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绪管理训练的个关键步骤

情绪管理训练的个关键步骤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还记得发现情绪管理训练在我女儿莫利亚身上奏效的 那一天。而你,作为一个孩子,觉得父母讲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相信坏情绪就是坏孩子的标志。你的伤心将是美好中的不足;你的愤怒将会让整个家族蒙羞;你的恐惧将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否定自己的情绪并不总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无论如何你都努力去胜任。

我还记得发现情绪管理训练在我女儿莫利亚身上奏效的 那一天。那时她刚两岁,我们去国外探访完亲戚,正在回国的航班上。无聊、疲惫、烦躁的莫利亚开口要她的斑马,那是她最喜欢毛绒玩具。但不幸的是,我们却粗心地把这个玩旧了的小动物装在了托运的行李箱里。

“亲爱的,我很抱歉,但我们现在不能要小斑马。它现在正躺在一个大行李箱里,而这个行李箱在飞机的另外一个地方。”我向她解释道。

“我想要小斑马。”她可怜地哀求道。

“我明白,宝贝。但小斑马现在不在这儿。它在下面的行李 舱里呢,在下飞机前爸爸也没办法把它弄出来。对不起!”

“我就要小斑马!小斑马!”她嘟囔着说道,接着就哭了起来。她在安全座椅里扭动着,试图探身去够地板上的一个包,她 之前见我从里面拿过零食。

“我知道你现在想要小斑马。”我对她说着,感到自己的血压 正在上升。“但它不在那个包里。它不在这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吧,我们一起看厄尼[1]吧。”我边说边摸索着拿她最喜 欢读的图画书。

“不要看厄尼!”她哭闹道,这时她已经生气了。“我就要小 斑马。现在就要!”

此时,飞机上的人都在望着我,乘务员、我的妻子和过道另一侧的乘客们都在等着我做点什么。我看着莫利亚,她的小脸因 为生气而憋得通红,我想象着这一刻她有多么失落。我不是她的“万能老爸”吗?我不是曾按她的要求制作出了花生黄油口味的三明治吗?我还曾拿着电视遥控器一按,给她变出一只巨大的紫色恐龙。现在,我怎么会把她最喜欢的玩具置于千里之外呢?难道我不知道她有多么需要它吗?

我的感觉糟透了。忽然间,一丝亮光在我脑中闪过:我或许不能把斑马送到她手边,但我可以给出作为父亲应该给的安慰。

“你希望现在就能抱着小斑马。”我对她说道。

“是的。”她伤心地回答道。

“所以你很生气,因为我们不能把它拿过来给你。”

“没错。”

“你希望现在就能有小斑马陪伴。”我重复道。她好奇地看着我,甚至有点吃惊。

“是的。”她嘟囔着,“我现在就想和它在一起。”

“你现在很累,如果能抱着小斑马,闻着它的味道,一定感觉很好。我也希望小斑马能在这里,陪在你身边。我甚至希望我们能跳出这些座椅,找一张巨大的床,床上摆满了你的玩具和枕 头,要是能躺在那里就太好了。”“是啊。”她赞同道。

“因为小斑马在飞机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不能把它拿过来 给你,”我说道,“所以你才感到这么失望。”

“是的。”她叹了口气。

“真对不起。”我说道,看着她脸上的紧张感慢慢消失。她把头靠在自己的安全座椅上休息,又温和地抱怨了几次,但她变得越来越平静,几分钟后就睡着了。

共情: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

现在,让我们花点时间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同理心缺失的家庭里,生活将会怎样。把你的家想象成这样一个地方:你的父母期望你从始至终保持积极、愉快和平静的状态。在这个家里,伤心或愤怒都被看作是失败的象征,或者预示着一场灾难的到来。每当你情绪不好时,父母都会变得异常焦虑。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希望你能对现状满意、乐观,多看看事物“积极的一面”;他们希望你永远不要抱怨,永远不要说哪个人或哪件事的不是。而你,作为一个孩子,觉得父母讲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相信坏情绪就是坏孩子的标志。所以,你尽自己所能,按照他们的期望去生活。

问题是,生活中接二连三的麻烦不断出现,保持这个幸福的外表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你的小妹妹闯进了你的房间,弄坏了你收藏的漫画书。你在学校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受罚,而你的好朋友眼睁睁看着你被冤枉。你每年都带着自己设计的项目参加科学比赛,但每次都扫兴而归。最后还有糟糕透顶的家庭旅行,父母在你面前吹嘘了好几个月,最后却证明不过是单调乏味的汽车观光旅行,一路上听着妈妈赞叹她眼中引人入胜的风景,听着爸爸不停地介绍那些他自以为魅力无穷的历史古迹。

然而,这一切都不应该让你心烦。如果你抱怨你的妹妹是个害人精,妈妈会主动替你圆场,说:“这肯定不是你的真心话,对吗?”谈到在学校里发生的不快,爸爸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说:“一定是你在学校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老师。”科学项目比赛?“别再提了,明年你会进步的。”家庭旅行呢?趁早更别提了,你可不想听到诸如“我和你爸爸花了那么多钱带你去犹他州旅行,你却……”之类的话。

所以,一段时间后,你学会了闭嘴。如果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只是给自己戴上微笑的面具,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没必要让老爸老妈不开心。他们讨厌问题。

吃饭的时候,爸爸问道:“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

“很好。”你回答道,带着略显僵硬的笑容。

“那就好,那就好。”爸爸转而说道,“把黄油递过来。”

在这样一个需要假装的家庭中长大,你学到了什么呢?首先,你会觉得自己和父母不是同一类人,因为他们看起来没有你那些不好的、危险的感受。你还明白,如果出现那些感受,你就会成为问题。你的伤心将是美好中的不足;你的愤怒将会让整个家族蒙羞;你的恐惧将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如果没有你和你的这些想法,他们的世界会更完美。

时间长了,你觉得似乎没必要再和家人谈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这让你感到很孤单。但你明白,只要能继续伪装幸福,每个人都会过得很好。

当然,事情会变得越来越令人困惑——随着你渐渐长大,你发现有太多证据证明这个世界确实是一个充满烦恼的地方。你的生日来了,但却得不到唯一想要的玩具;最好的朋友又交了一个好朋友,只剩你自己一人在餐厅排队就餐;你戴牙套了;最爱的奶奶去世了……

但你依然相信不应该有那些不好的想法。所以,你成了一个掩盖自己真实想法的大师,甚至比那还要高明——你努力让自己对这些事情不要有感觉,你学会避开那些会带来冲突、愤怒和痛苦的场合,你和身边最亲密的人保持距离。

否定自己的情绪并不总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无论如何你都努力去胜任。你学着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回避问题,试着通过娱乐消遣来排解压力。有时,你通过吃东西来平复自己不好的情绪。电视和电脑游戏能帮你暂时忘记痛苦,从问题中脱离出来。用不了几年,你就有本事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了。而在你忍受这一切的过程中,你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快乐前线,让你的家人满意,让一切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然而,如果换一种方式,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呢?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对你有同理心、理解你的家庭,而不是一个一味要求你积极乐观的家庭里,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象一下,如果当你的父母问“你好吗”时,仅仅是因为他们想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你将不会强迫自己每次都回答“还可以”,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告诉他们“我今天过得很糟糕”,他们也能够平静应对。他们不会主观臆断地下结论,也不会觉得你生活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他们必须搞定的巨大灾难。他们只会听你接下来说什么,并尽最大努力来理解你、帮助你。

如果你告诉他们,你在学校和同伴打架了,妈妈会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会关心你的感受,会想自己能否帮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和老师之间有误解,你父母不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和老师站在一边,他们会仔细听你讲述事情的经过,他们会相信你说的话,因为他们相信你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你的科学项目又失败了,爸爸会告诉你,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也有和你一样的经历,他知道那种站在全班同学面前紧张地摆弄着机器,而它却只摇晃了几下就夭折了的一种感受。如果你的小妹妹撕坏了你搜集的连环漫画书,妈妈会把你搂在怀里,安慰道:“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特别珍惜这些漫画书,你已经搜集它们很多年了。”

如此一来,你可能觉得自己没那么孤单。你会觉得,不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将站在自己一边,支持自己。知道父母理解自己心里的感受,你将更愿意向他们寻求支持。

从简单意义上讲,共情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那么,有共情能力的父母会怎样做呢?当看到孩子流泪的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并理解他的痛苦。当看到孩子愤怒地跺脚时,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懊恼和怨气。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这种亲密的、情绪上的理解传递给他们,就等于我们认可了他们的经历,并带领他们学着安慰自己。这种技巧,让我们和孩子“在同一条船上”,不管前方是激流还是岩礁,我们都能一起见证,并指引孩子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行。即使我们的关系中出现险滩——就像青春期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们也能帮助他们越过障碍,找到自己的方向。

为什么共情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这是因为共情能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盟友,而非旁观者。

现在,花一点时间,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因为隔壁的孩子们不愿意和自己玩,8岁的威廉沮丧地回到家里。这时,正在读报纸的父亲鲍勃只是抬起头说了句:“不要再这样了!威廉,你是大男孩了,不是小娃娃了。不要每次别人一冷落你,你就难过成这样!别想它了,干点别的,给你的同学打个电话,读读书,看看电视。”

因为孩子总是习惯性地相信父母的评价,所以,威廉极有可能会这样想:“爸爸说得对。我的表现就像个孩子,这就是为什么隔壁的男孩不愿意跟我玩的原因。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就不能像爸爸说的那样,忘记这事?我这人真是太逊了。没有人想和我做朋友。”

现在,再想象一下,当威廉进门时,如果鲍勃换一种不同的回应方式,威廉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鲍勃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威廉,你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会怎样呢?

如果鲍勃敞开心胸,真正听进去儿子在说什么,说不定威廉会对自己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和爸爸之间的对话可能会这样展开:

威廉:“汤姆和帕特里克不让我和他们一起打篮球。”

鲍勃:“我猜这一定让你很伤心。”

威廉:“是的,我简直要疯掉了。”

鲍勃:“我看得出来。”

威廉:“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就不能和他们一起投篮?”

鲍勃:“你问他们了吗?”

威廉:“没,我也不想问。”

鲍勃:“那你接下来想做什么?”

威廉:“不知道,我想我还是干点别的吧。”

鲍勃:“你觉得这样做,是更好的主意?”

威廉:“没错,我想他们明天说不定就改变想法了。我还是 给同学打个电话,或者看本书,看电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显而易见,二者的区别之处在于父母是否有对孩子共情。在两个场景中,爸爸鲍勃都很关心儿子的感受。或许,他一直担心威廉对伙伴们的拒绝太敏感,想让儿子变得更坚强一点。然而,在第一个情形中,鲍勃犯了一个家长们最常犯的错误:让自己对儿子的期待变成了与儿子交流的阻碍。他不但没有共情,还对儿子进行指责,给他上了一课,抛给他一些建议。结果,他的好心却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威廉更伤心地走开了,更加被误解,更加像个胆小鬼。

相反,在第二种情形中,鲍勃花时间聆听儿子的心声,让儿子明白,爸爸理解他的感受。这让威廉感觉更坦然,对自己更有自信。最后,威廉自己想出了一些爸爸可能要给他的建议,找另一个玩伴,看看书,等等。但这些想法是这个小男孩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当他走开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完好无损。

共情就是这样起作用的。当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的经历时,他感受到了我们的支持,知道我们和他站在一边。如果我们尽力不去批评他,不漠视他的感受,不试着把他从自己的情绪中转移出来,他就会允许我们进入他的世界,会告诉我们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观点。他的动机看起来将不再那么神秘,这又促成了彼此间的进一步理解。孩子开始信任我们。当生活中出现冲突时,孩子和我们就站在了统一战线上,共同解决难题。孩子甚至还会尝试和我们进行头脑风暴,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将来真的听取我们的建议。

讲到这里,如果你们觉得我把共情这一概念讲得太简单了,那是因为它本身就不复杂。共情,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并随之作出回应的能力。然而,共情的概念虽然简单,并不代表它实施起来就很容易。

在接下来的几页,你将读到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共情,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正如第1章中提到的那样,这几个步骤包括:

·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

·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在第4章中,你将读到情绪管理训练的其他策略,以及一些不适合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情形。除此之外,接下来你还会看到两个测试,一个是本章中用来评估你对情绪的感知能力的测试,另一个是第4章中用来测试你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技能的测试。

第一步: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我们的研究表明,父母们要想理解孩子们的感受,必须对情绪有所感知,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感知,其次才是孩子的。对情绪有所感知,意味着什么呢?把心里的想法都袒露出来吗?卸掉防备,把自己潜藏的一面暴露出来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向含蓄、严肃的父亲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他那酷酷的、有男子汉气概的形象呢?看迪斯尼电影的时候,他们可以哭吗?打完篮球比赛,他们需要拥抱别的家长吗?那些忍受着巨大压力,还要对人友好、有耐心的妈妈们,也会有同样的疑问。当你感到反感或愤怒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要责骂和抱怨自己的孩子吗?要对他发火吗?这样做会失去他们的爱和信任吗?

事实上,我们的研究显示,父母们不需要很善于表达自我,不需要有失控的感受,也一样可以对情绪有感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感知情绪,意味着当你感受到一种情绪时,你能发现并认识这种情绪,并对他人的情绪有敏锐的觉察力。

|性别是如何影响情绪感知能力的|

一个人是否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因素。跨文化研究表明,意大利人和拉丁美洲人更外向、充满热情、善于表达,而日本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则更拘谨和保守。然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并不影响一个人感受情绪的能力。一个人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爱意、愤怒或悲伤等情绪,并不代表他内在感受不到这些情绪,更不表示他就不能从他人身上觉察到这些情绪,并随之作出回应。毫无疑问,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敏锐察觉孩子情绪的能力。

美国的文化环境似乎并不鼓励男人显露自己的情绪。现代人普遍认为,男人是缺乏感情的冷血动物,对妻子和孩子的感受总是漠不关心。然而,心理学研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包括我们的实验室在内的很多机构的研究表明,尽管男人和女人在表达感情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在感知情绪方面却近乎相同。

为了研究女性是否比男性有更强的情绪感知能力,我和同事们邀请夫妻们讨论婚姻中有争议性的一个话题,并对这一过程进行录像。实验结束后,我们邀请每对夫妻回看这些录像,告诉我们自己在谈话过程中的感受。为了分析他们的回答,我们让他们用不同的等级,从消极到积极,来评价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当他们看到那些感到伤心或生气的片段时,他们就会选择“消极”,而当看到令人高兴的片段时,他们会选择“积极”。然后,我们再播放一次录像带,让每个人对同一次对话中配偶当时的感受作出评估。对比两次评估记录,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每个人对另一方的情绪判断是否准确。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每时每刻,丈夫和妻子一样能准确体会对方的感受。

我们之后又邀请了局外人来回看这些录像带,以同样的方式作出评估,我们发现,在这些局外人中,男性和女性在感知他人情绪方面能力相当。此外,我们还发现,那些能对当事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观察者,有着与当事人近乎相同的生理反应。换言之,当录像中的当事人因为愤怒而心跳加速时,这些观察者因为与他感同身受,也会有相似的心跳加速。不论这些观察者是男性还是女性,当他们体会到当事人的感受时,产生的生理反应是近似的。

那么,如果男人和女人有同样的共情和回应情绪的能力,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男人很无情呢?答案很明显。尽管男人和女人对情绪有同样的体会,但男人总是倾向于掩盖情绪。研究中发现,女人能更自然地通过语言、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男人则更倾向于压抑、掩盖甚至否定自己的情绪。

有理论认为,男人这样做,是因为这个社会期望男人更坚强,而一旦男人情绪失去控制,他们承受的后果也是巨大的。这个社会确实存在这种大男子主义的人,他们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拒绝任何情绪感知。但这种人在男性中还是少数,大约只占不到10%的比例。

在表达情绪和感知情绪方面表现出退缩倾向的男人,在家庭关系方面往往遇到阻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资格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训练。研究表明,男人拥有情绪管理训练所需的一切内在条件: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有能力发现并回应孩子的情绪;具有共情的能力。对很多男性来说,情绪感知能力并不算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新技能,而是自身具备已久的经验,他们需要的是允许自己使用这些早已存在的经验。

|当父母感到失控时|

然而,对一些家长来说,就连如此简单的坎儿都很难越过,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在处理愤怒、悲伤和恐惧等消极情绪时失去控制。一些家长尤其不愿意认可自己的愤怒情绪,他们很担心自己会失控。他们甚至担心这样会疏远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们学习的坏榜样,会让孩子在愤怒时同样失控。这些家长同时也担心在身体和心理上伤害孩子。

研究表明,感到情绪失控的家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中的一项或多项:

·他们经常有诸如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

·他们感到这种情绪很强烈。

·在经历这种强烈的情绪后,他们久久难以平复。

·当感受到这种情绪时,他们变得手忙脚乱,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或 生活。

·他们憎恶自己在感受这种情绪时的表现。

·他们对这种情绪很警觉,随时都在防御这种情绪的出现。

·表面上,他们表现得很平和——沉着、善解人意、有同情心,但这仅仅是故作镇静。

·他们认为,那些感觉是有害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当感受到这种情绪时,他们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

为了避免情绪失控,这些父母会尽力做个“超级老爸”或“超级老妈”(这种类型的父母有时会对配偶表现出愤怒情绪,同时又担心孩子目睹这一过程)。为了掩盖自己的愤怒情绪,这些家长通常选择回避与孩子在情绪上进行交流,或者忽视情绪化的瞬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这些家长处处掩盖自己的情绪,他们的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往往很差,倒不如学着让自己的情绪通过非暴力的途径发泄出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感情上和父母较为疏远,也少了一个教他如何应对消极情绪的榜样。

索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我们亲子小组的一名成员,因为父母酗酒,索菲像很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样自卑。作为一位宗教信徒,索菲认为跳出自己成长的阴影,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方法,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无尽的友善。然而,她常常被自我否定的情绪所困扰,在自我反感和挫败感中挣扎。当这种情绪涌现时,索菲就会用各种方法来打压它,并为自己的自私感到自责。在情绪的重压下,索菲有时会失去控制,对孩子表现得极其苛刻,甚至采取一些非理性的惩罚措施。“我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索菲说,“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这就好比我在以两种速度行驶——友好和刻薄,而我却掌控不了档位。”

直到儿子的坏脾气在学校惹了麻烦,索菲才决定来做咨询。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待情绪的态度实际上害了孩子。索菲一直在否定自己的情绪,因此不能成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榜样;她不明白,在家庭生活中诸如愤怒、反感和嫉妒等情绪其实是自然而然涌现的。现在,即使明白了这些道理,改变旧有的习惯仍然并非易事。她首先要学会下意识地关注那些曾经被认为是自私甚至是有罪的情绪。通过认识自己的情绪,索菲开始照顾自己的需求,而不至于发脾气或情绪失控。她渐渐发现,通过触碰自己的消极情绪,她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处理愤怒、悲伤或恐惧等消极情绪。“正如飞机上的安全提示说的,你必须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索菲解释道。

担心情绪失控的家长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情绪上的交流呢?首先要明白,如果孩子做了什么让你生气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关键就在于,要用无害的方式表达。你在这样做的同时,也在说明两件事: (1)强烈的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2)你对孩子的行为很重视。只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你就可以通过愤怒来表达对孩子真挚的感情。我们的研究证明,家长应尽量避免使用讥讽、蔑视或贬低的方式对待孩子,因为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孩子低自尊的元凶。另外,父母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他的性格。具体而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并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行为的看法和态度。

此外,留意情绪激发的不同程度也很有帮助。如果你发现自己很生气时,依然可以很理智地与孩子交流,互相理解彼此的感受,那就继续保持自己的状态,告诉孩子你的想法,聆听他的回答,与他进行更多的交流。相反,如果你感觉自己因为太生气而不能清晰地思考时,不妨停下来休息片刻,等恢复平静后再回来。当父母感觉自己要做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事,比如攻击或侮辱孩子时,他们应该停下来。体罚和讥讽、威胁、蔑视或贬低类的话语都必须避免。在体罚孩子或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之前,父母应该做个深呼吸,等彼此恢复平静后再重启谈话。如果担心自己有可能在身体或心理上严重伤害孩子,你就应该去寻求相关的咨询了。医疗机构或本地的热线电话或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最后,担心情绪失控的家长们需要时常记得:宽恕能疗愈一切创伤。任何父母都会犯错,会向孩子发脾气,说一些事后会后悔的话,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从4岁开始,孩子就能理解“对不起”的内涵。所以,当你感到悔恨时,不要错过回头修复关系的时机。告诉孩子,当事情发生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而此刻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如何处理后悔和伤心等情绪的榜样。孩子或许能和你一起开动脑筋,想出一些避免日后再发生误会或冲突的好办法。

要常常记得,孩子永远都在渴求父母的爱与温情。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极为重要,这给了家长许多言归于好的机会。然而,父母要同时记得,宽恕是一条双行道。父母应该懂得,孩子也有心情糟糕的时候,因而要能原谅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只有这样,宽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培养自我情绪感知能力,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但只要父母用心去实践,就能立刻体会到不同的意识状态带来的积极影响。一个准许自己发怒的母亲,才有可能准许儿子有同样的情绪;一个认可自己悲伤情绪的父亲,才更可能坐下来细细聆听女儿的悲伤。

测试 The Heart of Parenting

◆你的情绪感知能力如何?

通过接下来的测试,你将对自己的情绪世界有一个更详尽的了解:你是否允许自己释放愤怒或悲伤等情绪?你对情绪都有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些测试中,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后面的评分会帮你得出有关情绪感知能力的水平等级。只有对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了解,你才能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他人的情绪产生某种反应,尤其是对孩子情绪的反应。

愤怒

首先,回想自己近期的生活,比如上周。回想那些令你感到紧张、沮丧、反感或者愤怒的事。与此同时,再想想你生活中那些经常对你不耐烦,或表现得沮丧、愤怒或烦躁的人。想象当看到他人有愤怒、难受的情绪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而当你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时,你的感觉如何。以下这些表述,都引自父母们在我们的研究中说的话,请阅读每一个选项,决定自己是否同意这些观点。然后,选择最适合的答案。“T”表示正确, “F”表示错误, “DK”表示不知道。

1.我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愤怒。 T F DK

2.我要么很平静,要么火冒三丈,很少出现中间情况。 T F DK

3.只要我有一丁点的不高兴,人们都能看出来。 T F DK

4.只要怒火刚刚蹿出火苗,我就能预感到自己会发火。 T F DK

5.如果别人有一丁点生气,我就能感觉出来。 T F DK

6.愤怒是有害的。 T F DK

7.当我生气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嚼什么东西,绷紧下巴,咬牙切齿。 T F DK

8.我能感觉到身体给我的愤怒提示。 T F DK

9.情绪是很私密的,我尽量不去表达它。 T F DK

10.我感觉愤怒会让身体和血液升温。 T F DK

11.对我而言,感受到愤怒的过程就像在给蒸气增加气压。 T F DK

12.对我而言,发怒的过程就像释放蒸气,让气压渐渐减退。 T F DK

13.对我而言,发怒就像一个不断增压的过程,很难停下来。 T F DK

14.生气的时候,我会感觉自己快要失控了。 T F DK

15.当我感到生气时,我是在告诉别人,我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人。 T F DK

16.通过愤怒,我表现出自己严厉、坚决的一面。 T F DK

17.愤怒让我充满能量,它给我动力,让我解决问题,而不会被问题打败。 T F DK

18.我会压抑愤怒,不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 T F DK

19.在我看来,如果压抑愤怒,就会招致灾难。 T F DK

20.在我看来,愤怒是很自然的,就像清理嗓子一样平常。 T F DK

21.对我而言,愤怒就像一个火球,随时会爆炸。 T F DK

22.愤怒,就像火焰一样,会把人吞噬。 T F DK

23.我会承受愤怒,让它慢慢消融。 T F DK

24.我认为,愤怒极具破坏性。 T F DK

25.我认为,愤怒是野蛮的。 T F DK

26.我认为,愤怒会把人淹没。 T F DK

27.在我看来,愤怒和挑衅没有多大区别。 T F DK

28.我觉得,孩子生气是不好的,应该受到惩罚。 T F DK

29.愤怒能带来巨大的能量,我们应该为它找到一个出口,最好的方式是表达出来。 T F DK

30.愤怒给人带来动力和能量。 T F DK

31.对我而言,愤怒和受伤害是相伴而生的。如果我感到愤怒,那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T F DK

32.对我而言,愤怒和恐惧是相伴而生的。如果我感到愤怒,那是因为我有一种不安全感。 T F DK

33.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你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让你觉得自己充满了能量;你觉得在为自己出头。 T F DK

34.愤怒在绝大程度上就是没耐心。 T F DK

35.把愤怒交给时间,这就是我处理愤怒的方式。 T F DK

36.对我而言,愤怒意味着无助和沮丧。 T F DK

37.我会选择压制自己的愤怒。 T F DK

38.被别人看到自己发怒,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T F DK

39.如果愤怒得以适度地控制,那它就不是一件坏事。 T F DK

40. 一个人愤怒时,我会觉得他在向别人身上倒垃圾。 T F DK

41.摆脱愤怒,就好像把身体里不好的东西驱赶出来一样。 T F DK

42.对我而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T F DK

43.一 个健康的人是不会愤怒的。 T F DK

44.愤怒,需要他人的参与和互动。 T F DK

悲伤

现在,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感到伤心、失落或被拒绝的时刻。再想一想你生活中那些表达悲伤、沮丧或哀伤的人。当你或他人有这种悲伤的情绪时,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阅读下面的表述,选出你最贴切的回应。

1.总体而言,悲伤是一种有害的情绪。 T F DK

2.人悲伤就像是生病,而从悲伤中走出来就好比从这场病中康复。 T F DK

3.当我悲伤的时候,我只想一个人待着。 T F DK

4.我能感受到很多种悲伤。 T F DK

5.当有轻微的伤感时,我就能察觉到。 T F DK

6.如果对方有一丁点的情绪低落,我就能察觉出来。 T F DK 7.我的身体会给我一个响亮而清晰的信号,告诉我在这一天里我都会很悲伤。 T F DK

8.在我看来,悲伤会给你带来好处,比如,提醒你该放慢脚步。 T F DK

9.我觉得悲伤是好事,它能提醒你生活中缺少什么。 T F DK

10.当遭受损失或悲痛时,伤感是相伴而生的。 T F DK

11.如果你很快就能从悲伤中走出来,那么这种情绪就是无害的。 T F DK

12.处理完悲伤情绪,你会变轻松许多。 T F DK

13.悲伤无益。 T F DK

14.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好好地痛哭一场”这回事。 T F DK

15.悲伤情绪不应该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T F DK

16.悲伤情绪的背后一定有原因。 T F DK

17.悲伤意味着软弱。 T F DK

18.悲伤证明一个人具有感同身受和共情的能力。 T F DK

19.悲伤时,你会感到无助,感到失去希望。 T F DK

20.告诉别人自己很伤心是没用的。 T F DK

21.我有时会痛快地哭一场。 T F DK

22.悲伤情绪令我感到害怕。 T F DK

23.当你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悲伤情绪时,意味着你有点失控了。 T F DK

24.如果你能掌控自己,悲伤有时也是一种愉悦。 T F DK

25.最好不要让别人看到你伤感。 T F DK

26.悲伤时,你会感觉全世界都在围观你。 T F DK

27.悲伤时,你应该独处,就像把自己隔离了一样。 T F DK

28.假装开心,是悲伤的解药。 T F DK

29.经过充分思考,一种情绪能转换成另一种情绪。 T F DK

30.我会强迫自己尽快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来。 T F DK

31.悲伤能让人反思。 T F DK

32.孩子的悲伤情绪,反映出他消极的品质。 T F DK

33.对于孩子的悲伤情绪,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别去回应。 T F DK

34.悲伤的感受有时让我很反感。 T F DK

35.在我看来,情绪是常态,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T F DK

36.掌控自己,意味着积极向上,不要悲伤。 T F DK

37.情绪是私密的,是不适宜公开的。 T F DK

38.如果父母和孩子一样情绪化,他们极有可能会失去控制,甚至会动用暴力。 T F DK

39.生活中,最好不要在消极情绪上浪费太多的精力,重点应该放 在加强积极情绪上。 T F DK

40.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在我看来,和往常一样,继续过日子就可以了。 T F DK

评分

对愤怒和悲伤情绪有良好感知能力的人,在说起这些情绪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述。不管是在他人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只要有这些情绪,他们都能很快觉察到。他们对这些情绪有各种细微差别的感受,他们接纳这些情绪,把它们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相比那些情绪感知能力较低的人,他们善于捕捉孩子细微的愤怒和悲伤情绪,并在这些情绪被激化前作出回应。

一个人对一种情绪敏感,却对另一种情绪反应迟钝,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吗?答案是:这是有可能的。人类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不是一维的,并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愤怒。怎样评分呢?首先,这部分测试中的问题将被分成两组:清单1和清单2。计算出你在清单1中回答“T”的次数,再计算出你在清单2中回答“T”的次数,前者减去后者,得出的数值越大,说明你对愤怒情绪的感知能力越强,数值越小说明你对这种情绪的感知能力越弱。

清单1:

1, 3, 4, 5, 7, 8, 10, 11, 12, 15, 16, 17, 19, 20, 29,30, 31, 32, 33, 44

清单2:

2, 6, 9, 13, 14, 18, 21, 22, 23, 24, 25, 26, 27, 28,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如果你回答“DK”的次数大于10次,说明你真的需要在感知愤怒情绪方面下点工夫了。

·悲伤。如何评分呢?同样,这部分测试中的问题也被分成两组:

清单1和清单2。计算出你在清单1中回答“T”的次数,再计算出你在清单2中回答“T”的次数,前者减去后者,得出的数值越大,说明你对悲伤情绪的感知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清单1:

4, 5, 6, 7, 8, 9, 10, 12, 16, 18, 21, 24, 31, 35

清单2:

1, 2, 3, 11, 13, 14, 15, 17, 19, 20, 22, 23, 25, 26,27, 28, 29, 30, 32, 33, 34, 36, 37, 38, 39, 40

如果你回答“DK”的次数大于10次,说明你真的需要在感知悲伤情绪方面花点心思了。

|自我情绪感知能力小提示|

做完上面这个测试后,你会发觉自己很想在情绪感知方面下点工夫。通常,感受自己情绪的方式包括冥想、祈祷、写日志,以及演奏音乐、画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情绪感知能力需要独处的时间,而这正是现代父母常常缺乏的。但如果你提醒自己,这样做能帮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独处的时间就不再显得那么奢侈了。夫妻双方可以轮流早起跑步,或者周末给自己放个假。单身父母可以和别的父母配合,一起轮流看孩子,这样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情商关键词

情绪日记

是一种记录自己产生的 各种情绪的工具,有助于提高情绪感知能力,让人们对自己每时每刻的情绪更加关注。

写“情绪日记” (emotion log)也是提高情绪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样做能让你对自己每时每刻的情绪更加关注。在下一页的表3—1中,你将看到一个情绪清单,用以记录一周内出现的各种情绪。配合情绪清单,你还可以记录更详尽的日记,写下当你经历这些情绪时的感受。这些日记会让你更加关注导致这些情绪产生的事件和想法。你还记得自己最后一次生气、最后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吗?这种感受背后的诱因是什么?有这样的情绪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是感觉如释重负,还是感觉羞愧难当呢?你和别人说起过这件事的起因吗?这些问题就是你要在情绪日记中记录的几个方面。同样,你也可以在日记中记录你对他人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反应,比如你的孩子。每当你的孩子生气、伤心或害怕时,你都可以随笔记录下自己的反应。

表3—1 情绪清单

情绪日记也能给那些对自己的情绪感到害怕或焦虑的人带来帮助。为情绪贴上标签并记录下来的过程,也是在帮你定义、接纳情绪的过程。那些看似神秘、失控的情绪,当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被呈现出来时,它就被界定了。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加可控,不再那么可怕了。

当阅读这些情绪日记的时候,留意感受发给你的各种信号,如想法、画面、词语等。你是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的?从这些隐喻性的描述背后,找出更多的深意。你是否有时会觉得自己或孩子的愤怒情绪是有害的、可怕的?还是觉得它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能带给人力量,让人神清气爽?你愿意接纳和应对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这种态度说明了什么?在日记中,你是否能感受到自己想去改变的态度或决心?

|觉察孩子的情绪|

对自己的情绪有着良好感知力的家长,能利用自己敏锐的觉察力来体会和处理孩子的感受,不论这种情绪有多么细微或强烈。然而,这并不代表有着敏锐情绪感知能力的父母比其他父母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总是含糊不清的,容易令大人感到困惑。但是,只要我们能敞开心灵仔细聆听,我们总能破解孩子无意间隐藏在交流、玩耍或日常行为当中的讯息。

戴维是我们亲子小组的一名成员。最近,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7岁女儿卡莉愤怒的根源和真正需求的。他说他当时发现,卡莉一整天的心情都很不好,不时和4岁的弟弟吉米发生争执,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比如“吉米又 在看我了”。卡莉总是把弟弟当成敌人,即便弟弟什么也没做错。当戴维问女儿为什么对个性随和的弟弟这么生气时,却引来女儿 的沉默和泪水。他越是想一探究竟,女儿越是防备。

这天晚上,戴维走进卡莉的房间为她铺床。他看见女儿还是撅着小嘴,闷闷不乐。他打开五斗橱给她找睡衣,结果发现一身干干净净的连体衣。他把这身衣服拿起来,笑着对自己瘦高个儿 的女儿说:“你觉得这还能穿吗?”就这样,父女两人用剪刀把 这身连体衣的袜脚剪掉,衣服又能穿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长 得这么快,”戴维对卡莉说,“你就要成为一个大姑娘了。”

5分钟后,卡莉下楼去厨房,和家人一起吃着睡前点心。“她看起来就像换了个人。”戴维回忆道。卡莉变得乐观、健谈,甚 至还对弟弟吉米讲了个笑话。

“事情就在我们谈衣服的时候发生了转机,但连我自己都不确定它是如何发生的。”戴维对其他家长们说道。和家长们讨论了这件事以后,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作为一个性格敏感、严肃的孩子,卡莉一直嫉妒自己可爱、性格随和的弟弟。或许,那天她迫切地渴望自己在家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能得到认同;或许,她想知道爸爸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爱着自己,而这种方式是和爱吉米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或许,爸爸称赞她长得快,正好满足了她的内心需求。

可见,和大人一样,孩子的情绪背后也是有原因的,尽管他们通常不能准确地表达它。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因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发脾气时,他或许在提醒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3岁的小孩不会对你说:“对不起,妈妈,我最近表现得很不乖,因为自从转到新的日托中心后,我的压力很大。”一个8岁的孩子也不会对你说:“当你和爸爸因为钱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我真的很紧张。”但这些或许就是他们的真实感受。

7岁以下的孩子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通常不是直接的,我们需要透过他们的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才能破译他们真实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变换不同的角色、场景和道具,孩子们才能把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传递出来。我的女儿莫利亚4岁的时候就用芭比娃娃上演过这样的事。她躺在浴缸里,一边玩弄芭比,一边对我说:“你知道吗?当你生气的时候,芭比真的很害怕。”每当我和她之间要开始一场重要的谈话时,她都会以相似的方式作开场白。接着,她谈及我生气的原因、发脾气时嗓门如何大,以及她对这一切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很高兴有这样的好机会,让我把事情和她说清楚。我对芭比(当然也是对我女儿)说,爸爸不是故意要吓她的,即便我有时会生气,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爱她。因为莫利亚已经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芭比身上,所以当我在安慰芭比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安慰莫利亚。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非常好,能给莫利亚更多机会谈自己的感受。

当然,这些属于简单的情况,孩子们有时会把情绪隐藏得更深。比如,他们会通过玩一些包含严肃话题的游戏,如抛弃、生病、受伤和死亡等,来传递自己的情绪(孩子们喜欢模仿《恐龙战队》,想象自己具有强大的力量和魔力,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吗)。对孩子的情绪保持警觉的家长,往往能通过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恐惧,窥见孩子真实的情绪,继而跟进这些情绪,给孩子以安慰。孩子的紧张情绪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暴饮暴食、胃口不振、做噩梦,或者是抱怨头疼或胃疼,已经学会用便盆的孩子忽然间又开始尿床。

当你发觉孩子伤心、生气或害怕时,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世界。这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尤其是当你自认为生活阅历更丰富时。比如,你知道宠物死了,悲伤会被时间冲淡。然而,对一个第一次经历这种情绪的孩子来说,他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打击要比你更强烈。当然,你的生活阅历无法凭空消失,但要时刻记得:孩子是以一个更单纯、更脆弱、更缺少经验的个体在面对生活。

当你觉得自己的心在向孩子靠拢,觉得自己能体会孩子的感受时,你就是在共情,而这正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如果你能体会孩子的情绪——尽管有时这样做的感觉并不好受,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建立信任、提供指导的好机会。

第二步:把握机会

在汉语中,“危机”一词的含义中蕴藏着“机会”。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家长们。不管是一只爆破的气球,或是一张不尽如人意的数学成绩单,还是小伙伴的背叛,生活中这些负面经历都是让我们进行共情,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教他们如何处理情绪的好机会。

对很多家长来说,如果能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发作当作机会,这对他们将是极大的解脱,并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孩子生气时,我们无需把这当作是对父母权威的一种挑战;当孩子恐惧时,也不用担心自己作为家长是不是不称职;当孩子伤心时,更不用把这个当成是一件必须尽快处理的棘手问题。

一位情绪管理训练型父亲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在伤心、生气或害怕时,也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现在,这个观点需要再次重申。如果你能在孩子悲伤时给他安慰,你就会觉得自己是称职的父母。认同孩子的情绪时,我们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这种安慰自己的能力将让他受益一生。

很多家长都尽力避免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以为它会自然消失,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与之相反,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标注自己的情绪、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时,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融。因此,当出现细微的消极情绪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避免让它升级为一场家庭危机。当5岁的孩子对看牙医这件事感到紧张时,你最好对这种“恐惧”情绪进行管理,而不要等他坐到口腔诊室座椅上大哭大闹时才开始有所行动;如果12岁的儿子妒火中烧,因为最好的朋友得到了他在棒球队渴望已久的位置,你最好帮助他把这种情绪说出来,而不要等下周两个孩子见面时让这种情绪升温、沸腾。

在细微的情绪出现时,就处理它,而不是等到它进一步升级,这样能帮助我们在无需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的玩具坏了时,当他受了一点点皮外伤时,如果你能表现出兴趣和关心,你就在为彼此间的关系加分。你的孩子将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并将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此一来,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你们已经做好了并肩应对的准备。

第三步:倾听与认可

当你把孩子情绪化的时刻,当作与孩子增加亲密感并教他如何解决问题的机会时,你就准备好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下一个步骤了。这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感同身受地去倾听。

此处讲的听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用耳朵来收集信息。能够感同身受的听众懂得用眼睛去观察孩子行为,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懂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他们所处的情形;懂得用安慰性的话语、不带任何批评地去回应自己听到的一切;懂得帮助孩子标注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孩子体会到的一切。

如何才能和孩子保持在同一个情绪频道上进行交流呢?这就要求你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不用说,你一定见过孩子皱起的眉头、僵硬的下巴和不安的双脚,那你清楚这些身体语言在告诉你孩子有怎样的感受吗?同时,你要知道孩子也能读懂你的身体语言。如果你是想放松、专注地和孩子交流,那你就要有相应的姿态。和他眼睛平齐,深呼吸,放松,专注。你对他的专注将让孩子觉得,你很把他的想法当回事,并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家长可以通过“映射法”来回应孩子,即重复听到的话语,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能让孩子知道,你在很认真地倾听,并且认可他的情绪。下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这天,邮递员送来了一个包裹,是奶奶送给小弟弟尼基的生日礼物。4岁的哥哥凯尔很生气,大声地抗议道:“这不公平!”和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一样,爸爸解释道,这一切都是公平的,只是时间未到。“等你过生日时,奶奶或许也会给你寄来一份礼物。”爸爸说道。

尽管爸爸的表述清晰地解释了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却无疑忽略了凯尔此刻的感受。这时,除了对尼基的生日礼包感到嫉妒外,凯尔或许还因爸爸不理解自己的尴尬处境而生气。

想象一下,如果爸爸把自己观察到的简单地回应给凯尔,他会怎么想。“你希望奶奶也给你一份礼物。我想正是这一点让你感到有些嫉妒。”凯尔可能会想,爸爸说的对。尽管这是尼基的生日,我也应该表现得大方一点,但事实上我却有点嫉妒。爸爸理解这一点。这样,凯尔将更能听得进去爸爸关于时间和公平的解释。

我们亲子小组的一位女士也有相似的经历。有一天,女儿从学校回来,对她说:“没人喜欢我。”“要我克制住内心的冲动,不去纠正她,真的很难,”那位妈妈这样说道,“因为我知道她在学校很受欢迎。而当我选择倾听,理解她的感受时,这场危机在一分钟内就化解了。我现在明白,当女儿表达情绪时,逻辑推理并不能帮上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倾听。”

还有一个关于带着同理心去倾听的例子,下面这段对话来自我们亲子小组中一位妈妈和女儿梅根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场谈话中,妈妈最先做的事就是认可女儿的情绪。

梅根:我明天不想去学校。

妈妈:你不想去学校?这很奇怪。你平常都很爱去学校。你 是不是在担心什么?

梅根:或许是吧。

妈妈:那你在担心什么呢?

梅根:我不知道。

妈妈:有些事让你感到心烦,但你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

梅根:是的。

妈妈:我看得出来,你有点紧张。

梅根(眼睛含着泪水):嗯,可能是因为道恩和帕蒂。

妈妈:今天在学校和道恩、帕蒂发生了什么事吗?

梅根:是的。今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道恩和帕蒂对我爱 答不理的。

妈妈:是这样啊?那你一定感觉很受伤吧。

梅根:嗯。

妈妈:这么来说,你不想去学校,是因为担心在课间休息时,道恩和帕蒂再次忽略你。

梅根:没错。每次我去找她们,她们就走开做别的了。

妈妈:天啊,如果我的朋友那样对我,我一定难受极了。

梅根:我很难受,感觉自己都要哭出来了。

妈妈:亲爱的(拥抱她),发生这样的事,我真替你难过。朋友那样对你一定让你感到很伤心、生气。

梅根:我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我都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度过。我不想去学校。

妈妈:因为你不想看到朋友们那样对你,不想因此伤心难过。

梅根:是的,她们是我的玩伴。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朋友。

接下来,梅根和妈妈分享了更多关于这两个朋友的故事。这位妈妈事后对我们汇报说,有好几次,她都有冲动告诉女儿该怎么做。她想对女儿说“别担心,道恩和帕蒂会改变主意的”或者“别管这两个女孩,去交一些新朋友”。然而,这位妈妈克制住了这样的冲动,因为她想传递自己对女儿的理解,并试着让梅根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良好的直觉。如果妈妈直接告诉梅根别担心,或者向她暗示这种处境有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那就等于在告诉女儿:她的困惑情绪一点也不重要,甚至很愚蠢。相反,妈妈的做法让梅根感觉到,妈妈是自己的知己,并因此得到安慰。又听了几分钟女儿的叙述,妈妈开始复述女儿告诉她的情况,并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因为梅根知道妈妈完全理解自己的尴尬处境,所以也更愿意接受妈妈的建议。她们的谈话继续进行:

梅根: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妈妈:想让我帮你出出主意吗?

梅根:是的,妈妈。

妈妈:或许,你应该去找道恩和帕蒂,告诉她们你被忽略时 的感受。

梅根:我可能做不到。那样太尴尬了。

妈妈:是,我明白你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天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让我再想想。(时 间分分秒秒过去,妈妈一直在抚摸女儿的后背。)

妈妈:或许你什么都不用做,看看会发生什么。你知道道恩,她今天或许会很刻薄,但明天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说不定明天她又是你的好朋友了。

梅根:万一她明天还那样呢?

妈妈:那就不好说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梅根:没有。

妈妈:除了她们以外,还有别的你想一起玩的人吗?

梅根:没有。

妈妈:其他人一般都在操场上干吗?

梅根:仅仅是踢球而已。

妈妈:你喜欢踢球吗?

梅根:我从来没玩过。

妈妈:哦,这样啊。

梅根:克里斯塔经常玩。

妈妈:你是说那个你在篝火晚会上认识的朋友克里斯塔吗?

梅根:没错。

妈妈:在篝火晚会上,我看见你和她在一起玩的时候很放松,一点也不害羞。或许你可以让她来教你玩球。

梅根:也许吧。

妈妈:很好,这样你就有了另一手准备。

梅根:嗯,这样做可能会有用,但万一没效果呢?

妈妈:看起来你还是很担心。你还在害怕如果没人和自己玩该怎么办。

梅根:是的。

妈妈:有没有什么你自己一个人也能玩得很开心的项目?

梅根:你是说,比如跳绳?

妈妈:没错,跳绳。

梅根:那我就带上跳绳,以防万一。

妈妈:是的。如果道恩和帕蒂不和你玩,如果踢球并不适合你,你可以去跳绳。

梅根:是的,这样就没问题了。

妈妈:那么你不妨现在就把跳绳装进背包里,省得回头忘了。

梅根:好的。我这就给克里斯塔打个电话,问问她明天放学 后能不能过来玩。

妈妈:这个主意很棒。

通过对女儿的情绪感同身受,给女儿时间,让她自己得出结论,这位妈妈成功地引导女儿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聆听孩子表达情绪时,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往往比提出试探性的问题更有益于对话的展开。比如,如果你问孩子:“你为什么感到伤心?”他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作为一个孩子,他还没有经历过足够多的得与失,以帮助他进行内省和反思。所以,当你这样问时,他可能嘴边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或许是因为父母吵架而感到难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太累了,或者是担心接下来的一场钢琴独奏会,但他却未必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即使他真的想出了答案,他也会担心这个答案未必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些情况下,询问的口气只能让孩子无言以对。最好的办法是,重复听到的话,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你可以这样说“你看起来很累”或者“当我提到独奏会时,我发现你皱着眉头”,等待他作出回应。

此外,还要避免提出一些你已经知道答案的问句,比如“你昨天晚上几点回来的”或者“谁把灯打碎了”,这样的问句是带着不信任的语气说出来的,并且听起来很像个圈套,好像父母在等着孩子撒谎似的。最好的方法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以顺利开启你们的谈话。比如,“我知道你把灯打碎了,我很失望”或“昨天晚上你一点钟以后才回来,这是不能容忍的”。

同样,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也是表达理解孩子情绪的一种方式。再回到那个嫉妒弟弟收到生日礼物的小男孩凯尔的例子,想象一下,如果爸爸说:“我小时候看到你玛丽姑姑收到礼物时,也很嫉妒。”这会让凯尔觉得,他的这种情绪是完全正常的,是能够被认可的,甚至连自己的爸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旦他感到自己被理解,他就更愿意接受父亲安慰性的解释——“等你过生日时,奶奶或许也会给你寄来一份礼物”。

第四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在情绪管理训练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很简单,但同时也至关重要,这就是第四个阶段:在孩子感受情绪时,帮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在上面的例子中,父亲帮凯尔为他不愉快的感觉贴上了“嫉妒”的标签,梅根的妈妈使用了很多标签来帮女儿定义她正在经历的处境,如“紧张”“担心”“伤心”“生气”“害怕”。这些词语帮助孩子把含混不清,令人害怕、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界限、可以被定义的事物,并逐渐认识到,它们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愤怒、伤心和害怕等情绪,并完全能够独自应对。

为情绪贴上标签这个环节离不开“共情”。当看到孩子眼睛里充满泪水时,父母问道:“你感到很伤心,对吗?”如此一来,这个孩子不仅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并且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这种强烈的情绪。

研究表明,为情绪贴标签这一行为对神经系统有安抚作用,能帮孩子更快地从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复。尽管我们并不清楚这种安抚作用是如何发生的,但我的理论是,在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时,需要调动掌控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因而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恢复平静。前面已经说过,教会孩子学会自我安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那些在幼年时期就能够调节情绪的孩子将表现出情商方面的优势:他们有着更好的专注力、更亲密的伙伴关系、更高的学术成就和更健康的身体状况。

所以,我建议父母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正在经历的感受。这并不是让你们教孩子如何感受,而仅仅是帮他们建立自己关于情绪表达的词汇库。

孩子越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情商的促进作用就越好,所以这就要看你能否帮孩子一语中的了。当他生气时,他可能同时会感到沮丧、愤怒、困惑、嫉妒,或者被人背叛。当他伤心时,他可能还会有受伤、嫉妒、空虚、郁闷,或者被忽略的感觉。

家长们要常记于心的是,情绪有时会以复合形式出现,而这对孩子来说,解读起来更加困难。一个孩子在去露营之前,既会为自己的独立感到骄傲,又会担心自己可能会想家。“每个人对这件事都很期待,我却这么焦虑,”孩子可能会这样想,“我到底怎么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多重情绪,并告诉他,同时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绪是完全正常的。

第五步:划定界限,解决问题

现在,你已经花时间倾听了孩子的感受,并帮助他定义、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接下来你可能发现自己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可以分为5个步骤: (1)划定界限; (2)确认目标;(3)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 (4)基于你的家庭观念,评估解决方案是否可行; (5)协助孩子选择一个方案。乍一看,你会觉得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很难上手,但实际操作起来,你将发现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每个步骤都可以轻松实现。

|划定界限|

对幼小的孩子而言,解决问题往往是从为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划定界限开始的。比如,一个孩子感到沮丧,用不好的行为来表达这种消极情绪,如动手打自己的伙伴、弄坏玩具,甚至骂人。对这种行为产生的背后的情绪,父母要认同,并帮孩子为它贴上标签,而在这样做的基础上,父母要让孩子理解有些行为是不正当的,也是不被接受的。接下来,父母要指引孩子想出其他更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消极情绪。

“你很生气,因为丹尼把你的游戏机抢走了,”父母可以这样说,“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很生气,但你动手打他就不对了。想想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妹妹比你先抢到汽车前排的座位,所以你心里很嫉妒,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没问题,但张口骂她可就不对了。你能想出应对这种情绪的其他方法吗?”

吉诺特曾经说过,要让孩子明白, 自己的情绪并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他们错误的行为。对家长来说,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因此,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而非意愿。

父母应该明白,让孩子改变对某种情形的感受并非易事。孩子的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不会因为家长说了句“别哭了”或“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他就会对自己真正感受到的情绪产生怀疑,而这种情形最容易造成自我怀疑,甚至让孩子丧失自尊心。相反,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表达这些情绪的方式却是多样的,这样一来,他的自尊心就会完好无损。同时,他还将明白,大人理解自己,和自己站在一边,并将帮自己从裹挟着他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父母应该允许的呢?对此,吉诺特并没有给出清楚而明确的万能答案,因为事实本身就如此;父母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为孩子设定界限。但吉诺特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包容孩子的指导,即他口中的“接纳孩子的天性”。比如,家长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件干净的上衣穿在孩子身上,那它很快就会脏掉;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是跑,而不是走;树是用来爬的;镜子是用来做鬼脸的。”接纳这些行为,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增强孩子表达情绪和想法的能力”。而过度纵容就是另一码事了,它意味着接受一些不好的行为,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家长应该避免纵容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增加焦虑,增加孩子对特权的要求,而这些特权又是家长不能同意的”。

吉诺特同时建议父母为孩子的行为划分三大区域(behavior zones)绿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红色区域,并为几个区域的行为设定相应的规矩。

绿色区域中包含我们希望并认可的行为。这些行为正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会大方地允许他们这样做。

情商关键词

行为区域

吉诺特建议父母把孩子的行为分为三大区域:绿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绿色区域内为家长认可的行为。黄色区域内为家长不认可,但基于某些 原因,会选择包容的行为。红色区域内为家长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的 行为。

在黄色区域里,孩子的行为是我们不认可的,但如果属于以下任何一种原因,我们会选择包容。第一,初学者的偏差行为(leeway for learners )。比如,在教堂礼拜仪式上,4岁的孩子做不到全程都保持安静,但你能预期他在将来会改进。第二,艰难时刻的偏差行为(leeway for hard times )。 5岁的孩子因为感冒很难受而发脾气;在父母闹离婚时,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妈妈表现出不尊重。尽管你不能认可这些行为,但你会继续原有的生活,容忍这些行为。同时,你应该让孩子明白你的态度,并且让他明白你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这是特殊情况。

红色区域里的行为是家长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的行为。这包含一些伤害到孩子自身,或对其他孩子构成危害的行为;也包括那些非法的或不道德、不符合伦理、不被社会接纳的行为。

为不当行为划定界限时,家长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遵守或违反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比如,好行为的结果可能是得到父母的肯定、赞扬,甚至是一些特权或奖励。相反,不良行为不会受到父母的赞许,得不到任何特权或奖励。如果家长每次都能公平、一致地应对不良行为,孩子们也会配合父母,作出改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大约是3~8岁),当他们做了错事或者行为不好时,父母们经常使用一种叫计时隔离[2]的惩罚措施,孩子会被短暂隔离,不能与同伴或家人交流。如果使用得当,这种惩罚方式能有效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安静下来,换上好的状态重新开始。然而,一个不幸的事实是,很多父母和看护人使用计时隔离的方法都有失妥当。他们在实施隔离的过程中,还用苛刻的话语、轻蔑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受到侮辱,觉得自己不被接纳。这种贬低性的惩罚措施,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在此,我呼吁父母在使用计时隔离惩罚孩子时要慎重。

美国父母经常使用的另一个惩罚措施是:体罚。1990年,对大学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其中93%的人在童年时期挨过打,10.6%的人表示自己遭受的体罚程度已经造成了瘀伤。尽管体罚对美国父母来说很普遍,但这并不是全球统一现象。比如,在瑞典,仅有11%的父母体罚孩子,很多人认为这一数据与这个国家的低暴力犯罪率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父母表示,他们打孩子是因为这样做能让孩子听话。的确,为了避免身体上的疼痛,很多孩子都会顺从父母的要求。然而,问题在于,体罚的威胁在短期内效果非常明显,能立刻阻止不当行为,但也扼杀了孩子学习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来看,体罚是毫无效果的。事实上,体罚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因为体罚让孩子感到一种无力感,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愤怒情绪。在挨打之后,孩子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报复,而非如何改善自身。在羞辱感觉的驱使下,他们在做了不好的行为后,会否认甚至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抓到。

体罚也教孩子明白,强势的行为是帮你得到想要事物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挨过打的孩子更有可能动手打自己的伙伴,尤其是那些体格较弱小的孩子。体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研究指出,孩子的攻击性与其所受的体罚程度成正比。这些孩子在十几岁时更有可能动手打自己的父母。成年以后,他们在恋爱时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或者容忍对方使用暴力。随着父母越来越年长,童年时期受过体罚的孩子更有可能对年老的双亲置之不顾。

尽管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使用体罚,但我相信他们都希望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研究证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旦父母学会了其他管教孩子的方法,他们会不自觉地戒掉体罚。

在划定行为界限时,懂得顾全孩子的尊严、 自尊心和权益的家庭往往在情绪管理训练方面做得更出色。只要孩子理解这些界限,懂得规范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主动避免不好的行为。只要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规矩和教条将逐渐变得不重要。当孩子把父母看作公平、可信赖的盟友时,他们会更愿意和父母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确认目标|

在感同身受地倾听,为情绪贴上标签,划定界限后,父母接下来要做的是确认解决问题的目标。如果你这时觉得走这一步不太符合逻辑,那极有可能是你太急于求成了;你的孩子或许需要更多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即使发现存在这样的情况,也不要灰心。只需放慢节奏,接着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映射你的所见所闻,共情,贴标签。这时,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会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是什么让你伤心(生气/焦虑)?”“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你可以试探性地介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引导孩子找出这种感受产生的缘由。最后,孩子就会渐渐明白,说:“现在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难受了,我知道是什么事情让我产生这样的感受了。我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围绕某个问题确认什么样的目标,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他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一般情况下,答案非常简单:他想修好一个往一侧倾斜的风筝;解答一道令人困惑的数学题……如果是其他情形,我们则需要进一步确认。比如,他刚才和妹妹打架了,现在需要确认自己的目标是要进行报复,还是避免日后再发生争执。在另一种情形下,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养的宠物死了;他最好的朋友搬到另一个省了;他没能得到在学校话剧表演中期待的角色。在这些情况下,孩子想要的目标可能仅仅是接受现实或寻求安慰。

|寻找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大人的见解和想法往往能帮不小的忙。然而,家长们最好忍住这种冲动,不要急于把主动权从孩子手里抢过来。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享受整个过程的成果,就应该鼓励他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想法。

这场头脑风暴进行得有多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年龄。10岁以下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都不强,所以他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处理两种或以上的想法。因此,当你们想出了一个主意时,他们会很想立刻就实践它,而不去继续考虑其他可行的方法。在女儿莫利亚4岁时,她常常被噩梦中的怪兽所困扰,我还记得当时和她探讨解决方法的情景。“你可以把你的感受画出来。”我建议道,接着就看到女儿飞快地跑去找她的画笔。因为不想打击她的热情,我们可能就需要一个接一个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让她根据实践经验,决定哪种方案是最好的。

为了向小孩子展示不同解决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角色扮演和表演游戏不失为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式。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或者借助木偶和玩具娃娃,来演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小孩子的思维模式往往是非黑即白的,通过表演来展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对孩子的理解很有帮助。一种代表正确的解决方法,另一种代表错误的解决方法。比如,两个木偶因为一个玩具而发生争执。在第一种情况下,一个木偶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直接从另一个木偶手里抢过玩具。在第二种情况下,其中一个木偶建议两人轮流玩这个玩具。

对大孩子而言,就可以使用更传统的头脑风暴法了,你和孩子可以尽可能多地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为了鼓励创意,从一开始就要告诉孩子,没有什么方法是愚蠢的,只有等到所有的方案都摆在桌面上,你们才会开始选择哪个方法更有效。你可以把你们想到的任何方案都用笔记下来,这样做也是在告诉他,你对这个过程很重视。

在你们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有一种技巧非常有利于孩子进步,就是把过去的经验和好的办法与目前正在面临的处境联系起来。你可以提起过去的一个成功案例,然后鼓励他根据这个经验找出相似的解决方法。

最近,我正好有机会在莫利亚身上试验了这个方法,她当时正因为和幼儿园小朋友的关系而烦恼,已经烦恼到都不想去上学。我决定不去教她该怎么办,而是倾听她的想法。我所做的只是提供信息,带领她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处境。我们的对话大致是这样进行的:

莫利亚:我不想去学校,因为在游泳课上我们要选搭档,玛格丽特总要和我做搭档,但我其实更想和波莉做搭档。

我:看得出来,这件事很让你心烦。

莫利亚:是的,真郁闷。

我:你想怎么做呢?

莫利亚:我不知道。我挺喜欢玛格丽特的,但我不想总和她做搭档。或许,在她请我做她的搭档之前,我可以先抓住波莉的手。

我:很好,这也是个主意。你需要动作很快,但我想你应该能做到。

这时,我很想跳出来说出自己的见解,但我意识到这样做不能真正帮到莫利亚。所以,我最好保留自己的想法,继续对莫利亚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让她从自己的视角,结合自己的经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的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我:你能想到别的方法吗?

莫利亚:想不出来。

我:那好,我们接着讨论。你感觉很烦恼、很沮丧。你以前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莫利亚:嗯,有差不多的感觉,比如当丹尼尔老拽我头发时。我:噢,我记得那件事。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莫利亚:我告诉他,我希望他别再这样做了。如果他不听,我就会告诉老师。

我:你从那件事情上得到什么启示了吗?

莫利亚:或许,我可以和玛格丽特说,我最近不想做她的搭档。我会告诉她,我还想和她做朋友,但我有时也想和波莉做搭档。

我:很好。现在你有两个解决方案了。我就知道你能想出好办法。

|结合家庭价值观,检验解决方案|

现在,可以检验你们想出的所有方案是否可行,决定哪种可以去尝试,而哪些可以被剔除了。鼓励你的孩子逐一考虑每个方案,你可以这样问:

“这个方法合理吗?”

“这个方案会成功吗?”

“这样做安全吗?”

“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比如,如果莫利亚提议休学一天,待在家里,回避在学校和谁做游泳搭档的问题,我会指出这种方法并不可行,因为她第二天回到学校依然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与孩子的讨论,家长也有机会再次向孩子强调家庭观念和价值观。我可能会告诉她:“我们觉得,与其躲在家里,不如去面对问题。”同样,我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来加强莫利亚身上善良的品质。“听到你说你会告诉玛格丽特依然想和她做朋友,我很高兴。我觉得能时刻考虑朋友的感受,这点很可贵。”

|帮助孩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已经和孩子一起研究了这些方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现在,要鼓励他选出一到多个方案,并且付诸行动。

你很想鼓励孩子自己作出选择,但这其实也是一个分享自己见解、提供指导的好机会。这时,你完全可以把童年时自己处理类似情景的经验分享给孩子。你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你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你做的哪些决定让你引以为豪?让孩子在情景中体会你教给他的价值观,比列出一堆抽象而又离生活很远的理论要更有效果。

尽管你想帮孩子选出正确的方案,但要懂得孩子也需要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如果孩子倾向于选择一个不会成功但亦无害的方案,那不妨让他试一试。如果失败了,鼓励他接着尝试下一个方案。

如果孩子选定了方案,要帮助他安排好更具体的计划,让方案顺利进行。例如,因为做厨房家务而产生争执的两兄弟设计了一个分担职责的方案。父母应鼓励他们设计出更细节的规则,分配具体任务,规定时间(贾森负责晚饭的餐具,乔舒亚负责中饭的餐具。一周以后,两人互换职责)。同时,安排计划检验方案在实践中效果如何,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两人同意,在试验这个方案一个月后,两人再坐下来一起讨论该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有需要,可以作出必要的修改。这样一来,孩子们明白,方案是可以修正的,并且能在实践中越做越好。

如果孩子选择的方案最终没有成功,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接下来,你们可以重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将让孩子明白,废弃一个方案并不代表自己的努力完全是徒劳的。要让他明白,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每一次调整都让他离成功更近一步。

高情商教养要点

◎父母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他的性格。具体而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并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行为的看法和态度。

◎当孩子表达情绪时,逻辑推理并不能帮上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倾听。

◎当聆听孩子表达情绪时,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往往比提出试探性的问题更有益于对话的展开。

◎要让孩子明白, 自己的情绪并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他们错误的行为。

◎体罚的威胁在短期内效果非常明显,能立刻阻止不当行为,但也扼杀了孩子学习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来看,体罚是毫无效果的。

【注释】

[1]Ernie,美国儿童节目《芝麻街》中的人物。——译者注

[2]Time-out,也可译为“坐反思角”,和“关禁闭”类似。——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