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苗圃病害防治

苗圃病害防治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苗木病害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正确执行育苗技术措施,选择适宜苗圃地,及时催芽、播种、除草;合理施肥、灌溉和轮作;适时遮阴和除去覆盖物;做好苗圃卫生等。近年来,苗圃中广泛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采用化学防治时,必须适时、适量。病菌在颈部蔓延,破坏苗颈组织,使幼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交链孢菌在土温13℃~22℃为害严重。

第二节 苗圃病害防治

林木是活的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动或其他生物的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环境的变动或某种刺激超出其适应能力时,林木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干扰、破坏,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引起林木病害的病原分为两大类: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的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称作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水分不足造成林木枯萎,温度过低引起冻伤,肥料和微量元素不足引起各种缺素症,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凡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林木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的,故叫做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寄主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不断发展的。了解三者间的动态关系、掌握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设计出正确的防治措施。

苗木病害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正确执行育苗技术措施,选择适宜苗圃地,及时催芽、播种、除草;合理施肥、灌溉和轮作;适时遮阴和除去覆盖物;做好苗圃卫生等。

近年来,苗圃中广泛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采用化学防治时,必须适时、适量。幼苗的耐药性比大树差,过量用药易引起药害。

一、种实霉烂

1.分布及为害

一般来说,种子霉烂可以发生在种实收获前,也可以发生在种子处理的环境中和播种后的土壤中,但主要是发生在种实的贮藏库里

2.症状

多数是在种皮上生长各种颜色的霉层或丝状物,少数为白色或黄色蜡油状菌落。霉烂的种子一般都具有霉味。生有霉层的种子多数遇湿变成褐色,切开种皮时,种子内部变成糊状,有的仍保持原形,只有胚乳部分有红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纹,也有形状颜色无变化的。

3.病原

引起种实霉烂的病原多半是接合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生产中常见以下几种。

(1)青霉菌类(Penicillium spp.) 霉层中心部呈蓝绿色或灰绿色,有的呈黄绿色,霉层边缘都是白色菌丝。

(2)曲霉菌(Aspergillus spp.) 在种皮上的菌丝层稀疏,在放大镜下可见有大头针状的子实体。被害种子种皮腐烂、烂芽或不萌发。

(3)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 霉层毛绒状,黑色中显绿,边缘白色,常使种子不萌发,或萌发后烂芽。

(4)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 ex Fr.)Vuill](即黑根霉R.nigricans Ehren)在种皮上生细长白菌丝,老熟后菌丝上生出的小黑点即其孢子囊。在种子萌发时最常见,但为害性不大,只在少数情况下种子萌发后烂芽。

(5)镰刀菌类(Fusarium spp.) 在种皮上先生白色霉层,中心部逐渐变为红色或蓝色,最后生出小水珠。生有镰刀菌类的种子一般都不影响萌发,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幼芽被菌丝破坏。

(6)细菌引起的种子霉烂也很常见,被害种子表面生有黄油状或白蜡状菌落,若种皮有伤口时,细菌可侵入种子内部,使种子糊化失去萌发力。

4.种子霉烂的发展规律

绝大多数的霉烂菌类,都是种实表面携带的,这些菌类普遍存在于各种容器、土壤、水、空气和库房里,种子和这些菌类接触的机会很多,成熟的种实,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贮藏和采收不当,不但造成各种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而且老熟的种皮或种壳易为病菌扩展创造条件。同时如果种实贮藏时含水量太高或贮藏中受潮,使库内湿度增加,库内种实密集,病害发展更加迅速。

种实霉烂菌的生长温度,一般以25℃左右为最适宜,但低于或高于这种温度时也可以生长繁殖,因此,在贮藏库里,温度条件较易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湿度往往成为发生霉烂的主要环境因子。

5.防治方法

(1)及时采收,采收时避免损伤。

(2)贮藏前种子应适当干燥,一般应干燥至湿度为10%~15%,并将坏种、病种剔除,库内温度应以保持在0℃~4℃最为合适,并保持通风,入库时注意防止碰伤种实表面。

(3)保持库内卫生、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菌。

(4)用沙埋种子催芽时,最好先用温度为15℃的0.5%高锰酸钾液浸种3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掉药液后再混沙。沙也应先用40%甲醛1∶10倍液喷洒消毒,30分钟后散堆,待药味失散后再用。

(5)利用氮气(液态或气态)贮藏种实,不但设备简单,经济方便,而且能保存种实的所有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既不会造成污染,又不会发生霉烂,是很有前途的方法。

二、苗木猝倒病

猝倒病又叫立枯病,是苗圃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

1.分布及危害

这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它危害多种苗木花卉,多发生于阴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3~6月份,死亡率很高,严重的达50%以上。

2.症状

(1)种芽腐烂型 播种后,土壤潮湿板结,种芽出土前被病菌侵入,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地面表现缺苗。

(2)茎叶腐烂型 幼苗出土期,若湿度大或播种量多,苗木密集,或揭除覆盖物过迟,被病菌侵染,使茎叶腐烂。这种症状也称首腐或顶腐型猝倒病。

(3)幼苗猝倒型 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苗木幼嫩,茎部未木质化,外表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病菌自根茎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病菌在颈部蔓延,破坏苗颈组织,使幼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

(4)立枯型 苗木后期被侵染,此时苗木已进入木质化,根皮和细根感病后,组织腐烂、坏死,使地上部分失水萎蔫,但直立不倒伏。拔起病苗时,根皮留于土中,俗称“脱裤子”。

3.病原

引起苗木猝倒病的原因有非侵染和侵染性两类。非侵染性病原主要由于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孢菌引起,偶尔也可由交链孢菌引起。它们多有较强的腐生习性,平时能在土壤的植物残体上腐生。分别以厚垣孢子、丝核和卵孢子度过不良环境,一旦遇到合适的寄主和潮湿的环境,便侵染为害。腐霉菌和丝核菌的生长温度为4℃~28℃,腐霉菌多在土温12℃~23℃时为害严重,丝核菌生长适温为24℃~28℃,镰孢菌的生长适温为10℃~32℃,以土温20℃~30℃时致病较多。交链孢菌在土温13℃~22℃为害严重。

4.发展规律

病害主要发生在1年生以下的幼苗上,特别是出土1月以内的苗木受害最重。病害的发展和以下情况有关。

(1)前作感病 前茬作物若是棉花、瓜类和茄科等感病植物,土壤中病株残体多,病菌繁殖多,容易使苗木感病。

(2)雨天操作 无论是整地、做畦或播种,若在雨天进行,土地潮湿,容易板结,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厌气性生物活动加剧,不利于种芽和幼苗的呼吸和生长,种芽易窒息腐烂。

(3)圃地粗糙 土壤黏重、苗床太低,土块太粗、床面不平、圃地积水,有利于病菌繁殖,不利于苗木生长,苗木易发病。

(4)肥料未腐熟 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常常混有病株残体,病菌蔓延为害苗木。

(5)播种不及时 在北方地区,播种晚,出苗后易发病,但播种太早,幼苗出土时期延长,易发生种芽腐烂型猝倒病。

5.防治方法

(1)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对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在四周挖好排水沟,实行针、阔叶树种轮作。苗圃地做成高床,床面平整。适当早播,播后覆土,厚薄均匀。播种不宜过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良好。结合整地分层施足腐熟有机肥,以改善土质,抑制病菌,并做到看苗、看地、看天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以增强苗木抗性。及时揭草、松土、除草、培土、间苗、排水等,为苗木生长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2)种子和土壤消毒 猝倒病的病原菌能长期在土壤内存活,因此直接消灭土壤内病原菌对控制发病极为重要。苗床土壤可用50%的多菌灵或50%的福美双,每平方米用药量6~8g。施用时先将药称好,然后用适量细沙土混合拌匀即成药土,部分药土于播种前撒于播种行内,剩下部分播后覆盖种子。播种前,要将种子用福美双等拌种消毒。

(3)及时施药 防治在发病前,苗木幼嫩期间,可用石灰粉与草木灰以1∶4的比例混合均匀,每亩苗床撒施100~150kg,防病效果良好。也可在出苗期开始,用波尔多液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幼苗发病期可用福美双400~500倍液,或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灭菌保苗。注意喷洒幼苗嫩茎和中心病株及周围的土壤,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杨黑斑病

1.分布及为害

为害多种杨树,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2.症状

黑斑病一般为害叶片,某些杨树的嫩梢和果穗也能感病。由杨盘二孢引起的病斑主要在叶的正面表现,圆形,初很小,后虽有扩大,但直径一般不超过0.5mm。在嫩叶上初为红色,边缘较深,后变黑褐色,老叶上病斑开始即为黑褐色。病斑数量多时,可连成不规则斑块,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毛白杨及响叶杨只有在发病重时,后期叶背才产生。在叶柄上,病斑为红棕色或黑褐色小点,后成梭形,中间生有乳白色孢子堆;病斑多时可使叶柄发黑,叶脱落。在嫩梢上,病斑成梭形,长2~5cm,黑褐色,稍隆起,中间产生微带红色的孢子堆。嫩梢木质化后,病斑常开裂成溃疡状。病重的嫩梢冬季常枯死。由褐盘二孢引起的病斑多先出现在叶背面,以后正面也有;初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后扩大成黑色直径0.2~1.0mm的病斑,中间生有乳白色的分生孢子堆,病斑多时可汇合成大的圆形或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甚至全叶发黑枯死。

3.病原

杨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Marssonina)真菌引起的。我国已发现的是杨盘二孢和杨褐盘二孢。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的角质层下,后突破外露;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双细胞,卵圆形或近卵圆形。

4.发展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中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来源。病菌侵染寄主后,潜育期约为2~8天。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孢子又能进行新的侵染,因此病害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苗圃的潮湿,临近沟渠或排水不良,发病常较重。苗木生长过密而生长较差的均易发病。

5.防治方法

(1)播种苗不要过密,当叶片密集时,可适当间苗,或打去低叶3~5片,以通风降湿。

(2)苗圃周围大树下的萌条要及时除掉,以免病菌大量繁殖,培育幼苗的苗床要远离大苗区。

(3)幼苗生2~3片真叶时,喷1∶1∶125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其他有效杀菌剂1次,以后每隔半月1次,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加入一些附着剂,以防雨水冲刷。

四、杨叶枯病

1.分布及为害

杨树叶枯病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病害,为害新疆杨、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小青杨、辽河杨等多种杨树,对杨树苗木及幼林造成严重为害,叶片大量严重脱落。

2.症状

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灰褐色,后为灰白色,中部产生黑褐色霉状物,病斑直径一般为1~5mm。

3.病菌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分生孢子梗多数丛生,少数单生,暗橄榄黄至淡橄榄褐色,有隔,直立或弯曲,分生孢子通常形成链,一般由10个或10个以上孢子组成,孢子具多型性,有卵圆形、球形、长卵形、长圆锥形、圆筒形多种。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6℃~28℃,萌发速度快。

4.发展规律

病落叶上的分生孢子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借风传播,从4月下旬至9月均有孢子飞散,5月出现小高峰,7月下旬孢子飞散出现高峰。病菌由伤口侵入,潜育期短,在温度、湿度适宜时,两天就出现新病斑,一般是4天左右。高温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良会促进病害的扩展。

5.防治方法

(1)在同一圃地或林地上,不宜连续培育某一易感病品种。

(2)加强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在进入秋季应及时清除病落叶。

(3)锈病严重的地方,及时防治毛白杨锈病的发生和蔓延,以减少叶枯病菌的侵染。

(4)在发病高峰前喷65%可湿性代森锌600倍液。

五、杨树锈病

1.分布及为害

主要为害幼苗及幼树,大树上也有发生,但并不造成严重为害。该病为害叶片,也能为害芽。严重时使病叶和病芽枯死,影响杨树的生长。除为害毛白杨外,还为害新疆杨、银白杨、河北杨、山杨、响叶杨等。

2.症状

春天杨树展叶期,受侵染的冬芽早于健康芽2~3日萌动,形成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受侵的病芽经3周左右便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也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叶背柄部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

3.病原及发病规律

毛白杨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栅锈属Melampsora真菌引起。在我国有马格栅锈菌(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er)、杨栅锈菌(M. rostrupii Wagner)和圆痂夏孢锈菌(Uredo tholopsora Cumm.),主要是前两种。该病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春季,受害冬芽开放时即形成大量夏孢子堆,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靠风力传播。一般春季气温高发病早,降雨多,湿度大,发病重。苗木稠密,水浇条件好或低洼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早春时节要及时彻底清除病芽。应注意,清除操作时要避免孢子飞散,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

(2)选育抗病强的品系。

(3)发病期间可喷洒100倍50%的代森锌或者500~1000倍50%退菌特等杀菌剂有一定的效果,粉锈宁用于银白杨、新疆杨效果很好,但毛白杨树叶片对粉锈宁极为敏感,易产生药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