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准确把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准确把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强制参保的险种,残疾人也可能处于弱势而无法维护权益,应让企业等履行参保责任。树立普遍服务理念,有助于残疾人得到社会服务。
准确把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准确把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

1.以适度普惠为目标,推动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福利化

社会救助的福利化,首先是社会救助受益范围的扩展,应当做到应助尽助,同时社会救助标准应建立与物价上涨、经济社会发展等相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残疾人社会救助向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即残疾人获取的救助不应当是怜悯性质的,而是权利性质的,身患残疾而不贫困的也应当有所补偿,探索残疾津贴等普惠项目,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2.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险从制度覆盖到人群覆盖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从制度覆盖到人群覆盖,而残疾人往往是人群覆盖的盲点所在,由于一些社会保险具有自愿参保性质,而不少残疾人又缴不起费,应当通过免费参保、参保补贴的方式提高残疾人参保率。强制参保的险种,残疾人也可能处于弱势而无法维护权益,应让企业等履行参保责任。另外,也可以探索残疾人提早退休、提高领取养老金、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等优惠待遇政策。

3.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公平

残疾人社会保障采取属地管理为主,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发达地区残疾人每月可领取1000多元,而贫困地区很多残疾人一年到头也很少能获取补助。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隔路隔待遇”、“隔河隔待遇”的现象,引发残疾人上访等诉求;有的由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城区,各自为政地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也引发残疾人对社会保障待遇的相互攀比。因此,有必要从更高的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并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等手段,推进区域间、城乡间、不同类别残疾人之间的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及待遇合理,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对公平。

4.把握人口流动趋势,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和可携性

残疾人也具有人口流动的需求,由于体制的原因,残疾人各类救助等受到地域限制,容易遗漏流出人口,不面向流入人口;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不高,异地办理、报销等机制还不灵活,极大地制约了残疾人口的流动;有的残疾人因为无法到乡镇政府等申请社保项目而容易被遗漏,也需要基层政府采取上门服务等方式,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和可携性。

5.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水平,以数据库建设管理为抓手,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管理

残疾人社会保障涉及的部门很多,既有残联掌握的残疾人证数据库,又有民政、人力社保、住房等部门掌握的其他数据库,需要加强信息共享,避免重复享受或遗漏,努力做到动态管理。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1.以公共部门为表率,在各行各业推行普遍服务理念,惠及广大残疾人

所谓普遍服务,即不管服务对象在农村,还是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公共部门、公用事业等都不得随意拒绝,或提高服务价格、降低服务质量,否则便是歧视。树立普遍服务理念,有助于残疾人得到社会服务。

2.将无障碍服务作为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同时作为其他服务的基本约束,全面打造无障碍环境

《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了无障碍环境的标准和要求,无障碍本身即是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有机构成和重要内容,同时,残疾人的各类服务都应当做到无障碍,否则即在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方面对残疾人有所亏欠,进而损害残疾人权益。

3.努力改善农村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促进服务均等化

由于残疾人身心状况和家庭状况的起点不同,即便是残疾人之间也存在资源禀赋和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的残疾人提供同样的服务,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因此,残疾人基本服务均等化需要两个视角平衡,即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要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残疾人之间也需要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农村残疾人、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的服务。

4.在残疾儿童优先、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的基础上,建立残疾人生涯全覆盖的各类服务衔接机制

除了生活等普遍需求,不同年龄阶段的残疾人具有不同的需求重点,儿童少年有抢救性康复和教育等重点需求,青年成年残疾人有就业、婚姻等重点需求,老年残疾人有护理、照料等重点需求,应当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优先、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等理念,提高残疾人服务政策的社会效益。同时,应当注重不同残疾人服务政策的有机衔接,让残疾人从出生到幼儿园、再到学校、社会或庇护、托养机构,都有各类服务政策全程为残疾人提供保护,做到不脱节。

5.服务对象逐步拓展到残疾人家庭成员,升级为残疾人服务的家庭政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经济共同体,因此,为残疾人家属提供服务,即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也能改善家庭状况,惠及残疾人。一些公共资源投入残疾人家庭成员的效果,可能会远大于直接投入残疾人本人。事实上,目前已有相应的残疾人家庭政策,比如对残疾人家属提供培训,对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资助等,今后应当扩大残疾人家庭政策的范围。

6.推进残疾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社区化,做到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工介入有机结合

残疾人服务对象及需求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服务进行有效归类,以此寻求规律,寻求规模经济,这就需要专业的知识积累,以专业化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和经济性。残疾人服务体系是十分庞大的,因此,公共服务部分也不是由政府直接提供服务,而是由政府来主导,采取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推进,而市场服务的部分也需要由政府的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因此,残疾人服务必然需要大量的社会化途径才能实现。社会化的残疾人服务,固然需要一些专业机构为服务场所,但这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残疾人服务尤其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简单需求是可以在社区层面完成的,所以残疾人服务要重心下移,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强化残疾人服务的组织网络。残疾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社区化,核心在于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工介入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买得起服务,另一方面要买得到服务,而且买到的服务是优质的、价格适中的,那么政府购买服务的逐步完善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逐步兴起是必然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