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性的道德危机

社会性的道德危机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丁某已经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拘。随后,该男子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事发后,昌平公安分局民警赶到现场,将持刀男子控制并带走。随后,程教授被送往昌平中医院。当晚7点,程教授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正在对付某的犯罪动机进行调查。

一、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社会性的道德危机

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华民族,在经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似乎也在面临着一场悄无声息的社会性道德危机。

事件一:山西朔州青年教师郝旭东被杀

2008年10月9日,位于朔州市郊的朔州市第二中学戒备森严,数名保安警惕地注视着校外来的陌生人。校园内,教学楼旁活动的学生,望着位于一楼的那间已经转移了学生的高一教室。

一切都因为几天前发生的那起血案。

10月4日,是朔州二中高一开学的日期,按照学校规定,晚上7时的晚自习是学生们到校后上的第一节课。高一0816班的班主任郝旭东早早就来到了教室里。为了省路费,他在放假期间没有回静乐老家去看望父母。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在此之前,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这所民办学校担任老师。

晚7时30分左右,他轻轻地走到班长跟前,询问班费的收缴情况。当被告知有两名同学还没有缴,其中包括李明(化名)时,他抬起目光望向李明。

李明正在座位上悠闲地抽着烟,烟盒放在桌子上。对这名学生,郝旭东很是无奈。

不好管也得管。他轻轻地走到李明面前,从他的手中拿走了烟蒂,把烟盒交给班长保管。然后继续走动着巡视,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向他逼近。

7时44分,郝旭东走到了李明的座位旁,李明突然站了起来,手中拿着一把弹簧刀,猛地刺向郝旭东的腹部。郝旭东忍着剧痛,捂着流血的肚子向讲台方向退去,但李明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追上前去,将正向前门挣扎的郝旭东一把搂住脖子,右手持刀再次向郝旭东老师刺去,直到郝旭东倒在血泊中。

突如其来的血案让平静的教室乱作一团,几位反应快的学生扑上前去试图夺下李明手中的刀子,有的学生拿出手机报警,一些女孩子则吓得惊叫起来。

面对血泊中奄奄一息的老师和惊慌失措的同学,李明不以为然。他拿着染满鲜血的凶器,在讲台上语无伦次地说着自己家如何有钱,他如何恨老师……

其他老师、学生和校领导闻讯赶来,约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但因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郝旭东23岁的年轻生命凄然逝去。

赶到现场的警方,将仍留在教室的李明带走,在他的书包里,警方找到了两把弹簧刀和一把砍刀,还在他的宿舍里找到了一页“死亡笔记”。

这是写在一张活页纸上的寥寥三百余字的日记,日期是2008年9月18日,最上面写着“死亡笔记”四个字。日记中这个16岁的学生称:“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在日记中,李明发泄着对初中时教他的两位老师的不满,声称“做鬼”也要杀他。“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也可以改变。”

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认为“我的人生毁在了老师手上”的李明,最终选择了“杀老师”这样的极端举动,亲手把自己的人生置于了万劫不复的深渊[13]

事件二:浙江缙云女教师家访途中被学生掐死

在失踪两天后,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女教师潘伟仙的遗体在县城附近的一座山上被找到,而杀害她的竟然是她的学生丁某。

2008年10月21日中午,因为学生丁某前一天逃课,潘老师找他谈话,丁回答说是上网去了。潘老师本想给丁某的家长打电话,但没联系上,只好中午带着他去做家访。下午2点25分,丁某从校外回到教室,有老师问他,潘老师怎么没一起回来?丁某回答说,他俩在校门口就分开了。直到晚自习课时间,潘老师一直没有出现。第二天,学校发现潘老师手机关机,住处无人,遂向警方报案。当晚10点左右,警方在一座山上找到潘老师的尸体。而犯罪嫌疑人就是她的学生丁某。据丁某交代,他借口父母不在家,而爷爷奶奶在山上干活,将潘老师骗到山上后掐死。

据了解,今年17岁的丁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学校老师的印象里,成绩不算好的丁某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曾多次逃课上网,还打过架。

潘老师是今年8月才调到盘溪中学的,此前她在缙云一所偏远的山区学校任教。她去年带的班是县里的优秀班级,而她本人也曾连续5年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或校级优秀老师。在同事的印象中,潘老师说话温和,对学生很负责——每天学生晚自习,她都会在学校,等住校学生晚上睡觉关了灯,她才回去。

目前,丁某已经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拘。有关调查仍在进行中[14]

事件三:中国政法大学男生课堂上砍死教授

昨天晚上(2008年10月28日)6点37分,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一名男生将一名上课的教授砍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嫌疑人随后向警方自首。

学生小刘称,当时她正在端升楼201教室附近的一所教室上自习,突然听到201教室内传来一声惨叫,有人喊杀人了。小刘跑过去看到,一名男生手持菜刀站在教室里,地上躺着一名30多岁的男性教师。据事发时在现场的一名学生称,被砍教师为该校法学院比较法学副教授程春明,曾在法国留学多年,后进入政法大学任教,任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事发时,一名男学生从口袋中掏出一把菜刀,朝正在上课的程教授的脖子砍去,当场将其砍倒。随后,该男子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事发后,昌平公安分局民警赶到现场,将持刀男子控制并带走。随后,程教授被送往昌平中医院。当晚7点,程教授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校保卫处治安科科长杨先生确认,死者为该校教师,嫌疑人为该校学生。因为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校方暂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当晚11点,市公安局新闻办发布消息称,当晚6点37分,昌平警方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电话,称在昌平区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内砍倒一名大学老师。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该男子控制并带走。经调查确认,死者确为该大学教授,犯罪嫌疑人付某,今年22岁,为该校学生。警方正在对付某的犯罪动机进行调查。

在象征纯洁的菁菁校园之中,在人生最为美好的年代,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的生命最终选择了走上杀人灭口的不归之路?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个事件,发生在同一个月之中,短短一个月所发生的一件件连环事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冲击着教育者的头脑和心灵。联想开来,除了上述学生杀害教师的事件以外,17岁学生徐力不堪忍受学习重负杀害亲生母亲、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出于好奇将硫酸泼向动物园里无辜的动物、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锤头砸向了自己的同窗室友……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昭示了这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社会性的道德危机。

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呈现在不同的领域,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而这种缺失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又表现得尤为突出。曾有研究者对河南省与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过感恩教育的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随处可见,并已造成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缺陷,不少受访者甚至认为,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感恩意识,享受爱与关怀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回报爱、付出爱却是难得一见。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自己的父母视作最不喜欢的人;仅有1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节假日中主动帮助父母从事家务劳动,从不做家务的学生超过60%;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感恩他人的学生占全部被调查的65%;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对老师、家长和他人说过感恩的话;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感恩是做人的起点,是人的良好素养的基本表现[15]

当前,一方面,由于人口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数量陡增,家庭教育中溺爱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孩子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感恩教育甚至其他一切看似与升学“无关”的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感恩思想先天不足、后天缺乏的困境,也为整体性的社会道德危机埋下了隐患。

破除道德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理应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人处于社会中,必然要与他人、社会产生联系,养成感恩的习惯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需要。“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16]支撑一个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只有对家庭、他人、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首先需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因而,为和谐社会培育有感恩之心的人,就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

感恩教育作为培育人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类矛盾冲突,这是消除社会道德危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条件。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实现个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祖国心存感恩,可以了解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对他人心存感恩,可以领悟人与人之间爱的真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可以说,感恩心态是健康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懂得感恩的心态,有助于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健全高尚的人格又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一个温馨的情感平台。针对当今社会疏离信仰、疏离文化、疏离责任的不良倾向,感恩教育可以消除人的内心积怨,涤荡世间的尘埃,促使青少年在感恩的同时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17]。这不仅是破除当今社会道德危机的现实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应该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