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蜜蜂生存危机探源

中华蜜蜂生存危机探源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蜜蜂是我国的当家蜂种,有着悠久的饲养史。可怕的是,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所有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饲养中华蜜蜂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蜂王交尾难,蜂群失王频繁,种群下降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华蜜蜂种群生存与繁衍的危机呢?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对死亡中华蜜蜂蜂王的尸体解剖发现,中华蜜蜂蜂王尸体中有意大利蜜蜂蜇刺。

十九、中华蜜蜂生存危机探源

(刊登于《养蜂科技》2004年第4期)

中华蜜蜂是我国的当家蜂种,有着悠久的饲养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全国饲养总量一直保持在200万群以上,而且还建立了不少中华蜜蜂生产区,同时因其具有耐寒、耐热、抗螨、飞行敏捷、嗅觉灵敏、能有效利用当地蜜粉源(分散、零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本土大多数植物建立了牢固的“相互适应性”以及在蜜蜂育种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等优良特性,而成为我国养蜂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引入意大利等外来蜂种数量的增加,使得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越来越少,逐年萎缩。尤其是在一些平原、丘陵和低海拔地区,中华蜜蜂基本上或者完全被外来蜂所取代。据《北京科技报》报道,仅北京地区中华蜜蜂的数量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4万多群,减少到了本世纪初的不足40群,已经到了濒危程度。可怕的是,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所有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饲养中华蜜蜂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蜂王交尾难,蜂群失王频繁,种群下降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华蜜蜂种群生存与繁衍的危机呢?国内不少学者进行了敏锐而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笔者也十分认同这些观点,现归纳起来并与蜂业界同仁共商榷。

1.原因探析

1.1不同蜂种间的性干扰

据李位三等(1996年)对中华蜜蜂数量锐减、密度下降、生栖范围缩小、蜂王交尾不成功或成功率低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饲养实验观察,中华蜜蜂蜂王因屡次交尾不成而使蜂群失王的占35%,长期交尾无望而被淘汰的占到了50%。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是,中华蜜蜂处女王长期交尾不成或交尾成功率低,与中华蜜蜂的密度及数量太少有关;而且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在中华蜜蜂处女王交尾的过程中受到外来蜂(意大利蜜蜂)雄蜂的严重干扰(不同蜂种间处女王交尾时的性干扰)。致使这种干扰成为可能的因素,一是两种蜂的蜂王在婚飞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性引诱激素对两种蜂的雄蜂均具有招引作用;二是两种蜂的处女王在交尾的季节和时间上基本是吻合的。性干扰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一是在中蜂及外来蜂的雄蜂共同参与的交尾竞争中,使中华蜜蜂蜂王出现交叉错位交尾现象;二是导致中华蜜蜂处女王婚飞不遇;三是在与具有强大空中交尾优势的外来蜂(意大利蜜蜂)雄蜂的交尾角逐中,中华蜜蜂的雄蜂成为竞争的失败者。文章说,如果在一个地区,外来蜂(意大利蜜蜂)发展到一定数量,凭借其雄蜂在交尾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必然对中华蜜蜂蜂王的交尾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和威胁;就是在中华蜜蜂数量与外来蜂(意大利蜜蜂)数量相等的情况下,中华蜜蜂蜂王的交尾仍然受其干扰;如果外来蜂(意大利蜜蜂)占绝对优势时,中华蜜蜂蜂王交尾就会受到严重干扰甚至完全失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和重视。

1.2外来蜂(意大利蜜蜂)的入侵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对死亡中华蜜蜂蜂王的尸体解剖发现,中华蜜蜂蜂王尸体中有意大利蜜蜂蜇刺。意大利蜜蜂是我国引入较早的外来蜂种,因其对我国气候类型、蜜粉源适应性好,且个体大、生产性能稳定、性情温驯等优点而被广泛饲养。但令科研人员费解的是,意大利蜜蜂是如何进入中华蜜蜂蜂巢的?于是,科研人员就在当地蜂农的蜂场里设置了半透明的蜂箱,对意大利蜜蜂是如何进入中华蜜蜂蜂巢的问题进行了观察。经过许多天的观察,他们终于捕捉到意大利蜜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不同蜜蜂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的蜂群蜜蜂要进入的话,肯定会引起相互厮杀。可是,意大利蜜蜂来到中蜂蜂巢的门口,首先振动翅膀,中华蜜蜂就让它进去了,进入蜂巢后还得到了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并得到饲喂,这个现象说明,中华蜜蜂对意大利蜜蜂没有抵抗能力(其实是被蒙蔽了)。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意大利蜜蜂振动翅膀的频率与中华蜜蜂的雄蜂振动翅膀的频率有点相似,既然振动频率一样,这种蜂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建立起来了。所以,中蜂就误认为它是本群的雄蜂。由于不同种群之间毕竟不能共存,意大利蜜蜂杀死中华蜜蜂蜂王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也可能是中华蜜蜂蜂王不明原因死亡的主要成因。

1.3蜜蜂天敌危害

据调查人员在北京某地听到养蜂农民反映,当地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华蜜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调查人员和蜂农一起多次观察胡蜂对中华蜜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胡蜂一般捕食飞行中的中华蜜蜂(主要是为了取食采集蜂蜜囊中的花蜜)。一旦胡蜂来到中华蜜蜂蜂巢门口的时候,中华蜜蜂就会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威,并极力反抗,阻止其进入。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经过激战,冲进中蜂蜂巢。但当进了蜂巢以后,胡蜂立即会被几十只中华蜜蜂围成一团。尽管胡蜂很厉害,无奈却抵挡不住中华蜜蜂群起而攻之。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特别的集体就会把胡蜂消灭。当调查人员扒开蜂团时,胡蜂已经死在里面了,但同时也有不少数目的中华蜜蜂为保卫家园而“英勇就义”。其实,大多数胡蜂对中华蜜蜂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而名为“花葫芦”的这种胡蜂只是其中的一种。当然,除了胡蜂而外,蜜蜂的天敌还有许多,如大多数鸟类等等,但这似乎都不是造成生存危机的主要因素。

1.4不利的环境因素

据文献记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某地114群中华蜜蜂飞逃后厮杀而大量死亡,仅剩下大约一两群。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只有在内外因素条件对蜂群极为不利时才有可能发生。中华蜜蜂习性比较温和,而且随着环境气温的升高,每个蜂群的巢门口都会出现迅速扇动翅膀的工蜂向蜂巢内鼓风,以加快内外空气的流通和调节蜂巢内环境。专家进一步解释说,当温度在25℃以上时,工蜂会出来自动扇动翅膀,把风向蜂巢内吹入,以维持蜂巢33℃~36℃较为恒定的温度,而这种迅速扇动翅膀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其它蜂种的攻击,但决不会引起中华蜜蜂的“集体自杀”,当然也不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在不利的环境因素中,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是外环境的污染。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治理土地荒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诸如退耕还林草、围栏封育、封山禁牧、舍饲养殖等各种卓有成效的措施,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沙尘暴频繁的肆虐、工业化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和水质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造成的与蜜蜂有共生关系植物种类和面积的减少等因素的存在,仍然对养蜂生产和蜜蜂生存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二是农药和杀虫剂的大面积使用。虽然在国内农牧业生产领域已在普遍提倡“绿色农产品”生产,而且在农药和杀虫剂使用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限制政策,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不按标准和安全剂量使用的现象存在,其结果不仅使自然界授粉昆虫大量灭绝,同时也极大地威胁着养蜂生产和蜜蜂生存。三是饲养方式落后。中华蜜蜂新法饲养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推广起来却并不容易,既有资金方面的制约,也有观念上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群众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旧法饲养方式,既不便于生产和管理,也不便于蜂病的防治,从而成为制约中华蜜蜂生产和发展的极为不利的因素之一。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由于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抓大放小”和侧重点以及重视程度不同,因此使原来一些中蜂产区在不知不觉中被放弃了,消失了,一定程度影响了中蜂生产;对于小范围作物(如果园、温棚、育种试验田等)的昆虫授粉比较重视,研究比较多,但对自然界多数虫媒花植物和大田农作物的授粉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了,尤其是忽视了中华蜜蜂在本土植物中授粉方面的吻合性和优越性,在某些程度上也影响到中华蜜蜂及其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和健康发展。

1.5病虫害的侵袭

1.5.1囊状幼虫病

对于中华蜜蜂来说,囊状幼虫病一直是它的最致命的威胁。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其病原是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华蜜蜂最易感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在我们南方大部分省区呈爆发性流行,我国北方5~6月份是发生的高峰期。该病主要感染蜜蜂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能在成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在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深入本地中蜂饲养户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多数群众对饲养中蜂不像饲养牛、羊、猪、鸡那样重视,加之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新法饲养技术推广面不大,当地群众大多数仍采用旧法饲养,平时很少记起进行蜂群的常规检查,既是偶尔间发现蜂群生活“不规律”或者子脾有病变现象,也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一方面因其饲养量少,没有多大规模,群众普遍认为既是死亡了,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另一方面,在当地群众传统思想上总认为中华蜜蜂是“飞财”,今年“飞”走了,明年还会来。正是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不易转变,使得当地原来饲养中蜂已有相当规模的“中蜂饲养户”(最多的有六、七十群)几乎绝了蜂种“香火”,多数原饲养在七、八窝(群)或一、二十窝的,自然是一年比一年少,逐年灭绝。拿当地群众的话说,就“连改心慌的蜂儿都没有了”。照此下去,“明年还会来”的愿望将成为当地群众永远美丽的谎言,成为泡影。

1.5.2蜜蜂蛹病

近年来,蜜蜂蛹病在中华蜜蜂蜂群中的频繁发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病害。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由蜜蜂蛹病毒引起、严重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患病蜂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现象,造成蜂蜜和王浆产量明显降低,病情严重者全群死亡。据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冯蜂研究员称,该病病源在中华蜜蜂和外来蜂(意大利蜜蜂)中基本是一致的,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其主要的传染源,患病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各地区和各蜂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有个别蜂群少量蜂蛹死亡,若此时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群势较强,辅以更换蜂王措施,病情则可得到控制。严重病群,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若发病率高达30%~50%,则蜂群完全失去生产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群蜂死亡。

该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有:(1)与温度的关系。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蜜蜂蛹病。(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外来蜂(意大利蜜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中蜂发病虽然较轻,但相对于中华蜜蜂数量而言是不能忽视的。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来说,老蜂王群容易感染,而年轻蜂王群发病较轻。防治方法上也与外来蜂(意大利蜜蜂)是一致的。

1.6采集竞争

中华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本土植物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共生的特性,如中华蜜蜂吻长与多数本土植物花色(味)、花冠深度、泌蜜季节及其温度、开花季节的气候及其降雨量等具有极为显著的吻合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中华蜜蜂在本土植物和大田作物授粉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但与中华蜜蜂蜂王交尾当中的“性干扰”一样,中华蜜蜂在采集活动中也同样受到外来蜂的影响,尤其是在大田作物开花季节的采集活动中,其竞争力同样大大敌不过外来蜂(意大利蜜蜂)。最为明显的是,在每年秋季最后一个大宗蜜粉源荞麦花期,在同样一个采集区域甚至同样半径范围之内,外来蜂(意大利蜜蜂)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能够储备足够的优质越冬饲料;但在同一区域饲养的中华蜜蜂蜂群,既是取蜜,产量也上不去(大多10~15kg)甚至多数蜂群的越冬饲料储备不足,翌年开春,饲料不足的问题相当普遍,一旦不能及时补给,就会造成蜂群死亡或者飞逃。

2.对策讨论

2.1建立封闭的中华蜜蜂保护区。据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文君称,由于国内引进的这些“洋蜂”的嗅觉、吻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匹配,因此不能有效地给这些植物授粉,将会导致这些植物的种类减少甚至灭绝,最终破坏整个生态体系,因此呼吁:拯救和保护中华蜜蜂已经刻不容缓。另据《北京科技报》报道,北京某地政府已与村民共同讨论中蜂保护措施,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将意大利蜂群迁出距离中蜂饲养地5km以外的地方,并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中华蜜蜂保护区。这项措施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很有推广的必要和价值。同时,为使这一中国特有的中华蜜蜂蜂种不会灭绝,科学家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始了寻找野生蜂的工作。寻找野生的品种,是为了保持它的野生习性。在保护野生中蜂品种的同时,科学家和蜂农又加紧了中蜂育王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蜂蜂群的数量逐步增加。在科研人员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经过许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这里的中华蜜蜂从原有的30多群,已发展到目前的100多群,它们给需要的树木、果园以及大田农作物传花授粉,与周围的植物亲密接触,共同维系大自然的平衡。

2.2大力推广新法饲养技术。为了使中华蜜蜂得到保护性地利用和中蜂生产的健康发展,有组织、大范围地开展中华蜜蜂新法饲养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加大对中蜂饲养户的技术培训,不失为一项必要措施。既可以改善中华蜜蜂的生存条件,提高中华蜜蜂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又可以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

2.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针对中华蜜蜂易感病害,应采取积极措施,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中华蜜蜂病害的防治工作,同时要加大对饲养中蜂群众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真正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尽快掌握常见中蜂病害的诊断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群众的整体饲养管理水平。

2.4实行区域化生产。从国家产业政策角度讲,要在加强现有中蜂产区管理的同时,实行养蜂生产区域化,严格控制外来蜂进入;同时在中华蜜蜂数量相对较少的地区,采取定期引进产卵蜂王的办法进行扩繁,避免近亲繁殖,逐步提高中蜂密度,增加数量,扩大分布区域,以有效保护中华蜜蜂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