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谋生途径的增加

谋生途径的增加

时间:2022-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当天津截漕再转运他处时,也需要人夫把漕粮从囤贮地点搬运到船上,这些搬运人夫也同样大都是天津本地人。因此,在天津地区,有很多人是依靠搬卸转运漕粮为生的。除了这些官兵之外,有时也要雇佣天津本地居民看守。暂时存贮于天津的漕粮转运入京通仓时,需要拨运船只,明清两朝都设有额定官剥船,专门转运这些漕粮。这些剥船虽由官府制造,但撑驾剥船的船户却是由天津及其附近地区人民承担。

一、谋生途径的增加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众多漕粮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截留在天津,而把漕粮从漕船卸载到指定的地点,需要人夫抗卸,这些抗卸人夫大都是天津本地人。同样,当天津截漕再转运他处时,也需要人夫把漕粮从囤贮地点搬运到船上,这些搬运人夫也同样大都是天津本地人。以上搬卸装运人员都是由官府雇佣来的,官府会给他们一定的银钱,这些银钱往往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天津地区,有很多人是依靠搬卸转运漕粮为生的。

在天津截留漕粮需要存贮场所,或盖造仓廒,或造露囤,而建造仓廒和露囤所需工匠也大都是天津本地人。对于这些工匠,官府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银钱,这对其生计有一定的裨益。

漕粮在天津存贮期间,需要人员看守,这些看守人员大都由天津军士担任,如永乐年间,“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天津卫,籍兵万人戍守”[29]。雍正元年(1723年),截卸在天津的漕粮由天津镇总兵官率领官兵看守。除了这些官兵之外,有时也要雇佣天津本地居民看守。既然是雇佣,当然也会给予一定的佣金。

暂时存贮于天津的漕粮转运入京通仓时,需要拨运船只,明清两朝都设有额定官剥船,专门转运这些漕粮。这些剥船虽由官府制造,但撑驾剥船的船户却是由天津及其附近地区人民承担。这些官剥船只数量很多,明朝有八百多只,清朝最多时达到了二千五百只,相应的,撑驾这些剥船也需要大量船户,这些船户在拨运漕粮时被给予一定的水脚银和饭米等。如前文所述及的雍正元年(1723年)在天津截留湖南、江西尾后十数帮漕船运载漕粮时,就令旗丁将来年转运所需之水脚银和饭米照例交纳,以备付给剥船户。另外,在非剥运时期,这些剥船户还可以使用这些官剥船揽载生意,以资营生。此外,明清两朝为转运天津截漕所设之官剥船往往不敷用,因此,经常雇募天津及其附近的民船拨运,这些民船同官设剥船一样,在被雇用期间也被给予一定的银钱和饭米。

漕船行走在运河上,遇有淤浅,需要雇募人夫牵挽,这也为大批天津人提供了谋生途径,《国朝文录》记载:“国家漕东南之粟,上输神仓,联巨舰以载……艘入运河,沿河左右待募牵缆之夫亦不下数万人。”[30]这条史料虽然不是针对天津地区而言,但天津位于运河沿岸,并且是运道时常淤浅之区,所以在天津地区,被雇募来充当纤夫从事拉挽之人也不在少数。

总之,漕船从天津经过以及漕粮在天津转运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谋生途径,这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