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抗日战争时期城镇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由于人口、交通的空前集聚与发展,受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城镇的形态与功能结构都出现了突变的特征;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时期对西方先进城市规划方法的引入,引导并促进了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特征的巨大变革。在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短暂繁荣,乌江流域的城镇发展逐渐冷落,甚至有所倒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时期,乌江流域才迎来了人居环境的第三次大开发。

2.4.5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总结抗日战争时期城镇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由于人口、交通的空前集聚与发展,受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城镇的形态与功能结构都出现了突变的特征;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时期对西方先进城市规划方法的引入,引导并促进了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特征的巨大变革。

城镇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建设中道路、公共建筑和市政环卫设施的建设最为突出。由于政治局势的影响和政府的要求,学校、礼堂、公园、体育场、公共厕所等公共建筑在城镇中出现,而寺庙的修建至民国明显减少,原有的寺庙还部分改为学校或办公之用。据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的统计,乌江流域已有遵义、安顺、息烽、修文、贵定、普定、湄潭等多个县城建有电厂供电。另据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显示,城镇常见遭水火灾害的记载,说明当时城镇的防灾设施极为匮乏。

与城镇的大发展相对比,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相当滞后。村寨农房的聚居环境乃至结构造型均无甚变化。除极少数地主富户外,农房的防寒、防潮、防火的性能都不好。人畜混居、岩洞穴居在边远山区并不鲜见。村寨基本没有公共建筑,仅极少数有祠堂、私塾和小学。基础设施除极个别紧邻城镇的村寨外,都是空白。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外地迁入的单位和人口返迁。在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短暂繁荣,乌江流域的城镇发展逐渐冷落,甚至有所倒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时期,乌江流域才迎来了人居环境的第三次大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