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建筑遗存

历史建筑遗存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早期移民传入乌江流域的中原传统聚居文化和技术,在各重要城镇中逐渐扎根,与当地的聚居文化、技术相融合,经过数百年发展成为乌江流域城镇中最主要的聚居形态。乌江流域民族聚居的遗存现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乌江上、中游的民族聚居以布依族、苗族聚居为主,下游地区以仡佬族、土家族、苗族聚居较为多见。安顺地区的布依族建筑有许多是石头民居,多是就地取材而建。

3.4.5 历史建筑遗存

1)中原传统建筑遗存

伴随早期移民传入乌江流域的中原传统聚居文化和技术,在各重要城镇中逐渐扎根,与当地的聚居文化、技术相融合,经过数百年发展成为乌江流域城镇中最主要的聚居形态。现在可普遍见到的庙宇、楼阁、民居、宗祠、会馆、城墙、牌楼等建筑,都是中原传统聚居文化中的典型表现形式。古镇酉阳龙潭,以及诸如安顺文庙、石阡万寿宫等建筑,可称得上是具有很高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的聚居遗存(图3.32)。

img89

图3.32 中原传统建筑遗存

2)地域民族建筑遗存

乌江流域民族聚居的遗存现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乌江上、中游的民族聚居以布依族、苗族聚居为主,下游地区以仡佬族、土家族、苗族聚居较为多见。民族的聚居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但建筑风貌和聚居习俗影响深远。

乌江上游高原地区的苗族建筑,多采用简易木构架,生土筑墙维护,茅草屋顶,聚居发展水平一直较低。乌江中游地区的苗族聚居建筑结构多样,全木结构、石木结构、土木结构并存,其中石木结构建筑承重体系为穿斗式木构架,内外墙体用薄石板镶嵌于柱枋之间,或采用石砌墙体围护。屋面盖薄片石或小青瓦。

布依族村寨房屋多在平整的屋基上建造,干阑式和吊脚楼少见。安顺地区的布依族建筑有许多是石头民居,多是就地取材而建。除梁、柱(有的房屋也用石柱)、横檩、楼板、门板外,其余全用石料,如石头砌成的墙壁、石板覆盖的房顶、石头雕刻的窗棂等。房间的隔断也用石板。生活用具如桌、凳、臼、缸、碗柜、槽等,都能以石头雕刻而成。据说布依族男人都是石匠好手,许多人家仍然仅凭农闲空余时间,慢慢积累石料,就可以在不费一砖一瓦、投资少的情况下建成房屋。当然现在也有墙体用砖,但屋顶许多还是用石材。在贵州黄果树瀑布附近的白水河两岸和扁担山,不论是个人住房,还是商厦、政府办公大楼、宾馆、酒家都以石头建筑展示其特色。这种特点在黄果树瀑布上游的王三寨、石头寨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图3.33)。

img90

图3.33 石头寨风貌

在仡佬族的聚居地务川县,还可以见到仡佬族传统的三角形住宅(当地称拖尾巴茅屋)遗存,这种住宅是其古老的住房形式。房屋仅用二柱一梁组成三角形骨架,侧面两个三角形连成一体构成墙和屋面,前面一个三角形为出入口,也供采光,屋面用茅草、玉米秸或竹编篱笆围护。这种简易的房屋现仅作为临时休息避雨的设施。据资料记载,仡佬族先民为居住和迁徙方便,还曾创造出一种圆拱形住宅。构造简单,不用梁柱,只需六根方木或圆木。其中两根主梁长约2m,四根次梁长约1m,捆扎成长方形底座。上部用四根韧性较好的木片或竹片做成圆形拱圈,以棕叶、秸秆、竹笆等材料覆盖其上。这种住屋现多用做养蜂、养鸭,被称为“鸭篷子”[41]

土家族聚居主要分布在乌江下游的酉、秀、黔、彭一带,其建筑形态通常呈一字形,或合院式,受汉族聚居的影响较多(图3.34)。住屋的共同特征是住宅正房明间都设“吞口”(凹进一步立柱,在入口门外的两侧设小门),作为家庭重要的交往空间。在合院建筑中,正房的明间前为堂屋,后有“道巷”,次间有专门辟出的耳房供炊事之用,也是一大特点。土家族聚居建筑中还喜用火塘,设有火塘(火铺、火桶)的房间,除做全家烤火休息待客之用外,还可兼用于煮饭、烧菜。可以看出,土家族聚居发展水平较高,功能划分也较复杂。

img91

图3.34 土家村落和民居

资料来源:孙雁,覃琳,夏智勇.渝东南土家族民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另外,居住在乌江上游云贵交界乌蒙山区的彝族民居也很有特点。比如目前还有许多民居以土砌墙、草盖顶,这不全是由于经济水平所限,而是与高寒地区特别需要保暖、防雹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当地冬天气温低,夏天冰雹(当地人称“白雨”)多,许多彝族同胞多以茅草、秸秆盖顶,砂土、土坯筑墙。为了节省难得的木材,仅明间两榀用木架,次间两侧用土墙代替。当地泥土呈黄色,故称此为“金包银”。如果外墙刷上石灰,则称为“银包金”。

3)古代军事建筑遗存

乌江流域现有的古代军事建筑遗存主要是屯堡,另外有些特殊的军事构筑,比如城墙,也很有特色。

img92

图3.35 安顺屯堡遗址——天龙堡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贵州屯堡文化圈逐渐消解,乌江中游的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一带,以及附近的关岭县、长顺县,是军事屯堡遗存最后的幸存地(图3.35)。自明初“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扼要害”至今,许多村寨和小镇仍沿用他们以前的屯堡名称;而由于屯堡封闭的聚居环境,居于屯堡之中的人民仍使用着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水车、水碾等农具,保留着许多明朝时期江南的传统习俗。

安顺屯堡遗址的天龙堡,建立在内有水源、近溪河而靠山的位置,局部地段建有寨墙,还有屯门和用于瞭望的防御碉楼。城墙内每一个民居单元都比较规整地分布在巷道的两旁。巷道分主巷道和支巷道,有的主巷道充做集市街道的功能。主巷道局部扩展,形成屯堡的中心广场,广场边建有寺庙——三教寺,这里是屯堡人的宗教及社会活动场所。民国时期建成的小学一直保留到现在。支巷道又分出若干小巷道连通各民居单元,通往各民居单元的小巷道互不贯通,均为单向死胡同。部分明代遗留下来的居住建筑全以厚实的石块砌成,门洞低矮,空间幽闭,表现出强烈的军事建筑风格。较晚建成的民居单元(四合院或三合院)也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建有严实的大门、围墙

屯堡建筑及其文化能够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屯堡在一定区域内密集分布,形成了比较密集的屯堡区域,屯堡人在这一区域内聚群而居,连片集中,世代相守,群体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具有一致性,形成足够数量和足够密集的文化要素,提供了区域文化认同的方便,保持了文化繁衍而不被消亡的可能。另外,屯堡封闭的聚居形态及其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通婚的范围只在屯堡人之间,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的封闭性),使得屯堡人——这些江南移民所带入的原居地的文化要素,被固化和封闭在屯堡区域内,扼制了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再加上安顺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的腹地,相对中原地域偏远,为文化的历史遗存创造了条件。

在遗留下来的古城墙中,福泉水城最有特色(图3.36)。

img93

图3.36 福泉水城遗址

福泉水城,原为平越卫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初为土城,明建文三年(1401年)改为石城。辟有东、南、西、北四门,并建有4座城楼,3座月城,45座警铺,城垣臻于完善。明正统末年苗民起义围城,城内人马渴死,用水告急。事平后的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指挥张能在西门外建水城,并辟小西门与内城相连,将河水引入城内井中。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知府杨可陶在水城外增筑外城,使流水流经城内,从而形成“里三层,外三层,城墙围水小西门”的水城格局,形成城、水、桥三者浑然一体的古城堡。

现存小西门水城及五个城门洞和4700m长的城垣(高7m,厚3m)。位于城西的小西门水城,由内城、水城、外城三道城墙构成一座瓮城,沙河穿城而过,结构独特,为全国罕见。三道城墙互相贯通,外城两座石拱桥横卧沙河之上,两侧城墙依坡而筑,无论登南往北,均有上百级石梯与内城相接。由此登上城头,整座水城尽收眼底,实为壮观。福泉水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军事防御的绝妙之作,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水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42]

4)革命纪念建筑遗存

在这些建筑中,最有特点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反映了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对乌江流域建筑风貌的影响(图3.37)。

img94

图3.37 革命历史建筑遗存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军阀柏辉章的私邸最具代表性。该建筑始建于1932年,建筑主楼平面为曲尺形,立面风格与19世纪末西方近代券廊式建筑相仿,主楼上下均由外廊环绕,青砖白缝圆形檐柱,上托连续拱券,承受楼廊及檐口屋面荷载,柱顶为仿柯林斯式卷叶花形柱头。室内东西两侧各有双跑木楼梯一架,平顶均为灰条抹白灰,四周粉线脚,中央有石膏塑花,室内外装修均较华丽,在当年遵义城属首屈一指的豪华“洋房”。

此外,还有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期间的住所等许多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类似。由于它们特殊的纪念意义和特别的历史风格,至今仍对周边城镇空间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