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变迁影响上市公司减值行为的实证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变迁影响上市公司减值行为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正好契合或说明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会计准则会引导企业行为的规范化,体现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以及转销的过程中。为此,本书将首先分别就各年度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以期找出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所在。其中盈利状况统计中有3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七、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变迁影响上市公司减值行为的实证分析

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5年7月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在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无形资产减值适用于该准则,且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而且在于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这一规定仍然得以保留。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正好契合或说明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会计准则会引导企业行为的规范化,体现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以及转销的过程中。而且,大量的学术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证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包括无形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实可能性与存在性。在这种情况下,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必定会对企业的减值行为施加一定的影响。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下面将就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找出这些影响的具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无形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一)数据来源

本书采集了深、沪两市的所有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的数据(未采集B股市场的数据。且删除了中小企业板的数据),即深市只采集了主板A股市场的数据。本书的数据主要来自于CSMAR数据库,样本时间窗口为2003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本书采用的财务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计价单位为人民币元。此外,本书还参考了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和巨潮资讯。本书的数据处理主要是通过SPSS 17完成的。

(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分析

前面已经详细阐述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变迁的整个过程。基于这样的一个变迁,在假设2005年所有上市公司都及时得知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的前提下,本书将把样本期间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2003年和2004年,即上述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前,其特点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且预期以后年度也能转回,我们称这个时间段为“可转回期”;第二个时间段为2005年和2006年,其特点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基本确定以后年度将不能转回,我们称这个时间段为“过渡期”;第三个时间段为2007年,即企业会计准则开始执行之后,其特点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且预期以后年度也不能转回,我们称这个时间段为“不可转回期”。

为此,本书将首先分别就各年度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以期找出无形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所在。

1.计提公司数量和百分比分析

CSMAR数据库共提供了1199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财务数据。本书将统计这些上市公司在2003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

这1199家上市公司中,有1家属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上市公司2003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为-1 306 167 496.00,作者查阅了其2002年和2003年的财务报表后未发现相关说明,从而本书也并不知其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小于零的原因,所以本书决定将其作为异常值予以删除;有147家上市公司期初无形资产净额为零(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期初无形资产净额数据在CSMAR数据库缺失,经作者查阅相关报表后发现其无形资产净额均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147家期初无形资产净额为零的上市公司中有3家在2003年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这其中有两种可能,一是它们在2003年确认无形资产的同时就计提了减值准备;二是2003年其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当然是增加了需被合并的公司。

剩下的1051家上市公司2003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它们在2003年都是有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的。但其中1家属于信息技术业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为负数,经查阅其财务报表后无法得知其为转销还是转回或者其他原因,本书将其作为异常值删去而未加入统计。即本书针对2003年共删除了2个异常值。

上述针对2003年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关的样本公司分布情况的说明集中体现在表6-1中,表6-1列示了样本期间共5年的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关的样本公司的分布情况。

表6-1 各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样本公司分布表

续表

表6-1中后续年度的分析方法与思路类似于2003年。有关数据的含义也类似于2003年,此处不再一一说明。

如表6-1所示,2007年没有异常值,而这一年正好也是我国实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第一年,也许这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肯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效果。

下面,本书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各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表6-2列示了2003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行业分布、盈利状况等数据。其中盈利状况统计中有3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其中:百分比=公司数/公司数合计×100%;计提的百分比=公司数/样本数×100%。

表6-2 2003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统计表

续表

从表6-2可知,采掘业上市公司计提的百分比最高,达到了12.5%,即在采掘业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上市公司中,有12.5%的上市公司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其次是建筑业的11.76%、信息技术业的10.61%。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仓储业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上市公司有41家之多,但并无一家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此外还有农、林、牧、渔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等3个行业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其他行业计提的百分比都相差不大,基本上集中在2%~7%。

2003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亏损企业中有11.81%的上市公司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之相对照的是,盈利企业中只有4.1%的上市公司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此外,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中有68.52%的上市公司在该年度是盈利的。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增加本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不仅仅是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发生变动。这些其他的原因导致的本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在报表附注中都是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增加额——其他”来列示的。但是这一项在样本期间只有2007年才有数据。所以本书将在2007年的分析中单独予以讨论,而在此处以及后面的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分析中未予讨论。

表6-3,表6-4,表6-5,以及表6-6分别列示了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行业分布、盈利状况等数据。其中:百分比=公司数/公司数合计×100%;计提的百分比=公司数/样本数×100%。

表6-3 2004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统计表

续表

注:盈利状况统计中有7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表6-4 2005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统计表

续表

注:盈利状况统计中有14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表6-5 2006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统计表

续表

注:其中盈利状况统计中有5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表6-6 2007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统计表

续表

注:盈利状况统计中有6家上市公司利润表数据缺失,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从上述表6-2至表6-6反映的数据综合来看,可以发现以下如果:

一是从总体来看,2007年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的上市公司中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所占的百分比有所下降。前4年均超过了5%,而2007年只有3.68%。

二是行业分析得到的数据,各年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业前4年计提的百分比都很高,均超过了10%,甚至曾达到过15%(2004年),而2007年却降到了4.23%,但该行业的这个变化趋势与总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之对照的是,在2007年其他行业计提的百分比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计提的百分比却显著提高了,此外,它们也都曾分别于2005年、2004年有过较高的计提的百分比。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都拥有较多的上市公司,但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三是盈利状况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即亏损企业中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盈利企业,而且这些百分比在不同的年份之间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有下降的趋势;除了2005年之外,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中盈利企业要远多于亏损企业。

四是单独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看,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由于2007年不能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了,所以大多数行业都减少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其中信息技术业最为突出。无论会计准则是如何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亏损企业都更倾向于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07年有8家上市公司不仅仅只因为计提而增加了本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它们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增加了2007年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其中金额最高的达到了35 647 000.00,而其当年营业利润也只有192 720 000.00。作者查阅了该公司2007年的财务报表并未发现相关说明,从而也并不知道其增加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原因。但这8家上市公司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也即是说,它们本期增加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均是其他原因而增加的。作者在上面的分析中并未因此而把它们排除在统计分析之外,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由于这些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为了与其他时间比较,本书没有考虑2007年这8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增加额——其他”的金额。实际上,由于它们均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它们均没有被纳入下面的分析中。

2.计提金额分析

下面,本书将基于上述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对样本期间的划分,来进一步分析这三个时间段期初无形资产净额大于零且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的情况。

为此,本书构建了如下指标用以衡量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度与影响。

减值比例a=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期初无形资产净额×100%

减值比例b=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100%

减值比例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资产减值损失×100%

减值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营业利润×100%

减值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利润总额×100%

前已述及,此部分的分析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增加额”,即上述变量的分子均只包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为了使得变量分子与分母口径一致,在变量“减值比例b”的计算中,其分母也没有包括“减值准备本期增加额”的金额。

在样本的选择上,本书删除了样本公司中的金融、保险业。最后得到的样本数为:可转回期有117个样本;过渡期有133个样本;不可转回期有44个样本。

表6-7列示了将样本期间分为三个时间段后,各时间段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有关的上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由于“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才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披露的,即该项目只有2007年才有相关的数据,也就是说只有不可转回期才有该项目的数据。所以,在可转回期和过渡期里均没有列示变量“减值比例c”,而只有在不可转回期才列示了该变量。

从表6-7中可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的均值依次为7 182 570.38、12 497 166.83和6 837 113.43;“减值比例a”的均值依次为10.04%、32.91%和13.73%。这两个变量的均值都是先大幅度提高然后又回落。“减值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的均值依次为0.24%、2.53%和19.15%,有着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三个时间段里,均有超过25%的样本公司的“减值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为负数;在可转回期、过渡期也都有超过25%的上市公司的“减值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为负数。在三个时间段里,“减值比例a”的极大值均超过了100%,这说明每个时间段的样本公司中均有上市公司计提了超过期初无形资产净额的减值准备,但是这样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因为这三个时间段里变量“减值比例a”的3/4位数和均值均不大。

表6-7 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有关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注:
(1)其中缺失值均为减值准备本期计提额的数据缺失所导致。
(2)本表的样本数中删除了金融、保险业。
(3)括号内的数字为负数。

前已述及,在不可转回期,大多数行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数都减少了,其中信息技术业最为突出。但从此处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其计提额的变化趋势与上面的趋势不同。那么,在这三个时间段之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在统计意义上究竟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显著趋势?本书将在分析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行为后,再结合盈余管理进行分析。

(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分析

1.转回公司数量和百分比分析

在前述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分析中,2003年删除了2个异常值后还有1 197家样本公司,其中有1 016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为零。理论上,它们在2003年是没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的,然而有12家上市公司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在2003年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们在本年先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然后又转回了;其次是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然而其中8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另1家转回额也远大于计提额,所以这9家上市公司至少是有第二个原因存在的。

剩下的181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均大于零,其中有136家上市公司未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而另外的4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上述针对2003年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有关的样本公司分布情况的说明集中体现在前面的表6-4中。

表6-8列示了样本期间内共4年的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有关的样本公司的分布情况。由于2007年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第一年,而《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得转回,从而2007年没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问题,所以表6-8中并未列示2007年的情况。

表6-8 各年度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样本公司分布表

表6-8中后续几年的分析方法与思路类似于2003年。有关数据的含义也类似于2003年,此处就不再一一说明,而仅就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为零的公司中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的情况列举如下。

2003年:8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家转回额远大于计提额。

2004年:8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其他5家转回额也均大于计提额。

2005年:14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家转回额大于计提额。

2006年:11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家转回额大于计提额,1家转回额正好等于计提额。

在整个样本期间,共有63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为零但却在相应的年度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其中共有41家上市公司本年并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另外13家上市公司转回额大于计提额。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时间与程序上还不是很规范。《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明确了资产减值的具体计提时间,即会计期末。作者相信,在《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范下,类似的情况会逐步消失。

下面,本书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各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情况。

表6-9、表6-10、表6-11以及表6-12分别列示了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的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的行业分布、盈利状况等数据。其中:百分比=公司数/公司数合计×100%;转回的百分比=公司数/样本数×100%。

表6-9 2003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统计表

表6-10 2004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统计表

表6-11 2005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统计表

续表

表6-12 2006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统计表

续表

综合上述表6-9至表6-12所反映的数据,可以发现以下结果:

一是从总体来看,2005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的样本公司中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所占的百分比较上一年度有较大的增加,从20.71%增加到30%。其他连续年份之间变动幅度并不大。

二是从行业来看,可以发现,虽然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比较零散,但是各行业转回的百分比或者为0,或者大于20%,很少有小于20%的。这说明同一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要么就不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要么就有比较多的公司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即同一行业内的转回行为比较统一。

三是从盈利状况来看,在可转回期,即2003年和2004年,亏损企业中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所占的百分比与盈利企业基本持平,而且两者在这两年之间都没有太大的变动;而在过渡期,即2005年和2006年,这一百分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05年亏损企业中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盈利企业,而2006年正好相反。此外,无论是在可转回期还是在过渡期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中盈利企业要远多于亏损企业。

四是单独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过渡期的第一年里,无论是从总体来看还是从盈利状况来看转回的百分比都有比较大的变动;同一行业内的转回行为比较统一;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中更多的是盈利企业。

2.转回额分析

下面将基于上述对样本期间的划分,来进一步描述不同时间段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且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额的情况。

为此,本书构建了如下指标用以衡量上市公司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度与影响。

转回比例a=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100%

转回比例b=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减值准备本期转回数×100%

转回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营业利润×100%

转回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利润总额×100%

上述两组样本公司中不包括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所以,最后的样本数为:可转回期有80个样本;过渡期有94个样本。

表6-13列示了可转回期和过渡期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有关的上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从表6-13中可以看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的均值依次为7 154 709.88和10 512 179.97,“转回比例a”的均值依次为69.27%和78.11%,这两个变量的均值都有小幅度的提高。“转回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的均值依次为20.14%和48.94%,“转回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的均值依次为19.13%和83.00%,这两个变量的均值都有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均有超过25%的样本公司的“转回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为负数;在过渡期也有超过25%的上市公司的“转回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为负数。在这两个时间段里,“转回比例a”的极大值均不低于100%,这说明每个时间段的样本公司中均有上市公司转回了不低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的减值准备。而且这样的上市公司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均超过了半数,因为这两个时间段里变量“减值比例a”的中位数均为100%。

表6-13 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额有关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

注:
(1)缺失值均为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的数据缺失所导致。
(2)本表的样本数中删除了金融、保险业。
(3)括号内的数字为负数。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行为分析

1.转销公司数量和百分比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在可转回期和过渡期,即2003年到2006年这4年间,所有的样本公司中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销。这说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以任何方式终止确认已经减值的无形资产,也就是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对外出售或者注销已经减值的无形资产。

然而,在不可转回期,即2007年里,突然就有2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销。

具体而言,2007年1313家样本公司中有1164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为零,但是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销。作者发现这4家上市公司均是在本期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然后又转销的。而且这4家上市公司的计提额正好都分别等于各自的转销额。这说明,它们都是在2007年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并同时将该已减值的无形资产予以终止确认。但是限于现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它们终止确认其相应的无形资产的方式本书并不得而知。另外的149家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情况如表6-14所示。

表6-14列示了2007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的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情况的行业分布、盈利状况等数据。其中:百分比=公司数/公司数合计×100%;转销的百分比=公司数/样本数×100%。

表6-14 2007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情况统计表

从表6-14可知,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比较零散。从数量上看,制造业、综合类和信息技术业进行转销的公司数相对多一些。从盈利状况来看,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的样本公司中的91.67%为盈利企业,远多于亏损企业。同时,盈利企业中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的也占到了17.32%,而亏损企业中进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的只占到了9.09%。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盈利企业更倾向于终止确认已经减值的无形资产,进而转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转销额分析

下面分析在2007年,即不可转回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大于零且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额的情况。

为此本书构建了几个指标用以衡量上市公司转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度与影响。

转销比例a=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销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100%

转销比例b=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销额/减值准备本期转销数×100%

转销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销额/营业利润×100%

转销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销额/利润总额×100%

表6-15列示了不可转回期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额有关的上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表6-15 不可转回期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额有关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注:括号内数字为负数。

从表6-15中可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销额”的均值为7 742 540.72,“转销比例a”的均值为75.45%,这两个变量的均值分别与表6-13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转回额”和“转回比例a”的均值比较接近。有超过25%的样本公司的“转销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为负数。“转销比例a”的极大值为193.43%,而且其3/4位数为100%,这说明有至少25%的上市公司转销了不低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的减值准备。

我们可知,此处不可转回期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额有关的变量同可转回期和过渡期的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额有关的变量拥有比较一致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最后,需要特别予以说明的是,减少本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不仅仅是进行减值准备的转回和转销,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发生变动,这些原因导致的本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减少在报表附注中都是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本期减少额——其他”来列示的。但是这一项在样本期间只有2007年才有数据,而且只有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相关数据。它们主要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的上市公司,其中有3家上市公司2007年亏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