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我”的人格

“超我”的人格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的繁体写作“義”,字形由“羊”和“我”组成。“我”象戈形,表示人手中的兵器。“我”字本就是个象形字,表示戈类的武器,后来假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我”。到了现代,则正式把“义”字定为“義”的简化字。所以说,“义”是超越本能和亲情的精神追求,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既然“义”属于“超我”,可见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

11

“义”的繁体写作“義”,字形由“羊”和“我”组成。“我”象戈形,表示人手中的兵器。“我”字本就是个象形字,表示戈类的武器,后来假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我”。而“羊”,则跟“美”字上半部的“羊”一样,都是象形,表示男子头上佩戴的装饰。由此,“義”的字形所表示的就是一个手持兵器头戴精美装饰站立的威武男子,“義”字的本义就是威仪、仪式,是“儀(仪)”的本字。后来,“義”假借表适宜义,就是我们熟悉的“义”的概念了。适宜就是做该做的事情,是一个正直的人处事的方式。《论语》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遇到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怯懦了。成语“见义勇为”就源于此。

11409                        11410                                   11411

甲骨文的“義”    金文的“義”     小篆的“義”

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义”和繁体的“義”差别很大,其实这个“义”字也有很久远的渊源。古时有一个“乂(yì)”字,本是割草义,又引申为治理、安定等义,如《汉书》:“保国乂民,可不敬与!”“乂民”就是安民的意思。到了宋元以后,“乂”的本义很少使用,因为读音相同,民间就用“乂”或字形相近的“义”作为“義”字的简写了。到了现代,则正式把“义”字定为“義”的简化字。

1

“义”一般是指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进行帮扶而不求回报。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以家族为单元,血缘至上,与家族成员结成同盟、互相帮助是人性本能、亲情使然,至于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就不属于这种本能和亲情发挥作用的范畴。所以说,“义”是超越本能和亲情的精神追求,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

既然“义”属于“超我”,可见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义”的实现?儒家认为是“利”。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小人却不甘心为他人提供无偿帮助,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扶危济困的前提多半是有利可图,而一个人若是动了这样的心思,自然会离“义”字越来越远。

《三国演义》刘关张结拜是“义”,《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是“义”,《射雕英雄传》大侠郭靖誓死抗元也是“义”。文学作品总是将“义”赋予英雄,似乎它更多地被封存于理想世界,未曾普及于“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人间。其实,“义”就在我们身边,无须武功盖世、惊天动地,只要内心秉持“正义”,不“见利忘义”,成为君子并不难。

11432

明·陈洪绶《水浒叶子》





2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