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联营集团可以取代班轮公会

为什么联营集团可以取代班轮公会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的联营主要是通过资源、信息等的协同运作与管理,来获取协同效应,使得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第2章,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机理。基于协同理念,应用和谐管理方法,进行班轮联营系统的协同性测度。根据调研数据和资料,对CKYH联营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的联营主要是通过资源、信息等的协同运作与管理,来获取协同效应,使得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本书将通过针对班轮企业及其联营成员有关访谈、调研等手段,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料,并利用这些信息与资料研究具体联营问题。本书中有关概念界定、观点的提出、模型的建立等均是笔者在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本书的研究特点,深入航运企业调研,将理论与航运实践相结合而成的。本书按照“面—点—面”的思路,可将研究内容大体分成“总体(第一、二章)—局部(第三、四章)—总体(第五、六、七章)”等三大组成结构和“协同机理—协同模型—协同测度—协同策略”等4大部分。具体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如图1-2所示。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本书共分7个章节,具体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指出了选题所具有研究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有待研究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以及创新之处。本章是全书的总纲,为本书整篇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证的逻辑框架。

第2章,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机理。在分析了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联营化趋势及其具体的联营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协同管理的理论。首先阐述协同的内涵及其重要的概念,如自组织、序参量、相变等。接着重点分析了协同的主要原理,即不稳定性原理、序参量原理以及役使原理。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了班轮联营系统的协同机理,分析了联营系统的特征,班轮联营系统由各联营企业子系统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构成有机整体;揭示了班轮联营系统的序参量、慢驰豫参量、快驰豫参量以及控制变量等主要参量选择。系统赢利能力作为序参量是在班轮企业间的不断相互作用中而产生,而整个联营系统在这个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各个企业会不断地培育以及加强其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赢利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支配和提高班轮运输服务水平、班轮企业规模以及班轮企业竞争力等慢驰豫参量。最后从管理效应、经营效应、经济效应和技术效应等方面揭示了班轮联营系统的协同效应,并以协同管理为理念,结合合作博弈和交易费用等理论,研究了联营系统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具体机制有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本章为本书的后续研究构建基本的理论框架。

img4

图1-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第3章,集装箱班轮联营航线结构与协同舱位系统。本章为第4章具体的联营模式下的协同舱位配置模型的构建做好前提说明和铺垫。在联营模式下,航线结构具备轴辐式航线相关特征,但又受当前政策限制而具备自身的特点,即“支线独立,干线联营”的形式。在干线上,各联营成员可能是统一班期、统一船型、统一航线、统一挂靠基本港等资源共享并协同管理的模式;但支线上各联营成员大部分都建立各自的支线运输系统以进行干线货源集疏运。班轮联营是否成功就取决于联营各方在联营航线上舱位的协同配置,即协同舱位配置是班轮联营的关注的重点之一。影响集装箱班轮联营模式下各联营方舱位协同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主要有舱位成本、运价、市场需求、船舶、箱型等。

第4章,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舱位配置模型。本章在第3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班轮航线配船优化模型拓展与分析,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重点研究班轮联营干线上协同舱位配置问题。经典的班轮系统航线优化模型及其拓展模型主要研究了在一定规划期内总体船舶运力和航次部署,无法适应集装箱班轮联营模式下的精益运输管理。联营舱位协同配置模型重点研究航线中多联营方的不同箱型的协同舱位网络流排程。本章所构建的联营模式下的协同舱位配置模型为大规模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属纯整数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思路是首先将模型多目标规划转换为确定性单目标混合整数规划,但仍属NP完全(难)复杂规划问题。通过分支定界启发式算法,应用LINGO平台,编制程序加以求解。以共同派船模式下的舱位协同配进行实证算例分析与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第5章,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性测度。基于协同理念,应用和谐管理方法,进行班轮联营系统的协同性测度。在班轮联营协同机制分析框架下,构建了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性测度模型,并进行了案例研究。班轮联营系统其协同性要求在进行航运资源配置的时候,考虑到系统内各个联营成员之间、系统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航运资源,包括联营系统绩效协同、联营系统资源协同、联营成员应急机制协同以及联营系统环境适应协同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根据调研数据和资料,对CKYH联营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测度的结果与事实相符合,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6章,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管理策略。围绕联营系统协同主题,将班轮联营系统的协同管理策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联营系统营运机制有效性协同管理策略,主要体现联营系统运营组织设计的合理有效性,具体包括协同资源管理和协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二是联营系统成员认知一致性协同管理策略,主要体现在协同绩效的认同和联营系统内部稳定性两个方面;三是联营系统外部环境适应性协同管理策略,也即联营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

第7章,总结与展望。本章是全书的总结和研究展望。对全书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书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了班轮联营问题的协同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向,指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