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先难后易的再思考

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先难后易的再思考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先难后易的再思考陈 勇从2010年12月中旬起,云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全体成员就按照上级人普办的要求,开始至各乡直接参与普查表的审核、复核、检查和验收工作;至2011年1月底,普查表短表完成光电扫描和数据处理;至3月中旬,普查表长表和死亡表完成光电扫描和数据处理。也就是说,云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从开始到2011年6月发布人口普查第一号公报为止,整整花了半年时间。
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先难后易的再思考_2010浙江人口普查技术业务工作文集

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先难后易的再思考

陈 勇

从2010年12月中旬起,云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全体成员就按照上级人普办的要求,开始至各乡(镇、街道)直接参与普查表的审核、复核、检查和验收工作;至2011年1月底,普查表短表完成光电扫描和数据处理;至3月中旬,普查表长表和死亡表完成光电扫描和数据处理。也就是说,云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从开始到2011年6月发布人口普查第一号公报为止,整整花了半年时间。

人口普查的数据从纸制介质的普查表到电子介质的数据库;数据处理的主体从乡一级到县、市、省级普查办,及至国家级普查办,在这上上下下的反复核查、检查、审核纠错的工作过程中,作为参与其中的县级普查办工作者,本人有个明显的感觉是县一级普查办的工作显出阶段性的忙闲不均现象。即县级普查办工作人员在空的时间段里很空以至其中有少部分干部空闲至几乎无事可干的地步,而在忙的时间段里却是真的来不及,以至普查办全体成员必须加班加点赶进程才能按时完成该阶段的工作任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处理是采用“先短表、后长表”的原则进行的工作安排,导致了普查办上下层级的处理段之间没有形成时间上的立体交错、上下同步地进行而致,如果能采用“先难后易”即“先长表、后短表”的处理原则安排各层级的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则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普查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一、乡、县级普查办数据处理的工作安排明显不足的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在乡级的阶段时间明显不足。

云和县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至15日完成入户登记,15日至29日完成普查表复查、快速汇总和数据评估;县普查办全体工作人员于12月中旬分赴乡镇对各普查区进行抽查,完成对外出户籍人口、应销未销户籍人口、户口待定人口、出生人口以及死亡人口等的复核、审核工作。随后各乡(镇、街道)将普查表清点封装后移交县级人普办。由于全部普查表(包括长、短表和死亡表)自普查员上门登记完成到乡一级的初审、复审至编码完毕上交县级普查办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硬性限制,普查数据在乡级基层的处理时间是严重不足的,影响了普查表数据的源头质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普查员的普查表登记质量受到影响。由于时间紧张,乡级普查办一开始就把普查表的审核和复核工作向前移,这就严重挤压了基层普查员的上门登记时间,导致部分普查员为了赶时间,放松了普查表填报必须由普查员亲自上门询问普查对象并在现场登记的工作要求,特别是部分偏远乡村的少数普查员认为本普查区常住人员比较少,自己熟悉各家各户的情况,以至部分地方出现了只凭在册资料和个人记忆,取代实际上门询问的方式完成普查登记的现象。

二是乡级普查办依赖县级普查办的现象比较突出。据了解,云和县各乡(镇、街道)基本是由乡级政府驻村干部当任普查指导员,来承担长表的登记工作。乡级普查办工作人员作为这些普查指导员的同事,在对长表审核过程中,难以义正词严地要求普查指导员去纠正普查表中的各项填报错误。为此,就产生了依赖县级普查办工作人员到乡级抽查、复核的机会,要求县级普查办人员代为进行长表的逐一初审工作的思想。这就弱化了乡级普查办的初步审核职能,从工作流程和工作形式上影响了县级普查办本应更好发挥抽查、复核工作的校对性效果。

三是快速汇总工作挤占审核工作时间,影响普查质量。乡级普查办工作人员和普查指导员在12月份,除了正常的对普查表审核、复查工作之外,还要承担额外的普查表手工快速汇总工作,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普查表人工审核、复核工作更加紧张,这也是导致乡级放松普查表审核工作要求的客观因素之一。

第二方面,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普查表短表处理阶段太过仓促。

普查短表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两个完成时间点的设置不很合理,让县级普查办感觉该阶段的工作无法更加细致地进行,太过仓促:

一是完成普查短表的光电扫描工作的时间点。市局安排我们在1月中旬到市人普办进行普查表短表的光电扫描。从2010年12月下旬开始陆续向各乡(镇、街道)催交普查表,乡级匆匆忙忙编码后上交的普查表,很多书写不规范,不符合光电录入的要求,需要重抄。为此,县级普查办不但需要从各乡(镇、街道)抽人手在县级普查办集中进行数据审核、重抄普查表等,还需要采用让县级普查办全体干部包干具体负责对各普查区的普查表短表的编码、复审工作等的方式、方法,加班加点地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使大家完全顾及不到对普查表长表和死亡表的审核及其他方面的各项工作。

二是完成普查短表的数据电子审核、纠错和上报工作的时间点。根据要求1月底必须完成短表光电数据的程序审核并上报。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从光电数据返回给县里,到程序多次安装补丁以及其间超数量级的短表错误审核工作,需要全体县级人普办工作人员在电脑里逐一进行核对和修改。工作量可想而知,及时完成工作与普查数据的质量之间的矛盾是相当突出和客观存在的。

第三方面,人口普查的普查表长表数据处理阶段忙闲不均。

二、三月份,县级普查办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对普查长表进行人工复核和数据编码、光电扫描、数据电子审核纠错等工作,忙闲不均,感觉有些不合理之处:

一是2月初至3月中旬的普查表长表的人工审核及编码质量验收阶段显得相对空闲。由于乡一级在普查登记和审核是长短表一起进行的,多数乡镇的普查表长表与短表一起在12月就上交到县普查办,就算没有上交的也只是搁置在那,等着2月份的长表质量验收后,上交县级。这段时间里,由于长表指标相当繁杂而逻辑性强,人工审核实际是很难审核出什么错误的,所以多数县、乡级普查办工作人员自以为长表的差错很少,以至不会投入太多时间仔细分析和研究,在工作上就显得相对空闲。

二是3月上旬普查表长表和死亡表经光电录入后的电子审核阶段极为繁忙。光电扫描后返回来的数据,用程序公式一审发现有大量差错之后,县级普查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又一轮繁忙开始了。但由于普查长表的指标比较复杂,许多错误必须由普查员进行复核后才能纠正。然而,此时已经来不及组织乡级普查指导员到场查询,因此,频繁的电话联系乡村普查员就成了县级普查办工作人员的唯一选择。这样的情况,客观上必然严重地影响到普查长表的数据质量。

三是经省级差错情况反馈后的长、短表数据第二次审核纠正阶段,错误纠正起来非常麻烦。由于此时普查短表数据库经二次上报已经到了国家库,因此,这阶段短表数据的错误已经不能直接在数据库里纠正。所以,这阶段审核补丁后新出现的长表、死亡表数据的电子审核错误,如果与短表数据相关联,则纠正起来非常麻烦。不但要在导出的电子表上逐一书写说明原因,而且那些涉及短表的错误项,因短表封死不能改而只能进行差错说明上报(未经证实,只是感觉这个阶段省级普查办的工作相当繁忙,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上报差错说明的数据处理工作都被上移了)。后期,虽然市级普查办组织县级普查工作人员到市局普查办进行普查长表和死亡表的数据集中审核,但有些错误却只能将错就错的事实,导致最终部分数据仍保留着与实际情况的误差或偏差。笔者认为,就普查长表数据的真实性来说,这已然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从县级普查办的角度来说,之所以出现工作量的阶段性不均衡情况,以及产生诸多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客观因素,笔者认为,除了受县、乡级普查办工作经验及计划统筹水平的影响而使得县(市、区)各有千秋、良莠不齐之外,还说明,人口普查工作的上层(包括普查数据处理方案的制订者),还需要更多一点地从普查县、乡一级底层的角度向上看问题。人口普查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工作的各层级和各阶段如何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时间上的交错运行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尽量防止出现在上级很忙的时间段里,下级却显“无事可做”;而在下级很忙的时间段里,上级却“等米下锅”的局面。为此,笔者建议: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应该采用“先难后易”既“先长表、后短表”的方式进行。以资参考:

(一)先做长表,确保质量

人口普查长表相比普查短表指标更多、要求更高,并能为人口普查的后期数据开发和使用提供极为丰富的普查基础数据。可以说,普查长表的数据质量有多高,则整个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普查数据的社会应用效果就有多丰富。因此,我们应该全力做好普查长表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提高普查长表数据的质量要环环紧扣、合理安排,要从普查表的登记源头抓起,上下联动地实现。

一是要给基层更多的时间去登记和审核普查长表。在户主姓名底册及长表户抽取完成后,即可让基层普查员开始长表的上门登记工作,而不必受普查时点的限制。因为,就单个普查小区而言,普查长表登记户数相对是很少的,就算提前进行登记后的短时间里有些个别变动,只需要普查员加强与普查对象的沟通和联系,普查对象的任何意外变动都能及时纠正过来,不存在普查表数据失真的可能。这样就能给基层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争取更多时间进行审核与复核,确保普查长表的普查数据质量。同样,县级普查办工作人员也能提早于11月中、下旬即开始到乡级进行普查长表的指导和查验工作、插个空档。

二是在1月份先进行长表和死亡表的光电扫描。在乡级普查指导员进行普查表短表审核的同时,县级普查办就可以要求乡级普查办和普查员先重点审核普查长表后上交县普查办。这样从县级普查办到乡级普查办到基层普查员,各级普查工作者在这一时间段里,错位进行普查长表、死亡表的审核与普查短表的审核、复核和编码工作,分工协作,谁也没有闲下来,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这样县、乡、村各级也就只能独自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而不会产生依赖别人的思想。如此安排,基本应能在1月中旬就可以进行长表的光电扫描工作。

三是将长表的程序审核与短表人工审核、验收相结合。1月底至2月初县级普查办可以在一边进行长表和死亡表的数据程序审核的同时,一边到乡级进行短表的复核、验收工作。由于乡级普查员有相当多的时间处理普查短表,因此,对于人口普查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漏查现象”,在2月份仍然有充分时间进行反复的“查漏补缺”而实施纠查和补救。同时,对于长表程序审核出来的数据差错,这时也很方便与乡级普查骨干、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进行联络,或要求他们上门复查后再给予纠正,而再无理由以种种原因进行想当然的数据修改,可最大程度消除极少数工作人员只求程序审核无差错而不顾及普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的极为不负责任的现象。

(二)以“长”补“短”,优化短表数据

如果,人口普查数据处理是实施“先难后易”即“先长表、后短表”的原则进行工作安排,由于普查长表先于普查短表上报省级和国家级普查办,使得普查长表的普查数据先于普查短表实现数据定局,则人口普查还可能实现短表数据库的全局数量化。

在长表数据审核基本定局后,应该可以从长表数据库中抽取相对应于短表所包含的人、户指标的相关数据,将其归并在光电扫描后的短表数据库中。应该可实现,在第一次返回给县级的短表数据库就是以经涵盖全县人、户数据的人口普查短表数据库(即返还库中应该包括全部短表户的普查数据和全部长表户的普查数据之其中与短表相对应的指标数据),使数据处理程序能直接出全县的短表指标汇总数据。而不是现在这样,各级普查办在发布普查公报时,所用到常住人口、民族构成、城(镇)区人口等相关全县人和户的基础数据,仍然需要分别汇总长、短表后,用两个汇总表相加后才能得到。

(三)实现长表样本数据反推总体数据工作的连续性

在基层还在处理普查短表数据的时候,国家普查办及省、市级普查办就可以根据已经上报的普查长表数据库,从上到下地进行长表相关样本数据的分析,评估出每一个普查长表数据指标的样本代表性,并可提前几个月确定出普查长表样本数据从抽样数据反推总体数据的系数和权数。

这样县级从各部门抽调来的普查办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县级普查办继续工作而不必解散他们,可让他们继续在县级普查办根据上级返还的相关系数和权数进全县普查数据的反推、整理和编册工作,进而能更好地完成人口普查的后续的包括与普查长表数据相关的数据开发和研究工作。

云和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