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时间:2022-11-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美洲是全世界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地区。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时没有通用航空这一概念,对工农业服务的航空统称为专业航空,1956年民航局成立了专业航空处,负责统管全国的通用航空事务。到1966年我国的通用航空逐年发展,1967年飞行小时数达到创纪录的29 000小时,当时拥有通用航空飞机近500架。

第一节 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一、世界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在飞机出现以后,早期的航空活动没有军事和商业用途,这时的航空活动家们主要从事展示飞机的性能和创新飞行纪录。如在1909年悬赏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活动,吸引了全世界最好的飞机和最好的驾驶员,同时也吸引了全世界公众的注意力,激励着很多航空爱好者从事航空业,促进了航空的发展,这可以算做通用航空的开始。但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航空器展现了在军事上的用途,军事航空迅速发展。1918年战争结束,剩余了大量的军用飞机和退役的驾驶员,他们不愿放弃飞行改行,就探索着把飞机用到各种民用领域中去。首先是继续着战前的创造纪录的各种飞行,横跨美国大陆的飞行,环绕全球的飞行等,其中最著名的是1927年美国人林德伯格驾驶单座单发飞机飞行了33小时完成的从纽约到巴黎的跨大西洋飞行,以及1937年前苏联契卡洛夫机组从前苏联穿越北极到达美国的飞行,这些飞行展示了飞机的能力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对和平时期航空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之后,飞机开始用于为农业服务,为交通不便的地区如澳大利亚、阿拉斯加、大洋上的岛屿提供医药、邮递、救援等服务,开始出现了飞行训练学校和特技飞行队。1920年之后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私人飞机,有的大公司和企业开始有了自己飞机或机队为高级员工提供交通方便,出现了公务航空。为了向私人飞机和企业的飞机提供维修,供应燃油,买卖二手飞机,飞机出租等业务,在美国出现了以机场为基地的通航服务站(Fixed Base Operater),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用航空供需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再次中断了通用航空的发展进程,战后,通用航空又迎来了发展高潮,拓展到更多的领域,从事了更多的农用工作、空中游览服务等。1950年直升机进入了通用航空,大大拓展了民航服务的范围,开始有了海上石油平台的服务,山区或无机场地区的救援、联络、空中吊装服务等。“通用航空”这个术语是在1950年出现的。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公务航空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些公司有自己的机队,使用着通用航空中起飞重量最大、装备最先进的公务机,还有为荒野地区职工通勤用的能载20多人左右的通勤飞机,有为公司高级经理人远距离出行航程在5 000公里以上的豪华公务机等。

截至2006年年底,世界民用飞机约有36万多架,民用飞机中的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约4万多架,其余32万架飞机大都服务于通用航空。其中美国约占2/3,约24万架。北美洲是全世界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地区。全世界所有通用飞机中,近90%是美国制造的。庞大的通用飞机机群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

二、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我国通用航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航空界先驱冯如驾驶飞机在广州燕塘进行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距离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完成世界上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动力飞行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表明我国通用航空事业起步较早,航空事业发展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1930年1月开始,我国创立了航空摄影队,承担水利、铁路、地质测绘任务,到1949年由于战争不断,通用航空没有太大发展。航空摄影队飞机最多的时候仅有飞机12架(1937年)。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1951年5月22日,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一架C-46型飞机,连续两天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蝇飞行任务,揭开了大陆通用航空发展历史的新篇章。1952年新中国组建成立了第一支通用航空队伍——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其拥有10架捷克制爱罗-45型飞机,职工60余人,当年飞行总量为959小时,专供通用航空生产作业的机场或起降点约40个。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通用航空作业范围逐渐扩大,为农业进行飞机播种、除草、施肥及工矿业勘测物探、石油开发等多个方面。当时没有通用航空这一概念,对工农业服务的航空统称为专业航空,1956年民航局成立了专业航空处,负责统管全国的通用航空事务。到1966年我国的通用航空逐年发展,1967年飞行小时数达到创纪录的29 000小时,当时拥有通用航空飞机近500架。此后的10年通用航空停止了前进,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重新有了进展,当年的飞行量就由1978年的28 900小时增至39 700小时。1980年民航总局设立了专业航空局(后改为专业航空司),使通用航空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表示了国家对通用航空的重视和扶持。1982年7月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成立,1989年改为“中国通用航空公司”,这是中国首个通用航空公司,1998年并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随后成立了许多通用航空公司,如广东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飞通用航空公司、黑龙江龙垦通用航空公司、四川三星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冀华通用航空公司、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等。1986年国务院正式使用通用航空这一名词来取代专业航空,标志着我国通用航空事业与国际的接轨。在1987年的体制改革中,民航总局撤销了专业航空司,通用航空就以各大航空公司的一个部门或独立的通用航空公司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通用航空面向市场后,缺少了国家的经济补贴,作业任务减少,飞机淘汰退役多,可用飞机数量减少,加之航材、航油、人力资源成本加大,经营一度困难。

2008年5月15日,江苏华宇通用航空公司一架米-171直升机,从攀枝花紧急调往汶川地震灾区,成为第一架到达灾区广汉机场的民用直升机。整个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国民航从全国各地调集了34架直升机共执行任务1 006架次,在运送救灾人员、物资、抢救受灾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当前中国通用航空实力的一个缩影。2008年,我国通用航空作业合计110 706小时,创历史新高。据民航局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事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企业为77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8 000人。至2011年,通用航空飞机、直升机总数为1 124架。全国共有通用航空机场和临时机场(起降点)286个。其中,通用航空机场70个,临时起降点216个,建国60年来,中国通用航空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近年来,短途客、货、邮运输市场繁荣,自用、私用飞行需求增加,更让人感觉通用航空生机无限。

2011年8月28日,我国1 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开放在海南省试点,海南省成为首个低空空域开放的省份。随着我国低空空域逐步开放,通用航空产业将会更加繁荣与发展。

三、通用航空的业务范围

就新中国通用航空作业项目的情况分析,可以分为4大类100多种,即工业航空、农业航空、石油航空和特种航空。它们所涉及的专业门类非常广泛,包括工、农、林、牧、渔生产作业飞行和地矿测绘、城市建设、石油开发服务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海洋及环境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行政公务、旅游观光、影视、宣传广告等方面。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通用航空作业多集中在常规手段难以达到时间和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如农林化飞行、航空护林、航空摄影等;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通用航空作业重点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中能源的勘探、开发需求,代表性项目为海上石油服务及陆上石油服务;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占通用航空作业比重大的仍是农林飞行、能源勘探开发的直升机飞行,但已出现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倾向,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空中游览、公务飞行等,在不远的将来,私人飞行、医疗救护、城市治安空中巡逻等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通用航空开展得较好的地区是广东(主要是海上石油服务)、新疆(农业服务和陆上石油)和黑龙江(农业服务)。

四、通用航空飞机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航空运输大国,其通用航空飞机的数量达到240 000架,是航班飞机的30多倍;而我国虽然作为世界第二航空运输大国,但是目前在飞的通用飞机数量仅仅与航班飞机数量持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其通用航空飞机的数量超过10万架,约为航班飞机数量的26倍。因此和我国高速增长的运输航空市场比较,中国的通用航空市场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1年年底,通用航空全行业飞机、直升机(含教学训练、机场校验飞机、直升机)数量为1 124架,通用航空飞行达45.5万小时。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规划,至2020年国内通用航空飞机数量将达到1万架。

五、通用航空的管理机构

1949年11月2日新中国军委民航局成立后,没有单独设置通用航空管理机构,是由总局商务处兼办通用航空业务,1956年,民航局成立“专业航空处”,负责通用航空业务的安排与协调。1969年民航划归空军建制时取消“专业航空处”并合并到总局指挥部生产处内。1978年,民航总局设立国内业务局专业航空组,负责处理通用航空业务。1980年2月,民航总局成立“专业航空局”(7月改称“专业航空司”,负责通用航空业务)。1989年11月民航局机构改革,撤销专业航空司,通用航空业务划归新成立的企业管理司通用航空处负责。1998年后改称民航总局运输司通用航空处,与民航总局通用航空管理机构演变的情况相一致,民航各地区管理局也设立了专业航空科(处)等管理机构、对通用航空进行相关行业事务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