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理想人格行事处世

理想人格行事处世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 不知礼,无以立:理想人格行事处世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八佾》在讨论了君子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质之后,有必要再对君子行事处世作一讨论,以期进一步了解孔子对理想人格的看法。实际上,理想人格的行事处世是与“礼”的关系紧密联系着的。《论语译注》称王公大人,亦可。

6. 不知礼,无以立:理想人格行事处世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阳货》

子曰:“好勇疾(59)贫,乱也(60)。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泰伯》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

子入太庙(6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6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

季氏旅(63)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6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65)泰山不如林放(66)乎?”

——《八佾》

阙党(67)童子将(68)命。或问之曰:“益(69)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70)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71)者也。”

——《宪问》

三家(72)者以《雍》(73)(74)。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八佾》

在讨论了君子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质之后,有必要再对君子行事处世作一讨论,以期进一步了解孔子对理想人格的看法。实际上,理想人格的行事处世是与“礼”的关系紧密联系着的。

在《阳货》中有一句话很值得重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礼制仅仅是指玉帛等祭祀礼物而言吗?乐仅仅是指钟、鼓之类乐器而言吗?显然,孔子是反对这种狭隘的观点的。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也是君子行事处世的一种社会规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是说做一个“人”,必须要有“仁德”,否则就不会符合“礼”“乐”的规范,从而失去做一个能自立于社会的正直之人的资格。前面所引证过的“克己复礼为仁”一语,也表示要加强个人修养、返回到礼的规范去。换句话说,礼乐就是造就君子的规范,不依礼乐而行是不值得肯定的人。在孔子看来,“不知礼,无以立”(《尧曰》),因为一个人不懂得礼的规范是难以处世立身的,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君子。他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也是同样的意思。而《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认为入太庙每事问是礼所规定的,因此不可违背它,可见孔子本人也确实努力遵循着“礼”的规范。

泰山“五岳独尊”摩崖石刻

当然,一般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礼的,而是要在行事处世中学习礼,从而使自己成为符合礼仪规范的具有道德素质的“君子”。《左传·昭公七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

这里孔子表扬了虽不知礼但能努力去学习礼的孟僖子,认为他“能补过”就不失为君子的举措。在《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批评阙党童子的话:“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依据礼的规范,童子与长辈在一起,应立于主人之北,面向南,随长辈而行应该略在长辈之后,不可并行。据此,孔子认为阙党童子不遵循礼的规定而大模大样地坐着、与长辈并肩而行,就判断他在道德修养上不是个求取进步者,而是个急于求成的人,因而对他进行批评。

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礼是有等级的,孔子不可能超越这一时代的限定而主张人人平等,因此我们也不必对此耿耿于怀,对孔子进行责难。其实,在当时社会中,作为有等级的“礼”与“刑”一样,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规范,如果没有这种礼对人进行规范的话,恐怕社会就会产生极大的混乱。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十分看重“礼”的规范性,强调不可做违背“礼”的事,由此,孔子对违背礼的行为是采取批评态度的。例如,身为大夫的季氏赴泰山祭祀,孔子弟子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随同而去。对此,孔子批评冉有为何不劝止,冉有回答自己无能为力,孔子讽刺道:“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意思是难道泰山之神不如林放懂礼吗?实际上是批评季氏、冉有不懂得礼,因为当时只有天子才配祭祀泰山,而季氏祭祀泰山则违反“礼”的规范。又如在《八佾》中,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祖先时唱着《雍》来撤除祭祀礼品,这种方法是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因此孔子对三家违反礼的规范是不满的。至于季氏用天子的八佾之舞,超过了礼的规范,孔子十分生气地斥责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于违反礼所规范的事,孔子不但反对,甚至连看都不想看。显然,孔子是用礼来对人们进行教诲,以期使人们变成君子。《礼记·曲礼》称“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倒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注释】

(1) 小人:道德低下者。

(2) 有恒者:有一定道德操守者。

(3) 亡而为有:没有装作有。亡即无。

(4) 约:贫困、贫穷。

(5) 泰:富有。

(6) 大人:官职高者。《论语译注》称王公大人,亦可。

(7) 狎:轻侮。

(8) 本:与“末”相对。本为基础,末为枝节。

(9) 传:传授。

(10) 倦:讲述、传授。

(11) 为:同意、赞同。

(12) 成人:道德完善之人。

(13) 公绰:孟公绰,鲁国大夫。

(14) 卞庄子:鲁国勇士。

(15) 道:方法、途径。

(16) 践迹:踩着脚印,指向他人学习。

(17) 莫吾犹人:大概与别人差不多。

(18) 弟子:后生小子。

(19) 谨:谨慎(说话)。

(20) 务:致力、从事。

(21) 先难后获:先付出后获得。但具体指什么,历来有不同认识。笔者认为:“先难”“后获”正是孔子对“仁”的两层意思的概括:“先难”是指仁者先施“仁”于他人是不容易的;“后获”是指施仁于他人之后获得(即验证)自己的“仁德”,先施仁于他人后加以验证“可谓仁矣”。

(22) 工:工匠,指手工业匠人

(23) 器:工具。

(24) 怀:关心。

(25) 事:同至。

(26) 病诸:达不到这样。

(27) 方:方法。

(28) 子张:孔子弟子颛孙师,字子张,陈人。

(29) 未成一篑:差一筐土。篑,装土的筐。

(30) 吾止:是我自己停止。

(31) 义:《论语译注》释为“合宜的原则”,误。义为道德概念之“义”。

(32) 孙:谦逊。

(33) 适:合适、合理。下面的“莫”意义相反。

(34)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诗·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句子。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诗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适足以取异也”,似可取。

(35) 惠:慈惠。

(36) 义:《论语译注》释为“合宜”,误。义为道德概念之“义”。

(37) 喻:明白、懂得。

(38) 公叔文子:卫国大夫。

(39) 公明贾:卫人。

(40) 告者:传话者。

(41) 过:错。

(42) 时:……时,指应该说话时。

(43) 其然:真是这样吗?

(44) 疏:同蔬。

(45) 肱:胳膊。

(46) 慧:聪明。

(47) 难:难以(教育、教导)。

(48) 谋:图谋、营求。

(49) 疚:惭愧。

(50) 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51) 戚戚:忧愁貌。

(52) 凋:凋弊。

(53) 为己:为自己。即为自己修养。

(54) 为人:为别人。即装样子给人看。

(55) 苟:假如。

(56) 上达:上达仁义。

(57) 下达:关注财富

(58) 弘毅:强毅。

(59) 疾:讨厌、厌恶。

(60) 乱:祸害。

(61) 太庙:开国之祖的庙。

(62) 鄹人:鄹,地名。孔子之父叔梁纥担任过鄹大夫,古代有称治所大夫为某地人的习惯,故鄹人指叔梁纥。

(63) 旅:祭祀。

(64) 救:劝止、阻止。季氏祭祀泰山不合礼制,故需劝止。

(65) 曾谓:难道说。

(66) 泰山不如林放乎:泰山之神不如林放懂得礼吗?

(67) 阙党:地名。

(68) 将:传达。

(69) 益:上进。

(70) 并行:并肩而行。按礼的规范,晚辈不可与长辈并排行走。

(71) 速成:急于求成。

(72) 三家:仲孙、孟孙、季孙,鲁国当权的三位大夫家族。

(73) 《雍》:《诗·周颂》中的一篇。

(74) 彻:同撤,撤除(祭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