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塔柱及横梁施工安全技术

塔柱及横梁施工安全技术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塔式起重机通过附墙臂附着于塔柱上,附墙臂随塔式起重机升高及时安装,确保塔式起重机最大悬臂高度小于规定值。在两塔柱临江侧各布置一台倾斜式双笼型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均为176m左右,承担施工人员和零星材料、小型工具的上下垂直运送。为防止泵管发生堵管现象,每根塔柱各布设2路泵管,其中一路作为堵管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备用泵管,以保证塔柱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8.4 塔柱及横梁施工安全技术

8.4.1 施工方案

1.施工简介

南塔为混凝土门形塔身结构,由左、右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塔顶高程为+180.0m,塔柱底高程为+8.30m,塔顶左右塔柱中心间距34.80m,塔底左右塔柱中心间距42.84m。塔柱采用矩形空箱断面,塔柱底部设置6m高的实心段,塔柱外侧四角均设有0.6m×0.6m的槽口。塔柱顺桥向由塔顶的8m直线变化至塔底的10m,横桥向宽6m,塔柱斜度为43.282∶1。

下横梁设在主梁下方,断面尺寸为横梁顶部高程53.000m;横梁采用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9.0m(高)×8.26m,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腹板厚1.0m,顶板厚0.8m,设5道壁厚0.8m的竖向隔板。索塔上横梁设在塔顶处,顶部标高180.0m;横梁采用矩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变高度结构,高9.0~15.5m,宽度为6.80m,腹板厚1.0m,顶底板壁厚0.8m,设3道壁厚为1.0m的竖向隔板。

2.施工方法

根据塔身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将单根塔柱划分为39个节段,此划分方法避免了施工缝在塔柱刚度突变处。具体划分情况如下:第1~3施工段分别为3.7m、3.5m和3.5m,采用落地脚手支架翻模施工;第4~39施工段均为标准段4.5m,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上、下横梁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现浇,单道横梁分2次浇筑,在横梁与塔柱相接处,采取先塔柱后横梁的施工方法。

塔身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8-12所示。

img215

图8-12 塔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3.主要施工设备与设施的布置

(1)塔式起重机

根据塔身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两台塔式起重机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分别布置在左、右塔柱横桥向的外侧。两台塔式起重机在平面和高度方向均可错开,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塔式起重机以承台作为混凝土基础,基础节利用预埋的地脚螺栓固定在承台顶面,分次自行顶升安装上节,每次安装高度应结合液压爬模施工进度情况来确定。塔式起重机通过附墙臂附着于塔柱上,附墙臂随塔式起重机升高及时安装,确保塔式起重机最大悬臂高度小于规定值。

(2)施工升降机

在两塔柱临江侧各布置一台倾斜式双笼型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均为176m左右,承担施工人员和零星材料、小型工具的上下垂直运送。塔柱第3节段施工完成后开始同步安装施工升降机,基础位于塔座顶,导轨附着于塔柱外壁。在承台和塔座施工时按设计预埋锚板,塔座施工完毕后,在锚板上焊接型钢座驾平台和座架,之后安装施工升降机。电梯附墙架与固定在塔柱上的托架型钢进行销接,最大附墙间距为7.5m。

(3)混凝土输送设备及管路布置与安装

现场配置2台混凝土拖泵,其中1台备用,拖泵泵送高度350m,最大理论混凝土输出能力100m3/h。为便于泵管的安装、检修与更换,泵管沿两塔柱横桥向外壁敷设到顶,布置于施工升降机附墙杆内侧(靠近横梁侧)。泵管与塔壁隔开,以免损伤塔壁混凝土。为防止泵管发生堵管现象,每根塔柱各布设2路泵管,其中一路作为堵管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备用泵管,以保证塔柱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泵管安装利用施工升降机完成,并利用塔身内埋设的H型螺母和配套的管路夹具进行固定。为满足冬、夏季混凝土的保温、隔热要求,泵管采用草绳和塑料膜包裹,以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

(4)供水和供电管线的布设

现场施工及养护用水采用深井水。在承台外侧设置水箱,并安装两台扬程200m的高压水泵,以提供塔柱混凝土施工面的养护用水。混凝土拌和水采用符合拌和要求的井水。供水管路随泵管并排上行。在液压爬模上设环形管路及三通以供塔柱施工、养护用水,各道横梁施工平台上设供水支管,以供横梁施工及养护用水之需。主管路选用φ100mm镀锌钢管,垂直输水管路为φ48mm钢管,供水支管为φ25mm橡胶管。供水管路布置于泵管附近,与泵管同步安装。

为确保塔身施工期间各施工部位的正常和稳定供电,采用专线专用措施,由箱式变压器引出10根支路,分别为2根通塔吊,2根通施工升降机,2根通主塔,2根通混凝土拖泵,1根通钢筋加工,1根通钢结构加工。

8.4.2 塔柱施工

1.施工方法

(1)塔柱施工分节

整个塔柱共划分为39个节段(+8.300~+180.000m),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下塔柱实心段共6m高,起步段为3.7m,再向上2个阶段均为3.5m;第4~39施工段均为标准段4.5m。此分段方法避免了施工缝出现在塔柱刚度突变处。

塔柱施工节段划分图如图8-13所示。

(2)塔柱1~3节段施工

塔柱1~3节段采用钢管脚手架施工。脚手架搭设间距为120cm×120cm×120cm,沿塔柱外围四周搭设3排支架,主要用以临时固定接长钢筋及模板,并作为简易操作平台。外侧模板包括4块大面模板和4块倒角模板,采用塔吊进行拆除和安装,用对拉螺栓和内部刚支撑进行定位。在起始段混凝土中埋设爬架附墙装置,附墙装置为锥形螺母和螺杆。

img216

图8-13 塔柱施工节段划分图

塔柱第3节段施工完毕后,拆除外围脚手支架,安装液压爬模的支撑架、中平台、主平台、主平台以上的架体和操作平台,脱开模板,安装爬升靴,安装导轨。在第4节段模板爬升到位、固定后,安装架体的修补架。

液压爬模安装示意图如图8-14所示。

(3)塔柱第4~39节段施工

塔柱第4~39节段采用液压自爬模系统施工。液压自爬模体系主要由液压爬升体系和模板体系组成。

图8-14 液压爬模安装示意图

2.液压自动爬模施工

(1)液压爬模简介

①爬模特点

液压自动爬模工艺融合了滑升模板、大模板施工的已有优点,并具备了施工速度快、操作简洁、工程质量好、成本降低的特点,在我国不少大中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

液压爬模施工优点突出体现在:一是表面平整光洁,转角接缝平顺,内外观质量优良;二是操作平台和爬升系统为一体,整体机构紧凑,作业人员操作非常便利;三是爬升装置液压驱动,能实现整体均匀爬升,非常方便、安全。

②爬模结构

液压爬模由大面积模板体系、爬升主体及钢结构工作平台构成。大面积模板通过钢梁结构与爬升主体相连,爬架设6个工作平台,平台之间采用固定扶梯相连,平台间连成一条贯穿的通道。平台上设置防火板装置,液压油缸配备了防止油管破裂的安全装置。

液压自动爬模结构图如图8-15所示。

③工序流程

液压自动爬模工作流程图如图8-16所示。

(2)危险因素辨识

液压爬模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在泰州大桥南塔工程施工中涉及超高处作业、起重吊装、立体交叉作业等高危作业形式,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非常大。液压爬模施工危险因素众多,经辨识主要包括:

①模板坍塌

液压爬模属于典型的大型施工设备,使用过程涉及爬模的拼装、爬升、拆除等工序,如果使用不当,均有可能造成坍塌事故。而且发生模板坍塌,将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img218

图8-15 液压自动爬模结构示意图

img219

图8-16 液压自动爬模工序流程图

②高处坠落

南塔工程塔高180m,属于超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平台立足面狭小,作业人员危险行走,且未佩戴安全带或使用不正确,都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且一旦坠落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物体打击

南塔施工因作业场所有限,除高处模板浇筑施工外,还涉及塔顶起重吊装、地面预制加工等,立体交叉作业全面呈现,因此需防止作业工具及小型机具等物件掉落,从而对地面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从上述危险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液压爬模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中之重。下面将从准备过程、爬升过程、使用过程这3个阶段,依次阐述其安全控制的要求及重点。

(3)安全控制措施

①准备过程的安全控制

a.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和交底

施工前需编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现场安全防护设计及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施工前应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并组织安全专项方案的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爬模施工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置措施。

b.吊装与安装

南塔工程爬模吊装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吊装前进行吊装方案的交底,熟悉作业步骤,不得碰撞现有的架体和塔柱混凝土。架体安装到位后,要及时上紧螺栓、插销和防风拉杆。

爬模系统架体分为东、南、西、北4个独立体,每个独立架体又分为3次安装,每个独立架体需预先在地面上按设计拼装好各种构配件以及连接牢固。在安装架体前,需检查塔柱混凝土中预埋的爬锥不要粘上油类物质,锚固件必须埋设正确。

c.使用前的验收

液压爬模设备至今还未列入特种设备名录,特种设备安检单位无法对其进行安检工作,因此爬模使用前的验收工作尤为重要。需组织设备生产厂家、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对爬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收和论证。

验收需参照原设计文件进行检查,重点是构件连接点、安全防护设施、液压爬升系统等部位,其中对主要受力杆件的焊接部位还需要进行焊缝探伤检测。

②爬升过程的安全控制

爬升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爬升前需拆除四面架体间的连接件,清除平台上的所有零散物件,仅留有进行爬升作业的人员;爬升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爬升导轨、爬升速度和动力系统等重点项目;爬升到新的悬挂点后,必须组织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a.导轨爬升准备

导轨爬升前,液压装置操作人员、施工负责人、机管员、安全员等有关人员需到场,通讯设备协调到位。爬升悬挂件安装到位,高强螺栓紧固到位,上部爬升锚板和爬靴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一致。此外,要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20MPa以上,并确保液压系统各部件和控制系统技术处于良好状态。

b.爬架爬升准备

爬架爬升前,首先需清除爬架上不必要的荷载,如钢筋头、氧气乙炔空瓶等。抬起爬升导轨底部支撑脚,并旋转伸长使其垂直顶紧塔身混凝土面,完全松开支架下方的支撑脚,改变液压油缸上下顶升弹簧装置状态,使其一致向下。

此外,还需重点检查:爬架长边与短边的连接(如电线)等是否已解除;塔吊至爬架主电缆的悬挂长度是否足够;液压系统各部件和控制系统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

c.爬升结束验收

爬升结束后,需组织验收,验收重点包括:承重销及安全插销是否插到位;所有平台滚轮和撑脚是否顶紧混凝土面;爬架固定后,安装锚固螺栓是否拧紧;爬架各层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爬架固定后,转角部位连接是否牢靠。

③使用过程的安全控制

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作业平台安全防护设计、操作荷载控制、高处作业管理3个方面。

a.作业平台防护

作业平台要保证通道畅通,防护栏杆和安全网等防护措施到位。作业平台防护栏杆严格按规范设置,由两道横杆和竖杆组成,下横杆高0.5~0.6m,上横杆高1.0~1.2m,竖杆之间距离不超过2m,并增设了剪刀撑和斜撑。

安全网的选取非常重要,如果采用密目网,高空风力较大,会对爬模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改用网眼较大的安全立网,则增加了高空落物的危险性;此外,施工中大量的焊渣、焊花极易引燃普通的安全网。综合以上考虑,南塔施工中采用了新型阻燃性密目安全网。

b.操作荷载控制

南塔工程爬模的所有荷载全部依靠4个方向共10个锚固点承受,模板、浇筑、钢筋绑扎工作平台单层最大承载能力为31.5kN/m2,爬升装置工作平台最大承载能力为1.5kN/m2,电梯入口平台的单层最大承载能力为1.0kN/m2

因此,除了保证满足锚固点处混凝土强度要求外,严禁在爬架上堆放除钢筋及施工所需以外的重物,还应尽量减少爬模上的附加荷载,所有堆放物应尽量由多根梁均匀承载,不允许堆置在跨中。

c.高处作业管理

高处作业是爬模施工中面临的重要安全风险,尤其是南塔工程塔高180m,作业人员一旦坠落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管理。

高处作业人员除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外,还需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作业,并严格控制同时上塔作业的人数。特种作业人员还需遵守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如起重工要严格执行起吊“十不吊”的规则,焊工需遵守电气焊操作规程。

3.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危险性分析

(1)危险因素辨识

塔柱施工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是除液压爬模外,使用最为频繁的大型设备,其工作强度大且使用环境复杂,是塔柱和横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吊物高空滑落、钢丝绳断裂、安全装置失灵、指挥失误;人员进出轿厢门栏擦伤身体、轿厢高空停滞或坠落、安全装置失灵;设备标准节加高和附墙杆安装过程中人员未使用安全保护装置高空坠落或工具高处坠落伤人。可能引起对人员的伤害风险主要有: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2)安全控制措施

①设备购买或租赁前,对生产厂家或租赁方进行调研,其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要求的设计、制造、安拆等各项法定资质,资质文件原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②选定满足施工实际需求的适用设备,必须在确保安全适用的基础上方可考虑设备的经济性,严禁选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塔式起重机。

③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后,应组织购买或租赁方技术人员和施工方设备专管员、安全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验收,主要为设备部件数量、型号、质量和外观,以及设备出厂合格证、使用手册等相关文件资料。设备验收合格后必须将设备相关文件资料和验收情况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安装。

④设备安装前,施工方必须编制设备安拆专项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应组织施工方以及安拆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拆流程和注意事项。

⑤设备安拆必须由具有法律法规要求资质的单位进行,安拆单位资质和专业人员特种作业证件应齐全和有效,在设备安拆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⑥设备基础节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预埋基础的位置、结构和形状是否异常,基础附近混凝土有无裂缝以及强度是否合格。

⑦设备安装过程中,四周划定危险作业区,设置警示围挡和醒目标示。安拆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安拆过程严格按照专项方案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⑧设备安装完成后,施工方组织自检合格后,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设备在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法定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升降机使用前应进行轿厢防坠试验。

⑨塔吊每次加标准节时,必须确保符合要求的垂直度,确保标准节间的螺栓连接。按专项方案在规定位置设置设备附墙结构。

⑩设备使用期间,应在醒目位置设置“两证一牌”,即操作规程牌、设备标示牌和安全检验合格证。

img220设备必须使用专用电源接入,配备独立配电柜。设备每次加节升高后,应测试接地电阻,做好防雷工作。

img221承台和塔座处必须设置进出施工升降机防坠物防护棚,施工升降机严格按额定荷载人数运行,严禁人员超载或用于运送材料。

img222施工方针对以上设备做好“一机一档”管理,根据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项目设备专管员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文字记录。

8.4.3 横梁施工

1.施工方法

横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8-17所示。

(1)支架搭设

上、下横梁支架除高度不同外,其基本构造形式相同,包括钢管立柱、纵桥和横桥向缀杆、附墙杆、牛腿、砂筒、钢横梁、承重纵梁,其中上横梁支架还增设了剪刀撑。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吊篮做操作平台。吊篮采用型钢焊接而成,顶面满铺脚手板,四周设护栏,挂安全网。吊篮四角各设一只5t手拉葫芦与四角的钢管连接固定。人在吊篮内操作,安全、方便、快捷。

吊篮布置示意图如图8-18所示。

①钢管立柱

上、下横梁钢管立柱单根总高度分别为110.088m和36.356m。钢管立柱柱脚采用地脚螺栓分别固定在承台和下横梁顶面,上、下管节通过法兰用螺栓连接固定,左右柱间采用缀杆两两相联。钢管立柱安装的关键是底节固定牢固,用2台经纬仪按90°夹角交汇法调整钢管两个方向的竖直度,柱顶竖直度偏差≤0.1%。

②纵、横桥向缀杆

为增加立柱的单肢和整体稳定性,立柱之间采用缀杆两两相连。缀杆两端均预留2cm的安装间隙,采用加劲板与立柱焊接固定。加劲板分上压板和下底托两块,先在管节法兰底端焊接底托并安装缀杆,最后焊接压板。

img223

图8-17 横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③附墙杆

为减少塔肢的悬臂施工高度,并同时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缀杆处设附墙杆。附墙杆与塔肢之间的连接分别采用锚板与附墙杆焊接、铰板与附墙杆铰接。锚板和铰板均采用锥形螺母固定在塔肢外壁,铰板单铰设计承载力为1000kN。附墙杆与钢管之间采用加劲板焊接固定。

④剪刀撑

上横梁由于支架高度和风力较大,为增加支架的抗风稳定性,在缀杆之间增设剪刀撑。

img224

图8-18 吊篮布置示意图

⑤牛腿

牛腿包括锚板与钢腿两部分,牛腿与锚板焊结。锚板预埋在塔肢外壁内。牛腿上铺设型钢作垫梁,以便安装砂筒。

⑥砂筒

支架的落架设备为砂筒,单只砂筒的设计承载力为1000kN,卸落高度15cm。砂筒由顶盖、筒心、底座、砂、掏砂孔5个部分组成。每只砂筒均对称布置两个掏砂孔,掏砂孔采用M32螺栓制作。砂筒编号后,按设计高度装砂,然后用千斤顶按设计吨位进行预压,密封、锁定。

⑦钢横梁

砂筒顶部钢横梁分成立柱顶和牛腿处两个部位。砂筒安装完毕后,吊装钢横梁。横梁两端均悬臂1.8m,以满足拆除贝雷所需的滑移长度。

⑧承重梁

承重纵梁采用321贝雷桁架,横桥向共设19路。贝雷桁架在地面分段组拼,塔吊吊至钢横梁上分段接长。分段的长度需满足单台塔吊的起重能力。

⑨分配梁

承重纵梁顶铺设型钢作横梁底模的分配梁。分配梁的中心间距为75cm左右,布置在贝雷桁架的各节点上。分配梁两端悬臂均为2.0m,以满足拆除底模所需的滑移长度。

(2)支架预拱度

为消除支架的压缩变形对永久结构的影响,支架设置向上的反拱。反拱值=支架的竖向弹性变形+支架的接缝间隙+永久结构的反拱值。数值叠加后按二次抛物线进行设置。

预拱度调整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在贝雷下弦杆底调整部分数值;第二步在贝雷上弦杆顶调整剩余值。

(3)模板

横梁模板包括底模、侧模和内模。

①底模采用大面钢模,采用螺栓两两相连,拼缝要严密,无错台。

②侧模采用大面钢模,侧模与底模相接处采用边包底形式,侧模之间用螺栓连接,与内侧模之间采用拉条对拉固定。侧模采用翻模施工:在第一次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下部模板,整修,涂脱模剂,然后翻至上部,立模,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③内模内侧模采用建筑钢模组拼,内顶模采用钢管支架支撑。为增加内模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外侧模的整体稳定性,支架设纵、横剪刀撑,同时横杆与内侧模横围檩焊接固定。

模板布置图如图8-19所示。

img225

图8-19 模板布置图

(4)钢筋

钢筋绑扎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主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搭接处接头要错开,且搭接长度≥40d。塔柱内预埋的横梁钢筋均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与塔肢外的横梁钢筋连接。在二次混凝土交界面布置受力主筋、抗剪钢筋和防裂钢筋。

(5)混凝土

采用两台拖泵对称浇筑。接长两塔肢附墙泵管至横梁中心位置,按照先中间后两端、先底板后腹板的顺序,采用串筒进行布料,对称、同步逐层浇筑至设计标高,分层厚度约30cm。为确保支架均匀受力,左右腹板须交替浇筑,混凝土高差不大于1.0m。

混凝土达到2.5MPa后,人工凿毛、清渣外运。第一次模板拆除后,按设计标高定线切缝,以确保交界面接缝顺直、严密。顶面混凝土终凝后,覆盖土工布洒水保湿;在侧模拆除后,采用自动喷淋系统保湿养护。

(6)预应力

①安装操作平台

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等施工均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平台的设计制作与安装要求如下:要充分考虑人群荷载和材料、机具堆放荷载,并考虑一定的冲击荷载,安全系数不小于2.0。平台分上、下两层,采用爬梯上、下连接。平台由牛腿、脚手板、护栏组成,护栏外侧挂密目安全网。牛腿采用三角形结构,上、下用高强螺杆固定。高强螺杆与预埋的锥形螺母拧紧连接。在塔肢施工时,按图预埋锥形螺母,爬架移位等,安装操作平台。平台在内场加工,分块组拼,然后分块吊装、固定,最后连为一体。

施工平台布置图如图8-20所示。

img226

图8-20 施工平台布置图

②清孔、穿束

采用空压机向预应力孔道内吹入高压空气,清除孔内积水或杂物。用两台塔吊整束吊至横梁外侧防护架平台上,人工逐根穿束到位。调整工作长度后,端头套入波纹管,以防外露钢绞线锈蚀。在横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人工抽动钢绞线,以防波纹管漏浆堵管。

③安装锚具、油顶

采用梳丝板梳丝后,安装工作锚圈,装入工作夹片。工作锚圈须嵌入锚垫板止口内;夹片须打紧,尾部齐平。然后装入限位板,安装引伸装置、千斤顶内限位板、装油顶、工具锚和夹片。工具夹片在安装前,表面须打蜡或包裹油脂以便退锚。

④预应力张拉

钢绞线张拉前,全面检查压力表、千斤顶编号是否对应,检查油管是否接错,对混凝土试块试压。在确认一切无误后,方可进行张拉。按施工图的张拉顺序,采用两端张拉,按分批、分级、同步、对称的顺序进行。

⑤压浆、封锚

在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手持式砂轮切割机切割套筒端头多余钢绞线,切头离塔壁不少于3cm,以便封锚。切割后,采用干硬性高标号砂浆封堵套筒,使外露钢绞线、锚垫板、夹片全部包裹,同时注意清理压浆孔。在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开始真空辅助压浆。

(7)支架拆除

横梁支架拆除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拆除过程中需考虑拆除难度、作业环境、支架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拆除步骤,对于高大支架拆除安全至关重要。

横梁支架拆除流程如图8-21所示。

img227

图8-21 横梁支架拆除流程图

2.危险性分析与控制措施

(1)支架搭设和拆除

①危险性分析

支架搭设和拆除涉及起重作业、电气焊作业和高处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未按搭设和拆除的步骤或要求作业,以及重要连接部位焊接质量不合格,导致支架变形或垮塌;支架搭设过程中钢管立柱轴心位置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支架承载力和安全系数减小;高空电气焊无防火花、焊渣掉落和无防触电措施,导致地面火灾和触电坠落;高空作业材料、工具等物件无防坠落措施,地面未设置高空坠物警戒区,坠落至地面伤人;钢丝绳断裂、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指挥失误、作业人员未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佩戴不正确、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可能引起的事故为: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高处坠落和火灾等。

②控制措施

a.制定详细的支架搭设和拆除工艺流程,细化至每一个具体的步骤。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分工明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作业。

b.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无恐高、高血压等不良情况。焊接人员必须为专职持证电焊工,具有丰富的高处电焊作业经验,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安全带。

c.施工吊篮必须经设计验算合格,对焊缝、吊耳等重要部位进行严格检查,阻燃型安全网和脚手板设置符合要求。施工吊篮高空固定后应具有一定的抗风性,具备较轻微的晃动幅度。

d.缀杆两侧焊接1.2m高的钢制护栏,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内侧挂设阻燃型安全立网,满足人员行走所需空间。

e.支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对高空坠物的坠落范围进行全封闭围挡,整个坠落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作业,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钢筋工程

①危险因素分析

本作业工序主要的作业内容有:辅助脚手架搭设、临时操作平台搭设、钢筋吊运和绑扎、临时操作平台及脚手架拆除。施工过程中涉及起重作业、高空作业和电气焊作业,可能存在重大危害因素有:辅助脚手架和临时操作平台未进行设计复核计算或没有按施工方案要求施工、钢筋吊装过程中滑落、钢丝绳断裂、塔吊安全装置失灵、指挥失误、临时操作平台安装不牢固、高空及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可能引起对人员的伤害风险主要有:起重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

②控制措施

a.在进行钢筋吊运前,要对吊具及钢丝绳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吊具完好。吊点要在钢筋重心两侧对称设置,上下左右移动应缓慢,防止吊运过程中钢筋倾斜滑落。设专人进行指挥,与塔吊间的指挥信号清晰。

b.绑扎两侧钢筋时,作业人员必须在辅助脚手架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操作平台上要铺设脚手板,并绑扎牢固;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带,防止作业过程中发生人员坠落或碰擦事故。

(3)模板安装和拆除

①危险因素分析

模板安装过程中,主要涉及起重作业、高空作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害因素有:钢丝绳断裂,模板掉落;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风力导致模板晃动,撞击人员、设备或构筑物;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模板拼接不牢固,发生倾覆跑模。可能引起对人员的伤害风险主要有:起重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

②控制措施

a.在进行模板吊装前,要对吊具及钢丝绳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吊具完好。设专人进行指挥,与塔吊间的指挥信号清晰。

b.侧模和底模为大面钢模,在吊装过程中受风力影响较大。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进行吊装作业,就位时要拉好缆风绳,防止模板摆动弧度过大,撞击结构物和人员设备。

c.模板就位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固定,不得临时支撑后固定。建筑钢模堆放整齐,不得随意摆放。

d.模板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按从上到下的顺序逐块拆除,不得强行撬、拉、砸。拆除侧模时,应使起吊钢丝绳稍微吃上力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4)混凝土浇筑

①危险因素分析

混凝土工程的作业内容主要有:导管和布料杆安装固定、混凝土泵送和振捣、模板检查和监控等,主要涉及机械作业和高空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堵管爆管、模板跑模等。可能引起对人员的伤害风险主要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

②控制措施

a.泵管的托架要焊接牢固,托架要铺垫橡胶或麻袋,防止泵管与托架产生摩擦,导致管壁磨损,引起爆管。泵管重复拆装过程中,注意保护橡胶密封圈和管口丝头,泵管注意及时清洗和湿润,防止堵管。

b.根据现场布料点和泵管管路位置,合理设置振捣设备及其配电箱的位置和数量。振捣前要仔细检查振捣泵、电线、开关箱等是否安全有效,绝缘是否良好。设专人负责跟随振捣操作人员,搬移振捣泵和压力管。

c.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对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或征兆时,要及时向现场指挥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因跑模、炸模等现象而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