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质化育种

优质化育种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育种家的努力,目前,在常规水稻新品种中优质化品种已经普遍存在,产量超过了 500 kg/亩,与杂交水稻的产量接近。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成为育种家们的共识和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外观米质是优质化品种选育的首要指标。今后,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也需要加强专业用米的研究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加工特色的品种。保健优质育种将是今后水稻育种中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面。米质差的品种将越来越不受人们的喜爱。

1. 国内外水稻优质化育种

国际大米市场长期以来都以优质米为主,国际上驰名的优质米有泰国的“泰国大米”“泰国香米”,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澳大利亚的“澳洲丝苗”等。笔者曾经在巴基斯坦进行国家水稻项目合作考察,发现其坚持以“巴斯马蒂”原有的外观米质、米型进行育种,即使新品种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有很大的变化,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米型、米质、米饭的粒形仍然保持不变。“泰国大米”“澳洲丝苗”等品牌的米型、米质等也是基本保持不变的,保证了其品牌的稳定性和驰名性。日本的大米商通过各自掌握的品种米配方来保证大米的质量、口感、味道,满足顾客的需求,进而保证市场占有率。可见,国际上对水稻优质化育种是十分重视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经过育种家的努力,目前,在常规水稻新品种中优质化品种已经普遍存在,产量超过了 500 kg/亩,与杂交水稻的产量接近。已经培育出全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的杂交水稻组合,在生产上的杂交水稻组合米质普遍为部分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优质米二级标准。除了部分有特殊用途的品种外观米质较差外,已很少有人愿意种植非优质米组合。水稻优质化育种已经成为育种家们的共识和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

2. 外观米质优化育种

水稻有性杂交育种工作主要是在田间进行,育种者在亲本圃、杂交圃、选育圃中首先观察到的就是稻米的外观米质。育种者通过对稻米有无垩白、垩白度、米粒外观的光泽度、油身状况等进行外观米质性状的鉴定,作为优质米品种的选择标准。

外观米质是优质化品种选育的首要指标。育种者通过外观米质的优化来推进优质化品种的培育,所以外观米质优化育种同样是今后水稻优质育种的重要发展趋势。

3. 营养优化育种

外观米质优化选育是育种者在田间进行的工作,是优质化育种的基础。筛选出外观米质优的品种后,要对其进行米质的营养品质分析测定。我国最权威的优质米测定机构是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的主要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消碱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人们比较喜爱蛋白含量高的品种,因此,营养优化育种也是今后水稻优质育种的重要方向。

专业使用的稻米对某一类营养物质含量的要求更高,从而满足其加工成具有特色的食品的条件。例如米粉加工就需要直链淀粉含量高、米粒垩白度高的品种。过去的桂朝2号垩白粒很多,适合做米粉(米线)。今后,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也需要加强专业用米的研究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加工特色的品种。

4. 保健优质育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健康长寿将是每一个人的渴望,而且这种渴望将越来越迫切。这使得人们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保健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杂交水稻的保健优质育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有性杂交的育种技术可以把普通野生稻等具有AA染色体组的高蛋白、高赖氨酸、高微量元素等优异种质基因转移到水稻新品种中,从而提高它们的保健功能。通过DNA转导的分子育种技术和转基因育种技术,可以把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基因转移到水稻新品种中,进一步提高它们的保健功能,满足特殊人群防病治病的保健需要。例如,广西地中海贫血、乙肝等患者较多,育种家可以把具有防治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抗乙肝病毒的基因转入水稻中,提高这类品种的防病治病功效,为患者提供日常防治的食品,保障他们的健康。又如,把薏苡品种中产生抗癌物质的基因转导到水稻新品种中,可以让人们在日常吃饭过程中就不断增强抗癌的能力。保健优质育种应特别重视从中草药资源中挖掘抗病基因,将其转移到水稻中,让人们能每天食用保健大米,达到中医最高境界——治病于无病之中。保健优质育种将是今后水稻育种中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