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印刷年

上海印刷年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长期分享冠、亚军的荣誉,被公认为上海近代民营出版印刷业的主力,开创了我国民族出版、印刷业的新纪元。至1940年底,上海已有包装装潢印刷和纸盒企业250余家,初步成长为全市印刷产业的一个门类。近代上海印刷业及印刷机械与印刷材料制造业的发展之路,由于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而中断。然而,上海印刷业在近代百年的曲折发展中积累的多种资源不同程度地得以保存。

上海印刷60年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顾问    何远裕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顾问 潘晓东

一、一条主线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年国庆,正好是农历上的一个甲子。

陪伴着几代印刷人的创造性劳动,在60年的时间里,新中国的印刷业发生了沧桑巨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功业。

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路线为界线,可以把上海印刷业的发展大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在前30年、主要是前17年里,上海印刷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初步建设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产、学、研、供、销等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为后30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后3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上海印刷业奋发图强,变革图新,取得了前30年难以想象的几大突破。前后两个30年是一个整体,一脉相承。

回顾这两段历史,实质上有一条主线贯穿其间,那就是: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上海印刷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道路。我们试图循着这条主线,将上海印刷业在两种体制下有关技术、改革、发展的部分资讯(目前可能搜集到的一些文字史料和口述历史)编辑成文,以备后考。

二、基础初奠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上海地区的印刷起源可上溯到公元1200年南宋朝庆元六年,当时雕版印书遍及域中,直到上海开埠前的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雕版仍为主流。

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是中国历史三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外国商人、官吏、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带来了圣经、鸦片,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印刷技术。

1843年英国人麦都恩来上海创办墨海书馆,首用石版印刷术

1859年法国人爱桑在上海创办土山湾印书馆,也是较早使用石印的外资企业。

1860年美华书馆迁沪,采用姜别利创制的电镀铜模浇铸铅字和改良的中文字架。

1872年英商创办《申江新报》(简称《申报》),以纸型替代泥型浇铸铅版,以卷筒纸轮转印刷机代替平张二回转印刷机。

这些洋人为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采用印刷新技术作出了最初的贡献。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知识分子吸纳西方文化,提倡办新学、办报纸、印教科书,在上海纷纷创办民营书店、出版社、印刷所(局、厂、公司),竞相引进新技术、新机器。自1882年广东徐润兄弟投资3万两白银创办同文书局到1936年王益等开办新文字书店,先后有200余家。继同文书局之后,图书集成局(1884年)、怡顺印务局(1887年)、同裕昌印书局、鸿文书局(1888年)、富文阁(1889年)等接连开业。这些书局都具相当规模,员工多则500人,少则100人、200人。多数采用蒸汽机石版印刷。同文书局印刷的史籍善本《二十四史》《康熙字典》等,质量上乘,“莫不惟妙惟肖,推为石印之冠”。

此后连续创立的民营出版印刷企业,比较著名的有:商务印书馆(1897年)、永祥印书馆(1899年)、广益书局(1900年)、文明书局、开明书店铅印所(1902年)、中国图书公司(1906年)、徐胜记印刷厂(1909年)、中华书局(1912年)、聚珍仿宋书局(1915年)、世界书局(1917年)、良友图书印刷所(1925年)、沈华胜装订厂(1927年)、汉文正楷印书局(1929年)、综艺照相制版社(1931年)、开文制版社(1935年)等。它们都有一定的规模或特色,在近代出版、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这些民营出版、印刷群体的崛起,上海成了我国近代出版、印刷业的发祥地。这中间,当然首推在19、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以“昌明教育”为宗旨的商务印书馆。其次,由辛亥革命催生,与中华民国同一天诞生、以“培养共和国国民”为己任的中华书局。这两家兼具出版、印刷、发行功能的民营企业,经历了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次克服来自内外部的危机,分别用35年与24年时间,达到了各自的全盛时期,相继成为我国集编书、印书、售书于一身的大型出版、印刷集团。它们长期分享冠、亚军的荣誉,被公认为上海近代民营出版印刷业的主力,开创了我国民族出版、印刷业的新纪元。

我国近代包装装潢印刷,19世纪中期源于上海。1930年前小作坊居多。其间有几家外商在沪开办印刷厂,大英烟草公司华盛路印刷厂规模较大。此后,一些有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如飞达凹凸彩印厂、精美凹凸彩印厂等相继开办,部分纸盒小作坊改用机器代替手工。至1940年底,上海已有包装装潢印刷和纸盒企业250余家,初步成长为全市印刷产业的一个门类。

鸦片战争后,报刊印刷逐渐由华南沿海北移上海。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遐尔贯珍》时间较早(1853年),英商办的《申报》(1872年创办,后由国人收购)规模和影响都较大。国人自容闳1874年在沪创办《苏报》,到1911年,先后有20多种中文报纸在上海出版、发行,上海也逐渐成为近代报刊印刷中心。

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各类机器的引进,促进我国维修兼仿造的印刷机械厂首先在上海问世。继1895年开办的李涌昌机器厂之后,又陆续出现多家。这些机器厂能仿制时速1800张的铅印机,还有三面切书机、铁丝订书机、铸字机等制版、印刷、装订机械。“商务”开办的华东机器厂也制造与销售印机,不过规模较小,水平不高。

国产印刷油墨1913年源于上海。清华学堂理科叶兴仁教授创办的上海中国油墨厂是第一家,以中华民国国旗式样作商标,产品销至京津沪杭等地。此后,又有中原、灵生油墨公司的产品畅销粤鲁,出口国外。“商务”曾聘请德国技师制造用于平、凹、铅、石印及照相凹版印刷所需的多种油墨,“品质不亚于进口者”。

创写汉字新字体与近代印刷业发展息息相关,上海在这方面领先一步。1884年图书集成局创制一种3号扁宋体活字,字形比美华书馆的活字整齐美观,曾排《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等鸿篇巨制。辛亥革命后,各大印刷厂及制模所竞刻仿宋活字5种、正楷活字9种。其中,丁辅之兄弟创写的“聚珍仿宋”,汉文、华文两家字模厂创写的“汉文正楷”和“华文正楷”各有特点,很受欢迎。

近代上海印刷业及印刷机械与印刷材料制造业的发展之路,由于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而中断。上海沦陷敌手,各行各业备受摧残,出版、包装印刷、印刷机械及印刷材料制造业全面衰退,“商务”、“中华”等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元气大伤,被迫收缩(“商务”曾在1932年“1·28”事变中遭受日寇轰炸而被严重破坏,1936年出书品种刚刚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抗战胜利后,情况一度有所改善。但不久,当局挑起战乱,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加之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民间购买力大幅下降,国民党又加强书报检查,使整个印刷业再次陷入危机,不得不在挣扎中自救图存。然而,上海印刷业在近代百年的曲折发展中积累的多种资源不同程度地得以保存。除技术装备、各类人才、知名品牌、管理经验外,还有以“商务”、“中华”等为代表的“昌明教育、振兴中华”的理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正气,这是一宗弥足珍贵的遗产,是新上海印刷业赖以起步和发展的基础。概略追寻旧上海印刷百年往事,意在遵循事物的发展脉络,传承弘扬精神文化,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上海印刷业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由于认真执行了陈毅同志“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正确方针,使上海这座世界闻名的工商大都市基本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旧上海留下来的数千家印刷企业及相关资源也得以保存,为新上海印刷业的调整、改造、建设准备了条件。据解放初7个同业公会的资料统计,当时全市共有各类私有印刷企业2877家,从业人员28880人。另有14家被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和一家我地下党员开办的印刷厂,这15家厂属国有资本。同时,据《上海包装装潢简志》来自上海档案馆的史料介绍:上海1949年已经注册的包装装潢印刷厂464家,全是私营小厂。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其初步进行了利用、限制、改造工作。首先改组旧印刷同业公会,建立以国有企业为领导、按专业组织的新型同业公会。随后,市公安局发布《管理印刷铸镌业暂行规则》,将印刷业划为特殊行业,未经公安机关许可,工商局不发营业执照(这一规定起过历史作用,曾在全国实行,2005年国务院宣布终止)。从1952年8月16日开始,上海按照政务院颁布的《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对全市印刷业、重点对书刊印刷企业进行审理申请和核发许可证。经过一系列教育和“五反”运动等民主改革,部分企业分别实行公私合营、合并联营。与此同时,为了支援内地建设,组织部分印刷企业迁往北京或兄弟省市,既为将要进行的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铺平了道路,又使全市印刷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

1953年,全国进入经济建设时期,从此,上海印刷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在1953年建立、1957年、1958年两次调整的全市印刷工业统一管理机构领导下,一手推进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手大力发展生产,全面推进印刷及相关产业的振兴。据1956年3月统计,全市新公私合营印刷企业2434家,从业人员25108人。这些合营企业按所生产的产品分为铅印书刊、彩印、铅印零件、书刊装订、照相制版、铸字铜模、纸制品和纸盒8个大类。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率先采用近代世界印刷先进技术、对发展我国民族印刷工业有着重大贡献的商务印刷馆上海印刷厂和中华书局印刷厂,政府对这些企业适度注入资金,保持经营特色,还分别并入30~50家印刷或装订小厂以扩大规模,扶持发展。另据《包装工业简志》介绍: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上海原有近千家(包装印刷厂750家、纸盒厂205家)小厂,归口整合成百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中“良友”、“飞达”两家凹凸彩印厂和戏鸿堂印刷厂各有特色,后来都成长为上海包装印刷行业的骨干企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们的发展如日中天,堪称上海乃至全国同业之翘楚。

大力发展生产,推进上海印刷及相关产业振兴,一直是主管部门和公私企业的首要任务。继前3年恢复性发展,后14年中虽然有过曲折,但基本保持了连续性发展。几个方面的主要成就散见于多种文献、史料及口述的介绍,下面汇编其中部分数据和史实。

第一,初步建立以印刷生产为主体、印刷设备材料相应发展的产业体系,壮大自己,服务全国。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般指1965年),上海书刊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的多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1949~1965年上海出版系统直属书刊印刷厂生产统计

img128

将上述统计数据与当年全国的统计数字作比较,1965年上海出版系统直属书刊印刷厂的职工人数是全国同行职工数的近六分之一,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国同行业的六分之一;排版产量是全国的近六分之一,铅印、平印、装订产量则分别超过全国同类产量的十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1957~1965年上海包装装潢公司年产值统计

img129

上海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经过合并改组和恢复时期的改善经营管理,1956年的产量比1949年增长19倍。在第一(1953~1957)、第二(1958~1962两个五年计划建设期,初步“由仿制测绘向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转型’”,在发展品种、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一些新产品由物资分配部门按计划分往各地(《中国印刷年鉴》1981年版相关数据可供比对)。

1957~1965年上海包装装潢公司利税统计

img130

上海印刷油墨制造业,随着全行业公私合营及中心厂的合并规模扩大,产量上升,研发能力增强,新品种增多。由上海油墨厂生产的“牡丹”牌油墨全国知名,与天津油墨制造业携手共进,成为新中国油墨制造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上海采用机械雕刻新技术,研发铜模新品种。特别是多种印刷新字体的设计成功,迅速推动铜模行业改进字体、增加品种,产值、利税双双上升。

胶辊、适应树脂油墨的胶印橡皮布等新材料也在这个时期研制成功,为解决行业“夏天烂胶”的长期难题和减少进口创造了条件。

经过17年的努力,在1966年全国进入“文化大革命”以前,上海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印刷产业体系,既立足上海,为后来自身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又服务于全国,为兄弟省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贯彻出版总署和文化部“促进印刷力合理分布”的方针,支援内地,平衡发展。

早在经济恢复时期的1950~1951年,上海即有几家排版、印刷或铜锌版制版厂自愿迁往北京或在京开设分厂。1955年,为帮助初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印制教材需要,上海将私营印刷厂划并改组为交通大学印刷厂迁往西安。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中科院中国图书仪器公司印刷厂、艺文书局铸字印刷厂及另外几家彩印、制版厂,公私合营后合并为中科、艺文联合印刷厂,1956年迁京,改组为中科院印刷厂。1952年合营改组的大东印刷厂,于1956年迁往广西南宁,改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印刷厂。1958年8月,文化部召开全国报纸书刊印刷会议,要求京沪两地抓紧落实建立全国县级以上的书刊印刷网。到1960年止,上海共外迁30多家铅印、胶印和装订厂,向22个省市调去技工2000人(随迁家属1892人)。“迁出全张铅印机48台、对开铅印机91台、全张胶印机5台、对开胶印机125台。这些设备的生产能力:铅印书刊印刷年产量为60万令,占全系统年产量的55%;胶印年产量90万色令,占全系统年产量的45%”。以服务全国为己任的上海印刷业,为落实文化部“合理布局印刷力”、“建立全国县级印刷网”的决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发挥了印刷基地的作用。

60年代上海市支援兄弟省市印刷生产力情况表

img131

注:有关调出对开胶印机的数量在上述引文与表格中略有差异,为尊重历史,未刻意去统一,仅录此存照。

第三,深刻理解“科教兴业”的重要性,用培育人才和科研成果为全国印刷行业服务。

上海印刷学校是国家出版总署委托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1953年创办的全国第一所技工学校。首届的99名学员由全国各地印刷厂选送,来自14个省市,学制2年,主要学习凸版、制版,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自第二届起扩大招生,专业设置扩展为平版制版、凸版制版、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学校到1956年已初具规模。1957年秋,改为中等专业学校,培养技术员,学制3年。此后10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自编专业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全国印刷产业发展需要,上海印校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为各地企业服务。除中专班十届,培养了近1800名毕业生外,还于1960~1964年试办一届四年制的大专班,有39人毕业。与此同时,学校还为上海及全国各地举办技术干部培训班或技术短训班,先后有千余人结业。学校自1953年创办到1966年,陆续向全国输送了2000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成为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的骨干。在新中国创立后的前17年里,上海印刷学校用培育的数千名初中级人才,为全国印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长远效应的服务。

1962~1966年,上海出版印刷公司下属的4家大型印刷企业(“中华”、“新华”、“商务”、“印刷一厂”)分别开设技工学校(1976年又增设美术厂分校、1979年增设印刷三厂分校),以初中毕业生为入学对象,半工半读,学制三年。“其宗旨是为普及印刷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服务”。早在办学之初,就把“既要办好各级各类印刷职工教育,又要组织编写好印刷专业教材”作为首要任务。为适应教学需要,先期编写了平版制版、印刷等10种教材,虽然这些专业教材还略显粗糙,有待改进,但解决了当时学生学习的燃眉之急。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令。当时上海主管印刷的部门敏锐地意识到抓“科学研究对发展印刷工业在战术上和战略上都有好处”。同年8月,组建上海印刷工业公司试验室,指定两名当时上海印刷业“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挂帅。试验室建立之初,7名工作人员侧重于为印刷厂做一些基本材料的分析化验和采购原材料的鉴定工作。1957年开始重心转至对照相制版材料、油墨的印刷适性等研究,试验室还建起实验工场,“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1961年,在试验室基础上扩充成立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自1962年至1965年创写的宋体字(一、二号),分别用于新版《辞海》《毛泽东选集》简体字本及上千种政、经、科、教图书,为全国读者服务。

上海的印刷业除了有面向全行业的专业研究机构外,在1966年前一直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数百项小改小革,对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都有较好的效果,在全国印刷业中很有影响。1958年和1959年,文化部连续两年在上海召开全国印刷技术革新交流会,并举办专题展览,把工人们的革新成果汇编成集。中国印刷博物馆把这些史料作为反映当代中国印刷的宝贵成果加以收藏。

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的前10年,一直坚持厂所结合、厂校结合,共同进行印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如中文铸排机、第二代照排机、平印橡皮布等都是两者结合的研究成果。

第四,一贯重视提高产品质量。

上海印刷业素有“诚信至上、质量为先”的传统。以商务印刷馆上海印刷厂、上海中华印刷厂、上海新华印刷厂、上海美术印刷厂、上海市印刷一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书刊印刷企业,以上海凹凸彩印厂、上海人民印刷八厂、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等为代表的包装印刷企业,长期把“质量教育、质量监督和技术革新”三结合作为提高质量的经常性、制度性措施。这些大型国有印刷企业,家家都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对各道工序、各种产品提出了明确要求。铅印印刷做到“压力不平整”、“墨色不一致”、“规格不符合要求”不开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检查“开印样、压力样、中途样”。装订把好“毛本”、“光本”两道关;“掌握封面书壳签准样、书芯厚薄标准样、排书次序样、装帧成品样;还有专人负责检查签样”。做到“看好大门,关紧后门”。因此,上海印刷产品质量一直在全国位居前列,口碑很好。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上海的印刷企业年年都有优质精品图书问世。1959年,上海首次选送十多种精装图书到德国的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艺术博览会展出,由上海中华印刷厂选送的《上海博物馆藏画集》获金质奖,《梁祝故事说唱集》获银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获奖图书都是当时用传统的照相制版工艺、单色印刷机套色印出的彩色精品。包装印刷方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凹凸彩印厂的“压凹凸”工艺印样被收入《中国印刷年鉴》(1981年版),“烟印厂”的精美烟盒商标陈列于该公司展示厅。这些优质印品中所包含的历史经验又何尝不是今人乃至后人可以细细品味思索的精神文化。

三、逆境发展

正当上海印刷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继续谋求新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不期而至。剧烈的政治风暴破坏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生产计划一度受阻,质量效益全面下降。上海印刷学校被迫停办,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被迫部分肢解。上海印刷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实质性的倒退。

然而,党中央确定并下达出版、印刷《毛泽东选集》8000万套、《毛主席语录》4亿册、毛主席画像5亿张的任务,刺激着上海印刷及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统计显示,1965~1978年,除个别指标外,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几项主要生产指标逐年上升。

1965~1978年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几项主要生产指标

img132

上海包装装潢印刷业由于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也给多家企业带来意外发展。同时也由于群众正常文化需求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

1965~1978年上海包装装潢公司年产值统计

img133

1965~1978年上海包装装潢公司利税统计

img134

“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印刷机械制造业逆境发展。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为了落实“增产印刷毛主席著作所需印刷机械紧急会议”确定的增产7000吨印刷机械设备的决定,上海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在得到了国家的新增投资后,在1973~1975年间承担了国家确定的28项印刷机械新产品开发任务中的多项任务,经过员工的辛勤努力,在多个项目上获得突破,先后试制出精装书籍装订自动线、彩色报纸轮转印刷机、对开胶片自动冲洗机等专项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在文化生活上饥渴了10年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精神食粮,获准重新出版的世界名著一度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印刷生产能力不足、出书周期长成为阻碍“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主要矛盾。

是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迎来了印刷业发展的春风。《决定》指出了当时国内出版印刷业存在的严峻局面:“出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十分尖锐;图书出版周期太长;大、中、小学教材和课本还不能做到全部课前到书;……”文件严肃指出:“现在我国的印刷事业,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落后得很多。比我国整个经济发展也落后很多。这种状况对于实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十分不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提出要“切实改变书刊印刷管理不善、设备陈旧、技术极端落后,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我们必须在今后若干年内,有计划地对印刷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决定》还直接要求“上海等地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书刊印刷能力不足的问题。”

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改变印刷业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决心,推动着我国的印刷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迅速崛起。这中间虽然遭遇到国有企业历史负担沉重、改制步履艰难,清理企业间令人头疼的三角债等种种问题和困难,但中国的印刷业伴随着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履坚实地在向前迈进。

四、历史突破

改革开放30年,上海印刷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这30年,年年都有发展。第一个10年,在发展中积蓄实力;第二个10年,在发展中逐步提速;第三个10年,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30年发展中间,取得了10个方面的重要成就。

1.资产结构多元定位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对私有制改造完成了所有制的变革,本意是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作法并不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结果是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末,上海共有各类通过政府年度核检的印刷企业4437家,这中间既有传统的国有印刷企业,也有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的印刷企业,既有通过社会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更多的则是民营的印刷企业,它们都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统计显示, 2008年全国印刷工业产值已经达到475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8%(当年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00 670亿元),印刷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显现。2008年,上海印刷业的年生产总额468亿元,创60年来的历史新高,占全国印刷工业产值的9.85%。当然,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因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原本起点低于上海的江、浙两省印刷同行,早在本世纪头几年就逐步超过上海,近两年,江苏进入全国印刷百强的企业从一两家到十家,已同上海比肩而立。

2.产业规模空前扩大

解放初期,印刷企业的规模一般都很小,设备也相当落后。据有关资料反映,在1949年上海解放时,全市2877家印刷厂平均每家工厂仅有10人。即使到改革开放前,上海地区近二十家书刊印刷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也不足1亿元人民币,而包装印刷企业的规模则更小。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带来了设备能级的提升、企业规模的扩大,加之外资印刷企业的加盟,使得印刷产业的整体规模空前扩大。

2008年,上海地区4437家印刷企业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达到531.0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拥有量在千万以上。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尽管存在物价上升因素,但企业规模的扩大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3.两个市场全面开拓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刷企业以满足内需为主,那么90年代以后,伴随着香港印刷企业的内迁与内地印刷企业积极争取海外印刷市场,内地承接海外印件的业务量在逐渐增加。

2008年,在全国实现的4750亿元印刷加工产值中出口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印刷总量的9.47%。该年,上海的出口加工产值是39.97亿元,占全市印刷产值的8.4%。我国印刷品出口加工的重心依然在珠三角地区。

中国印刷企业承接海外印刷业务,既是中国印刷业发展壮大的反映,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印刷大国,也是国内印刷企业积极拓展内地与海外两个市场取得的丰硕成果。

4.产品质量重跻国际

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基于这一认识,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印刷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单位着手ISO 9000的全面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规范组织生产、着重过程管理、第三方监督来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国内印刷企业积极参加国际上的产品质量评比活动,以此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上海界龙艺术印刷有限公司、中华商务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等都先后在有印刷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印刷大奖评比中载誉而归。上乘的产品质量让上海印刷企业重新跻身国际印刷市场。

5.人才市场充满活力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印刷企业握有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掌握技术、对企业有忠诚度,又肯付出的员工,这个企业在市场上肯定有竞争能力。但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员工的就业由组织安排,从一而终,有些人员的才干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用人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渐让人员流动了起来,企业的员工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加之,高等院校源源不断地为印刷企业输送出经过专业培训的本、专科毕业生,甚至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加上兄弟省市乃至境外有胆识、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加盟上海印刷,大大提升了印刷企业的管理水准、专业技术素养和市场竞争能力。

根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统计,截至2008年末,在上海36388个印刷技术岗位上,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有6232人,占到技工队伍总数的17.1%。在146151名印刷从业人员中,有博士65名、硕士499名,此外还有本、专科毕业生25774名,占到这支队伍总数的23.55%。这是十分可喜的,这支队伍也是上海印刷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

6.技术装备先进适用

改革开放前,国内印刷企业使用的设备基本上以国产的中、低速机为主,而上海和国内的印刷机械制造业又以测绘、仿制国外的同类设备为主。在国家政策许可企业引进国内迄今不能制造、但又为企业提升能级所必需的国外的先进印刷设备以后,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鞭策着上海和国内的印机行业紧跟国际潮流,争取研制出更多的、国内印刷企业所需要的设备来。

现在的上海,从传统印刷到数字印刷、从票据印刷到柔性版印刷,各种印刷工艺都有着当代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在企业中使用。

更重要的是,除了硬件以外,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印刷企业也充分认识到软件的作用,注意紧跟软件的发展,把最新的技术软件和最新的管理理念运用于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色彩管理、CIP3、CIP4到ERP、ISO14000、OHSAS18000,只要是对提高产品质量有用的,只要是对提高劳动生产力有用的,国内的印刷企业都乐意学习、应用,并且把这些软件用好,用出效率。

7.印刷科教层级提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后,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专业印刷院校和在高等学府中开设印刷院系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老牌的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保留原有培养大专毕业生的同时,又归入上海理工大学的建制中,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出版、印刷专业毕业生。上海原本就是在印刷专业的学校建设与印刷专业研究所的设立上走在全国印刷行业的前列,经过这几年的继续努力,从学校层面,已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中专、技校系列完整的印刷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学校为印刷企业输送着不同层面的有用人才。专业的印刷技术研究所也完成了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积极制造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的同时,自筹资金投入印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当然,现有的体制与机制使科研开发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相当一段时间来,鲜有为印刷企业需要的成果和产品开发出来投入生产。走科研机构与大型印刷企业联手的道路可能是必然之举。

8.产业融合端倪显现

印刷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行业,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诞生。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融合的趋势愈益明显。印前制作早已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修版,远程传输、局域网、数码打样广泛应用于生产,远程打样技术的推广使用将大大方便海外业务的承接。在印刷环节,绿色印刷的呼声越来越高,CIP3渐渐得到推广,上工序通过网络送达的数据为下工序带来极大的便利,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王选院士生前说过:印刷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个行业。这是十分正确的。

眼下,RFID技术(智能化标签)正在推广,这又是一项融电子、票据印刷于一体的新技术。在印刷业务承揽、印刷物资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已越来越显现,既为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又可以大大减少材料库存,为企业节约资金。租赁,作为银行业的一种补充,是社会需要的又一种融资渠道,这几年在印刷行业的运作也愈趋成熟,为中小企业广泛接受,有效解决了它们的融资难问题。

毫无疑问,传统印刷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是催化新兴业态、推进印刷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趋势。

9.海外并购通道开启

在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资本也在走出国门。跨进新世纪以后,在海外并购上做得最为成功的莫过于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印刷包装机械公司,它们根据国内的发展需要,在2002年毅然出资收购日本秋山株式会社的全部股份,成为这家印刷机制造工厂的全资股东。进军海外收购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工厂,对吸收消化它们的先进技术,学习它们的管理经验,带动国内同类企业向前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事实上,在电气集团成功收购“日本秋山”以后,它们又于2004年收购了“日本池贝”;2008年购买了美国专司轮转机生产的高斯(GOSS)公司的部分股份。所有这些预示着已经具备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对进军国际市场充满信心,我们期待着国内的印刷企业同样昂首阔步地步入国际并购行列,成为跨国公司。

10.人均工资逐年增长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的收入理所当然地也在向上增长。按照2009年9月24日《新闻晨报》公布的数据,1999年上海市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是14 147元,到2008年已经达到39 502元,这10年间翻了近3倍。

10年间,印刷企业的员工收入也有所增长。但由于印刷业发展速度过快,生产能力的增长远大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一段时间来,印刷工价一直处于下跌的状态,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却是印刷加工工价的持续下降,迫使印刷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严重下滑。印刷企业员工的收入较之全市的平均数要低很多。按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印刷企业员工的年平均收入是27 600元,虽说比2007年的23 000元增加了4600元,但仅为全市平均数的69.8%。而2007年上海市职工的年平均收入是34 707元,印刷工人的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数的66.3%。印刷员工的年均收入是关系到全行业10多万人的民生问题,要保持上海印刷产业持续向上发展的势头,必须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因此,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应该形成共识,深入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早日达到全市员工年均收入水平。

具体分析10个方面的成就,其中4方面有较大突破:一是资本结构的变革;二是人才市场的形成;三是产业融合导致新兴业态的初现;四是海外并购的成功尝试。这些突破,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想象的。这些突破,有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有的则预示着上海印刷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上海印刷业60年的发展有起有伏,但总体是螺旋型上升。成绩的取得关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全体奋战在这一战线的员工辛勤耕耘的结果。如果对建国60年来印刷业的发展作一个简要概括的话,那就是:

前30年的探索有成绩,且有开创性,但有失误。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农村一样,步子走得太快,以至不符合实际条件下生产力的需要,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则是更为严重的错误,对上海印刷业造成了内伤。

后30年的探索有成就,更有开创性,几大突破对上海来说尤为可贵,将成为上海印刷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回首往昔,经验可鉴;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上海几代印刷人已经在实践中构筑了坚实的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秉承“上海是全国的上海”的宽广胸怀,不屈不挠地继续前行,为实现“世界印刷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新贡献,让发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中华民族重新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转载自《变革图兴——上海印刷业60年》)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印刷年鉴》(中国印刷协会编,1981年、1982~1983年、1984~1986年版)。

2.《中国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等著)。

3.《中国印刷近代史》(初稿)。

4.《中国印刷业大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编)。

5.《不倦地追求——王益印刷文集》。

6.《印刷思考与回忆》(王仿子著)。

7.《范慕韩文集》及续编。

8.《创新历程》(沈忠康著)。

9.《透过水晶球看印刷》(车茂丰文集)。

10.《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李家驹著)。

11.《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周其厚著)。

12.《张元济研究文集》(张人凤著)。

13.《上海出版志》书刊印刷篇。

14.《上海包装装潢工业简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