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一、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总体状况成都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一个优化。至此,发展“版权产业”的构思进一步明确。这一观点指出了成都市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一、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总体状况

成都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一个优化。目前,版权产业在成都只是初步提出和构思阶段。官方尚未有确切的版权产业数据统计资料,相关表述仍以文化产业为主。官方对“版权产业”的提法也尚未有一个文件性的定论,甚至“版权产业”一词在成都市文件内容中也难觅踪影。因此,在以下的叙述中,部分仍借用与版权产业最相关的文化产业的数据统计资料。

(一)成都版权产业的概念发展过程

成都市版权局作为成都市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近几年来工作主要以“推进版权工作和促进产业发展”为主,创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在成都市版权局的工作简报和网站的公开资料中,涉及版权产业最核心的软件产业、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业(蜀绵、蜀绣、漆器等产业)时,提法也多以“版权相关产业”、“版权相关行业”为主。

2008年,成都市在筹备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时,“版权产业”的格局构思才逐渐清晰和明朗。2008年1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行政版权调研组到成都市进行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专题调研,调研组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后认为,成都市在版权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9年年初,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副市长王忠林分别到成都市版权局视察工作时,认为创建版权示范城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版权工作服务成都市“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16]建设最佳的切入点,特别对“科技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作用突出,要求成都市版权局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为龙头,整体提升全市版权保护和版权产业发展水平。

2009年2月25日,成都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启动仪式举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致辞中明确指出,“把版权产业作为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智力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国家级版权产业基地创造条件,努力把成都建成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成都市版权局也适时利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契机,勾勒出把成都打造成“创意之城、版权之都”的宏伟蓝图。至此,发展“版权产业”的构思进一步明确。

国内外不少城市的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直接把文化产业称为“版权产业”,但版权产业在中国的认识有待深化。2007年6月,杭州率先成为全国首个版权保护示范城市。2009年2月,成都市开全国之先河,第一个开始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同年4月,青岛紧追其后,也开始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进程。国内其他城市如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深圳等地,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亮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北京已开始明确使用了“版权产业”的提法。2009年5月8日,北京启动了全球首个版权产易系统——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暨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拓宽北京版权产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民间和学术界对版权产业的认知,也是伴随着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开始。“2009年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蔡尚伟教授作为很早就开始关注文化产业的学者之一,著有多本专著和近百篇学术论文。2009年初,站在统筹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蔡尚伟教授提出了“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都角度”的观点。这一观点指出了成都市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成都版权产业实力

1.成都版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成都版权产业涉及软件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广告及会展业、设计行业等产业门类,基本上覆盖了版权产业的每一个领域,版权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成都版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2.成都文化产业规模彰显版权产业实力[17]

成都发展版权产业的构思是建立在成都文化产业现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的。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2年,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把“西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列为未来五年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随后,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是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风向标”,2004年11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成都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成都文化产业虽起步晚,但凭借先天的历史文化优势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成都市文化产业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2009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该规划对成都未来几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

(1)纵向比较

2004年,成都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6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005年,成都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7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2006年,成都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9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2007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8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增幅高于全市经济增幅4.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10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 8%,增幅高出全市GDP增幅(15.3%)2.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3%。2008年,成都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43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创造增加值11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18]。(见表3-1)

表3-1 2004—2008年成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img12

成都文化产业规模的逐年加大,彰显出版权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虽然文化产业不能完全等同于版权产业,但是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制度上,版权保护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产业发展上,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而在文化输出强国美国,人们主要采用“版权产业”来表述商业和法律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美国走的就是以版权产业为主的文化发展之路。

在文化产业逐年发展的基础上,成都市应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紧抓版权产业的核心GDP贡献,促进成都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横向比较

把2006年成都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91.03亿元与我国其他城市横向对比来看,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差距明显。(见图3-11)

img13

图3-11 2006年国内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统计表

在8个城市的对比中,成都市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位居第四。上海、深圳、杭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581.38亿元、381.96亿元和131.40亿元远远高于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分别是成都市的6.4倍、4.2倍和1.4倍,成都市与国内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差距较大。成都市只以微小的差距领先于重庆、南京、郑州和西安。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80亿,占GDP的比重5.7%;2008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占GDP的7%;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6.86亿元,占GDP的12%;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逆市飘红,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 7亿元,占GDP比重的12.6%,增速达11.2%,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的目标。它们的增长速度和占GDP比重都远远超过成都。

上海是我国较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在《2004—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发展创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创意设计为主的产业集群;深圳市2004年提出建设国内“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并重点发展动漫、设计等行业;杭州2006年成为全国首个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后,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杭州动漫节”和“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是杭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亮点之举,也是把杭州打造成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杭州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两个活动,逐渐形成了“上半年动漫展,下半年文博会”的创意格局。

从上海、深圳、杭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举措中,不难发现,三个城市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共同特点是紧紧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创意、生产、交易和传播等几部分,这一产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版权收入。概而言之,版权产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制高点。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进下,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起来,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成都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发展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版权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都制造”向“成都设计”转变。

3.成都重点版权产业发展势头较快

软件业:2009年成都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47. 1%,增加值238亿元,软件出口额实现4.3亿美元,同比增长43.3%。

新闻出版业:2009年成都新闻出版业收入初步统计达222亿元,增幅达20%。

广播影视产业:2009年广播影视业收入为24.74亿元,增长3.7%,其中增加值11亿元,增幅为1.3%。

文化艺术服务业:2008年文化艺术服务业收入达12.47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加值达到6.49亿,同比增长10.3%。逐步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和试点示范单位。[19]

工艺美术业:2007年蜀绵、蜀绣、漆器等几家“非遗”试点企业产值达1280万,同比增长10%。

文化会展服务业:2008年成都文化会展服务业实现收入3.55亿元,增幅为17. 8%,其中增加值为2.08亿元,增幅为15.2%。

4.版权贸易成倍增长

版权贸易是指按照相关法律或法规规定,通过对有版权属性的作品或产品的使用而产生的经济行为。版权贸易对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成都市域范围内国际版权贸易达158起,其中引进130起,输出28起,均成倍增长。[20]而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版权贸易为主)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58.4亿美元和48.16亿美元,是2001年的4.46倍和5.27倍,年均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成都版权贸易还有些差距。

版权贸易一方面是版权产业交易活跃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繁荣的经济表现形式。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版权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正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热点之一。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贸易在规模和增速上都超过了化工、汽车、食品和航空等行业,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门。与之对比,成都版权产业的版权贸易仍亟待提升,国内、国际范围的版权贸易发展有待加强。

(三)成都版权产业的市场主体

1.成都市核心版权产业的企业主体实力比较强大

整体上,版权产业涵盖了众多的产业门类,成都的版权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巨大。下面主要考察核心版权产业的软件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等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软件、游戏动漫业方面。成都是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微软、IBM、SUN、HP、SAP、Intel、SONY、NEC、赛门铁克、摩托罗拉、爱立信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齐聚成都,面向欧美和日韩等国输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合作异常活跃。2007年,成都市软件出口收入突破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2008年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完成出口3亿元。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聚集了法国育碧、智乐、美国GGL、盛大、金山和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动漫方面,成都是全国四大动漫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6月30日,在成都高新区数字娱乐软件园有动漫制作企业36家,动画设计工作室及工作团体机构40多家,成都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初步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四川本土动漫龙头企业成都恒风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是文化部重点关注企业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重点企业,是成都市重点扶持的原创动画骨干企业,目前恒风动漫正在打造的520集本土原创3D动画片《星系宝贝》获准申报国家重点原创动漫项目。

新闻出版业方面。《成都商报》是全国受众规模排名前十大媒体中唯一的平面媒体,在全国都市报中排名第三,是四川地区唯一进入十强的报纸,2009年1月,《成都商报》入选我国首个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排行榜。成都博瑞印务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印务中心,公司总资产3亿元,2008年被授予中国印刷企业100强。四川一品文化公司是西部高端时尚杂志总代理,其业绩占据了西南地区的半壁江山。

广播影视业方面。2006年11月成立的成都传媒集团,是以原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原成都广播电视台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中心城市第一家综合性跨媒体传媒集团。集团旗下先锋影视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成立,主要从事影视文化项目的开发,它的前身是成都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多年来共拍摄制作各类题材的电视剧50余部共300多集。2007年,成都传媒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一举突破20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1.35%,同口径比较(拆分广电、报业)在全国媒体集团中增幅最高。其中电视板块广告收入达到3.53亿,同比增长36.27%;广播板块经营创利达5000万,同比增长12%。2009年,据初步统计,成都传媒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62亿元,同比增长18.53%。其中广播电视台广告收入实现20%以上的增长。[21]

演艺业方面。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文化演艺组织机构,拥有我国西部最先进、最专业的音乐厅和剧场。近10年间,成都演艺集团已举办了5000多场各类文艺演出,邀请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国内外著名文艺演出团体赴成都演出,承办了多场港台歌星在成都的大型演唱会,在繁荣成都艺术文化氛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2005年,成都演艺集团成功打造了享誉全球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演出累计近千场,至今仍长盛不衰。

工艺美术业方面。成都民间工艺蜀绵、蜀绣、漆器、银丝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江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保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是文化部授牌为全国唯一的“蜀锦织造技艺”传承单位,2006年由蜀江锦院申报的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器工艺厂是成都市唯一一家漆器专业生产厂家,曾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赴美、法展销均获好评。

2.国企、外企、民企各有千秋

成都版权产业相关企业,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制的每一类型。国企、外企、民企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发展、共同促进了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

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是成都版权产业的企业主体,对成都市经济的贡献值最大。成都版权产业核心层的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所有。如成都传媒集团属国有资产管控范围;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占成都版权产业发展重要地位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博瑞传播是上市公司,截至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13.92亿元、净资产10.1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在上市公司“文化传播行业”中以其综合效益指标排名第一。目前公司下辖16家子(分)公司、2家参股公司,拥有都市日报、财经日报、汽车杂志、城市电视台、户外广告、互联网等主流媒体,是跨媒体、跨地区发展的西部地区整合传播优质平台。

外资企业地位举足轻重。软件产业作为成都市GDP收入的支柱之一,30余家世界500强的跨国电子信息企业进驻成都,外资企业在成都版权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资企业对版权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均有涉及。据成都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成都市2008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报告(外资企业)》[22]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3 652户,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1 349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 949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53.37%;中外合作企业116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3.18%;外商独资企业1 577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43.18%;股份公司8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0.22%;其他企业2户,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0.05%。2008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49户,在新登记的投资排行中,软件产业新增外商投资32户,占2008外商投资总数的12.85%。排在租赁和服务业和制造业之后,排名第三。

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都市文化企业阵营中的民营企业也异军突起,成为成都版权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都市的民营文化企业大多为个体性质,2008年个体经营户达2.35万个,比2007年增加约2 000个。随着成都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也相继成立了一些私营独资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以网吧、歌舞娱乐、数字娱乐、音像、出版物发行等行业为主,主营业务涉及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零售、游戏开发、歌舞娱乐、卡拉OK、互联网上网服务等。[23]民营企业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版权产业的相关层,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民营企业多数集中在网吧、K T V、文化产业销售等低端初级服务层面,各个企业间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民企有待技术和管理升级。

(四)成都版权产业的产业链现状

1.成都的版权作品状况

由于版权作品众多,在此部分仅列举一些近年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版权作品。

软件、游戏动漫作品:软件方面,索贝数码公司研发的索贝Ioffer资料远程共享系统、高清新闻网系统分别被授予2009年科技创新优秀奖、2009年科技创新奖,索贝Enet、E7、NewStar三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腾集团、川大智胜等公司研发的多项软件产品也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网络游戏方面,2007年“第三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数据显示,成都市的网络游戏市场占全国10%,整体排名居全国第三,成都的网络游戏业已国内领先。《三毛欢乐派》、《山河》、《问道》以及《幻想春秋》等先后入选文化部推荐的适合未成年人数字娱乐产品和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其中2007年,成都斯普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大型社区休闲网络游戏《三毛欢乐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项目,获第八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动漫数字作品“最佳游戏动画奖”,成都市“最受期待网络游戏奖”。成都打造“中国动漫原创之都”的目标让成都的动漫业活力四射:原创动画片《巴布熊猫》、《十二生肖·老鼠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大梦王小书包》成为中国首个教材动画,《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获得中国第二届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系列动画片特别奖、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长篇美术片奖,完成国家重点网络出版工程原创动漫图书《中华传奇》6册。

广播影视业作品:成都传媒集团先锋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拍摄了《国家干部》、《寂寞英雄》、《我在天堂等你》、《芙蓉花开》、《成都往事》、《保密局枪声》、《女生日记》、《蜀人茶坊》等剧集,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2007年,完成拍摄《原罪》、《张居正》、《女人泪》、《死水微澜》100多集电视剧,投资合拍的全球性影视文化产业项目三国题材大片《赤壁》全球票房7个亿,叫好又叫座。成都影视业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创作型影视人才,尤其是像麦家、钱滨、易丹这样的创作型剧作人才。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尘埃落定》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金鹰优秀电视剧奖,钱滨、易丹编剧的《誓言无声》在央视掀起收视热潮,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

演艺业版权作品:2005年,成都演艺集团斥资1600万打造了大型音乐剧《金沙》,截至2008年以累计近千场的演出佳绩创造了成都乃至中国的演出市场新神话。“金沙一唱百花齐放”,川剧《芙蓉国粹》、综艺节目《锦城云乐》、木偶剧《马小跳·巨人的城堡》活跃了成都的演艺市场,“太阳神鸟”、“藏谜”、“天地吉祥”等演艺剧目也陆续成功上演。民营文化演出公司经营的“芙蓉国粹”、“蜀风雅韵”旅游剧目将文艺资源与旅游资源按市场运作方式有机结合,成为成都市的常年演出剧目。

2.成都版权产业链逐渐形成

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24]产业链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环节,实质就是产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又是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

成都版权产业尚属起步发展阶段,前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奠定了良好根基。版权产业的软件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广告及会展业、工艺美术业、设计业等产业部门已各有发展,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并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在产业链的价值链、企业链、空间链上,成都有一大批设施一流、配备齐全的与版权产业相关的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给成都的版权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集聚效应:成都目前已建园区有天府软件园、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数字娱乐产业基地、锦绣工厂等;在已建园区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西部智谷”项目、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等;规划园区有青羊绿舟创意总部园区、红光数字影视创意产业园、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出版基地、成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筹)等产业基地。另外,在大学生创业园、高新区等园区内也分布着诸多与版权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产业园区内一般配备了国内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这一系列现代化园区的建立,为进一步激发版权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载体。

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公司、企业、培训机构集中到一起,地理位置上相互关联,在业务上相互往来,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成都软件业为例,天府软件园是成都软件产业、数字娱乐业发展的国际化园区,IBM、NOKIA、SAP、阿尔卡特、NEC、飞思卡尔、赛门铁克、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为成都的软件业、数字娱乐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都以信息安全、IC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数字娱乐为代表的几大特色软件产业集群也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范围发展至国内外,产业链日渐形成:以三○集团为代表的30多家信息安全企业,在安全平台、信息安全工程、网络安全检测、密码算法等领域国内领先;南山之桥、华微、科胜讯等50多家IC设计企业,形成了IC设计、封装测试和晶圆制造共同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巅峰软件、杰华科技等为代表的面向欧美市场和以音泰思、四凯等为代表的面向日韩市场的两大企业集群,国际化软件业务的承接能力明显提升;GGL、法国智乐、金山、盛大等国内外知名游戏企业,成功引进了微软X-BOX平台,成立了“成都天府数字娱乐产业集团”和“成都天府软件数字媒体产业集团”,形成“一平台、两集团”的发展格局。

但是,成都版权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版权产业间的联系不紧密,多各自为政;版权产业所属的各部类产业链存在脱节现象。以成都动漫产业为例,一个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应包括“设计——制作——图书出版——影视播出——授权等周边其他衍生产业的开发、推广和销售”等环节。但是由于成都动漫企业成立时间不长,缺少自主开发品牌,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环节。动画产品仅以电视播出为主,而与动漫联系紧密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游戏、玩具、食品等衍生产品的开发严重不足,产业链脱节严重制约了成都动漫业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三辰卡通开发的《淘气蓝猫3000问》,除了动画播出,他们还大规模地发展“蓝猫”衍生产品,成立特许专卖网络,最高峰时蓝猫衍生品达到17个大类6 000多个品种,全国蓝猫专卖店2 400家,形成年销售收入上亿的产业群,品牌价值评估超过20亿元。

成都版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版权产业链条,总的来说,成都版权产业链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产业的上下游链条有待进一步深挖。

二、成都版权产业人才状况

(一)版权产业人才类别

版权产业人才分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三类。

经营管理人才指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才能,在版权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的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如经理人、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才指在版权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如软件程序开发员、专业演员等。由于版权产业强调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凸显了创意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因此,这里将创意人才单独作为版权产业人才的一个子类,指具有原创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如文学作品创作人员、项目创意与广告策划人员等。同时,由于创意人才涵盖面广,与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的交叉,包括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和具有原创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版权产业创意人才还可划分为技术创意人才、经营管理创意人才等。

(二)成都版权产业人才概况

由于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关系十分密切,从业人员虽有所差异,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对应的,版权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尚不完善,因此以下通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状况进行分析。

1.人才规模

根据《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以成都为例》中的数据显示, 2006年,成都市八大文化产业(传媒业、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数字娱乐、文化会展、体育休闲、广告业、创意设计)共有各类人才约15.76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约为5.8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6.77%;专业技术人才约为8.13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1.61%;创意人才约为1.83万人,占人才总量的11.62%。2008年成都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9.2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比重比去年略有上升。[25]另据预测,目前成都市版权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会超过20万人,到2020年将会超过35万人。

此外,2008年成都市八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高于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重庆市的比重。但同时也应看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上海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上海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44.4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已达5.2%,2007年更是达到6.9%。据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撰写的美国版权产业报告数据,2007年美国版权产业总从业人口约1 171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8.51%,成都版权产业人才与发达国家差距更为明显。核心类版权产业的人才是文化产业主要行业人才的主体部分,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成都市文化产业三类人才中,专业技术人才占52%,经营管理人才占37%,文化创意人才只占12%。随着版权产业的发展,成都的版权产业人才总体数量还有待增加,人才总体结构还有待优化。

2.人才素质

成都市市域分布着诸多重量级高等学府,其中包括两所“985工程”院校: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4所“211工程”院校: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211高校坐落城市的排名中名列第七。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四川唯一的副部级高校,还是国内11所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又称“珠峰计划”)的高校之一。布局在四川省域内的高校共有23个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位居全国前十名;而这些大学前八名中,6所大学位于成都。成都市丰富的高校资源为版权产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2008年,成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9.26万人,增加了1.5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2.7%,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14万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共计6.88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2.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总数的2.6%。[26]

从业人员中具有相关职称的仅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5.2%,拥有高级职称的仅占2.4%,中级和初级技术职称的分别占6.1%和6.7%[27]

3.人才年龄

成都市版权产业30岁以下人才最多,达到41.69%;30—39岁人才次之,占人才总量的37.50%;40岁以上的只占20.81%。同样,2006年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中也显示,2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数量比较集中,占78.35%; 26—30岁这个年龄段从业人员数量比例次之;而3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数量仅为7. 21%。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版权产业对精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从业人员年轻化是版权产业人才的显著性特点。

4.人才薪酬

2006年,成都市版权产业人才薪酬集中在3 000元/月以下,其中月薪2 000元以下的占36.12%,2 000—3 000/月为37.64%;3 000元以上薪酬比例依次递减,其中月薪3 000-4 000元的占10.59%,4 000-5 000元/月约为5.97%,月薪5 000元以上的人才比例最少,仅占9.68%。对比2006年北京市版权产业人才的薪酬情况,年薪在5万以内的大约为46%,5万—10万范围内的人数占到35.38%,10万元以上的为18. 46%。从国外情况看,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人员的平均薪资为66 498.8美元,是美国平均薪资所得的1.17倍,核心版权产业人员的平均薪资更高达73 554美元,是美国平均薪资所得的1.3倍,并且持续增长趋势明显。[28]可以看出,成都市版权产业人才薪酬总体偏低,与版权产业发达的城市和国家相比,没有太大吸引力。

(三)成都版权产业人才培养情况

1.人才培养政策

200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政策措施。

2005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加快新闻出版(版权)产业的发展,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制定了《成都市新闻出版(版权)产业“十一五”规划》。其中强调:“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以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员为对象,集聚一批人才;以强势、优势新闻出版单位为依托,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培养一批人才;按照不拘一格的原则,向社会招聘一批人才。对产业策划、营销、创作成果转化有功的人员,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2009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在全民版权宣传培育体系的建立健全中,将“版权人才工程”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工程之一。方案强调将版权教育培训纳入各相关部门工作计划,针对相关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版权工作者开展版权专门培训;加强与大专院校及知名版权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成都市版权人才培养基地,逐步培养一批既熟练掌握国内版权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又熟悉国际版权实务的复合型版权人才。

2.人才培养基础

高等教育是版权产业人才培训的主要渠道,因此成都市版权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成都市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2003年,四川大学影视动画中心建立了“游戏软件系”,培养国内紧缺的游戏研发人才,这是我国高校首次开设与游戏研发相关的专业学科。2005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开始招收文化产业方向的研究生。同年,西部首个国家火炬计划数字娱乐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数字媒体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先后落户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东软信息学院。2006年3月,作为四川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为宣传文化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2006年12月,成都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在成都大学建立了“成都市数字动画原创中心”和“成都市动漫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11月,作为世界领先的数位板系统、笔感应式数位屏系统和直观界面设备的生产商和制造商的Wacom,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设立了“Wacom数字艺术奖学金”。该项奖学金旨在鼓励数字艺术创作领域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并希望通过该项奖学金的设立,促进国内美术创作领域,特别是数字艺术创作领域人才的培养。

2009年,成都市加大了版权产业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有效地为成都市版权事业的发展和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切实推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全民版权培育体系,实施“版权人才”工程,2009年4月,“成都市版权人才培训基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正式建立。该培训基地依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综合性、应用性教学特点及法学、经济学研究优势,采取在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版权人才培训工作。

2009年6月,由成都市新都区委、区政府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创建的大学生创意产业园正式成立。为吸引大学生创意人才入驻,该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入驻园区的创业者除享受成都市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十七条”政策外,还可享受园区创业场地每月200元的租金补贴和免费公寓入住政策。

(四)成都版权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1.版权产业高端人才及专门人才缺乏,人才综合竞争力不强

由版权产业人才学历情况可以看出,成都市版权产业专科学历人才数量最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最少;从年龄构成情况看,人才年轻化倾向突出。两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成都市版权产业缺乏高端人才和拥有实践经验的成熟人才的现状。同时,由于成都市内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演艺、旅游等专业设置较多等原因,形成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人才供给相对较充足,而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行业人才数量明显不足,更遑论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此外,部分版权行业如民间工艺品、川剧等的人才老化和断档现象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中的成都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显示,与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相比,成都的“人才本体竞争力”处在中下游。但由于该“人才本体竞争力”指的是综合人才竞争力,而非版权产业人才竞争力,因此该排名仅作为参考。(见表3-2)

表3-2 成都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29]

img14

2.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与北京、上海等版权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城市相比,成都市缺乏靠市场机制和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体系和强烈的事业发展氛围,导致人才外流问题比较突出。以“超女”“快男”为例,李宇春、张靓颖、何洁、谭维维、张杰均出自成都,但拥有这些人才资源的成都却并未从中得到多大益处,相反,“超女”“快男”的成功给长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了长沙的知名度与竞争力,人才隐性外流。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吸纳机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一方面,北京市的经验值得借鉴。2006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规定:教育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和大学生来京研习予以资助。人事部门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海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可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对符合政策的京外人才,可申请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此外,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30]另一方面,如何利用成都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机遇的市场,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打拼创业,也值得成都深入思考。

3.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亟待创新

版权产业人才的培养应从企业自主培养、高等教育培养和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三方面着手。目前成都市的人才培养主要以高等教育为主,企业自主培养和社会的职业培训相对较为薄弱。就高等教育而言,现存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传统学科划分进行的,没有建立文化产业管理一级学科,这就为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很大障碍。此外,各相关专业发展不平衡。以会展业为例,成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也已对成都会展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成都市会展业专业教育机制还处于缺位状态。四川省范围内从211重点大学到一般本科、专科高校,至今还没有一家开办“会展专业”教育。另一方面,高校课程设置偏理论化,忽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由于版权产业人才的特殊性,在教学模式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并强调创意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成都版权产业区域布局现状

(一)中心城区

1.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 K AS国际认证的区域。在科技部历次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规划面积约82.5平方公里,由起步园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内分别建有一个国家出口加工区。

成都高新区最突出的版权产业当属软件业。高新区拥有成都市47.6%的软件企业,是成都软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集聚地。高新区管委会还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来吸引软件人才,提出了“回家工程”、“安家工程”等措施,到全国主要城市招揽成都籍的高级人才,包括海外的成都人;对年薪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在高新区工作期满一年以上的,给予适当奖励,而且高新区还将协助其解决户口、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问题。此外,对在海外从事五年以上的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归国人员在高新区创业设立企业,一年内公司固定人员在10人以上的,将获得20万元的资助。

南部园区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孵化面积2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23家。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和技术平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四川)、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四川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6个国家级专业基地,属专业类孵化器,园区配备“千兆入园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宽带网络。进驻项目范围: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技术、数字娱乐、应用软件及嵌入式软件等。

健全的产业发展体制、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是高新区吸引众多软件产业企业群体的原因。一方面,软件企业的聚集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之间内部交流,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人才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成都高新区始终致力于建设自然、人居、政策、服务及基础设施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创业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已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2.锦江区

“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以闻名千古的濯锦之江冠名的锦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南部。1990年国务院确定锦江区为“商贸繁华区”,1994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成都市现代商贸发展试验区”。锦江区文化内涵丰富,人文资源层次多样。有以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以印刷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条,有关联产业比较集中的传媒产业聚集的产业集群;有以春熙路、盐市口两大商圈为中心,以金融、商务、商业、餐饮、娱乐、通讯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的商贸经济带。

锦江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是中国古老的烧酒之乡、商贸之乡、壁画之乡、纸币之乡、藏书印刷之乡、蜀锦之乡、陶瓷之乡、川剧之乡、川菜之乡、书院之乡。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张纸币的诞生地——交子街、号称“天线丛林”的著名千年古刹——大慈寺,有展现四川千年酒文化历史的“水井坊”、号称“中国的左拉”的著名现代作家李劼人的故居,还有成都市艺术中心、锦城艺术宫、川剧艺术中心、川剧博物馆、西南影都、王府井影城等全市闻名的文化艺术重地。

锦江区拥有成都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已被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试验区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该园区将建成国内外著名建筑设计、文娱创作、时装造型、动漫工业、软件开发园区,为成都带来国际前沿的创意视野和设计理念。锦江区还建设有数码内容创意园。以春熙路—红星路、东部副中心数码内容创意产业带为依托,打造多媒体数据中心(MDC)平台、数字内容制作基地、数字内容测试基地、数字编辑制作基地、多媒体转换技术基地、移动增值服务基地,为动漫、网游、网络ICP、软件开发、多媒体增值等方面的游戏动漫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有周春芽、何多苓、郭伟、罗发辉、杨千、郭晋、赵能智、吉磊、杨冕、郑德龙、屠宏涛、李胤、唐可、吴建军等在内的14位艺术家,从创作质量、整体规模和艺术家的分量等方面看都堪称成都本土当代艺术的重要发展地。

2009年10月,锦江区政府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了首届“创意成都2009”系列活动,以“创意成都,设计生活”为主题,举行面向市民的创意设计展、高峰论坛、创意时尚晚会以及“走进高校”演讲活动等,同时向社会发布本次活动的主题LOGO——太极大熊猫。本次创意设计展云集了工业设计、时尚设计、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成都本土设计界的精品力作,创意高峰论坛更是吸引了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蜚声业内外的设计家、创意产业领军人物汇聚成都,成为成都对外宣传的崭新窗口。

2010年锦江区以打造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载体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数字传媒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以数字出版、数字影音、数字游戏和网络服务为重点的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培育数字传媒品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致力于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传媒新高地。

3.青羊区

坐拥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宽窄巷子等厚重的人文历史遗迹的青羊区,包纳了天府广场、太升南路等现代商业文明核心区域。青羊区文化资源丰富,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公园、文殊院、文化公园等古迹,以这些古迹为依托流传着众多的历史故事。

青羊绿舟创意总部园区是一个投资79亿元的城市巨型公园城。总部园区倾向于吸纳高新产业、智力产业、信息产业、顶尖传媒文化产业、国内外精锐创意产业的企业进驻,成为这些企业的区域总部。青羊绿舟创意产业园是成都中心城区和郊区198平方公里(简称198)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大型复合型项目,项目通过城市绿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全国一流的创意产业示范区、生态运动休闲区以及和谐宜居样板区,从而大幅提升城西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实现青羊区和温江新城的无缝对接。2008年,青羊绿舟创意产业园被列为成都市重大产业项目,作为198区域的示范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址公园位于青羊绿舟公园内,总占地1 780亩,预计2010年底完成主体公园建设。该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森林公园、国际演展中心、国际画廊、国际创意设计中心、国际艺术家园为一体的国际性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公园年规划游客量800万人次,年销售收入8亿元人民币,项目云集了众多国际顶尖规划团队、专业设计团队、策划顾问团队、园区运营团队,以“唯一性、国际性、长效性”三大基本原则进行园区整体规划,旨在打造中国最具文化品位和商业价值的国家级“非遗”主题公园。

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产业——税源总部基地,致力打造为成都乃至西部最重要的税源增长区,通过全球企业招商,实现成都与国际经济体的互通、交流与共同发展,从产业聚集和税源增长上,青羊绿舟·税源总部基地,是代表了务实创新精神的“成都梦想”。

4.金牛区

金牛区传说是因牛郎织女曾在此地男耕女织,后离去遗一金牛于坝中而得名。金牛区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比如金沙遗址(部分区域)、前蜀皇帝王建墓永陵、三国老将黄忠墓、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驻地天回镇、九里堤水文遗址,都是非常重要的版权创意资源。金牛区的文艺创作活动也比较活跃,比如《龙腾金沙》、《成都妹妹》,喜剧小品《就业之后》等在成都市内都很有名气,老年舞蹈《欢乐的老姆苏》获得2001年全国群星奖金奖,2006年还曾经出版过共有150篇作品、达30万字的《成都市金牛区民间文学集》,另外美术、书法、摄影、剪纸、篆刻等艺术创作也是比较突出。

金牛区还拥有锦城艺术宫、金色歌剧院、永陵博物馆、奥林体育中心等全市重要版权展演场所。

金牛区的软件产业也比较发达。2008年,金牛区有较大规模的软件业15家,销售收入近50亿元,占到全市软件份额的14.5%。金牛区把以数字娱乐业为主打的软件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之一,对数字产业进行了“前店后厂”式的规划布局,先后引进成都华侨城群雄数字娱乐经济中心和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等项目,聚集了INTER、七彩虹、夏尔、LG等国际知名的数字娱乐产业企业。

5.武侯区

武侯区因名冠华夏、集三国文化大成的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区通过武侯工业园、武侯科技园、科技一条街、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中国女鞋之都等载体,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皮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并存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彰显,产业链初步形成,目前已聚集了各类企业328家。如联想、神州数码公司,用友、金蝶软件等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已在该区设立了全省销售市场;美国GGL公司、北大青鸟软件培训基地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项目也纷纷落户武侯。

具体到版权产业,创意是武侯区版权产业的主要特征。武侯区辖内分布着12所大学,比如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不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版权人才,大学的在校师生本身也是优秀的版权人才,比如四川音乐学院的何训田、李忠勇,四川大学的易丹、程丛林等在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武侯区还拥有全国十大书城之一的成都购书中心,聚集艺术大师杨寒梅、曹阳、孟涛为代表的160多位油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的浓园国际艺术村,望江楼文化景观公园、红牌楼家居艺术区、武侯祠横街“藏族文化街”等文化创意聚集地,以及众多的工艺品销售交易场所。

区辖内的“西部智谷”项目尤其值得一提。西部智谷位于武侯工业园的腹心之地,该项目是成都武侯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侯工投公司)全力运作的首个工业地产项目。项目净用地面积481.5亩,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西部智谷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总部和研发创意办公楼、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以及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类别,西部智谷的产业定位为:知名企业区域总部聚集区、技术研发及服务外包中心、IT动漫创意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四大类产业。武侯工投公司董事长罗洪凯曾对媒体透露,西部智谷项目周边已有杜邦、爱默生、联强国际、神州数码等国际知名公司入驻,并与位于核心区内的“成都科技一条街”遥相呼应。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各类高端人才2万人以上,年创造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

6.成华区

成华区作为1990年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成立的一个年轻城区,位于成都市区东北部,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城区。区域内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0余所大中专院校及30余家科研院所,是成都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和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有非常充足的版权人才。

成华区的印刷业较为发达。目前,在成华区有省属、市属印刷企业共43家。其中省属印刷企业17家(出版物5家、内资专项4家、包装装潢1家、其他印刷品7家);市属印刷企业26家(出版物1家、内资专项8家、包装装潢6家、其他印刷品11家)。成华区的印刷企业遍布全区各个街道辖区,基本形成了以青龙—龙潭—保和一线为主的产业发展条链。目前入驻龙潭工业园区的公司已达5家(新华印刷厂、成都万年印务有限公司、成都金祥龙实业有限公司、成都盛世德堡彩色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翔川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装潢成为印刷产业发展的主方向。2006年,成华区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扩大规模的企业就达10余家,增加资金投入就高达3 000余万元,实现利润510余万元,是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的8倍。

成华区的视听产业发展也比较突出。红光数字影视创意产业园是基于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俱乐部——红光楼打造而成的,力争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数字影视创意产业园,是成都首家数字化影视产业孵化平台和传承工业遗产的新型时尚体验社区。

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则是成都传媒集团调整产业结构、主动进军新文化产业,并链接新媒体的重要物理平台。东区音乐公园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音乐为主题,融汇国际、时尚、经典元素的多元文化体验街区和音乐骨干产业集聚园,开创新音乐体验方式和新文化商业模式,还将整合强势文化产业资源,打造全景式音乐主题文化消费体验,实现文艺明星资源集聚、衍生产业发展、多元文化互动、配套商业支持和新媒体产业接入。在建的“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项目无线音乐园区将于2010年国庆节开园,这个园区旨在依托中国移动打造无线音乐基地,形成无线音乐为核心的音乐产业链,届时,将有300多家内容提供商(CP)和平台商(SP)入驻园区。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城区不仅是成都核心版权产业的聚集之地,同时,几乎每一个聚集区都靠近版权产业的人才输出地——大学。以武侯区为例,武侯区的版权产业主要以服装设计业和软件业为代表,而武侯区内的国家级重点高校——四川大学也开设了许多相关专业,为武侯区版权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人才;在历史人文资源有着丰厚遗存的锦江区,有省重点师范类高校四川师范大学;在以重工业设计开发为重点的成华区,有以电子、信息专业闻名全国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学校开设的许多专业都与中心城区内主打的版权产业相一致,为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周边区县布局

1.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现有出版物零售和电子出版物单位41个,2009年全市发行总额2 345万元;各类印刷企业2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家,内部资料出版物印刷企业4家,其他印刷品企业23家,打复印经营点45家,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都江堰市目前有互联网上网场所160家,计算机总台数近5 000台,营业面积10 000多平方米;电子娱乐场所17家;小型卡拉OK厅130家;大型娱乐歌城15家;音像零售点21个,租赁商95家。与版权密切相关的产业项目还有:

(1)东软软件园:东软软件园以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之一东软集团为领导。东软集团创立于1991年,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覆盖软件产品与平台、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和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其IT解决方案广泛地应用于电信、电力、社保、金融、税务、交通、教育、医疗、制造业以及电子政务等几十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截至2008年,东软集团已与日本、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等国家的跨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也已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5个软件研发基地,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其中就包括成都。这样一个软件业的龙头老大,一落户成都,便吸引了业内一批从事软件外包、数字内容开发、BPO等业务的企业围绕其展开业务往来。由此,业内各企业不断地聚集,最终在成都都江堰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软软件园。

(2)“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该项目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水利工程西侧,总投资7 000万元,主要通过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放水节”,向观众展示2000多年来岷江两岸百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和科学治水的理念。

(3)青城山中国道教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青城山镇青景村,投资8 000万元,是以静态陈列和动态参与、文化内涵表现和高科技展示等手段和方式,打造集文化遗产保护示范、道家文化和仙学文化研习、古蜀文化和太玄和谐思想特色展示、养生长寿文化体验、武术健身体验、音乐艺术陈列展示与体验、道教文学体验、道教民俗展示与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一流水准的中国最大道教文化博物馆。

(4)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该项目位于中兴镇王婆岩风景区内,由一座中心美术馆、八所私人美术馆、一个艺术研究所和相关附属设施构成。该项目集美术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公共文化事业等功能于一体。

2.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境内有古蜀国两代开国蜀王柏灌和鱼凫的王墓,建于宋咸平初的温江文庙,始建于清同治三年的陈家桅杆、大乘院、城南古郭等名胜古迹,依附这些古迹的众多历史传说都是很好的版权创意的文化资源。

四川文化产业园是由国内首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图书发行企业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投资建设,位于温江区新城区南部片区,占地3 000亩,计划投资100亿元,于2009年动工建设,2010初步投入运营,2012年全部建成,主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影主题乐园、“我的世界”青少年体验式素质教育基地、影视基地、旅游风情演出、文化小镇等内容,以及媒体传播渠道:一个电视频道(或固定时段电视栏目)、一个新媒体(手机电视)、一个娱乐互动网站、一份娱乐副刊,将是一个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主题旅游区,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温江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并发挥产业集聚优势,辐射并带动整个四川文化产业发展。

位于温江区的中国原创音乐产业基地是由世界500强中国中铁集团所属上市公司中铁二局与温江区政府联合打造的通过现代技术展示西部地区原创音乐的中心区域,是金马湖·无限城项目示范区整体产业规划中的重要启动产业项目,占地约22亩,建筑面积约22 000平方米。该项目具有生产、经营、展示推广、体验旅游、教育培训、行业沟通等主要功能,集聚音乐创作制作,开展音乐产品网络经营,引入音乐节事赛事演艺活动,开发音乐休闲旅游,开设音乐教育培训,依托“无限城”先进数字平台,为国内外音乐人、电信运营商、SP服务商等搭建广泛密切的沟通平台。

3.崇州市

崇州位于成都北部,山、水、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多集中在成都北部,而作为“全域成都”理念指导下规划的北部崇州,对于建设统筹城乡的样板“试验区”,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部崇州项目:北部崇州项目是由成都传媒集团与崇州市携手整体开发的一个文化地产项目,项目旨在打造250平方公里的“北部崇州”,打造国际全生态度假文化体验区。项目还特别邀请了国际规划大家——英国阿特金斯规划团队,以统筹城乡的国际化视野,高起点规划“北部崇州”项目。该项目位于崇州市的北部地区,范围包括崇州市的街子、三郎、怀远、文井江、鸡冠山五个乡镇,总面积为508平方公里,整个片区集中了龙门山成都段最优质的旅游资源,涵盖了历史、人文、自然、动植物等诸多方面。鸡冠山森林公园、鞍子河自然保护区、九龙沟生态旅游景区、街子镇-凤栖山旅游景观带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都集中在该区域内。在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北部崇州将引入国际化生态度假产业模式,定位为国际全生态度假文化体验及国际会议会展中心,而其最终目标是在对崇州北部片区进行整体资源整合和功能提升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流的国际会议及度假休闲中心,从而通过旅游聚合效应、品牌效应及文化圈层的逐步扩张,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邛崃市

邛崃位于成都西南,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培育了食品、化工医药、造纸、建工建材、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先后被列为全省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先进县,国家、省县级机构改革试点县,省十强县之一,还是我国著名的白酒基地。邛崃市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集“山奇、石怪、林幽、水美、云媚”于一身的天台山,以及被古陶专家称为无价之宝的邛窑遗址以及文君井、国内第二高塔——回澜塔等。

依托2 300多年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以历史文化为引领,邛崃市实施大品牌促大发展战略,集中打造“邛窑文化”、“茶马文化”、“石窟文化”、“红色文化”四大全国文化品牌,整合开发“文君文化”、“特色民间节庆文化”等资源,构建全景式龙门山特色文化寻踪、体验、休闲产业带和文化观光体验游目的地。

(1)邛窑遗址公园:邛窑是四川古代最大的民间青瓷窑系,始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以其堆积最厚、产品最丰富、连续烧造时间最长而著称于世。主要分布于成都境内的临邛镇十方堂村、白鹤大渔村、西河尖山子、固驿镇公义村瓦窑山以及宝林镇等。2006年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该项目以十方堂邛窑遗址为核心,依托邛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周边亲山近水的秀丽景色,将十方堂邛窑片区打造为4A级集旅游休闲、度假、体验、考古、科研、现代陶艺创作、展销、商贸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品牌。预计项目占地2 297亩,投资约25亿元。

(2)南方丝绸之路遗址公园: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交流通道。邛崃是汉唐时期由成都南下的“南方丝绸之路”西道第一驿站,现位于平乐镇骑龙山脊保存完好的古驿道系汉代至唐宋由成都西径临邛驿(白鹤驿)然后南下入灵关古道和明清时期由成都经邛崃入康藏“茶马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并在周边形成了特色文化资源片富集区。该项目以骑龙山古驿道为核心,整合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建成集古丝道寻踪、冶铁历史体验、城隍庙节事活动等展示、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文化遗迹旅游带。

(3)红色旅游基地: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是龙门山成都段唯一的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遗存、遗址,红色文化资源丰厚,为四川省、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天台山景区和红军长征纪念馆两个资源优势,把发展红色旅游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将其包装打造为集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

(4)邛崃石窟文化观光区:邛崃石窟包括石笋山石窟、磐陀寺石窟、花置寺石窟构成的邛崃石窟群。自唐代早期兴起,充分体现出北魏、盛唐和宋代造像风格,具有唐代佛教鼎盛气魄及宋代佛像的精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具备开发文化观光游的基本条件。该项目将以石窟文化陈列、展示为核心,并依托周边自然环境,打造集文化体会,自然休闲的石窟文化观光带。

(5)特色民间节事活动:固驿春台会、平乐城隍庙会、临邛春节民俗活动、平乐乡村河灯会、七夕情人节暨文君文化旅游节等。

5.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东部,地处龙泉山西侧的浅丘地带,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龙泉驿区与版权产业相关的园区主要有:

(1)“青瓷生产基地”龙泉上垟的青瓷生产基地,于2005年初开始动工,现已经引进青瓷生产企业23家,年产值达6 500多万元。2008年6月,国内30多位顶尖的书法大家聚首龙泉,与龙泉12位青瓷大师联手创作,青瓷和书法两种国粹首度融合,又为龙泉青瓷创新添上浓重一笔。2011年将修建成集文博展示区、大师传承园和国际陶艺村三大功能区于一体的创意基地。

(2)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文化旅游更是龙泉文化产业的重头戏。2007年,龙泉先后投入数百万元,重点建设青瓷宝剑苑和龙泉宝剑厂两大景点。景区内,既有青瓷、宝剑的历史文化展示、制作流程再现、制作参与体验、艺术作品鉴赏,又有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和良好的配套公共设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当年,两个文化旅游景点的旅游收入达到8 000余万,占龙泉旅游总收入的30%。龙泉宝剑厂还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3)2009年8月25日,四川齐盛实业公司与龙泉驿区正式签订中国艺库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包括创意研发、艺术家画廊、旅游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拟将洛带古镇建设成国内首个现代文化产业与古镇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的艺术文化小镇,打造成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将在2年内建成,二期将在3年内建成。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税收达1.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 000个以上。

6.蒲江县

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

蒲江着力打造成都现代印务基地,2009年,由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三级政府共同规划建设的“成都现代印务基地”在浦江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举行奠基仪式,“成都现代印务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的蒲江县寿安镇,交通便利,是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战略中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之一,是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被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中国西部包装基地”牌子。总用地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建成投产后,可容纳120家以上包装印刷及配套企业。其成立将有助于加快四川省包装印刷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入成都现代印务基地新办工业企业,可享受土地、财税、规费、户口、人事劳动等诸多优惠政策,并可享受国家、省、市有关四川灾后重建项目的优惠政策。其目标是最终建设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品牌最响的印务基地。基地分为A区和B区,A区位于县城工业区,B区位于寿安工业区,总用地面积为5平方公里,其中A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B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2009年,已到位1亿元建设资金,用于现代印务基地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09年4月,该基地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四川省实施“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战略中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之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将此作为灾后异地重建重点项目,同时被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中国西部包装基地”牌子。

7.郫县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郫县境内出土文物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县,不仅存量丰富,而且其中不少历史文化遗存规格较高,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郫县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扬雄、严君平、何武、张俞、韩素英、廖昌永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这些都是版权创意重要的文化资源。

2008年7月,郫县启动“望丛文化产业园”规划,一期占地3 000余亩,总投资20亿元。此外,还规划设计了水利园、图腾文化园、蜀乐坊、巴蜀民居旅馆、豆瓣坊等系列旗舰项目。

五大区域展现古今文化:入口区:融合巴蜀图语文化、图腾文化、太阳崇拜文化等,通过具体形象的符号表达,使游人获得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望丛文化纪念区:通过祭祀文化、传统歌会、民间传说、古蜀名人文化等多角度的演绎,营造一场回忆望丛古蜀文化的盛会。传统文化商业区:融合传统手工艺文化、书院文化、美食文化等,提供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的商业与文化娱乐项目。传统民俗文化区:汇集蜀地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蜀锦蜀绣艺术、陶艺文化等,强化地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综合休闲娱乐区:卡通形象的豆瓣博物馆、现代商业影视娱乐设施、酒店和下里巴人风情街,为人们提供特色化、现代化的综合商业娱乐服务设施。五到八年之后,郫县安靖镇将出现一座占地550多亩,产值过10亿元的“天府蜀绣主题产业园”。

郫县也是成都的印刷行业集中地区。2007年1-11月,全县印务包装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0 120万元,同比增长20.8%,其中规模企业增加值实现34 580万元,同比增长27.7%;实现销售收入139 200万元,同比增长26.5%;其中规模企业完成96 050万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利税总额9 550万元,其中规模企业6 58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0 099万元,其中技改投入12 250万元。

8.彭州市

彭州市位于成都市北部,是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城市。山丘坝俱全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决定了彭州拥有丰富的矿藏、林业、药材、水利和旅游资源。2008年1月,彭州市工业开发区被授予“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集中发展区”,彭州市的招商引资队伍已经深入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等沿海城市。为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彭州市还决定在工业园区加大投入打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彭州市内已经在建的80万吨乙烯项目是世界级的“炼化一体化”石油化工项目。

2008年5月,彭州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了重创,在灾后重建工作的部署中,彭州将被打造成一座绿色生态城市。届时,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植被恢复水平都将进一步提高。

彭州市还是土陶工艺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彭州桂花镇的桂陶制作始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种桂陶不仅融合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特点,还采用了拓、印、镂、雕等多种工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桂花镇原有一个陶瓷工业园,主要生产建筑瓷、日用瓷等产品。早在2007年,运用桂陶工艺的生产企业已经达68家,就业人员达到3 000人,附带产品带动就业近3 000人。产品涉及日常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陈设陶瓷、园林陶瓷、陶艺陶瓷等10余种,并已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灾后重建以来,该镇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1.68平方公里的特色陶艺文化产业园,园区涵盖陶艺街、陶瓷博物馆、陶瓷体验区、陶瓷交易中心等。

9.大邑县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拥有发展第三产业的最大优势——高达40.99%的森林覆盖率酝酿出优美的生态环境,依山傍水的城市环境则是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基础。同时,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刘氏庄园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也为大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底气。2009年,大邑县荣获全省林业“生态旅游十佳县”,安仁镇被命名为当时全国唯一“中国博物馆小镇”,花水湾镇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贡献奖”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镇验收”。2009年底,大邑县确定了“国际中端旅游目的地、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示范区”的发展目标,虽然目前大邑县版权产业发展尚未成型,但其优厚的文化、生态资源及全新的城市定位将为大邑版权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安仁古镇——“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群在全国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有27座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公馆、13座现代博物馆和1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的刘氏庄园博物馆和建川博物馆聚落。成都文旅集团与成都大邑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文旅集团五年内投资近40亿元将安仁镇打造成博物馆小镇。按照发展规划,安仁将引进众多能反映中国百年变迁的特色主题博物馆。同时,安仁还将建成会展度假中心、文物交易市场、拍卖中心、鉴赏培训中心、天府田园风光居住区,一批商务酒店和家庭旅馆也将应运而生,小镇将形成以博物馆业为主导、文化产业综合发展的世界级博物馆主题文化名镇。

10.双流县

双流拥有4 000多年历史,是古蜀农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是古蜀国第一代王蚕丛的建都之地。在称为瞿上之地的双流牧马山九倒拐一带,诞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古蜀农业耕作技术。蚕丛王一边教民栽桑养蚕,一边进行牧狩,开始了农业生产。《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充分佐证了这一最新发现。

双流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高水平规划了中和、正兴、黄龙溪3个市级重点镇。中和镇积极吸纳会展商务、商贸物流辐射,着重发展商贸物流。正兴镇引导和吸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的精细化工企业集中发展。黄龙溪镇以休闲旅游产业培育、亲水人居环境打造为主导方向,打造旅游休闲人居古镇,同时黄龙溪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双流还有以下重点项目建设:

(1)东升现代空港园林城市建设:邀请国内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公司编制完成东升现代空港园林城市28平方公里新区城市规划。组建双流兴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机场路、川藏路等城市道路沿线和县城广场、公园周边建筑风貌改造。全面实施融入成都的“畅通工程”,启动接待寺立交桥、双楠大道建设。东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

(2)华阳成都城市次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华阳镇城市建设“八大工程”,即天府大道末端生态绿地、锦江十里休闲港湾、“六路一桥”(华新街、正西街、协和上街、通济桥下街、广都街、二江路和通济桥改造)、污水处理厂、丁字街商业中心、锦江成都港、海韵公园和极地海洋公园八项工程。华阳城市“百日”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3)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建设:双流县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出具有浓郁川西风情的东山生态观光走廊,为成都市民提供近距离最佳生态旅游观光线。在华阳段4公里的范围内,倾力打造“香山水乡”特色休闲游;在兴隆、合江段12.4公里范围内,以太阳岛、鹿溪河、三峨湖自然风光和丰富水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在永兴、三星、大林段16公里范围内打造万亩连片、色彩交替、层次分明的桃花、梨花、红叶观光带;在籍田、万安境内重点打造极具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态农庄。

(4)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建设:引进集独立住宅、景观住宅、欧式小镇、休闲度假酒店等设施一体的“麓山国际社区”项目,规划占地4 000亩,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1 000万平方米。其中高尔夫练习场、麓山1号会所及网球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B、C、D组团正在加紧建设。

(5)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确定了“成都民俗文化主题旅游区”的目标定位和“瞿上乐土,休闲胜境”的主题推广语。重点挖掘提炼出了黄龙溪核心文化内容,快速启动了黄龙溪镇核心区六大建设工程。沿线各镇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新津、金堂、新都、青白江等区县在成都版权产业核心层面的发展布局中,优势尚不明显。

由以上分析可见,成都市版权产业的空间分布主要还是以市区为中心,其他区域版权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也基本符合版权产业的发展特征——主要依托城市的文化功能区和商业区、新工业区发展。但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的扩展,一些郊县的也将会成为版权产业的重要基地,配合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广大农村地区“人在园中”、二三圈层“城在园中”、中心城区“园在城中”的城市整体布局。所以,成都版权产业的未来要考虑到这些发展趋势,结合当下的城乡统筹,做一些长远的发展规划。

【注释】

[1]《学者名流共见证成都仍是“第四城”》,四川在线,2004年7月19日,参见http://house.scol.com.cn/html/ 2004/07/005001008_484699.shtml

[2]总部经济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08)”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对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排序。

[3]《成都城镇越富裕线新增股民39万驾55万辆私车》,四川在线,2007年3月20日,参见http://www.scol. com.cn/economics/sccj/20070320/2007320105559.htm

[4]《成都人文化消费白皮书:舍得花钱最爱读书》,腾讯大成网,2009年5月8日,参见http://mycd.qq.com/a/ 20090508/000872.htm

[5]同上。

[6]中投顾问:《2009-2012年四川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中国投资咨询网,参见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8779sichuanwenhua.htm

[7]《全省文化产业“身家”近400亿元》,《四川日报》2010年1月20日,参见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 2010/01/20/20100120544243905981.htm

[8]《四川版权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四川版权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摘要)》,四川省版权局网站,参见http://www.sccopyright.org/xsyd/lw24.htm

[9]向宝云、卢衍鹏:《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力》,侯水平主编:《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10]何浩等:《科学发展观引领重庆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刘庆渝等编:《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文创网,参见http://www.cicv.cn/Item/4103.aspx

[11]《重庆市文化产业统计分析报告》, http://www.cqtj.gov.cn/Upload File/20091229164809500.pdf

[12]《各国版权及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网站,2007年9月28日,参见http://www. sipo.gov.cn/sipo2008/dtxx/gw/2007/200804/t20080401_353568.html

[13]王晓红:《国外版权产业发展概况及借鉴》,《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5期,第159页。

[14]成都市人才统计数据来源:成都市人事局《2008年成都市人才资源状况报告》。

[15]本部分数据来源:成都市版权局。

[16]“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17]成都文化产业规模分析参考了成都市统计局课题组:《2007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引自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编委会:《2008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3页。

[18]《2009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

[19]数据来源:成都市版权局。

[20]同上。

[21]何冰:《董事长盘点全年工作集团未来充满希望》,《成都传媒》2009年1月。

[22]《成都市2008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报告(外资企业)》,成都工商门户网站,2009年3月27日,参见http:// www.cdgs.gov.cn/go/mhwz/news/news_detail.go? web_id= 12323& nt_news_id= 30162422

[23]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文化大发展研究”课题组:《开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引自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编委会:《2008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24]刘富贵:《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5]《2009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26]《2009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27]《2009年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28]Stephen e.Siwek,Copyright Industry in the U.S.Economy:The 2003-2007 Report,http://www.iipa.com/ pdf/IIPASiwekReport2003-07.pdf

[29]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6年11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