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F5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法国引进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5年经全国向日葵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3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F5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外引雄性不育系7ROA和自选恢复系3474组配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国外引入的不育系398A为母本,恢复系1213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一)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

1.F51

F5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法国引进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0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春播生育期96~102天,夏播85~90天。株高140~175厘米,叶片31片,茎粗2.5厘米,花盘直径19~24厘米,花盘倾斜度4级,单盘粒数800~1500粒,百粒重7克,子粒黑色带暗灰纹。子仁率75.2%,子实含油率44.7%~48.2%。抗霜霉病,高抗黑斑病、锈病、褐斑病,耐菌核病,抗旱性很强。

产量表现:辽宁省区域试验子实产量比辽葵杂2号每亩增产14.8%。生产试验结果,在山旱地亩产150~200千克,在平肥地亩产250~3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350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可以春播,某些热量充足地区也可夏播。亩保苗3000~4000株。

2.F53

F5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从意大利引进雄性不育系HS55A为母本和自选恢复系5069为父本组配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5年经全国向日葵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生育期99~103天。株高174~183厘米,叶片32片,茎粗2.04厘米,花盘直径18.1厘米,花盘倾斜度4~5级,单头粒数1200~1400粒,百粒重5.8克,种皮黑色带灰条,子实果形短圆锥形。子仁率75.0%,子实含油率41.1%。抗霜霉病、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耐菌核病,抗旱性很强。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1.72千克,比对照种(G101)增产10.7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3.46千克,比对照种(白葵杂3号)增产14.89%。

适宜区域:适宜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种植。可一季春播,在热量充足的地区也可夏播复种。亩保苗2800~3300株。

3.F55

F55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外引雄性不育系HS55A和自选恢复系99-1组配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3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在沈阳地区春播生育日数为99天,夏播93天,比对照种F51晚3天左右。该杂交种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群体整齐一致,孕性稳定,无分枝。平均株高170厘米,叶片数31片,叶柄较短,叶片大而色深绿,茎粗2.7厘米,舌状花橙黄色,果盘微凸,花盘倾斜度为4~5级,盘径22.0厘米,单头粒数1100~1600粒,种皮黑色带灰条,子实果形短圆锥形。在沈阳地区子实含油率38.9%,比对照种F51子实含油率提高1.1%。油产量90.2千克/亩,比对照种F51增产15.5%。结实率高,子仁率达76.2%,百粒重为6.7克。经田间鉴定,本杂交种抗倒,抗旱,抗黑斑病、褐斑病,未发现感染菌核病、霜霉病、列当等向日葵病害。

产量表现:2001和2002两年的产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亩产231.9千克,比对照种F51增产12.9%。经在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省区以及辽宁省的朝阳、阜新、大连、辽阳等市示范试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优势。比全国大面积推广的G101增产30%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在辽宁省北部地区一季种植,也可在辽西、辽南一季春播或夏播复种。亩保苗2800~3300株。

4.F57

F5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外引雄性不育系7ROA和自选恢复系3474组配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3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在沈阳地区春播生育日数为92天,夏播88天,比对照种F51早4天左右。该杂交种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群体整齐一致,孕性稳定,无分枝。平均株高149.0厘米,叶片数26片,叶柄较长,叶片大,茎粗2.8厘米,舌状花黄色,果盘微凸,花盘倾斜度为4级,盘径22.4厘米,单头粒数1100~1500粒,种皮黑灰条,子实果形短中锥形。在沈阳地区子实含油率38.5%,比对照种F51子实含油率提高0.7%。油产量87.4千克/亩,比对照种F51增产11.9%。结实率高,子仁率达78.2%,百粒重为6.8克。经田间鉴定,本杂交种抗倒,抗旱,抗黑斑病、褐斑病,未发现感染菌核病、霜霉病、列当等向日葵病害。

产量表现:2001和2002两年的产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亩产229千克,比对照种F51平均增产11.2%。经在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省区以及辽宁省的朝阳、阜新、大连、辽阳等市示范试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优势。比全国大面积推广的G101增产25%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在辽宁省北部地区一季种植,也可在辽西、辽南一季春播或夏播复种。亩保苗3000~3600株。

5.富葵1号

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国外引入的不育系398A为母本,恢复系1213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生育期101天,在沈阳夏播生育期94天,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80厘米,幼苗下胚轴浅紫色,平均叶片数33片,茎秆粗壮,茎粗3.4厘米,舌状花黄色,花盘平,盘径19.6~21.3厘米,花盘倾斜度4级,子实中圆锥形,果皮黑色带暗灰纹。百粒重6.5克,子仁率77.1%,子实含油率47.21%~48.2%,平均结实率95.2%以上。抗旱,抗倒伏,抗霜霉病(2号生理小种)、黑斑病、褐斑病,中抗菌核病。

产量表现:2001年沈阳品种比较试验,富葵1号每亩产子实154.9千克,比对照种G101增产17.5%;200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子实170.5千克,比对照种G101增产13.9%;200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早熟组向日葵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7.6千克,比对照种G101增产4.5%,比辅助对照种赤葵杂1号增产50.1%;200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早熟组油用向日葵品种区域试验,每亩产子实190.2千克,比对照种增产4.2%;200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早熟组油用向日葵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4.1%;2003年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大黑乡3亩示范田中,亩产180.6千克,比对照种G101增产9.7%。

适宜区域:适宜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甘肃、辽宁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亩保苗3500~4000株。

6.赤葵杂2号

该品种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油用型向日葵品种,由北京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引进,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天。株高205厘米左右,茎秆柔韧性强,植株健壮,叶色深绿,叶形平展,叶片数平均39片。叶柄长20厘米。花盘绿色,形状凸形,无空心,盘直径21厘米左右。粒色灰黑色、锥形。百粒重6.3克,出仁率75.0%,含油率46.7%。耐菌核病,抗霜霉病、黄矮病和向日葵螟虫。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0.2千克,比G101增产25.2%,比S31增产6.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7千克,比S31增产6.1%。

适宜区域:适宜在≥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低积温区需覆膜种植。一般肥力地块亩保苗3000株左右。

7.巴葵杂2号(BK5A×86-209)

该品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96天,属早熟类型。株高180厘米,茎粗2.45厘米,叶片上冲,叶片数27~30片,无分枝。花盘平展稍凸,花盘直径平均18.8厘米,倾斜度3级。瘦果果皮黑色,单盘子粒重79.8克,百粒重6.1克,子仁率77.5%,子实含油率50.29%。高耐黑斑病、褐斑病。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5.5~264.4千克,与G101比增产幅度不大,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0千克,比G101增产7.0%,比S31增产11.6%。

适宜区域:适宜在≥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亩保苗3700株。

8.白葵杂6号

该品种为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1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属于极早熟品种。株高平均173.3厘米,花盘直径20.9厘米,恢复率100%,结实率高,百粒重平均4.89克,子仁率平均74%,子实含油率40.20%。高耐菌核病,抗褐斑病,抗螟虫,抗旱,耐瘠薄,较耐盐碱。

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子实180千克,比白葵杂3号增产19.0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子实161千克,比白葵杂3号增产23.45%。

适宜区域:适宜在吉林省向日葵产区,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种植。需≥10℃活动积温2000℃以上,亩保苗2667株。

9.龙葵杂4号

该品种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0天左右,属于中熟品种。株高平均180厘米,茎粗2.7厘米,无分枝,花盘直径21厘米,平盘,结实率80%以上,百粒重5.9克,子粒黑色卵圆形,皮壳率27.2%,子实含油率44.03%。中抗菌核病,抗叶斑病。

产量表现:1999—2000年1点次区试,平均亩产子实142.3千克,比龙葵杂1号增产27%;2001年5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子实154.4千克,比龙葵杂1号增产22.1%,同年在黑龙江青冈县、依安县大面积示范,最高亩产达212千克。

适宜区域:适宜在≥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亩保苗2500株。

10.陇葵杂1号

该品种是甘肃省经济作物所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1999年由内蒙古临河市绿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入八盟地区种植。2004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5天,株高平均173厘米,生长整齐,茎粗2.3厘米,无分枝,叶色深绿,叶片29片,倾斜度3级,花盘直径19.2~20.5厘米,单盘粒数1222~1400粒,单盘粒重67.9克,花盘大且凸,子粒小而排列紧密,无空心,子粒饱满,结实率94.7%。子粒颜色黑色,子粒卵圆形,百粒重平均5.8~7.1克,出仁率平均74.8%,子实含油率49.6%。

产量表现: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巴彦淖尔平均亩产278.3千克,比对照种S31增产3.5%,比G101增产34.8%。

适宜区域:适宜在≥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亩保苗4000~6000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