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同的鱼类其耗氧率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种鱼类,也因鱼类个体大小、季节不同及水温的高低而各不相同。同一种鱼类个体小的耗氧率大,而个体大的耗氧率小。不同种鱼类的耗氧率有种间差异,应根据不同鱼类的耗氧率,确定其在单位容积水体的合理装运量。不同规格的鱼类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地降低。

一、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一)溶氧量

在开放式运输鱼类中,活鱼运输的密度取决于水中溶氧量的多少。但不同的鱼类其耗氧率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种鱼类,也因鱼类个体大小、季节不同及水温的高低而各不相同。几种主要养殖鱼类耗氧率的高低次序为:鲢>鳙>草鱼>青鱼>鲤鱼>鲫。同一种鱼类个体小的耗氧率大,而个体大的耗氧率小。一般运输时,水中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影响运输鱼类耗氧量的因素有运输鱼类密度、水温、运输鱼类的状态、鱼类的种类和规格等。运输鱼类密度越大、水温越高,耗氧量越大。水体溶氧充足,鱼会处于安静状态,耗氧会也保持在较低水平。不同种鱼类的耗氧率有种间差异,应根据不同鱼类的耗氧率,确定其在单位容积水体的合理装运量。不同规格的鱼类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地降低。

(二)水温

温度与鱼类的活动、耗氧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与水温呈反比关系,而鱼类的耗氧量却与水温呈正比关系,水温升高时,水中溶氧减少而鱼的耗氧量反而增大。一般水温每升高10℃,鱼的耗氧量大约增加一倍。所以水温每升高1℃,鱼的装运密度大约降低5%。运输鲤科鱼类最适水温为5℃~10℃,运输过程中水温急剧变化或者运输开始装鱼或运输结束放养时温差过大都会对运输成活率带来不利影响。

(三)水质

水质对鱼类的影响很大,在活鱼运输中由于鱼类密度较高,水质的影响就更为突出。所以,运输用水必须选择水质清新,含有机质和浮游生物数量少,中性或碱性,不含有毒物质的水。一般河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的水较清新,宜做运输用水;鱼池水较肥,一般不采用;自来水一般含有一定浓度的氯,要放置2~3天后才可使用。

(四)鱼的体质

伤病或体弱的鱼难以忍受运输过程中恶劣的水质及剧烈的颠簸,并会加剧伤病,更易死亡。体质健壮的鱼,若在运输前不经过锻炼(鱼苗除外),其粪便等排泄多,耗氧高,排出的二氧化碳多,水质容易恶化,而且这种鱼也不耐操作,容易受伤,从而影响运输成活率。相反,预先经过锻炼的鱼,其肌肉、鳞片结实,肠道内粪便已排空,体表也无多余黏液,其代谢排泄物少,耗氧率低,对恶劣水质忍耐力强,且耐操作而不易受伤,动输成活率明显提高。因此,活鱼运输前都必须按要求进行锻炼,以提高运输成活率。夏花和鱼种一般需经2~3次拉网锻炼,长途运输的鱼类还要在清水池中“吊养”一晚方可起运。食用鱼和亲鱼在运输前7~10天要停止施肥,运输前2~3天停止投饵,并经拉网密集锻炼或蓄养后方可运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