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质量技术分析常用的方法

质量技术分析常用的方法

时间:2022-1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以决定它们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及确定排除不满意结果原因的方法。项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包括: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工作说明;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项目质量控制的结果为:项目质量的改进;接受项目质量的决定;项目各种返工;核检结束清单;项目目标调整。

第四节 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以决定它们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及确定排除不满意结果原因的方法。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实际情况的度量;项目质量实际与项目质量标准的比较;项目质量误差与问题的确认;项目质量误差的原因分析和采取纠偏措施去消除项目质量差距与问题的一系列活动。

项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为:①项目质量保障是一种从项目质量管理组织、程序、方法和资源等方面为项目质量保驾护航的工作,而项目质量控制是直接对项目质量进行把关的工作;②项目质量保障是一种全面性、系统性、提高性和保障性的质量管理活动,而项目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偏性和把关性的质量管理活动;③项目质量控制也可分为项目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但是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事前控制主要是对于影响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而不是从质量保障的角度开展的对于项目各方面要素所开展的保障活动。两者的联系为:项目质量保障和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确保项目质量能够达到项目组织和客户的需要,处在项目所开展的工作和活动中,两者是有交叉和重叠的,只是方法和方式不同而已。

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包括: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工作说明;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项目质量控制的结果为:项目质量的改进;接受项目质量的决定;项目各种返工;核检结束清单;项目目标调整。

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如下:

1.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用来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而得名,后来,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把该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中,作为在质量管理改善活动中选择关键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所以也称“帕累托”图,或称主次因果分析图,是分析并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排列图的形式为: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表示影响产品质量因素大小的直方图和一条折线所组成。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金额、工时、责任次数等),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一般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主次)从左到右排列。直方图的高度表示某个因素影响的大小。折线表示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此折线称为帕累托折线。

2.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也称特性因素图法,是分析影响质量诸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法是把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结果)和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原因)联系起来分析,形象地用干线(某个质量问题)、分线(大原因)、支线(中原因)、细线(小原因)、分细线(更小原因)画成互为60度的线段结构。图例见本章第二节。

图8-3 比萨饼店质量管理的帕累托图

3.调查表法

调查表法,也叫检查表或统计分析表及校对表法等。它是利用统计图表记录、收集和积累数据,并能整理和粗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多种多样,通常根据调查质量特性的需要而自行设计。

表8-1 统计分析表示例

4.分层法

分层法也称分类法,该法是把收集起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层(类或组),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到的数据归在一起,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这样,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加明显,更为突出,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常用分层的标志有:使用设备;操作条件、工艺要求;原材料;时间;检测者,等等。

5.直方图法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析图、矩形图、柱状图、频数图。在质量管理中常用来分析质量变异规律。将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情况绘成一系列矩形,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的一种图解方法。它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图绘制直方图时,以抽样所测得的数据为依据,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将各组的尺寸作为横坐标,次零件数或频数为纵坐标,以频数为高,组距为底,画出一系列的矩形。

6.相关图法

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分布图。在对质量特性的原因分析中常常遇到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关系,有些变量之间并无确定性关系,但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将相关的两种数据绘制在坐标纸上,以观察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称为相关图或散布图。对图中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称为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其相关与否的结论。

图8-4 控制图法示例

7.控制图法

控制图或称管理图,它是用图表形式来判断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预防废品的发生和改善生产过程,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监督、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图的横坐标为样本组号或取样时间,纵坐标为测得的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如平均值、均值、根偏差(标准偏差)、不合格品数等。在坐标系内画出与横坐标平行的三条直线,中间一条实线叫中心线,上下两条虚线分别称为上下控制界线,并分别用CL、VCL、LCL表示。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地抽取并测量各个样品的尺寸(或其他样本的质量特征值),将若干点描在图上,用折线连接起来,从而得到质量波动折线,即为控制图的基本格式。如折线上的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且其排列无缺陷,则表明生产过程正常;如果点越出控制图界线,或点子虽未跳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缺陷,则表明生产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工艺过程失控,将要出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以上介绍的7种质量管理工具被称为质量管理的7种传统工具。1979年,以纳谷博士为首的“QC方法研究会”归纳出了质量管理的“新7种工具”,它们是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数据矩阵分析法、网络图法、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和KJ(川喜田二郎)法。需要强调的是,“新7种工具”并不是对前述“老7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老7种工具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过程的质量控制;新7种工具基本上是用来分析语言文字资料的,着重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