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增加读书记忆力

怎么才能增加读书记忆力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五节 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其主要特点是:知识既激剧地增加又不断地更新。为此,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鲁迅先生曾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五节 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其主要特点是:知识既激剧地增加又不断地更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呢?为此,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1.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也说过:“万恶懒为首,百善勤为先。”我国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奋治学的优良传统。

勤奋不仅是体力上的勤劳,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勤勉。一切勤奋的人,都是爱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在这一方面,古今中外的创业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1910)就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可见,时间对于事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难怪西方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是常数,这话又对又不完全对。在物理学上,时间是常数,但是对于管理学家来说,它又是变数,是随着时间的有效管理而变化的。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首先就表现在时间的最有效的使用上。反之,一个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仅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磨灭其意志,损伤大脑的创造性。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大概有以下的特征:时间观念淡薄,工作没有严格的计划,生活没有规律,办事作风拖拉,言语不精练,对人、对事缺乏热情,等等。总之,缺乏事业心和进取精神。

时间是最宝贵的,浪费时间是最大的浪费。鲁迅先生曾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浪费时间的现象确实比比皆是,似乎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了。浪费时间的表现很多,比较突出的是“文山会海”,它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成了滋生官僚主义的温床。时间观念是同生活工作节奏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时间观念越强,越能刺激加快工作的节奏;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又容易强化人们的时间观念。例如,我国派出去的留学生,他们刚一到发达国家时,颇有不适应之感。可是,经过几年以后,他们完全适应了,树立了现代的时间观念。当他们再回到国内时,他们又感到不习惯,简直不能容忍到处都是“磨洋工”的现象。如果不建立现代化的时间观念,加快工作节奏,不改变“不用着急”、“慢慢来”的作风,中国要实现持续发展是很困难的。

学会有效利用时间是可能的,关键要有恒心。怎么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有计划地使用时间。像物质财富一样,时间是可以计划使用的。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接待客人,这一切都应当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提倡普遍使用工作日志的方法,当你还不能自觉地使用时间时,它可以提示和监督你。我看到国外大学教授和公司的经理们,每人都有一个小本,记载着自己的时间表。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很守时的,无论是上课、开会,或是约谈、赴宴,他们都正点到达,提前和迟到是浪费时间,而迟到更被视为不礼貌。养成计划使用时间,应当从小做起。对此,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当起表率作用。

二是合理地支配时间。根据人脑的思维规律和工作的特点,可以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从早晨到下午2时,这是一天的精力旺盛期,应安排从事最重要的学习和工作;第二单元从下午2时到晚上6时,这一段是人的情绪和思维不太稳定的时期,比较适合从事一些轻松的学习和工作,如开展电化教学,讲授艺术课程,做笔记等;第三单元从晚上6时至午夜,这时人又重新回到平稳状态,因此比较适宜思考、记忆和写作等。在不同的时间,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这既是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也是科学用脑的诀窍。

三是想方设法挤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是很形象的比喻。由此,我也想到:时间像流水,如果不用,就会白白地流掉。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们,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为什么可以写出等身的巨著呢?时间又是哪里来的呢?是挤出来的,他们个个都是惜时如金的人。例如,欧阳修思考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来说,一切时间都是属于他的;对于不爱惜时间的人,他所有的时间都是属于别人的。

对于有效地利用时间,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在我任大学校长期间,要担负校务、业务和家务三副担子。在学术研究上,我除了化学的研究以外,还从事高等教育学及管理学的研究,负担是比较重的。我的夫人经常关切地问我需要什么,我说不需要,我最需要的是时间。在繁忙的校务工作之余,我从未停止过著述。写作的时间哪里来的呢?也是挤出来的。我的经验是:在利用时间上,要化零为整;在写作上,要化整为零。我曾把这比拟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意思是,把零星的时间聚集起来,就有了时间;要完成一项大任务,可以从完成具体任务开始,它犹如胚胎的成长一样,一旦长大成熟了,那么一项新的成果就诞生了。

2.学会读书

读过书的人,是否都会读书呢?不一定。读书是一门学问,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有的甚至到老也学不会。英国思想家拉斯金(John Luskin,1819—1900)说过:“有的人读完大英博物馆里的全部书籍仍然没有教养,有的人能一字一句地正确地理解好书,哪怕读十页,也会成为有教养的人。”[15]这说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大小不完全是由你读书的多少而定的,要看你读书是否得法,是否真正读进去了。

要学会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过去,大学只重视传授知识,但是在知识急剧增长的时代,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而且那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也是盲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现在是用80%的时间教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未来,这个比例应当倒过来。”[16]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转变学习观念。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应当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学习不能再是单纯学习知识,必须把学习知识与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二是学习不光是读书,必须把读书、思考和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

关于学习的本质,李政道先生曾作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真正的学习是要没有路牌也能走路,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本质。”[17]要学会自己走路,有两点是必须克服的:一是要摆脱教师“抱着走”的学习方法,一定要自己独立地走,即便是摔了跤,也还要坚持自己走;二是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时刻去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些原则是重要的,它是善学与不善学的区别,而且也是衡量聪明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标准。

自学和自己研究符合独立自主学习的原则,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学习方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很多大学问家都是善于自学的,而且有的就是自学成才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没有上过大学,甚至连高中也没有毕业,17岁时为父所迫去经商,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学,数十年如一日。他于45岁时开始学习微积分,70多岁还苦攻挪威文。他通晓10多个国家的文字,博学多识,被马克思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像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是很多的,如爱迪生、法拉第道尔顿等,他们不仅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治学经验。

自学与读书是分不开的,因此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于培养创造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自古到今,名人学士们流传下来的读书方法很多,各有风格。对于这些读书方法,应当有所选择,做到古为今用。在众多的读书方法中,我比较推崇梁启超的读书二法。梁启超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在学术上却很有造诣,而且倡导的读书法也是极为开明的。他的读书二法是:一是“鸟瞰式”,他说“这种方法在知大概”。二是“解剖式”,他说“这种方式在知底细”。他不仅指出二法各有所用,而且还主张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18]华罗庚也提出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由薄到厚,是指求知必须由少到多;另一种是由厚到薄,是指由浅到深,由多到精[19]。实际上,华罗庚的二法与梁启超的二法,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主张粗细结合,读与思结合,入与出结合。古人读书,十分强调“读书须知出入法”。所谓入,就是能领会书中之要,掌握其精髓;所谓出,不仅是再现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脑加工,产出新的思想、观念和结论。由此看来,“出入法”实乃读书的科学方法,是培养创造力的读书法。

读书不仅要得法,而且还要懂得读书的艺术。与读书方法不同,读书艺术是用以调整读书的时间、环境和心理作用的一种方法。对此,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科尼治提出了六种方法,对于提高学习能力颇有效果。这六种方法是:一是切忌长时间阅读,每日规定一定的时间,形成规律,持之以恒;二是一次学习一个课题,通篇融会贯通理解,切忌逐字逐句死记硬背;三是饭后不要马上读书,既保证血液供给胃肠消化,又不致损伤大脑;四是按照每个人的生物钟进行学习,切忌一刀切;五是读书时要与世隔绝,排除外界对心理活动的干扰;六是读书时,要尽量用自己的文字演绎书里的知识和理论,不求急于背出书中的名词。这些方法很有道理,考虑到了心理、环境、生理卫生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也有别于那些死读书的方法,颇有大力推广的必要[20]

3.增强科学的记忆力

在强调创造性学习时,我们曾明确表示不赞成死记硬背,但为什么又提出要增强记忆力呢?为了避免误会,所以我特地表述为“科学的记忆力”,以示与“死记硬背”的区别。科学的记忆力不仅是一个人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而且也是构成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如果因为我们不赞成死记硬背,就可以不再下苦功夫,不加强科学记忆力的训练,那就是极大的误解。“苦”与“死”是不同的,前者是进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后者却是紧箍咒,是束缚创造性的。所以,我们反对的是死读书和死记硬背。

科学的记忆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是进行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它与死记硬背是有区别的:一是目的不一样,前者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后者是盲目的;二是信息存储的方式不一样,前者是灵活的,记其精华,后者是机械的;三是加工方式不一样,前者是既存储,又加工,后者是单纯地存储;四是输出方式不一样,前者输出的是经过加工和创造后的产品,后者是再现原始的信息。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科学的记忆方法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对于进行发明创造是十分重要的。

也许有两个问题会模糊我们对加强科学记忆力的必要性的认识:一是知识增加和更新得如此之快,人的记忆力能满足需要吗?二是电脑的储存功能已经很大了,还需要记忆吗?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记忆力的作用问题。增强记忆力有两个目的:一是存储有用的知识信息;二是锻炼“创造脑”,培养创造能力。过去,我们所说的加强记忆力,仅仅只是为了头一个目的,完全忽视了第二个目的。只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要求人的大脑记忆全部人类的知识,也不会认为有了电脑就不需记忆了。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学生的发展(即智力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掌握知识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上的进步又应当促进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我认为,增强科学记忆力与培养创造力也就是这样的辩证关系,即增强科学记忆力,有利于开发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开发,又进一步增强科学的记忆力。

心理学家们认为,记忆有三种类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目的性划分,记忆又可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记忆之谜虽然尚未完全揭开,但人们已经基本上弄清了记忆的过程,它是一个识记——保持——再现的连续过程。虽然每种类型的记忆都有各自的作用,但从智力开发来看,最重要的还是长时记忆。人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历史上一些人记忆力超群,都是由于他们的脑力开发得比较充分。例如,英国伯明翰有一个19岁的大学生莫利斯,他有异常的记忆力。在11岁那年,他能背出同校720个同学的名字、住址和生日。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语言博士舒尔策能讲200种语言,在大学他通过了35种语言的考试。日本的友寄英哲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以后的2万位。秘鲁的幽默家费利佩·卡沃内利创造了连续讲幽默笑话72小时的纪录,而且是用5种语言讲的,他的记忆力非常,共讲述9000个故事。以上虽然是一些典型例子,但它们却生动地说明,大脑的记忆功能是十分巨大的。记忆力强的人与记忆力弱的人的差别,主要的不在于先天,而在于后天的脑的锻炼。

增强科学记忆力虽然有法可资借鉴,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刻苦地锻炼。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文革”中被投入监狱,坐牢长达7年之久。在监狱中,他没有笔和纸,就用打腹稿的形式,“默写”出了100多万字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全书共22章,183节,打腹稿85遍。这需要何等顽强的意志!如果没有惊人的记忆力,那100多万字的著作是决然形成不了的。孙冶方先生的事迹说明,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学贵有恒,坚持就能成功!

4.从研究中学习

在19世纪初,德国率先把科学研究引进大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而且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正在努力把科学研究引入到教学中,让大学生们参加科学研究。这一措施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在于提供了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培养富有创造型人才。

大学生能不能参加研究工作呢?回答是肯定的。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课题,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精心做好组织工作,大学生们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美国一部分大学为大学生开设“独立研究”课,鼓励他们参加研究工作。美国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Sheldon L.Glashow)主张:“应该让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授和老年教授在一起工作。在校任教的老师应加强科研,在科学院的研究员,应到学校去兼课,带一些学生。”他还说:“教学与科研分开的制度是非常糟糕的制度。”

美国大学的“独立研究”课,不是讲授的课,而是计算学分的科学研究工作。美国学生一般不太重视上课,他们喜欢花更多的时间看资料,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与教授谈话,在教授指导下进行研究,并以研究论文来评定学分。这就是从研究中学习的方法,虽然听课不多,但他们却受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例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理工学院有一个学生,他只去上了3次热力学课,考试前突击5天就通过了。他虽没去听多少课,但他主要搞研究,结果他解决了中子振荡器中的一个方程式。他既获得了能力,又做出了发明。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好处是:通过科研任务,把一些未知的问题摆到他们面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研究和创造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让他们看到自己成果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把他们的工作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研究,为他们提供了从研究中学习的机会,做到学用一致。

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有利于发现优秀的人才。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大都有早熟的特点,不少就是在大学的研究中“冒”出来的。例如,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在大学一年级时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进行正17边形的作图法,解决了两千多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天文学家伽利略17岁上大学时,就发现了摆振动的等时性规律;17岁的爱因斯坦,写出了关于磁场中的以太研究现状的论文;两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在大学一年级时就提出了化学键的新概念,等等。

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内容是很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目前的条件看,可以采取的形式有:毕业论文(或设计)、学年论文、设计实验、工艺革新、社会调查与咨询、业余创造等。对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所区别,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研究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并且尽可能地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出成果又长才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②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83.

[3]科学学,1984(9):26-27.

[4]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J].高教文摘,1987(2):2-4.

[5]人民日报,1988-04-05.

[6]自然杂志,1981(1).

[7]世界发明,1988(5):3-4.

[8]外国教育研究,1986(3):34.

[9]参考消息,1988-02-24.

[10]柏拉图,等著.教育的艺术[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53.

[11]赵振清,等.成才之路[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1:30.

[12]中国青年报,1988-09-02.

[13]柏拉图,等著.教育的艺术[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63.

[14]健康报,1985-01-08.

[15]池田大作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05.

[16][南斯拉夫]纳伊曼,著.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63.

[17]科学学,1984(9):26-27.

[18]书刊导报,1988-07-14.

[19]文汇报,1982-01-12.

[20]参考消息,1987-08-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