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的政策

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的政策

时间:2022-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应引导自行车交通向公交转移。因此,在自行车出行量特别大的城市,有必要对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与布置进行研究。因此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制止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行车被盗现象,提高大家使用自行车的信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城市交通能耗,实现城市客运交通可持续发展。

3.3 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的政策

自行车和步行都是“绿色交通工具(Green Transport)”,在短途出行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城市客运交通节能的角度讲,应该是鼓励和提倡的交通方式。但是现实的城市交通状况是,由于城市化、机动化的发展,使得汽车对城市道路不断进行着吞噬,城市道路不断对城市空间进行着蚕食,自行车专用道变得越来越窄,行人步行专用道几乎被边缘化,再加上有些机动车为了躲避汽车专用道拥堵的交通,有时还会行驶到自行车专用道上,使得本来空间就不是很充足的自行车道更加狭小。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应该对自行车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引导,改善自行车的行车环境,注重自行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

3.3.1 合理规划自行车交通

3.3.1.1 建立自行车专用道

建立自行车专用道的目的是便于自行车和机动车实行交通分流,提供安全、畅通、高效的自行车通行环境。建立自行车专用道应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完善自行车专用道的交通标志,解决好专用道在交叉口与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

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系统是解决自行车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城市交通规划应该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充分考虑自行车专用道的设置,充分利用支路和街坊道路,考虑改建为自行车专用道。流量较大的机非混行交叉口,可以考虑建造自行车可推行的自行车、行人立交桥或过街地道;流量特大时,应在立体交叉中单独设置自行车道系统。同时,应引导自行车交通向公交转移。

3.3.1.2 停车场的设置

无秩序的自行车停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交通通畅,还影响到城市景观。同时,丢车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管理困难。因此,在自行车出行量特别大的城市,有必要对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与布置进行研究。

国内外实践和经验均表明,自行车停车问题是许多市民放弃骑车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好停车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区域交通,而且可以促进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应重点改善城市中心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公交站点自行车的存放问题。

3.3.1.3 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还应该提供完善的自行车维修、回收以及租赁等服务。

3.3.2 搞好自行车与其他交通的无缝连接

从城市的整体利益来看,公共交通是一种耗费少、效率较高的交通方式,特别是长距离运输有着自行车交通不可比拟的优势。而自行车在短距离交通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建立公交与自行车换乘系统,既充分发挥了公交占地少的优势,又发挥了自行车在短距离行驶上的优势。自行车与公交车换乘系统要加强公交站点的建设,增加自行车的停车场地以及自行车道路等。

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常规公交以及轨道交通)”出行模式。与其他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公共交通人均占用的能源、道路空间资源最少,人均排放的噪声、大气污染量最低,符合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土地开发的向外延伸,老城区周边的新城会不断崛起,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对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进行合理规划的目的在于:一是将长距离的自行车出行改为自行车换乘公共交通;二是将需要长距离出行而可能采用的摩托车方式和私人小汽车方式转换为公共交通出行,提高出行效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其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自行车交通分块规划

将全网划分为若干个自行车交通区块,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适于近距离出行的优势,强化自行车交通区块内出行的功能,弱化区块间出行的功能,限制跨区块的自行车交通出行,从规划的角度调控,使自行车交通成为城市近距离出行的主导方式,成为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在区块内全方位组织自行车交通,创造自行车交通近距离出行方便、舒适的交通环境,使区块内的自行车路网密度相对增大,路网的连通性好,以提高区块内自行车交通的吸引力。区块间及跨区块的等级路相对减少,使得中长距离出行的自行车交通受到一定的制约。

2.改善公交站点附近的停车条件

要在城市主要公交干线站点附近配套建设自行车存放点,引导“存车—换乘”出行模式的形成,需要如下条件的支持:

①公交站点附近有足够的自行车停放空间,方便居民在换乘地存车、换乘公交;

②自行车存放处、出租处均应有数量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以保证换乘的时间效率,在远期有条件时,可进行机械化、自动化管理;

③公交站点附近应有自行车出租业务,方便居民下公交车后到达目的地,并在短时间内方便地由目的地返回该站点,并由此乘公交返回出发地。

另外,要实现这种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形式,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3.3.3 加强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

自行车交通规划应以城市结构、功能分区、区片联系紧密程度、地形特征等要素作为自行车道路网络规划的主要依据;优先选择能为多种目的服务的地方,要靠近人口集中、出行强度高的地段,提高自行车利用率。同时,自行车交通设施的规划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规划结合进行,综合利用空间、设施,形成有机整体,方便自行车与其他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自行车交通最终要形成干道自行车网、区域自行车网和小区自行车网,不同层次路网的有机衔接,保证自行车在城市各个部分的可达性。

加强自行车交通的政策研究,一方面是自行车技术法规,主要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监控自行车的制造技术,提高自行车的质量,从而减少自行车的事故;另一方面是自行车交通的法规,严格自行车交通的管理,提高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

完善自行车交通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自行车管理机构,全面监督和管理自行车的供销、登记、转让、报废等环节。加强自行车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强化骑车者的交通观念和安全意识

3.3.4 加强自行车出行管理

3.3.4.1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对于受到自行车交通严重影响的市中心繁华地段,可采取区域禁行措施,或通过对自行车停车需求进行控制,实行停车收费调节,有效地限制出入该地区的自行车出行量,从而使自行车交通在空间上平均化。

3.3.4.2 加强自行车交通管理

建立健全自行车管理机构;强化道路管理措施,应加强自行车和机动车辆的管理,防止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机动车进入自行车道以及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的现象;改进和提高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3.3.4.3 打击偷盗自行车

目前在很多城市,自行车被盗和丢失现象已经不是一种偶发事件了,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成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在自行车使用率比较高的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制止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行车被盗现象,提高大家使用自行车的信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城市交通能耗,实现城市客运交通可持续发展。

3.3.4.4 加强宣传教育

自行车交通秩序混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骑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骑车人随意抢行、猛拐、穿行,既造成对机动车和其他非机动车的影响,同时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全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