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托资源项目带动大力发展中蜂生产

依托资源项目带动大力发展中蜂生产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挖掘中华蜜蜂生产潜力,真正提高中蜂饲养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蜂饲养规模和效益的难题之一。西吉县中蜂新法饲养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得力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业务部门对发展中蜂生产的足够重视。西吉县发展中蜂生产的实践,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无疑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探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双赢的目的

十八、依托资源项目带动大力发展中蜂生产——对西吉县中蜂新法饲养后生产现状的调查

(刊登于《养蜂科技》2004年第2期第28页)

如何挖掘中华蜜蜂生产潜力,真正提高中蜂饲养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蜂饲养规模和效益的难题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蜂生产现状,扭转人们观念上“土蜂是飞财,产后还会来”的传统饲养方式,充分利用当地日益丰富的蜜粉源和蕴藏量相当可观的中蜂资源,进一步探索优化中蜂饲养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真正体现饲养中蜂在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方面的价值,西吉县在2002年组织实施了国家级秸秆养畜项目——中华蜜蜂新法饲养子项目。该项目区覆盖县内4乡5村,涉及农户100户,在这些农户中推广新法饲养中蜂500群。其中火石寨乡大庄村3户150群,沙岗村20户80群,罗庄村5户40群;新营乡庙儿岔村30户140群,硷滩村5户30群;城郊乡芦子沟村5户30群;平蜂乡全岔村5户30群。项目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新法养蜂户年均毛收入由原来的135.55元提高到现在的937.12元,提高了6.91倍左右(不含年内新增蜂群增值和授粉增值),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发挥了该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

1.项目区概述

西吉县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五县一区之一,土地总面积31.43万hm2,其中耕地面积7.33万hm2;总人口近45万,其中农业人口42.5万,占总人口的94.44%;平均海拔1688~2633m,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4.5℃~6.2℃,年日照时数2322.3h;年有效积温1959.3℃,年降雨量400~500mm;无霜期150d左右。境内以山坡地机修水平梯田为主,沟壑迭出,蜜粉源极为丰富,能供蜜蜂采集利用的蜜源植物多达20余种,花期相互交错,首尾衔接长达4个月之久。尤其是近两年来,西吉县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提出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的号召,采取“以草调畜”和加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每年以大于2万hm2的速度推进)等有力措施,使境内的生态、气候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据统计资料,仅2001~2003年,全县实施退耕还林草面积达2.07万hm2,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约2.35万hm2。与此同时,县委、政府还根据区域优势适时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民逐年扩大以油料(胡麻)、小秋杂粮(荞麦)、豌豆(白芸豆)、中药材(党参、黄芪)、瓜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每年种植面积不下1.3万hm2。这些举措为养蜂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对于养蜂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2.调查内容及结果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生产,进一步探索优化中蜂饲养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对项目区所推广的、新法饲养条件下的中蜂饲养户进行了几个设定内容的随机抽样调查。

2.1越冬情况(详见下表)

img15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项目区的4乡镇采取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后,蜂群的越冬死亡率平均为47.86%,而随机抽取的土法饲养对照组蜂群的平均越冬死亡率为58.04%,明显高于新法饲养。

2.2生产能力

2.2.1繁殖情况(详见下表)

img156

由上表可见,采取新法饲养技术的中蜂,春繁开始后,其繁殖率平均在18.97%左右,而土法饲养对照组的平均繁殖率仅为14.12%左右,充分说明土法饲养条件下,蜂群的繁殖速度远远赶不上新法饲养。当然,这个差别还与蜂群包装保温措施、越冬适龄蜂质量、越冬饲料是否充足及其质量关系密切,其差异的显著性尚待进一步做深入的探讨。

2.2.2产品产量

img157

可见,项目区新法饲养的中蜂,仅产品销售年均纯收益为837.12元,是土法饲养条件下中蜂年均纯收益的近6.7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2.3分蜂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蜂新法饲养由于采取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同时随着中蜂育王技术的推广应用,杜绝了自然分蜂现象,因此在项目区所饲养的中华蜜蜂,其分蜂性明显减弱。一般地,为了不影响本年度的养蜂生产经营效益,并使每一群蜂全年保持比较旺盛的生产力,项目区的养蜂户几乎都有目的地采取人工育王、分蜂的办法,新组织1~2个繁殖群或生产群。

2.2.4抗逆性

2.2.4.1蜂螨

由于中华蜜蜂新法饲养后,蜂巢内部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加上它本身具有抗螨特性,所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未检查到大、小蜂螨的寄生(包括蜜蜂活体、尸体、巢脾和巢房),这进一步说明新法饲养能够使中华蜜蜂的抗螨性能大大增强。

2.2.4.2巢虫

巢虫一直是中华蜜蜂的“死敌”,是中蜂生产当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曾给我国中蜂主产区及主要分布区带来过毁灭性的灾难。就是今天,在大多数中蜂分布区尤其是旧法饲养条件下,巢虫依然像“幽灵”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蜂饲养和生产。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少发现有巢虫危害现象,看来新法养蜂户总结的“勤打扫,勤查看,帮着除,烟熏治”的简易方法,在巢虫防治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既能有效遏制巢虫危害,又可减少药物对产品的污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2.2.4.3幼虫病

对中华蜜蜂危害最为严重的幼虫病当数中蜂囊状幼虫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毁灭性强,潜伏期长,难以根治。在项目区新法养蜂户中,多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效果不错。一是科学管理,饲养强群,注意操作卫生,不轻易互调子脾;二是以中科院蜜蜂研究所蜂药厂生产的抗病毒862、甘草配伍半枝连以及“抗病毒针剂”等为主,予以交替用药治疗;三是对所有蜂群采取预防性施药;四是辅以人工清除;五是进行抗病育种,勤换蜂王。

3.几点启示

(1)政府重视是关键。西吉县中蜂新法饲养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得力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业务部门对发展中蜂生产的足够重视。

(2)优势资源是基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中蜂新法饲养,如果没有潜在的资源优势(蜂种资源、蜜粉源资源、项目资源等),再有前景都将是望梅止渴。

(3)规模饲养是途径。就西吉县来说,中蜂蕴藏量达8840余群(大多为土法饲养),农户饲养最多的50群左右,最少的1群,而采取新法饲养的不足总蕴藏量的10%,发展潜力巨大。在新法饲养户中,饲养最多的有30群,最少的仅2群。从规模效益这个角度看,根本不值得一提。按照现有的饲养管理水平,每户若能饲养40~50群左右的中小规模,就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一个新的增收亮点。

(4)脱贫致富是前提。西吉县发展中蜂生产的实践,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无疑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探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双赢的目的。

(5)农民增收是目的。从项目区推广中蜂新法饲养的效果来看,尽管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在饲养技术、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以及规模效益等方面还不是最好的,可以说仍属于“唱独角戏”、小打小闹,尚未形成气候,但从这些养蜂户一年获得的收益来看,不失为一条增加经济收入的好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