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腊八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腊八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节日民俗在沿袭传承中不断变化,许多古老的节日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了,如寒食节等。新的节日习俗正在兴起。寒食节现已淡化,由于与清明节相连,人们往往以过清明节为主。
节日民俗_宁波民俗与宁波人

第二节 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有很多的节日民俗是由岁时民俗演化来的。节日民俗人为因素较浓,它虽然按一定的时令进行,但其内容包罗万象。一些大型节日,几乎把政治、经济、生产、生活、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都包容进去,是综合性质的,如春节,有庆贺性质,也有祭祀性质。节日民俗在沿袭传承中不断变化,许多古老的节日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了,如寒食节等。新的节日习俗正在兴起。民间节日是一部生活中的历史,由于这些节日在民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不断附会汇聚了多种目的与内容,许多节日自然而然地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生了联系。从解释这种联系的传闻传说中,人们可以窥见当时民众的心态和观念,它们更多地体现了人民劝善惩恶、祈福消灾的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一、节日民俗的形成

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纪念性质的,如寒食节;也有驱邪性质的,如端阳节、重阳节等;还有祈子性质的,如上巳节等。

纪念性节日 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它的形成据说是为纪念晋国功臣介子推的。《滨州志》云:“三月寒食,俗谓自先年冬至日起至此一百五十日,相传此日是介子推殉难之忌日。世人不忍火食,予冷饮供之,因名寒食,盖三月初五也。”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晋国大夫介子推鞍前马后为其护驾十九年。有一次迷路山中,炊断粮绝,重耳奄奄一息,介子推毅然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送给重耳充饥。介子推有恩于晋文公,晋文公登上王位,封有功之臣时,唯独把介子推忘了。介子推并不争功,背起老母到山西竹县东南的绵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用火烧山,欲把介子推逼出山来。结果介子推母子抱一枯柳被活活烧死。晋文公从枯柳树洞得到一块衣襟,上有血书:“树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王做谏臣。倘若文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开怀,愿做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悔之不及,为纪念这位功臣,将介子推死的这天定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寒食,以纪念这位“士甘焚死不为侯”的贤臣。寒食节现已淡化,由于与清明节相连,人们往往以过清明节为主。

端阳节又叫端午节,起源甚早,先秦已有。五月天气变暖,蝎子、蜈蚣等毒虫相继危害人类,人们为了祛毒、除疫,就把这一天作为节日,目的是提醒人们祛邪防毒。端午节在发展过程中,扩大了内容,发生了变异,以纪念屈原为主。屈原忠心爱国,品格高尚,却遭奸人陷害,被楚怀王流放汨罗江,后秦攻陷郢都,屈原复国愿望破灭,就投汨罗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沿袭成习,端午节便成为纪念性节日了。

腊八节源于佛教。佛教从西方传来,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由于长时间的求道颠簸,身体虚弱,在河边得到一位牧羊女的乳糜,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禅坐四十八天,于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得道成佛。后来,寺院的佛教信徒每逢此日用谷米与干果做粥供奉佛祖,此风传到民间,有了腊八节食粥的习俗。

祭祀节日 祭祀节日是指以供献天帝、祭奠祖先之灵,祈禳灾邪、驱恶避疫等信仰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如春社和秋社祭土,廿三祭灶,清明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节祭祖等。春社和秋社是我国最早的祭祀节日,是人们根据春种、秋收的时间对土地的祭祀,后演变为节日,现已废弃。祭灶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最早发明钻木取火吃熟食的先驱者燧人氏,后来演化为祭灶神,灶神俗称灶王爷。祭灶随着历史的演进有所变异,《周礼》记载:颛臾有个儿子叫祝融,也叫黎,因为他管理火,以后被封为掌管火及锅灶的火神。祭灶的习俗周代已出现,每逢腊月廿三,富贵人家就把祭祀用的俎和豆放进灶间,祭祀灶神。汉班固《白虎通》记:“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改为腊祭后,逐渐升格,使灶君由火之主变为“一家之主”,总揽一家的吉凶祸福,于是祭灶的香火便旺盛起来。在宁波俗称腊月廿三祭灶是“过小年”,足见“廿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清明节俗称鬼节,最早是农事的重要节日,按《月令二・七十二候集解》:“气物至此时,皆以告齐而清明矣。”清明也是最好的播种时节,俗语有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到了唐代与寒食节合流,于是成了祭奠祖先、祭奠亡灵、扫墓的节日。

祭祀节日的由来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远的根源,如中秋节是由古人祭月迎寒发展而来。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真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至今发展为“三大节”之一。祭祀性节日在人们长期沿袭的过程中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迷信的。

庆贺节日 庆贺节日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内容,往往构成喜庆活动的连续性和系列化,时间上也形成一组节日,有一定的阶段性。这类节日在民间属于大型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

春节的形成,主要是庆祝农作物的成熟,虽然有祭礼、祭祖的内容,但主要内容是预祝来年丰收,吉祥幸福,万事如意,迎喜接福。《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年,谷熟也。”就是因为谷熟而庆贺的。春节的阶段性很强,一进入腊月廿三,人们就开始忙“年”,即准备年货,杀猪、宰羊、酿酒、舂年糕等。从初一到初五,这段时间才是具体的年节活动。

元宵节也称灯节,民间直称过正月十五,主要以玩灯为内容。汉代有一种彻夜点灯祭祀神灵的风俗,《史记・乐书》载:“汉家祀太乙,以昏时祀到明。”先有祭祀的点灯,后发展到夜游观灯。《初学记》中说:“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灯节最早当始于汉代,据叶涛、吴存浩考证:“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汉文帝登上皇帝宝座,恰为正月十五。这位皇帝兴奋不已,下令连夜点灯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这一夜称为‘元宵节’。从此每年正月十五点灯出宫游玩便成为汉文帝的一项重要活动。”[1]后经唐、宋统治者的发展、提倡,得到民众心理上的认同,正月十五元宵节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的重要节日。

节日的形成都有其根源和说法。如“七月七”乞巧节的形成。“七月七”又名“七夕”,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故称“双星节”,后民间演化为少女向织女“乞巧”的节日。

再说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代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重九叫重阳节。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汉初,至东汉,又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东汉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一日,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除。”恒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至后来,世人沿袭,成为节日。值得探究的是,民间节日有许多是奇数重复数字,如一月一(包括元旦、春节)、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究其原因或与道教有关。

节日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源于古代的祭祀,有的源于民间传说,有的是庆祝庄稼丰收。人们在沿袭过程中,不断赋予其不同的含义,有地域的原因,也有民族的原因,而人为的因素较浓。

二、节日民俗的表现

节日一旦形成,由于人们的沿袭,便赋予它相应的内容。传统的节日,迷信色彩浓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迷信成分逐渐淡化,与人们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节日逐渐淘汰,那些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节日,人们在遵循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健康有益的内容,并与现代化结合起来,更富生活情趣。

春节 春节为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异常重视,它的民俗表现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正月初一为“春节”。此日宁波人须早起,鸣炮,称“开门炮”。老少皆着新衣帽,以示辞旧迎新。近年来,初一零时一过,各家即竞放爆竹、焰火,至早晨渐息。各家还要设香案祭祖,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尊长则须给幼者拜岁钱。晨出与人相见皆拱手相贺,即使头一日发生过抵牾争执也不例外。早餐吃汤团或豆粥,取团团圆圆和头头顺流意。此日主妇休息,不待客,不打骂孩子。不到黄昏就早早上床睡觉,不点灯火。旧俗初二起男人出拜亲邻,以甥拜舅、婿拜翁、侄拜姑父为重,称“贺岁”。各家相互宴请,称“岁饭”。初六后各家做新年羹饭,菜肴有8大碗、10大碗、12大碗不等,必有鱼(谐音余)、豆芽(偕形如意)和豆腐、烤麸、年糕等,寓富裕、步步登高之意。

春节宁波的民俗事象很多,如敬神祭祖、贴春联、拜年、走亲戚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禁忌习俗,如初一早上忌喊人起床,初五内忌动刀剪,忌掉眼泪,忌打骂孩子等。传统的观念认为动刀剪手会生疮,掉眼泪则一年不顺利。

元宵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上灯节”。旧俗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并于祖堂悬祖宗画像以祭。其间城乡各祠庙街巷悬彩灯,陈列各种器玩以娱神,时有龙灯、马灯、狮灯、禽灯、兽灯、船灯、车灯、十二月连环灯、花灯鱼灯及玻璃灯、金银灯彩等百灯纷陈,俗称“灯祭”。十三日间儿童多穿彩衣作跑马灯游,以锣鼓为伴。据明嘉靖年间《宁波府志》记载:“正月上旬之夜,女子邀天仙或厕姑问吉凶。”[2]十四日夜各家儿童用五彩纸灯遍照院舍,并口唱俚曲以驱蛇虫。乾隆年间的《宁波府志》记载:“十四夜,以火照墙壁及园圃,逐虫蛇诸物。”[3]十五日各乡农民耍狮子、舞龙,行程常数十里。晚上还要调龙灯。乾隆年间的《宁波府志》记载:“‘元宵’十四夜,各家以秫粉做圆子如豆大,谓之‘灯圆’,享祖先毕,即少长共食之,取团圆意。‘元宵’,自十三夜起,各设竹棚、彩幛,悬灯于上,祠庙皆张灯,游观达曙,或以火药为锦树之戏,至十八日乃止。”[4]

端午 五月初五,也称“端阳”。此日各家各户都要在门户上插菖蒲剑和艾旗,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的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于床头。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宁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或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态各异,有的还是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有的人家还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所以有俗谚“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的说法。就是要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姑娘们则以香料、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麒麟等形状的香袋,以五彩线挂于颈项以驱邪,并臂缠五色线,称“缠手绳”,又叫“长寿绳”“健绳”“长命缕”等。家人将秫米饭丢在屋瓦上由飞鸟衔去,意为保儿童无病无痛。有的用线将菖蒲根串成人形,蘸以雄黄酒,挂在床沿或帐钩上,称“菖蒲孩”。家中的中堂挂钟馗像,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虫蛇污秽尽消灭”。各家烧苍术、白芷以祛蚊,俗称“熏蚊烟”。午时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的习俗,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的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的倒写“蛇”字贴壁上。成人用手指蘸以酒、雄黄渣在婴儿额上书“王”字或涂于手足、臂间以避祟。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另外还有人吃蜒蚰螺炖蛋和清炖癞蛤蟆,以为可清凉解毒,还有将蜗牛嵌入点心食之以避百毒。各家都用乌馒头祀祖,裹粽子互送,称“送节”。女婿多备“端午担”礼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认为越叫越发,称“吭吭鹅”。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描绘了旧时宁波人过端午节的景象:“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端午还要赛龙舟,一般在五月初一至初八,龙舟桡手每舟12人或16人,经严选后身着一色号衣参赛。

七夕 因少女、少妇此日乞巧、洗头,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洗头节”。相传此日织女于纺织机杼旁用槿叶汁洗头,牛郎见其秀发遂生爱意。民间以此为习,一大早年轻的女性便到井、河边打水,采槿叶搓碎调成胶状的洗液用以洗头。晚上妇女多在庭院布陈瓜果、设香烛,以向织女乞巧,凡在月下以线穿过针眼者为得巧。有的认准一组七星,念“七巧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称“乞巧”。此夜把端午所系的健绳剪下抛去,认为被鸟雀啄去,即去造桥,小孩就会聪明。

中元 明嘉靖年间《宁波府志》记载:“‘中元’,各家以牲醴、羹饭祀其先,缁黄之流诵经供佛,谓之‘兰盆会’。”[5]七月十五,宁波民间称“鬼节”。家家户户祭祖,做“七月半羹饭”,或放“焰口”,为野鬼安魂。这时新谷刚碾出,许多人家将熟新谷祭祖后食之称“尝新”。俗传阴司自七月初一“放饿鬼”,百姓集资请祭司诵经念咒,并沿街设祭,用饭篮、饭碗盛鱼、肉、酒及馒头、南瓜、豆腐、毛豆等12碗祀无主鬼魂,称“檐下羹饭”。祭时,商店挂蜈蚣旗,路旁焚冥锭、纸衣、纸车柜、纸马。祭毕祭品被乞丐食之。旧时这天还要演目连戏敬神,称“街戏”。另外,七月三十这天晚上,是地藏王菩萨生日,要插地藏香。清代道光年间《象山县志》记载:“三十夜,各家设香烛于地或阶上,谓之‘地藏王开地狱’,儿童以蛤蜊壳贮油遍地燃之。”[6]

中秋 宁波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传南宋丞相史浩母亲寿诞为八月十六,于是史家过中秋的时间改为八月十六。后来族风蔚成乡风,相沿成习。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曾担任宰相的宁波人士史浩每年中秋节必从都城临安赶回家乡明州,与当地百姓共度佳节。有一年他回家乡欢度中秋佳节时,因途中所骑的马受伤,只得夜宿绍兴,待他赶回家乡,已是八月十六,而当地的百姓一直等到史浩到达才过节,此俗在宁波一直沿袭至今。明嘉靖年间《宁波府志》记载:“‘中秋’,士人家置酒酣燕,玩月为乐,每至夜分乃止。以月饼相馈。八月,各乡祠庙为会祀神,以龙舟竞渡,谓之‘报赛’,与各处端午‘竞渡’不同。”[7]旧时各家中秋时都祭祖,吃月饼、鸭子、芋艿,并以月饼相赠。宁波城中人们倾巢出动,游览月湖,晚上以香烛花果供月,对月饮酒。各地举办灯会。在十五、十六两天举行“中秋竞渡”,以月饼为奖品。鄞县西乡一带尤盛。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旧时宁波士子佩茱萸、携美酒,结伴登高赋诗,饮茱萸酒。各家裹粽子、吃重阳糕和牡丹糕,寓步步登高意。亲戚间互赠重阳糕、牡丹糕,称挑“重阳担”。民间这天还有祭祖的习俗。

除夕 腊月廿三,各家祭灶神,传说灶神升天将界下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旧时宁波式的灶台很大,一侧安放两个铁锅,还埋有一个能够提供温水的节能小瓦罐,另一侧为烧柴烧草空间,二者之间是一个高出灶台约半米的墙体,既阻挡烟火又正好是供奉灶君爷的地方。祭灶那一天,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件事是孩子们动手用竹子和彩纸做一匹灶马,马尾、马鞍、马鬃等样样俱全,到了晚上把旧的灶君画像放在马背上一起焚烧,送他上天。另一件事是购买祭灶的供品,也就是具有宁波特色的祭灶果。其中包括麻球、红球、白球、芝麻糖(黑交切、白交切),都是甜食,要糊住灶君的嘴,去上天言好事。到了年三十夜,贴上灶君的新画像,供上食品,表示他已回归人间,家中必须水缸米缸都是满满的,称“缸缸满甕甕满”,米缸上放酱粉,取涨发意,放鱼、肉、做成元宝形的糯米饭、如意年糕,用纸龙封缸盖,寓青龙守缸意。正月初五开米缸,如碗中见水则新岁多雨,若米饭干燥则多晴天。将年糕、做成元宝形的糯米饭放在碗橱饭篮等处,取“年年高、赚元宝”意,孩子则分“祭灶果”,即各种米制什锦糕点。

谢年是宁波人在每年向上苍表示感谢的一种仪式,感谢一年来上天对全家的保佑,并祈求明年的赐福。在鲁迅的小说里,绍兴人把“谢年”称为“祝福”。

宁波人的谢年仪式从腊月廿四开始,相邻的叔伯亲友把日子排好,每家一天。谢年从下午开始,从堂前到明堂两张大八仙桌摆开,桌子上的几个木质大桶盘里供着大块猪肉、整只鸡、整条青鱼和如意寿星花纹的年糕,上面还点缀着红色剪纸。桌子的里侧围起红色帘子,点燃了蜡烛和香,男性家长带领着男性后辈依次朝南向上天跪拜。隔开一定时间,再次跪拜,反复几次后,谢年仪式才算完成。谢年的结束仪式是晚上共吃年糕汤,而且邀请相邻亲友共享。除了年糕汤这一主食外,菜肴也很丰富,必不可少的是白切肉、白斩鸡、熏鱼,还有鳗鲞、面拖黄鱼、青鱼头尾、三鲜肉丸细粉汤、烤麸之类的宁波特色“下饭”。

月底日称除夕,又称除岁,此月有三十日,称“三十年夜”,无三十称“廿九夜”。此日换桃符、贴春联、门神称“从新”,放爆竹避邪。各家净室挂祖宗像,晚吃“除夕酒”亦称“分岁酒”或“午夜饭”,俗称“年夜饭”。此日祭祖,祀毕合家欢宴。饭前祭祖,请“亡灵”回家过年。席间父辈为孩子夹菜,说吉利话讨新岁口彩。盘中有全鱼不吃,须留之新岁,寓年年有余意。饮酒后吃汁水年糕汤,寓新年油水多、年年高。饭后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富家给大洋,穷人分铜板,外包红纸,压于枕下以祈好梦。用豆腐、饭、糖等置米筛上祭床神,祈儿童终岁安寝,称请床公床婆,俗称“做床”。夜间各家放“关门炮”紧闭门户,通宵点灯烛,灶火不息。农户多围聚灶边至天明,称“守岁”。

岁时节日民俗,是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那里保存着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各类民俗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岁时节日民俗是民间各类文化现象的总汇。它不仅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具有民俗学等人文学科研究的价值。

【注释】

[1]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2]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63页。

[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64页。

[4]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64页。

[5]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63页。

[6]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7]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