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命题者昏昏,考生何以能昭昭

命题者昏昏,考生何以能昭昭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命题者昏昏,考生何以能昭昭上海市2007年度中考语文卷中有几道题很值得商榷一番。对原文中的这一牵强附会的归纳,理该引起命题者的重视,在拟答时作出合理的处置。然而,综合分析命题者拟答所留的思维痕迹来察看,相关意识淡薄显露无遗是不争的事实。在此,笔者无意苛求命题者一定要成为什么杂家通才,只是认为,中考命题与拟答,事关数万莘莘学子

命题者昏昏,考生何以能昭昭

上海市2007年度中考语文卷中有几道题很值得商榷一番。为方便说明,先将有关语段及考题完整地摘引于下。(原试题配有图形,因难以复制,故从略)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23分)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一一一一。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內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囗囗囗囗”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橫线上。(2分)

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

12.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一一一的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一一一一到一一一一、从一一一一到一一一一的变化过程。(5分)

13.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

(1)用 四 个 字 概 括 上 图 青 花 瓷 盘 图 案 的 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3分)

(2)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一一一一,“无限的韵味”是指一一一一(4分)

14.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1)一一一一;(2)一一一一;(3)一一一一(9分)

先请参阅第14号考题。命题者为之拟定的参考答案分别是(1)科学技术含量高;(2)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3)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考生要答好这道题,总体来说难度并不大。首先,一般学生都不难找到“主要在于”、“也在于”、“还”等标志性词语。其次,填答(2)、(3)两空,只要分别抄写第⑤第⑥段段首中心句便可完事。要说难,就难在答好第一空,既无现成的语句可抄,也难以概括成一句话来作答。因为原文在说明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时明摆着是分三小点来说的,一是因为制瓷原料丰厚而得天独厚,二是因为釉料耐高温而又易于施加彩饰,三是因为掌握了烧结火候这一关键性技术。也是“文无完文”,在胎质、瓷釉、烧结火候三项中,分明只有“烧结火候”纯属技术层面的东西,而作者却将这三项一并归结为“独创技术”,本就值得商榷。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科学、准确。对原文中的这一牵强附会的归纳,理该引起命题者的重视,在拟答时作出合理的处置。可命题者视而无见,将答案草率地概括为“科学技术含量高”,鹦鹉学舌中还添了点油酱,真不知依据何在?似这般以讹传讹,诚如古人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乃第一昏。

教书不忘育人。作为教书育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类测试也一样,语文学科的考试测验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检测,无疑要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从这种意义上去说,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检测选《中国瓷器》作为命题的文本,本是有眼力的明证,只可惜有关这方面成事的实际效果一样难以令人满意。就如这14号题,借用它既可作一次难得的唯物思想的启蒙,又可通过享誉世界的中国瓷器的知识传播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而,综合分析命题者拟答所留的思维痕迹来察看,相关意识淡薄显露无遗是不争的事实。此乃第二昏。

本题分值共9分,我认为值。但不分难易平均每空3分的习惯性操作,显然有违选拔性考试的初衷,不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此乃第三昏。当然,这类昏招历届中考都有,真不知何时能了?

再请关注第12题。按要求,通过解读中国瓷器纹饰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既可诱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问题,又可检测学生思维推理的能力,应该说也是一道很不错的考题。本题首先考问的是有关说明文的“时间”顺序这个知识点,如此温故,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解读中国瓷器纹饰发展变化的有关内容。然而,按命题者所拟定的答案来看,从“早期”到“盛唐”的瓷器纹饰演变是不予考虑的,让人百思不得其用意究竟妙在何处。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对第2第3空竟给出了从“简单”到“精细”的答案,将纹饰的构图特色与纹饰制作的工艺技法特点混为一谈,实在不能苟同。显然,命题者缺乏应有的绘画常识,纹饰的简单化并不排斥“精细”的要求,相反,愈是简单的构图,其局部更易于精细化。我曾请教过区内几位有造诣的美术老师,他们都如是说。在此,笔者无意苛求命题者一定要成为什么杂家通才,只是认为,中考命题与拟答,事关数万莘莘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对学科外的知识技能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是完全必要的。

由此试作进一步分析,就算是撇开早期到盛唐的纹饰演变过程而不论,只要认真通读文本后,都不难获取这样的信息:纹饰的构图特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然”到“刻意”的变化过程。要说“复杂”的成因,文中交待得很清楚,或因为“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或因为“彩绘画面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由“简单”推演出“复杂”,虽非经分析推理不可得,难度颇大,但因为“复杂”是“简单”最适切的反义词,就是小学生也略知一二,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难度,可谓是难中有易,易中见难,难易间的转化全凭考生语文素养高下为造化。至于瓷业工艺技法的发展变化过程,大体上是经历了由“粗放”到“精细”的演变。两相比较而言,分析纹饰构图的变化时,可由早期的源头推见到后来的变化结果,而要理清工艺技法的发展变化过程,则宜由演变到宋代后的成果“精细”溯探到早期的状况“粗放”。当然,显性答案和隐性答案的分值也应该适当拉开点分差。如上所述,命题者如此不辨纹饰构图特色和工艺技法特点,将两者混为一谈,此乃第四昏。

13号题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用四个字概括相关图案的內容,并说出其所蕴涵的寓意。本题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勉为其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所配之图,与实物的比例约在1:4左右,加上印刷的原因,图形模糊失真在所难免。第二,实物是青花瓷,而考卷上的图案是单一的黑色,颜色自然难显深浅,造成了新的审题视觉障碍。第三,画面除了说不上逼真的松、竹、梅图形外,另有状如假山、草丛、禽兽似的图形,实难判定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或是其它的什么组合,对读图带来的指向性误导同样客观存在。由于上述原因,考生徒靡审题时间仍审不清图案内容跟着答不好寓意而连锁失分的远不在少数。众所周知,科学、准确、合理是包括选拔性考试在内的对命题、拟答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一考题如能从实际出发,告诉考生此图的名谓,再要求考生写出一个相类的名谓,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名谓写出其寓意,便可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发挥的余地,至少可以避免许多连锁丢分的现象。所以,我们在肯定命题者求新的意识的同时又不能不认为,正是这道看似富有创意的考题,因其华而不实,给考生造成了多方面的审题困难,背离了从考生认知实际出发和考场应试实际出发的原则,此乃第五昏。

与文无完文一样,虽说是卷无完卷,但号称东方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一份中考语文试卷出现这么多疏误昏招,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浦江两岸的父老乡亲!更有甚者,不少执教08届毕业班的初中语文老师依然按上述参考答案指导自己的弟子答题,如此传道、授业、解惑,怎不叫人汗颜不已。

只不知吾辈小人物的“马后炮”何时能充当一回中考命题的“车前卒”?实不敢有什么奢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