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话的儿化

天津话的儿化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看两段天津话:“嘛叫‘刺儿头’?刺烘烘地让人纳闷儿,嘟噜脸子阴阳怪气儿,办事戗碴儿带斗气儿,张嘴说话带钩带刺儿。”“儿化”是北方方言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儿”后缀与它前面的音节的韵母结为一体,组成卷舌韵母。在阅读和聆听时,我们靠儿化与非儿化来区别词义和词性。“儿化”还可使词性发生变化。

先看两段天津话:“嘛叫‘刺儿头’?刺烘烘地让人纳闷儿,嘟噜脸子阴阳怪气儿,办事戗碴儿带斗气儿,张嘴说话带钩带刺儿。”“胳膊如麻秆儿,肋条像挫板儿。”“爸爸蹬三轮儿,妈妈卖小鱼儿,二姨卖凉皮儿,三舅卖果仁儿。”

“儿化”是北方方言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儿”后缀与它前面的音节的韵母结为一体,组成卷舌韵母。天津话三十九个韵母中有三十五个韵母都能儿化。例如:把儿、汤儿、家儿、样儿、糖瓜儿、蛋黄儿、盖儿、板儿、面儿、天儿、块儿、段儿、圈儿、院儿、膜儿、拨儿、果儿、空儿、刺儿、侄儿、辈儿、本儿、皮儿、心儿、腿儿、村儿、雨儿、(合)群儿、盒儿、凳儿、叶儿、瓶儿、谱儿、珠儿、(包)月儿、橛儿、包儿、号儿、票儿、钩儿、口儿、球儿等。

儿化后语言成分的理性意义不变,但却增加或改变了附加意义,如“妞儿、茸毛儿、玩意儿、牙签儿”等,增加了“小巧”义,派生出“喜爱”义。再如“好玩儿、小曲儿、慢慢儿、踢毽儿”等,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称呼年轻同事,如“小王儿、小张儿、小胡儿、小徐儿”等,可读儿化。天津人称呼“小张儿”,也常常只称呼“张儿”,但“大王、大张、老胡、老徐”等,就不宜儿化了。我们比较一下:“他火了”和“他火儿了”,前者指兴旺走红,后者指发怒,绝非一码事。

有些口语色彩浓重的词语应读儿化,如“大款儿、大腕儿、冰棍儿、胡同儿、片儿警、爆肚儿、虾段儿、鱼片儿、屁股蹲儿、疙瘩襻儿、豆腐脑儿”等,否则说着拗口,听着别扭。有些词语必须读儿化,如把“份儿饭(fènrfàn)”读成fènfàn,那可就闹笑话了!典型的天津方言——“嘛事儿?您老(nίnla)”“说得倍儿哏儿”“上南门脸儿”等,必须读出儿化,才地道。

在阅读和聆听时,我们靠儿化与非儿化来区别词义和词性。例如:“打眼”:没看出毛病而上了当;“打眼儿”:在车轮下放置砖石等,以使车辆停稳。“打脸”:击打面部;“打脸儿”:指演员面部化妆。“大头”:冤大头,指吃亏上当的人;“大头儿”:指民国初期银元,因上有袁世凯头像,俗称大头儿。“带手”:旧时厨师和跑堂的搭在肩头的抹布;“带手儿”:顺便。例如:“小王请假,他的活儿,我带手儿就做了。”“当年”:指过去某一段时间,如“想当年,咱也是一条好汉”;“当年儿”:指本年,如:“扛来一袋子当年儿的小米。”

借用儿化,可把现成的词变成另一个词,例如:“头”指脑袋,儿化后的“头儿”却指头目、领导;“眼”指眼睛,儿化后的“眼儿”却指小洞、窟窿;“过节”指在节日进行庆祝等活动,而“过节儿”却指嫌隙、积怨。“儿化”还可使词性发生变化。例如:动词“垫、盖、罩”等,儿化为“(椅)垫儿、(瓶)盖儿、(灯)罩儿”等,就变成了名词。再如形容词“短、好、鲜、热闹、破烂”等,儿化为“(护)短儿、(买)好儿、(尝)鲜儿、(看)热闹儿、(卖)破烂儿”等,也变成了名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