载“肃州卫领驿递各二,设掌印百户各一员。先年原设每驿军、骡各一百,万历十一年通裁止五十、三十五。”

酒泉驿城东关,额设甲军一百名,骡五十头,万历十一年巡抚王璇题革军、骡各五十。

酒泉递运所驿东,房舍不堪,额设军、牛各一百。万历十一年巡抚王璇题革军、牛各五十。

临水驿堡东北隅。

img176

临水堡(1910)

临水递运所驿西,离城四十里,驿递额设甲军各五十名,骡牛各五十头只。万历十一年,巡抚王璇题革甲军各一十五名,骡牛各一十五头只,今止存甲军各三十五名,骡牛各三十五头只。

另有镇远铺、柳树头墩铺、柳树二墩铺、临水铺、黄泥铺、碱滩铺、新安铺等。

《重修肃州新志》亦未载嘉峪关有驿站。只有光绪《肃州新志》记载嘉峪关驿较祥。“乾隆二十年,奉旨裁汰驿丞,统归州县。自平定准噶尔回部后,增添各站马匹,供给丰腴,分作四驿六塘,夫役始释重累。四十三年十二月,改归肃州道管理,按察使总其成。”当时肃州四驿六塘是:酒泉驿、临水驿、黄泥驿、嘉峪关驿、酒泉塘、马坊塘、临水塘、黄泥塘、丁家坝塘、嘉峪塘。嘉峪关驿和嘉峪塘的详情是:

嘉峪关驿安设关内。东至酒泉驿站七十里,西至惠回堡驿九十里。向驻赁民房。原额设马三十二匹,所牛五只,所车五辆,设兵二十名,夫五名。后续添未详。

img177

回民堡废墟(1910)

嘉峪塘东至丁家坝四十里,西至西双井二十五里。原额夫马及续添未详。明清时嘉峪关的驿塘和铺递对明经略关外,清经略新疆,为投递文书、转运官物及供应来往关员的住所提供了方便,作出了贡献。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乾隆皇帝曾诏令奖赏连年迅速驰递军报的西北两路台站的官兵。自古以来就运用烽堠传递军情,手段快捷简便,效果良好。西汉自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疏勒等三十六国。西汉长城、亭障、列城、烽燧西起大宛贰师城、赤谷城,经龟兹、焉耆、车师、居延,沿着燕然山、胪朐河达于克鲁伦河北岸,构成了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防线。还有从乌垒、车师等经阳关、玉门关到敦煌连接内地直到都城长安的许多亭障、烽堠相连。这些防御工程对于汉王朝的巩固,对于西北领土和中原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汉代长城、亭障、烽堠、列城遗址,从敦煌经瓜州、玉门、嘉峪关、酒泉、金塔至居延一带随处可见。这些亭障、烽堠或称烽燧、烽火台、烟墩、墩台、狼烟台、亭、燧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送军情信息的建筑,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据汉代竹简,汉代烽燧建筑高三丈多到四丈多,广一丈三尺到一丈六尺余,即四米多到五米多,烽燧戍卒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一人为燧长。

关于报警,“望见虏一人以上入塞,燔一炷薪,举二烽,夜二炬火。见十人以上在塞北燔举如一人,望见虏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一炷薪,举二烽,夜三炬火。二十人以上燔举,五百人同品。虏守亭障燔举,昼举亭上烽,夜举离合火,次亭燧和燔举如品。”

img178

敦煌广武燧

img179

敦煌小方城遗址

img180

塔地湾城遗址

img181

临桃秦长城遗址

唐代的烽式制度据宋代曾公亮等《武经总要》载,大致分为烽燧的设置、组织,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序、方法,烽火的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

“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预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蕃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著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亦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唐代烽台,一般台高五丈,下阔二丈,形圆,屋径阔一丈六尺,屋上置有突灶、柴笼,置有流火绳、屈膝梯、旗、鼓、弩、抛石、水瓮、干粮、麻蕴、火箭、艾蒿、狼粪、牛粪等。

明代的烟墩燃烟放火制度与前代大体相同,但又有所改进,除了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点火放烟时还加上硫黄、硝石等助燃。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两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并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

明朝也很重视运用烽堠传递军情。《明史·兵三》曰:“然帝(永乐)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御暴之意,常凛凛也。”韩霖《慎实要录·申令篇》记载了烽墩传递军情的一些条规和规定:“每墩以五人居之,红旗五竿,火器、木石、钩刀、枪弩备具,上多积狼粪火种。凡贼来放烟,昼黑夜红,连接不散。如见贼接队将犯者,放以铳,起红旗一竿;贼远十里,连放二铳,起红旗二竿;贼远墩五里,连放三铳,起红旗三竿;贼近墩。放四铳,起红旗四竿。”各烽墩辗转快速传递军情,以供上级部门进行决策,部署军力。

明代对烽燧的管理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规定烽子、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烽火台要不时整理、广积柴草,昼夜轮流看望,接递通报,及时准确,违者处以军法。

嘉峪关东、西、南、东北四路烽燧是嘉峪关周围长城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戍守和向嘉峪关、肃州传递烽火军情信息的任务。嘉峪关的四路墩台一些遗迹残高五米左右,大都比汉代、唐代烽台要大些,距离要近些,一般五里左右一墩。这些墩台一直到清乾隆中期前都在发挥着作用。且在用兵新疆之际,在整饬驿站的同时,又新增添了一些墩台,于边疆险要冲扼之处筑修卡伦(哨所)加强警戒以便快速侦察敌情,迅速传递军情。规定:营房有警,守兵举烟为号,寇至百人者,挂一席,鸣一炮;至三百人者,挂二席,鸣二炮;至五百人者,挂三席,鸣三炮;至千人者,挂五席,鸣五炮;至万人者,挂七席,连炮传递。

明代烽火信号表

img182

利用烽燧系统传递军情信息,在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古代,无疑是一种很快速的传递方式。根据测算汉代居延塞烽火运行的速度是每昼夜1280~1440里或1600~1800里。在唐代,凡是烽火,一昼夜须行2000里。《明史·戚继光传》记载,蓟州镇防区内长城沿线通常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2000余里的防线,只要三个时辰即可传遍。造成了2000里内声势联接的防御体系。到明代后期,悬灯、举旗与放炮相结合的报警方法,逐渐取代烟火和放炮相结的方法,报警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一昼夜可达2000余里。

从汉唐到明清烽燧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自长城出现以后,长城就与烽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军事报警防御体系,并在古代许多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