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一种人格理想

传播一种人格理想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章 文明:传播一种人格理想历史常常在晦暗不明中默然前行,直到某一时刻被突然照亮。当代世界的生态灾难恰如一道强光,突然照亮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真相。中国模式的自然经济,能从根本上保障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的高度可持续性,是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或一种文明稳定繁荣、常盛不衰的绿色经济,但缺点是财力有限,常常难以应付异常膨胀的财政需求。

第十四章 文明:传播一种人格理想

历史常常在晦暗不明中默然前行,直到某一时刻被突然照亮。当代世界的生态灾难恰如一道强光,突然照亮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真相。概括而言,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和文明传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以农业为中心、以工商业为辅助的、可持续数千年之久的自然经济,古典中国为其代表;工商业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农业而以海上贸易、海外殖民为生命线的古典商业经济,古希腊为其代表,罗马帝国的经济是这一模式的扩大;封建庄园经济,中古欧洲为其代表;以大工业、大商业为中心,农业处于附属地位的不可持续的现代经济。

在这四种经济模式中,中国模式的自然经济与西方模式的现代经济是对立的两极,而希腊罗马模式的古典商业经济与封建庄园经济则可视为这两种对立模式的过渡形式。中国模式的自然经济,能从根本上保障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的高度可持续性,是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或一种文明稳定繁荣、常盛不衰的绿色经济,但缺点是财力有限,常常难以应付异常膨胀的财政需求。譬如北宋、南宋为防备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而无法大规模裁汰冗兵,经济长期积贫积弱的状况;又譬如清末社会因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尤其是康乾盛世以来人口的异常膨胀,财政的匮乏、经济的崩溃、政治的腐败以及科举制的废除,都驱使没有出路的年轻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西方模式的现代经济,以机械化大工业生产以及产品的全球倾销为中心,这种经济的优点是商品的极大丰富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大增强,但缺点和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大工业以掠夺消耗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它受控市场机制,必须不断地靠科技进步扩大其本已十分巨大的生产能力,而由此造成的巨大的产品积压,必须靠扩张海外市场以供其倾销,因此,抢夺全球自然资源以及产品倾销市场,就成为国际战争的核心动力,而近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各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空前高涨,就成为世界大战的真正导火索,积极备战、扩大军事工业生产、倾销武器,更成为这一罪恶经济的支柱。

其次,大工业生产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而被剥夺了土地与生计的农民,被迫涌入大城市的贫民窟,甘愿成为大工业的血汗奴隶。贫富的两极分化、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投机性所必然引起的经济危机与萧条,使无产阶级被迫起而反抗,社会为此蒙受惨痛的代价。苏联、东欧、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兼而有之的革命成功以后,执政党仍然推行西方模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而“计划经济”的实验被证明是失败的,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在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生存下去,并逐步取得其民族主义目标的成功。

再次,在大工业、大市场、科技进步日益把现代国家锻造成毫无人性的战争机器、争名逐利的官僚机器的同时,大工业的基础面临崩溃:有限的地球资源因为不堪大工业的掠夺而陷于枯竭。同时,大工业生产不仅造成了产品的积压和对市场倾销的疯狂追逐,大工业、大市场以及科技进步同时也造成了“人的积压”,人口的膨胀使粮食、医疗、求学、就业、住房、交通等公共设施与公共安全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现代化的物质成就中的绝大部分,被日益膨胀的人口以及少数拥有特权的富豪权贵所吞噬。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的不可持续性,宣告了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模式的现代经济的末日。

人类历史演进至今,其深邃的哲学意味才凸显出来:物质对精神的决定性,并非如人们所通常理解的那样,指机械化大生产所代表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类意识的最终决定性;从今天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物质决定精神,意味着:物质(自然生态)最终决定(限定)着人类文明活动的规模、强度等基本模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模式),最终决定(限定)着人类精神活动的界限与方向。

人类历史演进至今,已经最大限度地重演了文明活动的基本选择:是尊崇、爱护自然(以物质、精神、生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可穷尽与操控的终极生命,又称“道”),从而有效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地球生态的高度可持续性;还是暴殄天物、强暴自然与人类精神屈从于对外在表现形态(物质、欲望)的贪婪,从而自取灭亡呢?人类将继续掠夺自然以自掘坟墓、继续以市场手段和科技手段操纵物质、锻造彼此侵夺、彼此残杀的利器呢,还是从精神上控制自身、重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道德和谐、使文明获得新生呢?

末日的强光,正穿过千疮百孔的臭氧空洞,烧灼着今日的现实。艾恺在名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的结论中说:“我愿总结道: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他摇摆在人类正当的物质欲求与精神价值之间:“这两组欲求之间的冲突,不但象征和表达了人类最深的社会冲突,也象征和表达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最终一个问题:现代化增加了人类的幸福与满足了吗?……真正的答案,却绝对是否定的:在现代化与人类的幸福、满足之间,实际存在的却是成反比的关系……我们可以总结道:现代化及与其同时存在的反现代化批判,将以这个二重性的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1]

时至今日,对西方模式的片面现代化之不可持续性的认识日益深化,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在日益加剧的、从局部地区向全球蔓延的经济崩溃、社会危机、生态灭绝等灾难中的不断暴露,都在呼唤着全球人民觉醒、奋起和彻底变革的日子早日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