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肌病(僵羔)

白肌病(僵羔)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绵羊羔及山羊羔都可发生白肌病,其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发生变性,病情严重的骨骼肌呈灰白色,病羊步态僵硬,故有些地区又称为僵羔。本病既非传染病,又非遗传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是缺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引起的。白肌病的发病率可高达90%。少数病羊伴有顽固性下痢。主要是肌肉发生对称性病变,即身体两侧的同种肌肉发生病变,其后腿最为明显。严重的病例整个心内膜都布满上述病变。

二十、白肌病(僵羔)

绵羊羔及山羊羔都可发生白肌病,其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发生变性,病情严重的骨骼肌呈灰白色,病羊步态僵硬,故有些地区又称为僵羔。本病常在春、夏之间呈地方流行性,沙土或沼泽地区发生较多,1~5周龄的羔羊及山羊羔最易患病。死亡率有时可达40%~60%。

【病因】

本病既非传染病,又非遗传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是缺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引起的。当饲料中硒的含量低于0.1毫克/千克和维生素E不足时,就可能发生硒-维生素E缺乏病。

有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它能使细胞和亚细胞(线粒体、溶酶体等)的脂质膜受到破坏,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分解这些过氧化物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硒是该酶的主要组成成分(每一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由4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个硒原子)。所以缺硒的动物,该酶的活性降低。如果补充了硒,就可提高该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抗氧化作用,使组织免受体内过氧化物的损害,而保护细胞的正常功能。

羔羊缺硒病呈区域性分布,一般发生于北纬35°~60°之间的缺硒地带。在严重缺硒地区。白肌病的发病率可高达90%。

【症状】

绵羊羔:病羔营养状况较差者居多,但发育良好者亦不少见。羔羊常于放牧及采食时突然倒地死亡,或者在典型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病羔体温正常,胃肠蠕动无显著变化;心跳节律不齐,呈显著的传导阻滞和心房纤维颤动;病程较长者,最初精神沉郁,离群,不愿行动,食欲减少或废绝,以后卧地不起,颈部僵直而偏向一侧;如果强迫起立,轻者走路摇摆,肢体僵硬;重者站立不稳或举步跌倒;少数病羔有腹泻症状。

山羊羔:在发病初期,外部并无任何可见症状,仅仅是听诊时心跳无节律或有间歇。以后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竖立而粗乱,食欲略减或废绝。有时不表现症状即突然死亡。但事实上能够从症状上发现病羊时,羊就已经达到垂危阶段。在羊群中发病的最初阶段,可以见到约有1/3的病羊起立不便、喜卧、跛行、行走困难。站立时肌肉颤抖,特别是肩臂部和股部肌肉,严重时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在发病的后一阶段,不易看到运动器官发生障碍。大多数病羊表现呼吸粗厉,次数增多;结膜潮红,边缘稍黄;体温一般正常,唯有并发症时,可以升高到40℃~41.3℃;听诊时,心跳加快,节律不齐,有间歇,部分病例还有舒张期杂音。少数病羊伴有顽固性下痢。

病程经过颇不一致,最严重者为突然不安,哀叫,呈兴奋状态,10~30分钟死亡。较重者多经3~4天死亡。轻者经2~3周死亡,但为数极少。

【剖检】

绵羊羔:尸体有时消瘦,有时营养良好。主要是肌肉发生对称性病变,即身体两侧的同种肌肉发生病变,其后腿最为明显。平常见到者为臂二头肌、臂三头肌、肩胛下肌、股二头肌及胸下锯肌等。有时咬肌与膈肌发生病变。病变肌肉呈弥散性或局限性的浅黄色或灰黄色,有时为白色,肌组织干燥,表面粗糙不平;少数病例肌肉硬化,有钙盐浸润。肌肉中钙含量增加至14%~15%,而正常者仅为2%。心包中有透明的红色液体,心肌带灰色,较柔软,有时有出血点。心室扩大。

山羊羔:尸僵完全或不完全,血液凝固不良。

1.心脏极度扩张,心肌厚薄不均,颜色淡。心肌变性,心内膜下(尤其是右心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周围有灰黄色条纹,顺着肌纤维方向存在,状似虎斑。将病变部切开时,可见心肌纤维粗糙、色淡,其结构如木质纤维。严重的病例整个心内膜都布满上述病变。

2.骨骼肌变性,尤其是前后肢肌肉(冈下肌、肩胛下肌、下锯肌、臂二头肌、臂三头肌、半腱肌、股直肌)和背最长肌变性比较明显,肌纤维粗糙,颜色淡白,其中夹杂着颗粒性增生物,并有瘀血小点。

3.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柔软,切面多汁,压之有大量乳白色液体流出;切面上有小粒状突出物。

4.第四胃发炎、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部分盲肠黏膜呈紫红色,充血或出血,其内容物呈红色粥状。大部分病例的肠壁滤泡肿胀。

【诊断】

1.病羔死后的剖检所见,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最明显者为肌肉中有灰白色条纹存在,尤以后肢最为多见。显微镜下最清楚,在尸僵发生之前亦可在镜下观察其变化。

2.病羔的血清谷草转氨酶超过200国际单位/毫升,血清肌酸、磷酸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均有增加,补加维生素E到不全价的日粮中,可以降低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并可防止羟基巴比妥酸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

3.尿中含有大量肌酸,也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根据之一。

【预防】

1.应用0.2%亚硒酸钠皮下注射,预防效果良好。具体方法如下。

(1)注射年龄:1~2月份出生的羔羊,在20日龄左右注射,一般不要晚于25日龄;3月份及以后出生的羔羊,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大时注射,尤其是3月份以后出生的羔羊,最晚不能超过20日龄,过迟了就有发病的危险。

(2)注射次数:一般进行2次预防注射,第一次注射后,间隔20天,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如果羔羊在40~50日龄时,天气连阴多雨,干草质量不好,青草又不能正常供应时,还可以进行第三次预防注射。

(3)注射剂量:应用0.2%亚硒酸钠溶液,每只羊第一次1毫升,第二、三次各1.5毫升,作颈侧皮下注射。

亚硒酸钠溶液的配制方法是亚硒酸钠0.2克,加注射用水100毫升,盛入灭菌瓶内,待溶解后备用。配制液一般不需要过滤和消毒。

2.在分娩之前给母羊皮下注射亚硒酸钠一次。用量为4~6毫克。

3.供给孕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磷酸盐:在冬季可喂给豆科干草(干苜蓿最理想)、胡萝卜、大麦芽与骨粉。如在产后才发现产前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及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和维生素E。

若羔羊群中已经发病,应在治疗病羊的同时,给未发病羊注射治疗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或者用青苜蓿制作饲料膏,或者在饲料中拌入棉籽油。

【治疗】

可将病羊放于宽敞通风的畜舍中,限制活动。然后按照以下方法治疗。

1.在日粮中增加燕麦或大麦芽,补给磷酸钙。亦可拌入富含维生素E的植物油,如棉籽油、菜油等。

2.用0.2%亚硒酸钠溶液一次皮下注射。我们曾用此法治疗大批发病羔羊,效果良好。用量为1.5~2毫升。亚硒酸钠对局部有刺激性,用药后部分羊苦叫不安,或有1~2次食欲减少,少数羊注射部位溃烂脱皮,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怕。

3.皮下或肌肉注射维生素E,剂量为10~15毫克,每天1次,连续应用,直到痊愈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