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注基层疏通渠道努力使基层成为坚持谈话制作的大谈台

关注基层疏通渠道努力使基层成为坚持谈话制作的大谈台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基层 疏通渠道 努力使基层成为干部培养成长的大舞台白银市白银区委组织部基层一线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践者,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基层群众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主要做法近年来,白银区把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着力为基层一线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疏通渠道_选人用人科学化研究

关注基层 疏通渠道 努力使基层成为干部培养成长的大舞台

白银市白银区委组织部

基层一线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践者,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基层群众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不仅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式。如何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的链条,关键是进一步畅通渠道、加大力度,打破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机制,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的正确用人导向。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白银区把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着力为基层一线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一、多渠道培养,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注重多方位、多层次培养锻炼。一是发挥集中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突出党性锻炼、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区情区策等内容,每年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发挥实践锻炼的实效作用。为了克服年轻干部眼高手低、会说不会干、想干不会干等问题,把实践作为干部锻炼的大舞台,采取在基层一线培养、参与中心工作、多岗位交流等措施,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基层重要岗位,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先后选派13名基层一线干部到市直有关部门和区信访局挂职锻炼,选派70名年轻干部参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重要工作。三是发挥基层平台的承载作用。为了解决干部下得去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一线舞台广阔、承载容量大的作用,把村、社区作为干部锻炼的大平台,选派11名科级后备干部到后进村或经济落后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选拔65名街道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使他们在基层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了解社情民意,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长才干。

二、跟踪管理,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我们在培养锻炼基层一线干部的同时,注重做到管育结合。一是建立科级后备干部跟踪管理制度。对抽调参与重点工作或挂职的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核,及时了解掌握在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指导开展工作,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挂职干部管理制度。区上研究制定了《白银区挂职干部管理办法》,将下派干部到基层工作的时间、工作成效、群众反映等作为考核评定内容,采取下派单位和派驻单位双向考核,组织部综合评定的办法,对挂职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能力、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在选拔考察时,把干部在挂职期间的表现作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做任用的重要依据,使干部下得去、管得住、干得好。三是坚持谈话制度。把谈心谈话作为干部培养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基层一线干部、艰苦岗位干部、下派干部采取约谈、调研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加强沟通联系。对工作成绩出色、群众反映好的及时进行鼓励,对思想有波动、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干部,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帮助干部正确对待工作,正确对待个人待遇。

三、注重选用,激发干部活力。坚持将干部选拔使用的重心向基层倾斜,高度重视乡镇、街道、农村中小学校等基层一线干部的成长,大力选拔长期在基层和艰苦岗位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一是疏通基层选任渠道。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注重基层一线,先后从乡镇街道站所、社区、区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一线和选派挂职锻炼的干部中,选拔科级干部85名,将6名优秀乡镇正职交流到区直部门单位担任正职。在区直部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位空缺时,注重选拔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一线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让“内行管内行”。二是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制定干部交流的具体办法,使基层干部能够上得来,机关干部能够下得去。近两年,乡镇、街道与区直部门单位之间共交流干部86名。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实践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良好导向。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白银区在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方面进行了探索完善,但是面对全区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干部的优势认识不足。基层干部长年累月工作在第一线,在调解矛盾纠纷、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事件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是基层干部的优势。但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在选拔干部时,往往倾向于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和高学历,这部分干部更多的是被压担子、派任务,与提拔无缘。

二、基层干部的选拔机制不畅。主要是影响干部流动的身份、编制等体制性障碍较多,公务员身份以外的人员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员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途径较少,白银区虽然通过选拔大学生村官、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公开招聘社区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等措施,积极补充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数量较低,基层干部结构不优、来源不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基层干部的保障措施不力。基层工作条件苦、任务重、压力大,处在矛盾问题的最前沿,但由于受环境、职数等因素的限制,基层干部上升空间小,面临着“晋升难、机会少”的困境,只有少数干部能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绝大多数干部只能停留在普通干部的岗位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机关年轻干部直接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缺乏基层一线锻炼和艰苦环境磨砺的工作经历,缺乏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基层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必须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机制,建立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保障制度,真正使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基层一线干部能够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一、树立正确导向,努力形成“干部在基层成长”的共识。正确的用人导向是激活基层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重要前提。要树立良好的基层选人用人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切实做到思想上关注基层、工作上尊重基层、政策上倾斜基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克服畏难情绪、摒弃论资排辈等观念的束缚,加强对一线锻炼干部、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舆论宣传,夯实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引导和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增长才干。二要注重改革创新。要认真研究解决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比较成熟的改革措施,要大力推行;对目标明确、方法上还不成熟的,要大胆探索,着力建立党政干部基层一线选拔培养链条,激活干部选拔的源头活水。三要坚持统筹谋划。要把培养选拔基层一线干部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基层一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提供政策保障。

二、注重实践锻炼,积极搭建“干部在基层培养”的平台。把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一线锻炼,把基层干部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有利于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解决干部经历单一问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一要注重基层干部教育。必须坚持从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实际出发,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构筑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办班、按需施教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在培训方式上,积极推行“三三制”、“菜单式选学”、部门主要负责人论坛、专家讲学等教学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干部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突出政治理论、法规知识等内容的同时,将经济、文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内容纳入培训;在培训层次上,既培训基层领导干部,又注意一般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层次性和全面性;在培训渠道上,采取集中办学、外出考察、交流挂职、学历教育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锻炼干部,提高其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注重加强一线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围绕全区工作重点,实施干部“四个一线”培养工程,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一线提高青年干部在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到信访部门挂任信访局局长助理,在信访维稳一线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在项目建设一线提高执行政策、化解矛盾的能力;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协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在企业一线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要注重推进干部交流。要围绕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将文化素质高、有发展潜力但长期在机关或单一性业务部门工作、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的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地交流到乡镇、村或街道、社区锻炼;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扎实肯干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各级党政机关关键岗位进一步锻炼提高,使他们迅速了解部门单位工作运行规则,使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任职经历和工作经验。

三、拓宽用人视野,不断完善“干部在基层选拔”的机制。把选人用人的聚焦点投向基层一线,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着力解决年轻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层和基层干部不愿留、不安心的问题。一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考录公务员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基层干部队伍进入机制,解决基层干部的源头问题。农村(社区)干部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以打破身份、行业和地区界限,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工作岗位,定向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乡镇(街道)的干部队伍结构。采取选派机关优秀干部挂职、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竞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复转军人和致富带头人中选拔等多种形式,拓宽村、社区干部队伍来源渠道。二要加大面向基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定期拿出一定数量的领导岗位面向基层一线公开选拔,使专心基层一线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取得明显成效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为组织上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在竞争性选拔干部中,要突出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注重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命制笔试面试题目,使之成为基层干部的一个“出口”,着力解决基层一线干部能上的问题,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三要建立领导干部合理有序退出机制。对年龄较大、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对改任后空缺出来的职位,坚持优先从基层选拔补充,拓宽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渠道,努力营造基层一线出干部、基层一线干部得重用的选人用人工作氛围,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

四、强化制度保障,着力营造“干部在基层干事”的氛围。让干部愿意到基层、愿意留在基层,建立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是必要的保障。一要注重思想引导。针对刚到基层一线工作的年轻干部情况不熟悉、思想不稳定、自我约束力较弱的实际,要采取谈话式交流、帮带式引导等方式,积极开展党史、党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保持健康情绪、乐观态度和上进心态,树立“不比待遇比业绩”的进取意识。建立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走访慰问制度,主动了解基层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困难需求,尽力解决基层干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做到真心关爱干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干部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经受磨炼的浓厚氛围,增强优秀年轻干部自觉到条件艰苦、矛盾集中的地方锻炼提高的“动力”。二要注重政治关怀。将注重实践锻炼与关心干部成长紧密结合,在评先选优时,尽力向那些老实肯干、贡献突出的基层一线干部倾斜,在基层形成“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良好风气。对在基层埋头苦干、表现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要及时提拔任用或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形成创先进、争优秀的生动局面。三要注重物质保障。要围绕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定期增长机制,逐渐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要加强村组干部规范化管理,制定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实行村组干部绩效制工资,努力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要重视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采取“整合资金新建一批、维修扩建改造一批、闲置校舍利用一批、远教工程提高一批”的工作思路,合理整合组织、发改、民政、文体、教育、卫生等部门资源,有效改善基层组织办公活动条件,使基层干部住得下、能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