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竹类植物的主要虫害

竹类植物的主要虫害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竹蚜虫危害各种竹类的叶片及幼嫩的秆部。竹笋夜蛾类是一类重要的笋期害虫。危害竹笋的夜蛾主要有3种:竹笋禾夜蛾、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笋秀夜蛾主要危害毛竹、淡竹、石竹、红竹、哺鸡竹类、苦竹等的竹笋。3月下旬竹笋出土后,幼虫转到竹笋蛀入危害,5月中下旬结茧化蛹,6月上中旬出现成虫,产卵越冬。在6月份成虫羽化时,于夜间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第二节 竹类植物的主要虫害

一、竹子象鼻虫类(笋象类)

竹子象鼻虫类(见图4-3、图4-4)主要包括竹大象虫(竹象,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和一字竹象虫(杭州竹象虫,Otidognathus davidis),它们主要以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腐烂折倒,因而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竹林的游览环境。因此可以说,象鼻虫类是为害竹类的重要害虫之一。

img45

图4-3 竹象鼻虫(成虫)及其危害状

img46

图4-4 竹象鼻虫(幼虫)及其危害状

(1)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于土室(土茧)中越冬,次年5月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以6~7月为出土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雌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在笋上啄出很多小洞,将卵产于其中,卵经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取食危害,经过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箨入土,在地下6~28 cm深处做土室(土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当年不出土,于土室(土茧)越冬。

(2)防治方法。①秋冬两季对竹林进行松土,破坏其越冬虫茧,可使其越冬成虫大量死亡,同时也可促使竹林多行鞭、多孕笋,增强抗虫性。②在成虫期利用其假死性、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杀、黑光灯诱杀。③在成虫盛期,林间用2.5%溴氰菊酯100 ml加水250 kg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 ml兑水100 kg进行喷雾除治。④捕杀幼虫:被害竹笋常常尖部枯黄,箨叶柔软下垂,可以用手指拧一下竹笋端部20 cm处,如为软的,则表明内部大多有虫,可用利刀自上而下切开1/4笋壳,取出幼虫。⑤营造混交林:由于通常丛生竹受害较重,故营造散生竹与不同种类的丛生竹的混交林;或营造竹类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尤其是不要营造大面积的丛生竹林、特别是单一竹种的丛生纯竹林,是防治该虫的有效措施。

二、竹蚜虫(Oregma bambusicola)

(1)概述。竹蚜虫危害各种竹类的叶片及幼嫩的秆部。虫体很小,椭圆形,刺吸式口器,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类型。常常群集于叶背面或秆部吸食汁液,易引起煤污病。

(2)防治方法。①科学控制立竹密度,使竹林内通风透光。②保护蚜虫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竹蚜茧蜂等。③用尿洗合剂(0.5 kg尿素、1.25 kg洗衣粉、兑水50 kg)或辣椒水进行喷雾④用内吸性杀虫剂如50%氧化乐果乳剂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除治。

三、竹介壳虫(竹蚧虫Chionaspis bambusae)

竹介壳虫寄生于竹叶背面吸食汁液,为竹类的重要害虫之一。

(1)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1代,以雌成虫在竹叶上越冬,若虫于次年6~7月间出现,群居于叶背面吸食汁液,9月份老熟,雄成虫交尾后即死去,雌成虫留在竹叶上越冬。

(2)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及时伐除四度以上的老竹,清除被害枝叶并烧毁。②人工抹杀,刮除蜡球。③在若虫期用特效菊巴马乳油或2.5%功夫乳油1 0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

四、竹笋夜蛾类

竹笋夜蛾类是一类重要的笋期害虫。危害竹笋的夜蛾主要有3种:竹笋禾夜蛾、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竹笋禾夜蛾危害毛竹、淡竹、石竹、红壳竹、桂竹、乌哺鸡竹、慈竹、苦竹等的竹笋淡竹笋夜蛾主要危害黄甜竹、淡竹、哺鸡竹类、茶秆竹、早竹、红竹、毛竹等的竹笋。笋秀夜蛾主要危害毛竹、淡竹、石竹、红竹、哺鸡竹类、苦竹等的竹笋。这些夜蛾以幼虫蛀入笋内取食危害被害笋大多先从内部开始腐烂而后逐渐干枯死亡。即使少数受害较轻、能勉强发育成竹的往往也是断头折稍、竹内心腐、竹质硬脆而失去效用;而且往往竹秆被害处节间短缩,基部和中下部遗有圆形蛀孔或纵向条形蛀道,竹株很容易倒伏,从而使观赏价值降低。

(1)生物学特性。竹笋禾夜蛾成虫体长14~25 mm,体、翅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0~50 mm头橙红色,体紫褐色。竹笋禾夜蛾在上海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竹林的禾本科杂草枯叶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3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爬行能力强,以竹林内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中间寄主,在寻找到杂草后,从杂草嫩茎基部蛀入草茎内取食,被害杂草有枯心、枯萎、白穗症状。到4月中下旬竹笋出土之后,2龄幼虫转而迁移、爬到竹笋小叶内取食;3龄幼虫则从笋的顶端或侧面蛀入笋内,继而在笋内纵向和横向取食为害。随着竹笋生长,幼虫咬穿竹笋节隔往上爬,粪便排于蛀道中幼虫在笋中蛀食20~35天,老熟后从笋尖或笋侧咬一孔爬出(或在笋内下行),落于地面,寻找疏松土面钻入土中,筑建土室、化蛹。成虫在6月上中旬羽化,在当日或隔日交尾后产卵于禾本科杂草叶面边缘、笋箨、土表等处,数十粒排成条状。被害笋在竹箨小叶上有规则的圆形蛀孔,笋端或侧面的蛀入孔外常附有幼虫排出的粪屑,极易识别。

淡竹笋夜蛾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旬孵化,5月上旬幼虫蛀入竹笋危害,在笋中取食15~25天后结茧化蛹,6月上旬出现成虫,产卵越冬。

笋秀夜蛾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上旬开始孵化。3月下旬竹笋出土后,幼虫转到竹笋蛀入危害,5月中下旬结茧化蛹,6月上中旬出现成虫,产卵越冬。

(2)防治方法。①及时挖除被害竹笋、退笋。在出笋季节加强林内清查,及时挖除被害笋并杀死笋内幼虫,以降低翌年的虫口密度。②清除中间寄主——杂草。在秋冬季(8~12月份)结合竹林抚育,彻底清除杂草和产于其上的卵。发生严重的竹林应于3~4月再除草2~3次,以消灭杂草中的初孵幼虫和越冬卵;或在出笋前1个月施用除草剂或对竹林土壤进行深翻(垦复)以彻底清除林地杂草,既可消灭杂草上的越冬卵,又可断绝幼虫孵化后的食料来源,使其在出笋之前饿死。③在笋期,对所保留的竹笋喷洒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④灯光诱蛾。在6月份成虫羽化时,于夜间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五、竹笋笋蝇类

竹笋笋蝇类是一类重要的笋期害虫。主要种类有笋绒茎蝇、江苏泉蝇和毛笋泉蝇等,常为害毛竹、早竹、早园竹、淡竹、乌哺鸡竹、红竹等,以初孵幼虫侵入竹笋嫩根的生长点,取食竹笋嫩根;或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致使大量的竹笋丧失食用价值或成为退笋。

(1)生物学特性。笋绒茎蝇一般每年发生1代,少数情况下2年发生1代,以蛹在被蛀空的笋、根中越冬。3月下旬~4月上旬产卵,幼虫在笋中取食18~25天后老熟,在被蛀食的笋根蛀道中化蛹。成虫对发酵味及一切腥臭味均有很强烈的趋向性。成虫在补充营养后产卵,卵产于竹笋第2~4片笋箨内。

毛笋泉蝇1~2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下旬~4月上旬产卵,幼虫约在笋中取食20天后老熟,4月下旬~5月上旬入土化蛹。

(2)防治方法。①营林抚育法:即通过对竹林抚育、清理弱笋、及早挖除退笋等方法来杀死幼虫。②化学防治法:对大面积用材林可用90%敌百虫2 000倍液喷洒,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能起到杀虫保笋的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