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

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主要特征是,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在我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

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

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剧场艺术。

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

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即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

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独幕芭蕾、芭蕾小品等。

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我国芭蕾舞的历程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三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对我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我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我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我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1954 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19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三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三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我国广大群众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地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

19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

这一时期我国派出了蒋祖慧、王锡贤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

不久,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纪录”,却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芭蕾舞剧,因为该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此后,《白毛女》的出台,与《红色娘子军》平分秋色,这是我国芭蕾舞剧的又一成功探索。

《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在我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

新时期的中国芭蕾

首先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芭蕾技艺,而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初,陆续有来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国的著名芭蕾艺术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来华传授技艺。

十多年间,我国陆续上演了多部不同风格的西方经典剧目,如:1980年,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著名芭蕾舞剧《希尔维亚》;1984年,演出了安东•道林版的《吉塞尔》;1985年,演出了《唐•吉诃德》;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睡美人》等,均很成功。

与此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传统,陆续上演了《葛蓓莉亚》(1979)、《舞姬》(1981);上海芭蕾舞团上演了《那波里》(又名《渔夫与新娘》)第三幕;天津歌舞剧院复演了《西班牙女儿》(1982);此外,于1981年组建的辽宁芭蕾舞团推出了《海侠》(1983)等芭蕾舞剧。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经过世界各国芭蕾权威指导演出纯正的古典芭蕾名作,使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迅速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