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时间:2024-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作 者:徐泓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3年定 价:45.00元内容简介《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感动中国》这些央视的黄金栏目,原来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陈虻,中国电视纪录片里程碑性的人物。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 者:徐泓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


定 价:45.00元


内容简介


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感动中国》这些央视的黄金栏目,原来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陈虻,中国电视纪录片里程碑性的人物。从1985年开始,陈虻在23年的电视职业生涯中为中国电视事业奉献了经典作品,奉献了品牌栏目,奉献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健康,也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而他提出的“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理念至今仍被诸多业内人士奉为圣经,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也将他视为精神领袖。


在陈虻去世后,他的好友将他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汇集成书,从18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也许就在你翻开某一页的时候,耳畔就会响起那合着三弦声的台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精彩书摘


想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但成功的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倘若你努力,但你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重要的是观念。而认识观念、改变观念完全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推荐导师


陈虻是我同事,是东方时空的创始人之一,大家都熟悉那句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陈虻写出来的,他也使得我们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走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过去我们的镜头面对的人都是显耀、精英,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始,我们《东方时空》才更人文、更平实。他英年早逝,他的墓前面是一块石头,那块石头上刻着一行字,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时他要为“生活空间”想出相当于广告语的一句话,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有一天夜里他在半梦半醒之间,脑子里出现了这句话。我想一个人能为这个时代留下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的价值。这本书是陈虻谈业务的一本书,是北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徐泓老师根据陈虻的讲课、座谈记录整理的。可以把它当作一本业务书,但我们的目光不要仅聚焦于业务,我觉得这里有一个人的价值观,有一个人看人的态度。


今年是我们《东方时空》20年纪念,当我们都很年轻的时候,当时白岩松还渴望年老,我们曾经在一起。《东方时空》改变了很多,最起码它首先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其实它在观念上,就它对社会的影响,《东方时空》都可以写进中国电视史。现在白岩松同志终于不渴望年老了,也是花白的头发了,我们将在今年纪念一起走过的20年。这时候我看到这本书,这种感慨我特别希望跟大家分享。尽管我们是一块儿走过来的,但是大家是一路看过来的。我现在走到哪里,很多年轻人看到我都会说,我们都是看着你的节目长大的。我们特别怀念《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让人期待、让人守候的那段时光,那是做电视人的黄金时期,那是做电视人的幸福。我不知道那个时代会不会回来,今年我们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回味那个年代,纪念那个年代,这本书就是一本特别“有形”的纪念。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