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老龄化促进了什么经济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促进了什么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动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相关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机衔接,在就业、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强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和源头治理。改革现有老龄工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强化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主体作用和行政职能。
战略对策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二)战略对策

1.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快速增长

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坚持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突出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以浙南地区为重点的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着力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方法,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相关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机衔接,在就业、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公益金制度,落实“生育关怀基金”,推动社会抚养费更多用于计划生育家庭,不断健全融合“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于一体,完善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2.强化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深入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政策,全面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全面推进“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工作。普及健康教育,倡导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推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技能和整体素质。注重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实施促进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的政策,积极拓宽人才吸纳渠道,引进更多高素质的外来人口,促进我省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

3.加强宣传倡导,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

加强宣传倡导,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制订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深化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强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和源头治理。继续深化以重点县动态管理、以查孕查环工作为基础的再生育全过程服务以及以打击“两非”行为、利益导向、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治理机制。

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现象,客观分析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和优待政策法规。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和技能,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改革现有老龄工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强化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主体作用和行政职能。加大对生活困难老人的救助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老年人群全覆盖。切实增加养老保障收入,不断提高老年医疗保障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高龄老人提供必要的老年护理补贴。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统筹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和安养环境体系,加快推动环境友好型老年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加强老年家庭保健工作,为老年家庭提供预防性、支持性的社会服务。

5.完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做强省域中心城市,提高县城集聚能力,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增强城镇人口集聚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实行适度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取消户口性质划分,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直接的行政干预向通过市场手段的间接指导转变。

避免采用人为控制乡村向城市转移的道路,避免过多地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限制农民进城。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不应该用防止的方法强行限制农民进城,也不应该用强制命令的方法迫使农民进城,政府不应再按传统做法,采取强迫命令的行政手段,驱使农民进城,只能通过市场经济的诱导政策来实现城市化。排除城乡间的门槛,实现制度上的人口自由迁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其承包的土地应允许有偿转包,在经过一定年限后,有稳定收入且在小城镇已落下户口的,要将其土地交归集体,真正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一个家庭养老型的社会,人口的迁移相对困难,抑制了人口的自然流动。所以,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城农民和留守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6.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更加合理

制订、实施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人口政策,统筹协调好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的关系,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拓展就业和人口发展空间,优化人口的城乡分布和区域分布。推进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吸纳和集聚人口,加大对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调控力度,鼓励人口“内聚外迁”,促进人口与生态环境容量的和谐。制订相关政策措施,促使省外流入落户人口素质与当地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依托市场经济手段,辅以行政指令引导,积极促进人口向浙东、浙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中部地带的人口向义乌、东阳、永康等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积极推进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积极推进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人口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后的非农化问题,减少农村人口比例,促使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

7.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改革重点是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首先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其次,要逐步改变按行政区划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办法,根据浙江省实际,适当增加城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达县份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严格控制生活环境差、生态条件脆弱区域和经济规模性低下的居民点建设用地扩展,并积极建立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打破土地对人口流动的束缚。利用政府的导向作用,通过投资、倾斜政策,对公共产品、福利的地区分配进行调整,重点支持大运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西部重点开发据点的发展,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超前发展,促进企业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吸引落后地区劳动力和人口的迁移。

课题负责人:何永达

课题组成员:梁海林 何景伟 赵志田

      许彩红 兰伟东 郑秀梅

责任单位:丽水学院

附件1 2010年浙江省69县市生产总值等相关指标值

img577

续表

img578

续表

img579

【注释】

(1)朱利安.西蒙(Julian.Simon):《人口增长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Bantam Classics 2003年版。

(3)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版。

(4)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

(5)朱云成、陈浩光:《试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1期。

(6)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Euisoon Shim,et al:《Valu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Asian cities》,《The World Bank.Urban Management Program Discussion Paper for Working Draft》,Island Press1994年版。

(8)Grossman G,Krueger 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年第110期,第353—377页。

(9)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等:《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地理科学》,2012年第4期,第450—457页。

(10)梁鹏飞、林李月:《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6期,第64—68页。

(11)孙峰华、李世泰、杨爱荣,等:《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第974—977页。

(12)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期,第87—95页。

(13)陈楠、林宗坚:《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测绘科学》,2006年第4期,第14—16页。

(14)王磊、段学军、田方:《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10期,第1619-1623页。

(15)钟业喜、马定国:《江西省人口空间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企业经济》,2006年第2期,第137—138页。

(16)钟业喜、刘运伟、赖格英:《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118—123页。

(17)沈续雷、王桂新、孔超:《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6期,第69—73页。

(18)Ciccone A.,Hall R.E.《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年第1期,第54—70页。

(19)Henderson V.,Becker R:《Political economy of city sizes and form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年第3期,第453—4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