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
——夸美纽斯
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对他来说,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没有上述对自我教育更为崇高的动机了。
——第斯多惠
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或者名之为良心。我认为,实际上,乌申斯基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很对的。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
——加里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
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洛克
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知识,他的精神修养将会是不完备的。
——苏霍姆林斯基
在教师的个性中是什么东西吸引着儿童、少年和青年呢?是什么东西使他们成为你的名副其实的学生呢?是什么东西使你的学生从精神上联合起来,并使集体成为思想上、道德上和精神心理上的统一体呢?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这火花正在变成青少年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使这种一致成为教师本性上的需求,成为他的生活准则。
——苏霍姆林斯基
负责教养青年的人……他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洛克
有人说:“师生间的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教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杜勃罗留波夫
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因此教师对学生所发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自己的专门学识及教学与教养的方法,而且也依靠自己的人格和品行,这是主观的愿望所不能勉强的。
——彼得洛夫
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教师。而教师的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要求自制。
——赞科夫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苏霍姆林斯基
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自己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做好事。
——苏霍姆林斯基
面对勤学好问、满腔热情的青少年,教师只有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表现出来,才能受到他们的爱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的身上有所发现。如果你过了几年还是依然故我,如果逝去的一天没有给你增加任何新的财富,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令人生厌甚至憎恶的人。你要像怕火一样地惧怕精神上的僵化。在当前这个时代,只有把道德美和智力的丰富性结合起来,不断地向青年们揭示出人的新的品质,你才可能征服年轻人的心灵和理智。
——苏霍姆林斯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