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的三种活动的主体性

人的三种活动的主体性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活动是主体在进行,当然有主体性或主体的作用。人的评价活动的主体性也是不能忽视的。显然,评价活动比认识活动有更强的主体性,因为认识活动毕竟要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评价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评价标准。评价活动的强烈的主体性是不奇怪的,因为所谓“价值”本来就是依存于主体的。从人的这三种主要活
人的三种活动的主体性_人学的足迹

二、人的三种活动的主体性

过去的哲学教科书不大谈实践的主体性,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实践主体性却是十分重视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生产劳动称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即是由主体支配的活动。后来,马克思强调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反复批评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意义,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把周围事物看做实践的产物也就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主观亦即主体,这里谈的就是实践的主体性。对实践的主体性,列宁谈得更明确一些。他把实践分解为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要求,一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认为“‘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2]毛泽东更是直截了当地讲:“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自觉的能动性[3]。在他们那里,实践的主体性是十分明确的。

如果我们把实践的要素仔细分析一下,其主体性就呈现出来了。实践过程涉及的要素至少有三个:主体、客体和手段(工具),实践就是主体借助于手段对客体的改造。由于它是一种改造活动,它必然是自觉的有认识指导的对象性活动,否则它得不到改造的结果。主体怎样才能发出这样的活动呢?主体必须具备至少三个要素:(1)实践的目的,(2)指导思想,(3)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些都是主体性,即目的性、设计性和能动性。马克思曾经谈到:“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4]这是对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的极好说明。所以,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是不能否定的,而且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性产生了人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性。

经典作家常常谈到认识的主体性。马克思关于思维过程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那段著名的论述中一再谈到认识主体对直观和表象的加工作用,既然是由主体来加工,认识的主体性当然是不能避免的。恩格斯批判杜林的先验主义,因为杜林把思维形式(世界观的范畴,如存在与虚无、质与量、因果性与必然性等)看做头脑所固有的。这里产生了一种误解,好像恩格斯根本否定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要使用主体早已具有的思维形式,认为头脑在认识之初完全是一块白板,如有任何思维形式,就是主观主义。其实恩格斯只是否定思维形式的先验性,否定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并未一般否定思维形式的存在和必要性。相反,他在《反杜林论》中谈到世界和认识的辩证性质时,明确指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5]列宁也谈得很明确,他说:“认识的有限性和主观性、对自在世界的否定是认识的最初的阶段、环节、开端、起头——认识的目的最初是主观的。”[6]“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隔离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泉源来说却是客观的。”[7]这里的主观性、主观的亦可译作主体性、主体。

过去的教科书对主体性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而有的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说成是白板说或机械反映论,如果不是故意的诬蔑,至少也是无根据的误解。马克思主义经常强调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决不是说在认识之初主体的头脑完全是一块白板,没有任何主体性,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而只是说,主体不能在研究之初就对所研究的客体主观主义地作出结论。实际上,主体在进行认识时,除了呱呱坠地的婴儿外,尤其是成年人,头脑里已经有了不少东西,怎么可能是一块白板呢?而且人的认识活动要深入掌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不借助于已经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可能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进行,当然有主体性或主体的作用。问题不在于有无,而在于有怎样的主体性,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适用的还是不适用的。只要认真分析一下,以下的主体性就是必要的:(1)认识的目的性。有些认识活动是随意的、不自觉的,但一般的认识活动却是有目的的,如各种调查、考察、侦查、研究活动,当然不能说有目的的认识活动都是错误的。(2)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它们指的是无产阶级立场、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但也可作较广泛的理解。立场实际就是视角、参照系,当然也包括阶级立场。任何认识不可能没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问题是用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是自觉地还是自发地指导。(3)知识上的准备。要认识某一领域中的新的问题,还须具有关于这一领域的专门知识。例如研究人口问题,还须具有人口学的专门知识,如果毫无人口学知识,一切从头开始,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事与愿违。(4)对经验材料进行鉴别、整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这就是理性思维的加工制作的功夫。认识过程本来是主体的认识过程,其中没有主体性,当然是不可设想的。既然认识过程有主体性,认识的结果——知识、观点、理论、学说当然不可能没有主体性。

除了这些主体性而外,认识过程还会具有其他主体性,如别有用心、成见、偏见、私心杂念等,这些主体性会妨碍我们如实地了解对象,是坏的主体性,虽然很难绝对加以排除,但应尽可能地加以避免。

人的评价活动的主体性也是不能忽视的。评价活动指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或满足的程度进行评价的活动,如审美活动(不是指艺术实践)、道德评议、价值判断等。认识活动要回答的问题是:某物是什么,某物怎样。评价活动要回答的问题是:某物好不好,有多好;美不美,有多美;适用不适用,有多适用。显然,评价活动比认识活动有更强的主体性,因为认识活动毕竟要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评价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当然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历史传统、社会教育、社会风气、家庭影响、个人经历、个人性格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而且在不断变化。有些评价标准有一定的群众性,但不存在绝对一致的标准,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在许多问题上不同阶级有截然相反的标准,甚至存在个人的独特标准。评价活动的强烈的主体性是不奇怪的,因为所谓“价值”本来就是依存于主体的。价值不等于某物的客观属性,而是其客观属性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产物。

从人的这三种主要活动来看,主体性是为完成这些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主体性或主观性决不等于主观不符合客观。当然,有的主体性或主观性不符合客观或不利于完成主体的活动,例如成见、偏见、私心杂念、错误的立场观点方法、错误的目的与指导思想等等,这些主体性会导致活动的失误或失败。因此,我们既不能盲目地排斥主体性,也不能盲目地崇拜主体性,而应当深入地细致地研究、分析各种主体性,区别不必要的与必要的主体性,有害的与有利的主体性,进而在活动过程中警惕、排除不利的主体性,自觉地正确地运用有利的主体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