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是什么意思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7.1.1 国际收支的概念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国际金融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根据不同的经济分析需要编制了格式不同的国际收支平衡表。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向IMF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汇总后定期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簿记的记账方法编制。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7.1.1 国际收支的概念

1)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国际金融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由于当时只有在贸易收支出现盈余时才能带来黄金内流,因此当时的国际收支概念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一国的外贸收支。后来,各国开始逐步重视以货币结清的其他各种国际经济交易,此时的国际收支概念被用来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以外汇结清的各种到期收付的差额,它包括了所有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如国际贸易、国际资本借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那些没有引起外汇支付的交易如补偿贸易易货贸易和实物形式的无偿援助等也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范畴。国际收支概念不再以外汇支付作为基础,而是以国际经济交易作为基础,这使国际收支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与发展,人们对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已达成共识。国际收支被普遍认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时,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但通常以一年作为报告期。与国际收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国际借贷,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点上对外债权与对外债务的汇总。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国际收支是因,国际借贷是果,国际借贷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国际收支中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所引起的。另一方面,这两个概念又是有区别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描述在一定时期的发生额,而国际借贷则是一个存量概念,描述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避免把他们混淆起来,对理解国际收支概念的基本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正确理解国际收支概念中居民与非居民的涵义。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政府机构三类。自然人一般是根据其居住地点和居住时间来判断,凡是在一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自然人,不论其国籍如何,都是该国的居民。据此,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属所在国的居民。但身在国外且代表本国政府的个人(包括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般被认为是该国的居民,是所在国的非居民。就法人组织而言,一个企业或者非营利性团体在哪个国家成立注册的,就是哪个国家的居民。据此,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分别属于所在国的居民,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公司内贸易应该被记入国际收支。政府机构,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以及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都是本国居民,凡设在该国的外国使领馆和国际组织机构都是该国的非居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第三,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交易包含四种类型:①交换,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一种经济价值(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等实际资源和金融资产)并从对方得到等值的回报。②转移,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偿。③移居,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移居后,该个人原有的资产负债关系的转移会使两个经济体的对外资产、债务关系均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应记录在国际收支之中。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推论确定交易的存在,即使实际流动并没有发生,也需要在国际收支中予以记录。国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就是一个例子。投资者的海外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中,一部分是属于投资者本人的,如果这部分收益用于再投资,则必须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尽管这一行为并不涉及在两国间的资金与服务的流动。

2)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

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是两个有联系的概念,但是要注意区分。国际借贷也被称作国际投资头寸,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它们的区别在于: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描述了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而国际借贷是一个存量概念,描述了一定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收支为因,国际借贷为果。一国国际收支中的金融账户收支差额的历年累积,即为该国的国际借贷或国际投资状况。

7.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国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国际经济交易,掌握对外经济交往的全貌,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就需要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这一重要的分析工具。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年、一季度、一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根据不同的经济分析需要编制了格式不同的国际收支平衡表。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向IMF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汇总后定期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为了便于会员国编制平衡表,并使各国的平衡表具有可比性,以及统计发展的需要,IMF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最新版为2009年出版的《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书中制订了国际收支平衡表新的标准格式。在《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下文简称BPM6)之前,IMF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目前大多国家使用的是1993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下文简称BPM5)。我们这里采用IMF于2009年新出版的BPM6的最新规定来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簿记的记账方法编制。借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和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和负债增加。“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因此,从原理上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相等的,其净差额为零。这样,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贷方的是货物、劳务的出口(向国外提供实际资产)和资本流入(本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记入借方的是货物、劳务的进口(从国外取得实际资产)和资本的流出(本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更简单地说:贷方记录的是本国从外国取得收入的交易,借方记录的是本国向外国进行支付的交易。无偿转移由于本身没有对等的交易可以记账,只能使用某个特定的“对应项目”记账,以符合复式簿记的要求。当从国外取得无偿收入时,先贷记无偿转移的收入,再借记相应的对应项目(如进口、在国外银行存款增加等)进行平衡;当向国外无偿支出时,可借记无偿转移支出,再贷记相应的对应项目(如出口、在国外银行存款减少等)进行平衡。

基于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各事项(比如签订买卖合同、货物装运、交货和付款等)一般都是在不同日期进行的,对此,IMF明确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也就是说以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为准。例如,在以延期付款方式进口货物后,由于欠了他国的款项,应借记进口并贷记短期资本。再如,某种劳务虽已提供,但在编表时期内尚未获得收入,则也应按劳务提供日期记录,把尚未获得的收入作为债权记录。又如,在编表时期内,由以前对外债务引起的到期应予支付但实际上并未支付的利息,应该在其到期日将未付的利息作为新增的负债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内容

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详细程度和格式虽有一些不同,但都有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错误与遗漏账户。我们参照IMF2009年新出版的BPM6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格式,编制了一个简表(见表7.1)。

表7.1 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格式简表

续表

(1)经常账户

有时也被称作经常项目,它反映了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实际资产的流动,包括商品与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三个科目(IMF1993年出版的BPM5将经常账户分为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科目)。经常账户和它的各个科目通常都列出了贷方额和借方额以便计算差额。经常账户差额有时也被称作经常账户收支,经常账户盈余表示其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说明经常账户交易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经常账户赤字则相反。

商品与服务。BPM6将经常账户下的商品与服务归于同一个大科目,而BPM5则分为两个大科目。第一,商品。是经常账户和整个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科目,记录一国的商品出口和进口,又称有形贸易。BPM6将商品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商品与其他商品。其中一般商品包括除中介贸易品、非货币黄金、旅行携带品、建筑物和政府商品与服务以外的,经济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了交易的商品;其他商品主要包括中介贸易品和非货币黄金。而BPM5将商品细分为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商品科目的贷方记录出口值,借方记录进口值,商品出口值和进口值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或贸易收支。在进出口业务中,出口值习惯上使用离岸价格(FOB)计算,进口值习惯上使用到岸价格(CIF,即离岸价格加上保险费和运输费)计算。为了统一口径估算进出口的价值,IMF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一律使用离岸价格(FOB)计算进出口价值,将进口商品的保险费和运输费从进口支出中剔除,并将它们列入服务项下。第二,服务。记录服务的输入和输出,又称无形贸易。这一科目记录的交易内容比较广泛,子科目的划分BPM6与BPM5基本相似,包括运输、旅行、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除保险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费和手续费、其他商业服务、其他私人服务、政府服务等细目。贷方记录服务输出值,借方记录服务输入值。

初次收入。BPM6区分了初次收入与二次收入。初次收入指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或向他人提供金融资产与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初次收入主要包括雇员报酬、利息、股息、再投资收益、租金等科目。BPM5与之相对的项目为收入,但BPM5主要设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细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而获取的利润、股息、利息等记在投资收益科目下。

二次收入。二次收入指通过当期转移支付(如政府或慈善机构)的收入再分配而获得的收入。二次收入项下主要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的不发生对等偿付的单方面支付,即经常转移。经常转移分为政府和私人单方转移两个方面。政府单方转移主要有债务豁免、政府间经济和军事援助、战争赔款、捐款等,私人单方转移主要有侨民汇款、年金、赠予等。二次收入的贷方记录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单方转移收入,借方记录本国向外国的单方转移支出。BPM5中与二次收入相对应的项目为经常转移项。需要注意的是,转移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经常转移记录在经常账户中,即二次收入;而记录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的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本转移记录在资本账户下。

(2)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在BPM5以前的《国际收支手册》中被笼统地称作资本账户或资本项目,并没有加以区分,BPM5虽然将它们细分为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两大部分,但仍划为同一个大项,即资本与金融账户。BPM6则将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各自单独划为一个大项。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转移是指一经济体的居民实体向另一居民实体无偿提供了金融产品或服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租赁及其他转移。资本账户反映了资产所有权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移,即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资本流出是指本国对外资产的增加,即本国居民对非居民所持有的索偿权的增加,或指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即非居民对本国居民所持有的求偿权的减少;资本流入则是指本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录的是资本流入,借方记录的是资本流出。

(3)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是指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BPM5将金融账户划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大类。而BPM6将证券投资中的子科目金融衍生产品分离出来与雇员股票期权作为一个新的大类,即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其他投资、储备资产五大类。第一,直接投资。其特征是投资者对非居民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权,有永久利益。它可以采取直接在国外投资建立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非居民企业一定比例股票(IMF规定最低比例为10%)的形式,或采取将直接投资利润进行再投资的形式。第二,证券投资。指购买非居民政府的长期债券、非居民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等。这里应指出的是,当证券投资中拥有非居民企业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时(如IMF规定10%以上,我国则规定25%以上),就作为直接投资。第三,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金融衍生品合约,指与其他特定的金融工具、指标或商品联系,并通过它特定的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权益和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可以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雇员股票期权(ESOs),指企业给予其雇员在将来某一段时间内按照一定价格购买其股票的选择权,以作为一种报酬。尽管雇员股票期权不完全符合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但由于它们具有金融衍生产品的一些特点,因此被划归一类。第四,其他投资。这是一个剩余项目,凡不包括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储备以内的一切资本交易均在此记录。这些资本交易除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和贸易融资等长短期贷款外,还包括货币、存款、短期票据等。第五,储备资产。指国际储备(或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指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可用于满足国际收支平衡需要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等官方对外资产。按照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国际储备的增加额被记入借方,官方储备的减少额被记入贷方。这样,国际储备的借方净额表示国际储备的净增加额,国际储备的贷方净额表示国际储备的净减少额。

在以往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考虑到官方储备资产对一国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官方储备被单独列为一个账户,称为“平衡账户”。这种方法现在还为许多学者采用。事实上,资本交易还可以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从其他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例如,从资本交易的主体(或资本的拥有者)来看,有私人资本和官方资本之分。上述国际储备只是官方资本中的一部分,再如,从资本的偿还期来看,有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之分。长期资本是指期限为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如股票)的资本;短期资本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各种划分方法还可以根据需要交叉运用,譬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在资本账户下细分私人长期资本和私人短期资本;官方长期资本和官方短期资本。需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游资的大量积累,在一些资本账户完全放开管制的国家中,私人短期资本近年来的流动额越来越大,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非常显著,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私人短期资本的分析。

(4)错误与遗漏

账户根据复式簿记原则,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该是相等的。但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甚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须保密,不宜公开,虚报出口等),平衡表实际上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上述统计偏差,即“错误和遗漏”科目。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贷方;反之,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借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和平衡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了复式记账的原则,因此国际收支从会计意义上说总是平衡的。但是这种平衡只是账面的、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学意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个具体账户和科目的借方额与贷方额往往是不相等的,这种差额被称为局部差额,如贸易差额、劳务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等。

在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经济分析时,人们往往很注重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某个账户或科目的交易所形成的局部差额。通常,我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置画上一条水平线,在这一水平线以上的交易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被称为“线上交易”;而在此以下的交易被称为“线下交易”。很显然,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账面上是平衡的,当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其借方总额时,线下交易的贷方总额必然大于其借方总额;反之亦然。

线上交易所形成的差额是否为零,是一国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当线上交易差额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当线上交易差额不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其借方总额,称为盈余,在盈余前应冠以“"”表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号一般省略);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小于其借方总额,称为赤字,在赤字前应冠以“-”。

线上交易的局部盈余或赤字,正好可以被线下交易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予以弥补。表7.2列出了常见的几种国际收支局部差额及其线下弥补项目。

表7.2 几个国际收支局部差额的内容及其关系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代表该国贸易收支平衡。在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时,贸易收支差额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对许多国家来说,由于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贸易收支的数字尤其是货物贸易收支的数字易于通过海关的途径及时收集,因此贸易收支差额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贸易收支差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还在于,它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经常账户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的差额。当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顺差;当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逆差;当贷方总额等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收支平衡。经常账户差额与贸易差额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项目余额的大小。由于收入项目主要反映的是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所取得的收入,因此,如果一国净国外资产数额越大,从外国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就越是容易出现顺差。相反,如果一国净国外负债越大,向国外付出的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就越是容易出现逆差。经常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之一。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贷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增加,换句话说,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借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减少,亦即经常账户逆差表示该国对外净投资减少。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该差额具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它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根据复式记账的原则,国际收支中的一笔贸易流量通常对应一笔金融流量,当经常账户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账户提供了融资。因此,如果该差额越大,代表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越强。第二,该差额还可以反映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已经逐步摆脱了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而表现出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将能够反映该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这种独立的资本运动规律。

综合差额是将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进行合并,或者把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与错误和遗漏剔除以后所得的余额,称为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它是全面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综合指标,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差额往往就是指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如果综合差额为正,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顺差;如果综合差额为负,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逆差;如果综合差额为零,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这一差额判断一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以及货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如果综合差额为正,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不断增加,本国货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如果综合差额为负,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下降,本国货币将面临贬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这一差额判断是否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政府也可以根据这一差额确定是否应该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

2)开放经济下国民经济的核算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其对外资产负债表国民收入账户和资金流量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是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表7.3简要地概括了国际收支和国民收入核算的关系。

表7.3 简单的国民经济账户

上表可以表示为:用CA表示经常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可以近似地(忽略转移收支)表示为:

上式就是国际收支和GNP的关系。假定T为税收,X和M分别为经常账户收入和支出,则私人部门储蓄为S=Y-T-C,CA=X-M,上式可整理为:

(X-M)=(S-I)"(T-G)

这就是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最基本公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