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现状

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现状

时间:2022-1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7年10月18日,滨海新区内的中小企业内资企业数目为10877家,外资企业数1878家,天津市外资企业数5854家,其中中小企业所占企业总数的70%以上,滨海新区产业群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2008年滨海新区被评为新财富增长之星。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群符合集群发展期的特征。

天津“滨海新区”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天津港口、区位、自然资源及工业基础等多方面的优势,作出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重大决策。1993年,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成立,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约占天津市域面积的20%,拥有海岸线153公里。包括“一轴” “一带” “三个城区” “七个功能区”。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滨海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形结构中,建设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三个生态城区和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如图7-2所示)。

图7-2 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

资料来源:滨海新区网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不仅对天津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乃至我国全国经济发展,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全方位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滨海新区不单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地区的新区,通过滨海新区的带动功能,凝聚区域优势,有力增强了对我国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能力,有效地促进这一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66]

天津市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中显示滨海新区在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继续呈现又好又快的运行态势,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275.09亿元,增长23.0%,增幅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790.09亿元,增长32.0%。固定资产投资1101.94亿元,增长43.1%。利用外资合同金额66.83亿美元,增长24.1%。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辐射能力继续提升,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为1270.54亿美元,增长34.4%,增幅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额占到60.4%,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滨海新区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群内聚集的大量中小企业,虽然聚集了摩托罗拉、霍尼维尔、天津钢管集团等多个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但产业群的主体仍是中小企业,参与大型企业的配套生产。截至2007年10月18日,滨海新区内的中小企业内资企业数目为10877家,外资企业数1878家,天津市外资企业数5854家,其中中小企业所占企业总数的70%以上,滨海新区产业群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2008年滨海新区被评为新财富增长之星。2008年12月11日,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充分显现了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在全国的龙头带动作用。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群符合集群发展期的特征。滨海集群发展的动力由区域资源优势形成的低成本优势代之以规模经济、企业之间上游、下游、水平及与中介机构等合作形式存在的集群网络形成的成本优势,企业的竞争有价格竞争同时存在着质量、技术、品牌等差异化竞争。但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的滨海新区,区域内的创新能力和力量不足,创新文化氛围不足,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大型企业产品的配套生产,中小企业基本停留在“贴牌”生产阶段,集群网络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滨海区产业群还处于发展期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