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系整合的必要性一、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前文已述,“核心期刊”引发诸多负面效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整合“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目的并不是为学术论文寻求“更为权威”的评价工具,也不是以整合后的“核心期刊”遴选来代行学术期刊质量综合评价之职。

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一、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前文已述,“核心期刊”引发诸多负面效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核心期刊”遴选本身来看,存在着体系众多、名目纷繁、“政出多门”等问题,导致了人们认识和使用上的极度混乱,影响了人们对“核心期刊”的合理使用,也使得“核心期刊”遴选的意义和价值不断被泛化、异化。其一,整合国内各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多”和“乱”的问题。

其二,“核心期刊”遴选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近年来,不少单位盲目跟风,纷纷上马,“不遗余力”地进行“核心期刊”的遴选。从目前国内6大体系的遴选情况来看,资源配置交叉、重复的问题尤为严重,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整合的目的之一,就是优化配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其三,前文已述,过于频繁的“核心期刊”遴选分散了办刊的注意力。无论是期刊遴选,还是期刊评价,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促进期刊的发展。现在一年当中,一家期刊往往要面对几次期刊遴选和评价,干扰了期刊正常的编辑出版秩序。可以说,期刊遴选和评价已成为制约学术期刊发展的又一“瓶颈”。整合“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就是要有效减少遴选频次,还学术期刊界一个安静的发展环境。

其四,国内已进行了30多年的“核心期刊”研究,大规模的“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的遴选也有数十次之多。但整体遴选水平依然相当落后,不用说遴选指标完全西化,就是一些常用的遴选指标如“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等,甚至连最为公认的“影响因子”指标,不少体系也还没有能很好地采用。投入不可以说不多,但为何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原因之一,就是急于求成,大家都不愿去建设一些基本的指标数据库。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在分析核心期刊表时间滞后的原因时就慨叹“缺少准确的期刊数目数据库”,“工作难度大,进度慢”。[1]整合遴选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相互合作、分工明确、重点突破、互惠多赢的期刊遴选体系,提高期刊遴选的质量。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整合“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目的并不是为学术论文寻求“更为权威”的评价工具,也不是以整合后的“核心期刊”遴选来代行学术期刊质量综合评价之职。整合后选出的“核心期刊表”,其基本功能也只有两个,一是为图书情报机构订阅、馆藏学术期刊提供一个参考目录,二是为“引文索引”(如“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选择提供参考。还需指出的是,图书情报机构在确定订阅、馆藏学术期刊时也不能完全依赖“核心期刊表”,而应该充分考虑本馆的性质,广泛听取读者意见来确定,同时还应该强化自身的特色馆藏,不可淡忘那些新刊,以及那些没有电子文本(上网或编入数据库)的学术期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