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畏权贵,案判天下

不畏权贵,案判天下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书进谏心系苍生,弹劾奸佞直言上书唐高宗仪凤元年,狄仁杰碰到了一件特别棘手的案子。太宗之子高宗为此大发雷霆,下令将其斩首。此事刚了,平反有功的宰相张光辅纵容军队勒索百姓,狄仁杰则出面制止。狄仁杰一向不畏强权,当时就顶撞回去,称恨不得有把尚方宝剑将之砍了,朝廷追究下来,以命抵命,死而无憾。

43

上书进谏

心系苍生,弹劾奸佞

直言上书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狄仁杰碰到了一件特别棘手的案子。

当时官居武卫大将军的权善才被人揭发,说他曾砍伐了几株昭陵柏树,此事属实,权善才无从抵赖。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地,帝陵被人乱砍滥伐,这可是大不敬、大不孝之事。太宗之子高宗为此大发雷霆,下令将其斩首。

狄仁杰却说按照大唐律令第几条第几款的规定,权善才罪当免职,罪不当诛,直接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他这时候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尚且无法左右朝政,更别说这会儿唐高宗怒火中烧,哪里听得进这“逆耳忠言”。

此时狄仁杰的同僚们也看不下去了,不少人给他使眼色,暗示他别蹚浑水。但公正之言不得不说,公正之事不得不做,这正是狄仁杰的原则。为此,他引经据典,先是拍唐高宗的马屁,说您英明可比尧舜,尔后又说,像您这样的明主一定能听进我的忠言。

如此一来,唐高宗也真不好迁怒于他了,故改口说,虽然按照律令来说,权善才罪不当诛,但他让朕做了不孝子,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或者可以法外施刑,反正不能轻饶了他。

按说皇帝都稍微服软了,狄仁杰这么一个小小的大理丞也算出了风头,是时候抽身而退了。可他偏不退,还要据理力争,其所争的,仅是律令之公正罢了。

于是他再次直言上书,反对法外施刑。唐高宗终于还是妥协了,免了权善才一死。狄仁杰的第一次直言上书算是功成圆满,出尽风头,自此正式进入了皇帝的视线。

纠劾奸佞,心系苍生

先是案判天下引得朝野轰动,后又直言上书引起皇帝注意,一时之间,狄仁杰风光无限,没过多久就被升任为侍御史,专门负责审讯案件、监察百官,但凡奸臣佞人,都难逃其法眼。

期间,左司郎中王本立颇受唐高宗宠信,胡作非为,但大臣们都不敢忤逆他。狄仁杰了解情况后,毫不畏惧,大胆直接地揭露了王本立的罪行,亲自上奏弹劾王本立。

唐高宗看了奏折以后,觉得王本立虽然有罪,但他毕竟对朝廷有功,因此想包庇他。狄仁杰则说,皇上要么包庇奸臣,要么就辞退我,这样也好告诫以后的忠臣不要多管闲事。

这下唐高宗真拿狄仁杰没辙了,只得全权交由狄仁杰处理。

就这样,狄仁杰和唐高宗的第二次博弈,又以唐高宗的妥协告终。

狄仁杰之所以被誉为唐室砥柱,并不仅仅因为他能惩奸除恶,更因为他心系苍生、情牵百姓。

经过与狄仁杰的几番碰撞,唐高宗虽然心里不快,但也知道狄仁杰是个有真本事的实干型臣子,因此不仅没有疏远他,反而一点一点地提拔。

大约公元680年,狄仁杰再次升迁,调任度支郎中,隶属尚书省户部,掌管天下财富的统计与收支,算是个肥差。

期间唐高宗心血来潮想去汾阳宫巡视一番。狄仁杰作为掌管财务的下属官员,理所当然被任命为知顿使,负责安排皇帝行程和食宿等事宜。

于是他提前出发,沿路安排。巧的是,他恰好在路上碰到并州长史李冲玄在征调百姓。

并州长史这工作狄仁杰也曾经干过,因此格外亲切。可是,他那会可很少征调百姓服劳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并州长史接到上级通知说皇帝要来巡视,所以得赶紧张罗百姓夹道欢迎。

狄仁杰一想,这不是明摆着做形象工程吗?这几万百姓不要耕田种地、养家糊口吗?

如此劳民伤财,实在要不得。

于是狄仁杰把并州长史叫过来,跟他说,“天子出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场面已够壮观,就无谓大搞形象工程了,让百姓们都散去归田吧。

并州长史心里估计不怎么乐意,毕竟这可是个拍皇帝马屁的好机会,干得好的话,指不定就能高升了。但他一个小小地方官,岂敢违令,最终还是解散了百姓,也算免了几万人的劳役。

后来唐高宗听闻此事,也连连称赞其心系苍生、体恤民情,感叹“真丈夫哉”!

武后登基,怀英封相

狄仁杰的一系列举措博得唐高宗好感后,仕途颇顺。高宗于公元683年驾崩,狄仁杰的仕途并未受此牵连,反倒迎来了政治生涯的第一个春天。

奸人陷害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他根据当地各民族杂居的实际情况制定行政方案,妥善地处理好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为民族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宁州百姓感恩其德政,还自发为他立碑颂德。

同年,由于在宁州的良好政绩,他再次升迁为工部侍郎,兼任江南巡抚使。期间,狄仁杰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发现江南多祠庙,百姓负担颇重,为此上奏朝廷,拆毁祠庙1700多所,减轻百姓负担。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豫州刺史李贞造反被镇压,狄仁杰任新刺史。当时李贞造反牵连了数千百姓,狄仁杰知道他们是被迫充军,因此上奏求情。武则天给了狄仁杰面子,特赦了这些囚犯。

此事刚了,平反有功的宰相张光辅纵容军队勒索百姓,狄仁杰则出面制止。张光辅刚立大功,又是宰相,盛气凌人,对狄仁杰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狄仁杰一向不畏强权,当时就顶撞回去,称恨不得有把尚方宝剑将之砍了,朝廷追究下来,以命抵命,死而无憾。

张光辅这回真遇到克星了,当场就被狄仁杰说得没点脾气,悻悻然撤退。

事后,张光辅怀恨在心,一回朝就上奏弹劾狄仁杰,称其出言不逊,藐视朝廷命官。而狄仁杰远在豫州,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蒙受不白之冤,先被贬为复州刺史,尔后又调任为洛州司马。

狄仁杰遭陷害后,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意志消沉,卷起铺盖就走马上任,继续做他的父母官,行他的忠臣事。

初任宰相

公元 690年, 67岁高龄的武则天登基称帝,自号圣神皇帝,唐朝正式进入武周时期。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登基时也面临不少阻力。为此,她急需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的人才来辅佐自己。这种人要有真才实学,还要尽量与原来的朝廷权臣没有直接关系,否则不利统治。

满足这两点要求的,放眼朝野,还真找不出比狄仁杰更合要求的人了。

于是公元691年,狄仁杰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从此开始了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不畏权贵,惨遭人妒

之前还是一个地方芝麻官,突然间贵为宰相,这样的转变估计让狄仁杰也有点恍惚。

就在此时,位高权重的武承嗣(武则天侄)却把他惦记上了。武承嗣觉得,狄仁杰这样刚正不阿的人,势必成为自己争夺储君之位的绊脚石,必须除之而后快。

为此,武承嗣联合当时人见人怕的酷吏来俊臣,合谋诬陷狄仁杰等朝廷命官意图谋反,直接把他们逮捕入狱。

堂堂宰相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逮捕入狱,这事确实荒唐。但武承嗣和来俊臣权势滔天,狄仁杰也只能认栽。

来俊臣连夜审讯狄仁杰等人,变着法儿逼迫他们承认谋反罪名。

按说这种莫须有的罪名,狄仁杰等清白之人是不可能承认的。可是,狄仁杰却一反常态,没等来俊臣用刑,就傻呵呵地承认意图谋反,主动画押。

来俊臣也就乐呵呵地拿着罪状走了,没再为难狄仁杰。而狄仁杰却是另有计划,等来俊臣一走,马上写了封冤书让狱卒转交家人。

狄仁杰的长子狄光远收到冤书后,急忙去告御状。武则天察觉事有蹊跷,决定亲自审问狄仁杰等人。狄仁杰马上翻供,称之所以主动承认谋反罪,纯粹是因为自己年老体弱,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严刑逼供下。

武则天调查了案件原委,最终还其清白。不过,事情闹得这么大,还牵扯到武承嗣和来俊臣,不好追究责任。于是只能委屈狄仁杰等人,统统贬为地方官了。

狄仁杰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从宰相又降为彭泽令,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