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繁华壮丽的元大都

繁华壮丽的元大都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繁华壮丽的元大都元大都又称汗八里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元大都是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北市”的汉族传统布局原则设计的。元大都的市区,也是按照汉族“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原则划分街道的,因而整个城市井然有序。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城里,作为文化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宗教活动,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繁华壮丽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称汗八里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它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号称“人烟百万”的大都市。

元大都遗址

元朝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图为元大都遗址。

大都作为元代的首都,始建于中统二年(1261)。元朝随着对金战争的胜利和对北方地区的治理,逐渐认识到了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时人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忽必烈对汉族地区非常熟悉,也极为重视,他听取臣下的建议,下令开始修复燕京旧城。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忽必烈在平定了阿里不哥之乱后,开始修复大都城内的部分建筑。中统七年(1266),忽必烈正式决定大规模修建大都,为将大都作为都城做准备工作。至元二十四年(1287),浩大的大都修建工程在历时20年后终于竣工。在建筑过程中,汉族、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很多专家都参与了选址、设计规划等工作,他们的智慧共同铸就了元大都的辉煌,其中著名的有汉族建筑家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等。

马可·波罗像

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拓展驿道,健全驿站,使交通进一步得到保障,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陆续来到东方世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留居达17年之久。

元大都是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北市”的汉族传统布局原则设计的。整个都城从外而内,分别有外围城墙(外城)、皇城、宫城组成。主要的建筑都在宫城内,沿一条从丽正门、承天门到中心阁的南北向中轴线分东西两半对称排开,充分显示出了宏大庄严的气魄。主要建筑有大明殿、延春阁、兴圣宫、瀛洲等,还有著名的皇城苑囿太液池、万岁山等。

元大都的市区,也是按照汉族“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原则划分街道的,因而整个城市井然有序。城内集市众多,商业繁荣,人烟繁盛,除了皇室、贵族,各级京城官僚之外,还有众多的富商大贾居住其间。

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城里,作为文化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宗教活动,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道教等都在城内有众多的活动场所,著名宗教领袖也多汇集于此;其他如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在大都城里也有各自活动的场所,许多传教士都在这里公开传经布道;于是宗教建筑成为了元大都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可·波罗拜见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二年(1275),年仅21岁的马可·波罗随同父亲和叔父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中国,受到世祖忽必烈的欢迎。

元大都的宏大壮丽、繁荣富庶,曾令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不已,在《马可·波罗行记》中,他以惊叹和羡慕的笔触做了细致的描写。当时文人也有“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榭,迭九州之芬……天生地产,鬼宝神爱,人造物化,山奇海怪,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萃”的记载,可以想见大都的繁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