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认为,商品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运用抽象法是很重要的。上述抽象法其实是经济过程本身就存在的现象在科学方法上的反映。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第一节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马克思认为,商品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对这里有关商品的定义,从前有过错误,即认为括号中的价值实体是指使用价值,价值量指的是价值。其实,马克思说的是价值包括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两个方面,这一点谈下去便清楚。这里分析了四个问题,即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其中侧重谈价值实体问题,实体问题解决了,量如何决定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从这里开始,说明我们的研究要从分析商品开始。接着便谈使用价值。因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这就是使用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不论财富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这就是说:“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政治经济学并不研究使用价值本身,它只是从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角度,涉及使用价值。既然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不能离开物质,而它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那么,凡是非物质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交换价值(以后就谈到,也不可能有价值)。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虽然也谈使用价值,但常常把它和物质相分离,以为它只是一种效用,或一种劳动即服务,从而认为效用,服务都有交换价值(从而也有价值),这是错误的,违反了马克思的理论。

从使用价值转到研究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例如1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或Z量金相交换,即交换价值表明:“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或等式说明,在不同的物或使用价值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Z量金里面,有一种等同的东西,即两种不同的物都等于某种第三种东西,这个第三种东西不是第一种即小麦,也不是第二种即金,但是第一种物和第二种物都能化成这第三种东西,这第三种东西,即“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因为“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而“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有的庸俗经济学家,认为等式中共同的第三种东西是使用价值或效用,有的认为是客观效用,有的认为是主观效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是错误的。

在这里研究交换价值只是作为过渡到研究价值的桥梁。在等式中,“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但由于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也就是把那些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这样,交换价值中的第三种东西,“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这里说的价值,是价值实体。

庸俗经济学家主观效用价值论者庞巴卫克反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并曲解他在价值理论形成中运用的抽象法,将其说成只是逻辑的运用,他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价值既然是某一种共同的因素决定的,那为什么不能由其他的共同因素来决定呢?马克思主张劳动决定价值,但他没有任何积极的理由,而只提出消极的理由,那就是与使用价值无关,使用价值不能是价值的决定者。结论是:从没有看见过比这更坏的逻辑。于是,他就运用逻辑,找寻共同的因素,认为这就是交换的双方都有效用,并且是主观评定的效用,由它决定价值。这从方法论到理论都是错误的。

现在的问题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由生产该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那么,这些生产者或由他们生产的商品量有没有一定量的限制呢?这就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劳动时间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单纯指生产一个商品在平均条件下所需要的时间,而是指生产商品的数量符合社会需要时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正是这样,列宁便在《市场理论问题评述》中指出:价值理论假设而且也应当假设需要和供给是均衡的。但他决不断言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一直遵守着或可能遵守这种均衡。

认为价值理论以假设需要和供给均衡为前提,这似乎是一种循环论证,因为需要本身要以价值为前提。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商品是从产品变来的。在产品生产中,人们就要根据各种需要,均衡地将劳动分布在各个生产部门上。这种劳动均衡分布,已经包含着价值量形成的物质因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它便决定价值量。当然,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劳动的均衡分布也在变化。

从上述全部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商品生产中是存在着平等关系的。第一,不管是什么劳动,即使是生产油画的艺术家,其劳动和砍柴的樵夫一样,都形成价值实体,就这点说没有贵贱之分,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扫除封建主义的等级关系。第二,不管复杂劳动还是简单劳动,不管各自劳动时间如何,商品的价值量都由简单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在价值量的决定上,各种劳动也是平等的。正是这样,商品便成为天生的平等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